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建立了紫山药低醇发酵饮料中乙醇含量的气相色谱检测方法。HP-INNOWAX(30m×0.25mm×25μm)毛细管柱为样品分析柱时,甲醇为样品的稀释剂;正丙醇可作为乙醇定量分析的内标物。甲醇、乙醇、正丙醇的出峰时间分别为2.909、3.110、3.846min,乙醇与正丙醇的分离度大于30。乙醇浓度在0.2~6.0mg/mL范围时,内标法测定的乙醇浓度与乙醇的峰面积的相关系数为0.9996,紫山药样品中乙醇的最低检出限为0.05mg/mL。该测定方法的乙醇回收率在94.4%~107.4%之间,重复性实验的相对标准偏差(RSD)为4.23%,可满足紫山药低醇发酵饮料中乙醇含量的测定要求。  相似文献   

2.
在发酵液中分别加入乙酸钠、丙酸钠、丁酸钠、乙醇、正丙醇、正丁醇作为前体,进行前体的种类选择、加入量及加入时间的优化实验.结果表明,乙醇是比乙酸钠、丙酸钠、丁酸钠、正丙醇、正丁醇更佳的金褐霉素合成前体,正丙醇、正丁醇对金褐霉素生物合成无明显促进作用.在发酵24 h时向发酵培养基中添加体积分数0.2%的乙醇, 金褐霉素产量与不添加前体相比,抑菌直径增加26 mm,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利用二氧化锰和活性炭将发酵法生产酒精和白酒的副产物杂醇油中的有色化合物吸附除去,然后采用逐级蒸馏法从中提取工业正丙醇。结果表明,正丙醇的回收率为82.85%,纯度为93.2%。该方法适用于从杂醇油中回收正丙醇。为工厂废物利用提供一种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4.
文中研究比较了Kissiris矿石固定化细胞用于葡萄酒的连续生产与自由菌体生产葡萄酒的过程中,甲醇、乙醇、乙酸乙酯、正丙醇、异丁醇和戊醇(2-甲基正丁醇和3-甲基正醇的混合物)。培养温度方面也作了研究,甲醇含量不受过程和温度的影响,但乙酸乙酯、正丙醇、异丁醇、戊醇影响(2-甲基正丁醇和3-甲基正丁醇之和),以及有助于甲醇生成的挥发物都随培养养温度的下降而下降,虽然乙酸乙酯作为主要的芳香化合物,在酒  相似文献   

5.
乳清酒中的醇类主要有甲醇、乙醇、正丙醇、异丁醇、正丁醇和异戊醇,正丁醇含量(97.40mg/L)超过淡色啤酒的风味阚值(50mg/L)。种子培养基、碳源补加、蛋白质处理和混合菌种发酵对总高级醇和正丁醇的生成有较大的影响;初始pH、温度和装液量的影响相对较小。优化发酵条件可降低正丁醇含量86%,降低甲醇含量79%,使其他高级醇含量趋于协调,乳清酒更加清澈,口味更协调。  相似文献   

6.
四特酒香味组分特性徐源刚江西樟树四特酒厂(331201)1.正丙醇含量高,且与丙酸、丙酯成相关关系。四特酒以优质大米为原料,其淀粉含量、蛋白质含量较高,为醇类物质生成奠定了基础。丙酸菌数量较大,作用力强,正丙醇、丙酸、丙酯含量也较高。2.高级酯肪酸乙...  相似文献   

7.
关于白酒中醇酯等主成分气相色谱分析方法的探讨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沈尧绅  曹桂英 《酿酒》1994,(2):32-40
关于白酒中醇酯等主成分气相色谱分析方法的探讨沈尧绅,曹桂英,孙洁,程光田(内蒙古轻工研究所,山东景芝酒厂)一前言白酒中含量较多的酯为乙酸乙酯、己酸乙酯、乳酸乙酯、丁酸乙酯和戊酸乙酯。主要的醇类除乙醇外,还有正丙醇、仲丁醇、异丁醇、正丁醇、异戊醇、甲醇...  相似文献   

8.
酒精蒸馏正丙醇分离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君高 《酿酒》2002,29(6):39-40
对酒精蒸馏过程正丙醇分离的特性作了进一步的阐述,分离正丙醇主要通过精馏塔来分离,通过增加塔板数或者增大回流比,利用常规取油,对正丙醇可达到科学的分离,高纯度酒精蒸馏流程设置的稀释塔(萃取塔)不是用来分离杂醇油包括正丙醇,而是为分离其它杂质所设置的。  相似文献   

9.
杂醇油对人体健康有危害,是影响酒精质量的重要指标,在GBl0343-2002酒精国家标准中,列出了正丙醇的指标,对酒精质量的要求更高。采用六塔差压蒸馏工艺,维持取油酒精度在75-80%(V/V).此时稳定的油温,平稳的采出,可有效地排出正丙醇,从而产出符合新国标的食用酒精。  相似文献   

10.
在捏合机中制备纤维素在磷酸/多聚磷酸复合溶剂中的液晶溶液。利用显微镜观察边界层移动,测定凝固速度,研究凝固剂性质、凝固浴温度、溶液中纤维素含量对凝固速度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凝固剂的分子体积和结构对凝固速度有重要的影响,对于乙醇、正丙醇、异丙醇这3种一元醇其凝固速度随分子体积的增大而减小;温度与凝固速度之间存在Arrhenius式的关系,凝固速度随凝固浴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凝固活化能的排序为乙醇<正丙醇<异丙醇;凝固速度随溶液中纤维素含量的增大而减小。在此基础上分析凝固变量对凝固过程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以木薯为原料生产酒精,理化指标色度、氧化试验、甲醇含量等在蒸馏中难以分离,难以达到质量标准。可在精馏塔的浓缩区域添加高锰酸钾来提高酒精质量。(孙悟)  相似文献   

12.
恒沸精馏法生产无水酒精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无水酒精作为燃料汽油已在国外大量采,国已列入“十五”计划。恒混精馏法生产无水酒精能形成规模化生产,机械化程度高、产量大、质量好、消耗低。采用向酒精溶液添加夹带剂(苯、环己烷、戊烷等)进行精馏,使夹带剂、乙醇、水形成三元共沸物,造成沸点差,从而精馏出纯度高的酒精。(一平)  相似文献   

13.
对工业化生产无水乙醇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工业生产中常用苯、环己烷、正戊烷等作夹带剂进行恒沸精馏生产无水乙醇。夹带剂与酒精溶液中的乙醇、水形成新的三元恒沸物,可获得纯度很高的乙醇。以环己烷作夹带剂生产无水乙醇,工艺中可增加2块塔板数,直接采用蒸汽加热,利用回收塔余馏水加热原料,节能降耗。  相似文献   

14.
由异戊醇的精馏系数(k′)理解,在酒精蒸馏过程中,从精馏塔酒精浓度42%(v/v)处提杂醇油最适宜。杂醇油是易分离组分,在精馏塔乙醇与水分离的同时可以将杂醇油彻底分离。液相取油与汽相取油没有本质区别。理论与实践证明,连续取油优于间歇取油。  相似文献   

15.
酒精经深加工,作为可再生资源用作汽车燃料,可缓人类赖以生存的资源短缺,我国2000年车用汽油耗量5000万吨,按10%添加比例,年需500万吨无水乙酸,市场前景广阔,恒沸精馏工艺生产无水乙醇-产量大,质量好,消耗低,机械化程度高,生产实践证明,每生产100L无水醇消耗蒸汽83kg,环己烷0.025%,酒精损失为0.1%,吨无水乙醇耗电19kw.h左右。  相似文献   

16.
新型三塔酒精精馏机组由NSD醪塔、NWD精塔和SNWD精制塔组成,通过生产实践表明,该新型精馏塔有节能降耗、提高产品质量的优点,综合性能优异,经济效益显著,可广泛应用于以瓜干、玉米、木薯、高粱、糖蜜等为原料的酒精厂生产.(单雨)  相似文献   

17.
我国酒精精馏技术的新进展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介绍了我国酒精精馏生产技术发展背景及现状,分析了在酒精馏生产中采用精密精馏,复合塔板,热耦合及全流程模拟仿真等技术的优势,提出了未来我国酒精精馏脱水技术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8.
无水酒精恒沸精馏塔的动态模拟计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无水酒精恒沸精馏工艺中恒沸精馏塔进行模拟计算。首先针对恒沸精馏塔利用各组分相平衡关系建立MESH方程,同时考虑到乙醇-水-苯体系具有很强的非理想性的液相,利用马丁-侯81型状态方程(M~H EOS)确定气相逸度和焓,采用松弛法计算得到三元组分在各层理论塔板上的组成情况。为了研究提馏段理论塔板数对塔底产品的影响,在进料条件确定的条件下,改变提馏段理论塔板数,得到了塔底产品的不同组成的变化特性,为恒沸精馏塔的操作与设计提供参考,验证了动态模拟的正确性和优越性。  相似文献   

19.
高浓度酒精发酵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高浓酒精发酵是以提高单位体积内发酵醪液中淀粉含量,在适量的酿酒酵母菌作用下,在一定的时间内获得最大量的酒精。影响高浓酒精发酵的因素有:葡萄糖浓度、酒精含量、溶解氧浓度、酵母菌细胞密度、发酵温度和副营养物匮乏等。提高高浓酒精发酵的方法有:改良筛选优良酵母生产菌株、改进发酵系统、利用复合酶添加工艺和提高营养限制因子利用。  相似文献   

20.
毛细色谱柱用于酒精和白酒的常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毛细管柱与气相色谱仪联用,进行食用酒精甲醇、正丙醇、异丁醇、异戊醇的测定。灵敏度和误差均符合食用酒精标准GB10343-2002之要求;也适用于各种香型白酒的酯、醇分析,其检出限均优于DNP柱法。(陶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