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邱天怡  刘松茯  常兵 《城市建筑》2012,(12):135-136
景观叙事作为一种景观设计创作的表达方式,通过对生活场景的提炼,运用景观语言表达和诠释对生活的认知,从而创造出有情趣和有记忆的生活空间。在景观中从生活的视角切入叙事,不仅有益于凸显景观的人文生态本质,而且通过对社会、历史和文化的重新演绎和组合,可提升景观自身的可读性,同时增强大众对景观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本文尝试从景观叙事由表及里的三个层,面即实体叙事、文本叙事、哲学叙事,来解读和剖析景观,重新认识已经成为大众生活一部分的景观,并赋予景观新的内涵和意义。  相似文献   

2.
林枫  王欣 《园林》2021,(1):61-66
云栖竹径是杭州最具诗情画意的地方,也是杭州景观叙事的典范之一.文章通过现场调研、文献整理等研究方法,简述景观叙事的来源.借鉴叙事语言总结得出景观叙事的表达机制,并从艺术形式与文化内涵2个角度分析云栖竹径的景观叙事表达,得出线性点状的景观叙事艺术形式与自然情、生活情、人文情3方面的文化内涵,探索景观叙事表达的理论依据,使...  相似文献   

3.
毛华松  吴旻栩  胡斌 《园林》2020,(11):50-55
对古镇景观空间内在文化理解的欠缺,造成古镇景观的保护更新过程中出现文化表达破碎问题,导致了古镇空间文化感知度和原真性体验的降低,削弱了古镇历史文化价值与地方精神的体现。景观叙事在叙事内容的解读、景观符号的塑造及情节序列的建构上,与古镇文化的空间表达具有良好适配性。本文结合景观叙事理论,以木洞镇为例,通过文献资料的研究方法从文化类别、文化载体空间、空间序列模式、文化空间行为4方面解读古镇原型景观表现形式与文化内涵表达,通过符号转译相关理论方法重塑木洞古镇的景观叙事符号。运用语言学相关理论方法,从游览路径、空间序列、文化行为3方面对古镇的历史文化从空间景观和文化行为2个层面提出叙事策略,以期改善当前古镇文化资源表达破碎困境,对当前人文景观环境营造及文化传承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4.
望城斑马湖拥有优越的地理位置和深厚的历史沉淀,适于利用叙事性空间理论来建构景观。通过对叙事性景观系统的分析和总结,首先明确叙事的概念,界定叙事景观范畴,并提出叙事性景观自循环体系。然后结合望城斑马湖公园景观设计工程实例,挖掘与提炼叙事性景观素材。最后从叙事点的建构、顺序、联结、对比四个层面来阐述历史情境叙事性表达的具体内容。  相似文献   

5.
随着城市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大众对生活和消费理念的重新定位,旅游观光与休闲已成为城市居民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城市中传统的休闲设施如公园、博物馆、影剧院等已不能很好地满足大众的休闲要求.城市居民的休闲活动向自然化原生态化传统化等方向转变.居家城郊“一日游”已成为大众出行的新趋势,有山、有水、有林、有景观的地方更是城郊休闲观光的热点。  相似文献   

6.
景观作为叙事的一种载体,叙述着场地所蕴含的历史文化,同时在影视叙事领域成为了叙事过程的一部分。影视作品作为影视叙事的载体,随着其传播范围与影响力度的不断扩大,受众对影视作品拍摄地的景观叙事认知也受到了影响。文章通过从叙事学的角度进行比较分析,以此来理解影视叙事对景观叙事的影响方式,总结分类影响效果的三种情况,寻求拓展景观叙事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7.
研究运用景观叙事理论,分析老旧社区中景观叙事设计的基本要素,居民作为叙事内容的感知主体,其心理和体验对景观传达的效果与质量起决定性作用,文章通过SD法分析老旧社区居民的空间感知体验,探讨如何通过景观叙事的设计手法实现老旧社区居民与空间的感知与共鸣,以此提高居民对社区的认同感与归属感,并对叙事语言要素和细节处理等进行分析,进而提出老旧社区中景观叙事的设计策略。  相似文献   

8.
冯静  任泓蒨 《园林》2020,(3):52-56
本文通过对叙事、叙事学、景观叙事概念的层层递进,梳理了景观叙事方法的来源,提出了景观叙事的四点表达策略,并以杨凌揉谷镇田园风光主题公园为例,结合中国传统文化,进行了地域文化特色公园主题性表达的尝试,探索了公园主题性表达的思维起点和策略方法,以期对景观叙事的表达和后续研究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9.
焦素娟  赵洋 《中外建筑》2022,(12):91-96
以泉州海丝艺术公园为研究对象,从景观叙事理论的视角,通过景观叙事层面信息分析及结构策略表达两个层面,结合生态、人文、社会三个维度,剖析泉州“海丝艺术公园”景观空间的叙事策略及设计表达。探寻感知景观叙事理论下主题公园景观构成序列与景观空间节奏变化的深层动因,以期更好地将在地文化与历史场所精神转译活化融入到未来主题公园景观设计中。  相似文献   

10.
以人为本的景观环境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嵇斐  胡维平 《山西建筑》2007,33(13):10-11
针对居住区景观环境设计的设计依据,从心理需要、心理特征两方面阐述了使用者的个人心理因素,并对影响使用者心理因素的条件进行了分析,提出了以人为本设计居住区景观的原则,从而满足广大人民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需要,提高社会大众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1.
陈辰  裘鸿菲 《华中建筑》2014,(2):119-123
纪念性景观中通常记录着曾经发生的事件和信息,运用纪念与回忆的景观空间再现,真实保存的景观呈现,历史的景观重现与历史故事的创造等景观叙事的手法能够很好地实现事件的表达。在大禹神话园的景观叙事中,通过设置"禹父鲧治水","大禹治水"和"南方治水"上、中、下三个主题区来叙述大禹治水的历程,并通过故事、空间和意义三个方面表达出大禹神话园的叙事层次和纪念内涵。  相似文献   

12.
当代城市景观叙事性设计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茂川  李沁茹 《新建筑》2012,(1):118-122
为使城市公共空间与人们的情感体验紧密联系,必须唤起场所认同,增强参与性,这已成为当代设计师关注的热点。引介语言文学领域中"叙事"这一概念,从语汇、结构、表达媒介三个方面入手,将文学叙事手法引入空间设计,融合文学与空间。通过类比分析法,提出当代城市景观的叙事性设计策略。该项研究以独特的视角为城市景观设计提供了一个开阔的视野和深化研究的有效途径,以期为探索相应的设计方法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3.
公租房是当前我国保障性住房建设中最主要的组成部分,青年"夹心层"是公租房的保障群体之一。本文针对北京海淀区"高校片区"青年人的居住状况、生活特点展开了小范围调研,总结出这部分青年群体的居住需求,并针对青年公租房设计提出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4.
生活污水用于园林绿化的实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凤尧 《中国园林》2005,21(3):34-35
通过对11种在天津石化公司有代表性的绿化植物10年来应用生活污水的跟踪调查及进行的相关实验证明,直接应用生活污水浇灌绿化植物,对绿化植物生长及对环境造成的负面影响不大.根据实验结果认为,生活污水可以有条件地用于园林绿化,并应注意密切跟踪调查.  相似文献   

15.
理解园林文化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金柏苓 《中国园林》2003,19(4):51-53
园林自初创之日起就是人类意识中理想王国的形象模式,也是各文明民族对人与自然关系的哲学理念的艺术模式。一个园林造出来了,文化层次是高是低,基本上就决定了,并不以人们对它的解释为转移。园林文化应主要包括两方面的创造,即:创造景观和创造生活。缺乏生活园林艺术会趋于空洞化,并指出探索现代文明生活方式,应该借鉴传统的智慧和精神。  相似文献   

16.
情感是人作为生活主体所具有的独特态度与感知,是人们因环境或是事件所充盈身心的真实感受。正因为情感化的融入,景观设计所展示出的人性与交流更加突出了景观的“场所精神”。城市广场作为公共文化生活的承载空间所要展现与表达的不仅是多元与积极的情感,更是场所自身厚重的文化历史与记忆的积淀。  相似文献   

17.
陈玲 《城市建筑》2014,(18):11-12
本文以福鼎市百胜新区中心商业街为例,引入“慢生活”的理念,从商业街道路的选型、水景形式、景观与建筑过渡空间、业态引导等方面入手,打造出一条既能反映现代城市新区商业繁华又能慢慢品味生活闲适的慢活带。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以中海油深水天然气珠海高栏终端生活区设计项目为例,从项目基地本身出发,以最大的尊重基地地形特征为前提,采用现代的建筑设计手法,最大的满足了各种需求。文本尤其关注如何将“自然一宜人”的理念融入到现代大型国有企业生活区的规划建筑设计中去,创造出真正适合员工的居住生活休闲环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