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利用FLUENT软件对大型薄膜蒸发器夹套结构内流体的传热性能进行数值模拟,通过对比蜂窝结构与整体结构,得出蜂窝结构夹套内温度场和速度场分布均匀,传热性能较整体结构夹套得到了很大提高。采用正交实验理论,分析了蜂窝夹套不同结构参数对传热的影响,得到了合理的蜂窝夹套结构形式。  相似文献   

2.
大港石化公司催化裂化烟气脱硫装置自投产以来,PTU污水中氨氮含量在1 000 mg/L以上,超出环保装置的处理能力。为解决该生产难题,实施了技术改进方案,停用300 kt/a溶剂再生系统,将原溶剂再生塔改造为PTU污水脱氨塔,用于脱除PTU污水中的氨氮。改造达到了预期效果,脱氨效率达到90%以上。  相似文献   

3.
为研究工程应用中蜂窝夹套的传热性能问题,采用FLUENT 17.0软件对短管分别按三角形和正方形排列的短管蜂窝夹套以及整体夹套内的流场进行模拟分析,研究不同截面处速度和温度分布情况,比较整体夹套与蜂窝夹套的传热性能,探究不同短管间距s和短管长径比l/d对传热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三角形排列的短管蜂窝夹套传热效果更好;随短管间距s不断减小,短管长径比l/d不断增大,扰流效果更好且流动死角区域减少,整体温度分布趋于均匀化;在相同条件下,可通过增加短管长度提高传热效果,对工程设计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蜂窝夹套结构热力性能数值模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有文献对蜂窝夹套传热性能的研究大多是采用试验或解析方法,给出的传热关系式只能得到估算值,在准确性和应用普遍性上存在欠缺。为此,采用正交设计和因素分析的方法,对具有不同结构参数的蜂窝夹套内部流场进行了数值模拟。模拟结果表明:(1)正方形排列的蜂窝夹套比三角形排列的蜂窝夹套综合传热系数高,因此采取正方形排列方式更可取;(2)蜂窝高度h是蜂窝夹套传热性能和压力降的主要影响因素,参数L/D是第2显著的影响因素,蜂窝锥角α不是重要影响因素。各因素的最佳水平组合为h1,L/D1和α3,此时蜂窝夹套的综合传热性能最好,从模拟的结果看第1号模型的传热性能最好,说明所选出的最优结构基本符合实际情况。  相似文献   

5.
在中国石油兰州石化公司动力厂进行了工业试验,确定了尿素解吸水回用技术工业试验工艺流程及操作参数。试验结果表明:采用该回用尿素解吸水技术,氨氮脱除率超过99%,装置排水水质可达二级脱盐水指标,可以直接作为高压锅炉给水使用;在一个制水周期内,稳定运行时间可达260h,制水量达9000m^3,脱氨树脂工作交换容量为1150mmol/L;脱氨阳床失效可用pH突变表征。解吸水回用技术每年可产生120万元左右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6.
采用ANSYS有限元方法,对2种不同排列形式的折边式蜂窝夹套进行应力分析,对单独静应力、温差应力以及静应力共同作用下的这2种排列形式的蜂窝夹套进行强度计算和疲劳寿命校核。结果表明,2种排列形式的折边式蜂窝夹套均能满足相关标准规定的结构强度和疲劳寿命指标。其中,三角形排列的折边式蜂窝夹套在应力水平、内筒体变形量、外夹套变形量等方面均比正方形排列的折边式蜂窝夹套更具优势,更适合工程实际应用。  相似文献   

7.
采用浸渍法制备己二腈加氢合成己二胺催化剂Ni-MgO/Al2O3,通过BET,XRD,H2-TPR对不同MgO负载量催化剂进行表征与测试,探讨MgO负载量对催化剂活性的影响。实验结果证明:Ni-MgO/Al2O3催化剂中MgO-NiO固溶体的形成有利于提高催化剂碱性活性位数量,能有效抑制加氢过程脱氨副反应的发生。通过单因素实验考察不同实验条件对己二腈加氢制备己二胺反应收率和选择性的影响,确定最优实验条件为:以乙醇为溶剂,催化剂中MgO负载量(w)6%、、反应温度70 ℃、氢气分压1.5 MPa、m(乙醇)/m(己二腈)=2.0︰1、搅拌速率1 000 r/min、催化剂用量为原料质量的5%。在此条件下,己二腈的转化率达到99.9%,己二胺的选择性达到98.4%以上。  相似文献   

8.
四川化工集团公司第一化肥厂合成氨装置自投产以来,在工艺运行中陆续发现各处水夹套均排出一定量的"红水"。经取样分析,所排水pH值只有5.1,而电导竟高达62μs/cm,p这表明产生了铁离子一类的大量腐蚀物,严重影响着生产装置的安稳运行及  相似文献   

9.
对纯碱软化-汽提脱氨法预处理SE水煤浆气化废水的工业化运行效果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控制废水流量为160m3/h,废水pH为10.5~11,沉降槽依次投加NaOH、Na2CO3、聚合氯化铝(PAC)和聚丙烯酰胺(PAM),汽提塔维持蒸汽流量为7.5~8.5t/h、压力为0.14~0.16MPa、塔釜温度不大于125℃的条件下,出水硬度可降至174mg/L、氨氮质量浓度降至17mg/L,各项污染物指标优于设计值。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螺旋半圆管式夹套的结构形式,推导了封头上半圆管式夹套相贯线划线的计算公式,提出了划线方法。  相似文献   

11.
针对油田回注污水中高浓度二价硫问题,采用真空抽提法进行了室内实验研究。讨论了真空度、水样的初始酸度和抽提温度对去除二价硫的效果及水样pH值的影响。结果表明:真空度升高,除二价硫的速度加快,接近平衡时水中残余二价硫含量降低,但pH值上升的幅度不大;水样的初始pH值越低,对除二价硫越有利,而且在一定范围内水样最终的pH值上升幅度也越大;水样温度升高,可以明显提高除二价硫的效果,而pH值的上升幅度不大。本研究对油田回注污水去除二价硫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2.
内蒙古膨润土处理氨氮废水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内蒙古某地产膨润土处理氨氮模拟废水,在废水体积为100 mL,膨润土用量为5 g的条件下,利用静态吸附试验考察了吸附时间、溶液pH值、溶液中Ca2+,Mg2+浓度及氨氮初始浓度对氨氮去除率的影响,并采用改性液对膨润土进行了盐改性。结果表明,最佳吸附时间为60 min,溶液pH值为7.92,此时氨氮去除率最大,为63.38%;随着Ca2+,Mg2+浓度的增大,氨氮去除率降低,且Mg2+比Ca2+的影响程度大;当氨氮初始浓度为0~200 mg/L时,Langmuir等温线的相关系数达0.996 2;在改性液质量分数为4%时,盐改性膨润土的氨氮去除率最高,为90.18%。  相似文献   

13.
介绍了采用自由基聚合制备淀粉-丙烯酰胺絮凝剂的方法.通过正交试验确定了最佳反应条件:丙烯酰胺和淀粉的质量比为1:1,引发剂加量0.2mL,反应时间5h,反应温度60℃,在此最佳条件下制备的絮凝剂除浊率达96.27%.考察了絮凝剂浓度及污水pH对絮凝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絮凝剂浓度在8~10mg/L,污水pH6~8时,除...  相似文献   

14.
中国石油兰州石化公司的氨氮化合物污水处理装置采用空气吹脱、加硫酸吸收的闭气汽提工艺,用以处理分子筛及全白土装置产生的高氨氮化合物污水。应用Aspen Plus软件,采用ELECNRTL活度系数法,对装置进行了模拟。结果表明,污水p H值及碱消耗量的模拟值与实际值相近,即所选用的模拟软件能够较为准确地反映出装置的实际生产情况。在常规操作中,进入汽提塔的污水p H值应控制在11.5±0.2。循环气及污水中的氨氮化合物含量与汽提塔排水氨氮化合物含量成正比。随着进入汽提塔污水温度的升高,排水氨氮化合物含量降低。  相似文献   

15.
采用吸附法,于室温下用活性炭脱除油田废水中的CODCr。结果表明,在吸附时间为30 min,废水pH值为5.9,活性炭用量为2 g的条件下,CODCr去除率大于50%。活性炭对CODCr的吸附过程为Freundlich等温吸附。  相似文献   

16.
非均相催化臭氧氧化是一种很有潜力的高级氧化技术。本文使用浸渍沉淀法制备高效的CuO/Al2O3催化剂催化臭氧氧化实际含酚污水。通过考察CuO/Al2O3催化剂投加量,臭氧流量,初始pH等因素,确定最佳反应条件。当催化剂投加量为30g/L,臭氧流量为0.3m3/h,pH为8.80(污水初始pH值)时,反应15分钟后,酚的去除率达到98%,得到最佳的处理效果。文中也考察了污水水质因素(例如盐度、硬度、氨氮浓度等)对含酚污水降解的影响。此外还探讨了不同反应体系对含酚污水的降解效果以及对含酚污水的矿化度。与单独臭氧氧化体系相比,CuO/Al2O3催化臭氧氧化体系的矿化度高15%左右。实验结果表明CuO/Al2O3催化剂的引入可以有效提高实际含酚污水在臭氧氧化体系中的降解效果。  相似文献   

17.
将N-甲基二乙醇胺(MDEA)与去离子水按一定比例混合,制得MDEA模拟废水,然后选用电催化氧化技术,研究了去除模拟MDEA废水中总有机碳(TOC)的最佳工艺条件,并应用于工业MDEA废水的处理试验。结果表明:电催化氧化法净化处理模拟MDEA废水最佳工艺条件为:MDEA废水的初始pH值为9,Cl-的初始质量浓度为5 000 mg/L,以Ti/RuO2-IrO2电极为正极,电极板间距为2 cm,工作电流为4 A;在此最佳处理工艺条件下,模拟MDEA废水经电催化氧化处理8 h的TOC去除率为91.90%,而工业MDEA废水在同等实验室处理条件下的TOC去除率仅为52.79%,这可能是因实际工业MDEA废水中含有噻吩、苯并三唑、苯环类等复杂有机物且具有更高的化学稳定性,较难处理所致。  相似文献   

18.
采用DA201-CⅢ 型大孔吸附树脂对邻苯二胺废水进行吸附和脱附处理。结果表明,在吸附流速为2BV/h(BV为树脂床体积),吸附温度为25℃,废水初始pH 值为13的优化条件下,单柱吸附能力为12BV,邻苯二胺脱除率大于98.8%;采用工业乙醇在60℃,以1BV/h的流速脱附吸附饱和的大孔树脂,当脱附剂体积为3BV时,邻苯二胺脱附率可达99.5%;在最佳吸附和脱附条件下,连续进行15次动态吸附-脱附实验,邻苯二胺吸附率为98.8% ~99.8%,脱附率为99.1% ~99.8%。  相似文献   

19.
研究了D151大孔树脂对炼油废水中苯胺的去除效果。结果表明,在25 ℃、pH值为8 10、吸附时间为35 min的条件下,D151树脂对模拟废水中苯胺的吸附率可达86.6%;用4%盐酸作为解吸剂,解吸率可达85.7%;用D151大孔树脂吸附去除炼油厂废水中的苯胺,对未经污水处理厂直接排放的废水中苯胺的去除率可达99%以上;对炼油污水处理厂排放的废水中苯胺的去除率可达100%。  相似文献   

20.
针对目前普光气田高含硫污水气提脱硫率低的问题,通过采用“曝气+负压气提+尾气催化氧化”工艺技术,设计正交实验,优选出最优负压气提脱硫操作条件为:污水pH值4.0、温度20℃、气提真空度-0.02 MPa、空气曝气气液体积比20∶1,污水负压气提脱硫率高达94%。各操作条件对脱硫率的影响由强到弱顺序为:空气曝气气液比、污水pH值、气提真空度和污水温度。实验优选出铁基离子液体作为尾气脱硫催化剂。结果表明,铁基离子液体中Fe 3+对H 2S氧化速率很快,净化后尾气中H 2S质量浓度为0 mg/m^3,氧化产物为单质S,同时离子液体可通过空气将Fe 2+氧化成Fe 3+,实现低成本循环利用,解决了含硫尾气燃烧的SO 2排放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