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文章结合广深港客运专线福田站工程实践,阐述了水下控制爆破结合冲击钻连续墙成槽施工技术,为硬岩地质条件下超深基坑地下连续墙施工探索了新的思路,充实和完善了基坑连续墙施工的技术体系。 相似文献
2.
3.
地下连续墙施工中,一般采用冲击钻+成槽机施工方法,但该方法施工效率低,所需工期时间长,易造成成槽机的磨损损坏,鉴于此问题,以某项目超深地下连续墙施工为依托,研究复合地层超深地下连续墙快速成槽施工技术,并提出了将“钻–抓–铣”相结合,通过增加引孔设备,根据槽端划分,在两个铣轮中间位置引孔至墙底标高后,先采用液压抓斗,抓槽至岩面标高后再用双轮铣。经应用证明,该组合式成槽方法,提高了地下连续墙成槽施工的效率和成槽质量。 相似文献
4.
5.
以具体工程为例,阐述了在中风化为主的地层中地下连续墙成槽施工方法的选择原则,对具体的施工工艺进行了介绍,并针对施工中遇到的孔斜、掉锤、卡钻等问题提出了解决措施,以确保地连墙成槽质量。 相似文献
6.
7.
在超厚卵石地层下方进行地下连续墙成槽施工的过程中,由于施工地质复杂,护臂及泥浆等十分容易出现渗漏情况,形成泥皮较难,整体工程槽壁稳定性不足,容易出现坍塌情况.因此,对超厚鹅卵石地层地下连续墙成槽关键技术进行深入研究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论文以实际工程为例,对超厚卵石地层地下连续墙成槽关键技术进行探究,分析影响地下连续墙成... 相似文献
8.
下部为岩石的地下连续墙冲抓破岩成槽施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深圳地铁一期工程国贸站及国老区间南段明挖段地下连续墙槽段开挖,入岩较深且岩层坚硬。采用冲破岩方法完成了连续墙施工,积累了在该类地层中地下连续墙成槽施工的经验。 相似文献
9.
10.
11.
12.
地下连续墙作为深基坑工程常见的围护结构形式,在施工工艺和质量风险防范措施上已取得了很好的发展,应用极为广泛。但通过多年工程实践经验的分析,采用不同的接头形式对地下连续墙施工质量、安全、进度以及造价控制的影响不同。通过具体的工程应用结果和数据分析,对近年来出现的套铣接头形式的施工工艺进行总结。并在技术、经济等方面与传统的锁口管接头形式进行对比分析。 相似文献
13.
地下连续墙施工稳定液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郑玉辉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5,24(A02):5914-5918
分析目前地下连续墙施工稳定液的现状,简要叙述聚合物溶液的性能特点,为适应当前地下连续墙施工成槽的需要,采用优选法研制了一种新型地下连续墙稳定液——聚合物溶液,并且与目前应用的细分散泥浆进行性能对比,显示出极大的优越性。这种稳定液能够满足极松散的流砂层和较软弱土层,可用于泥浆无力阻止塌方的槽段,或者用于处理已塌方的槽段施工。最后,探讨了聚合物溶液的护壁作用机理,为新型地下连续墙施工稳定液的研制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格形地下连续墙的工作性能及施工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格形地下连续墙是一种自立式挡土结构.某船坞工程施工中,建立了三维有限元计算模型,对工程进行简化和非线性分析,得到了具有普遍意义的格形地下连续墙的工作性能和关键施工技术,这种地下连续墙用于基坑工程和港务工程中,可有效控制位移并减少支撑. 相似文献
15.
逆作基坑地下连续墙水平变形数值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天津某深基坑工程为例,利用ABAQUS有限元软件对基坑开挖过程进行三维数值模拟,分析基坑开挖过程中不同开挖顺序和开挖工况下基坑不同位置处地连墙水平变形情况.通过分析对比,认识到不同开挖顺序所引起的地连墙位移是不同的,地连墙从两边到中间开挖比从中同到两边开挖所产生的水平位移要小,越靠近地连墙长边中部位置,产生的水平位移越大,说明逆作深基坑存在开挖-空间效应,施工时应利用此空间效应优化施工组织设计. 相似文献
16.
17.
利用Abaqus建立二维有限元模型,对地墙成槽开挖过程进行数值模拟分析,研究槽段周围土体的应力状态和地表沉降规律及槽段开挖深度、泥浆重度对地表沉降的影响,并将计算结果与实测值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地墙成槽开挖将引起槽壁附近土体水平应力发生变化;不同开挖深度、泥浆重度对槽段开挖引起地表沉降的影响显著;数值计算的地表沉降... 相似文献
18.
19.
针对沿渤海、黄骅港地区地质条件,场地地层较差,上部为素填土,以黏性土为主,其下在施工范围内依次为粉质黏土、黏土局部夹粉土层,地下水较多的情况,设计使用地下连续墙在旋流井基坑外侧作支护,另外主体结构采用逆作法施工,这样使外侧连续墙与逆作井壁共同作为基坑支护系统,不但安全可靠,而且施工较快。 相似文献
20.
基于国内众多的对围岩稳定性的研究,简要概括介绍了地下工程围岩的分类、围岩的性质和围岩的破坏机理,以及所采取的防治支护措施。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