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喇萨杏油田控水效果及含水变化趋势预测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喇萨杏油田进入特高含水期,水油比急剧上升,控水难度大.为了有效控制油田含水上升速度、提高油田斤发效果,采用结构分析、贡献值分析的方法,提出结构含水和结构系数的概念,研究了影响油田含水上升速度的主要因素,分析了喇萨杏油田开发过程中采取的结构调整方式以及打加密井、聚合物驱油、压裂、换泵、堵水、关井等调整措施对控制含水上升的作用.探讨了进一步控水的可行性,研究了深化结构调整技术以及各种控水措施的潜力和效果,通过数值模拟计算,预测了不同情况下喇萨杏油田到2010年的含水变化趋势,预计到2010年,喇萨杏油田通过技术攻关,含水可控制到93.12%.  相似文献   

2.
喇,萨,杏油田表外储层水驱油实验研究   总被引:8,自引:5,他引:3  
本应用全直径岩心水驱油实验装置研究了喇、萨、杏油田表我储层油水运动特征和水驱油效率,说明了表外层泥质含量高,注水时临界速率低,微粒运移较严重,对油田生产不昨。  相似文献   

3.
喇、萨、杏油田注采系统调整的研究和探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通过对喇、萨、杏油田目前井网、层系和地质特征的分析,从理论上研究了油田采液指数、吸水指数的变化趋势和相对关系,确定了喇、萨、杏油田合理油水井数比的变化趋势,利用数值模拟手段和注采系统调整试验资料以及喇、萨、杏油田的开发特点,确定了注采系统调整的原则和界限。通过对喇、萨、杏油田现注采系统适应性的评价,提出了“八五”期间注采系统调整的部署意见和具体方案,并预测了调整效果和社会经济效益,对油田长远规划部署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喇萨杏油田含水上升规律研究及变化趋势预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针对喇萨杏油田进入特高含水期"控水"难度大,原油成本急剧上升等问题,为实施有效调整,必须认识特高含水期油田含水上升规律.应用数值模拟计算、油水相渗透率曲线以及小井距井资料,分析了油层非均质性、原油黏度、开发调整措施对喇萨杏油田含水上升规律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喇萨杏油田非均质性严重,原油黏度也较高,中低含水期含水上升速度快,一半以上的可采储量要在高含水期后采出;当进入特高含水期后,油层非均质性、原油黏度等地质因素对含水上升速度的影响作用变小,其含水上升规律趋于由相渗曲线得到的含水与采出程度理论变化曲线;20世纪90年代初提出的通过注水产液结构调整实现稳油控水的开发模式有效地控制了油田含水上升速度.在此基础上预测了油田特高含水期含水变化趋势,提出了"控水挖潜"对策.  相似文献   

5.
喇萨杏油田剩余储量潜力分析及挖潜方向   总被引:15,自引:13,他引:2  
建立了利用水驱特征曲线和相对渗透率曲线结合计算各类井地质储量的新方法并对喇萨杏油田各类井地质储量进行了测算。采用动静结合的方式,分析了喇萨杏油田剩余储量分布特点,明确了油田进一步调整挖潜的方向。研究了喇萨杏油田水驱分类井控制剩余可采储量比例、含水、采油速度等开发状况,分析了目前开发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矛盾,针对各类井网目前含水接近的情况,论证了满足一定产油量约束下的各类井产液比例与产油比例尽量接近于它们的地质储量比例时控水效果最好。应用此结论,研究了喇萨杏油田水驱分类井优化结构调整开发方式。  相似文献   

6.
喇萨杏油田合理产液量规模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分析喇萨杏油田2000年以来产液量变化趋势与特点,推导出了递减率、产液量增长率与液油比增长率的关系,以此为基础论证了喇萨杏油田今后提高产液量的必要性.从各类井采油速度匹配关系、压力系统状况和产液量、含水、流压i重分级等三个方面分析了提高油田水驱产液量可行性.在确定各类井网最高产液能力上限和调整产液比例原则的基础上,...  相似文献   

7.
喇萨杏油田层系井网现状及调整对策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喇萨杏油田具有储层多,砂体形态复杂,平面、纵向差异较大及非均质严重等特点,这决定了储层不可能在开发初期一次认识清楚,需要在水驱开发过程中逐步提高对储层的认识,并不断调整、改善油田的开发效果.喇萨杏油田的开发经历了基础井网、一次加密调整、二次加密调整、三次加密调整和主力油层聚合物驱油,目前已进入特高含水期开发阶段,基于喇萨杏油田萨中及以南地区多套水驱层系井网交叉的认识,提出对喇萨杏油田不同地区的油层实行"分类研究、分类挖潜",即对不同类型油层分别采用聚合物驱开采、注采系统调整与三次加密相结合等新的开发技术对策,为油田后期进一步提高采收率、改善油田开发效果提供有效调整途径.  相似文献   

8.
喇、萨、杏油田高含水期稳产条件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本文从喇、萨、杏油田生产出发,以年产原油5000×10~4t为目标,分析研究了油田历年剩余可采储量、新井建成能力、产液量与液油比增长率、措施增产油量的边际成本等稳产条件和所采取的调整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9.
喇萨杏油田开发阶段划分理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国内外大量资料的对比分析,提出衡量油田进入第四阶段的两类五项指标,其中第一类指标基于国内外油田共性特点而提出,第二类指标根据喇萨杏油田开发后期阶段调整潜力小、经济效果差而提出。确定了喇萨杏油田开发阶段划分标准,并将喇萨杏油田32个开发区块及分类井进行了阶段划分。目前喇萨杏油田处于开发第三阶段。  相似文献   

10.
针对喇萨杏油田油层多、非均质性严重、开发时间长、层系井网复杂的特点,以精细地质研究成果和渗流理论为基础,首先提出了一套油水井注采关系的自动划分方法,实现了多套层系不同开发阶段油水井注采关系划分的自动化;其次研究形成了改进的水驱控制程度统计方法,并提出了水驱控制程度构成的概念,最终形成了水驱砂岩油田注采关系的自动评价技术。提出的方法具有操作简便、实用、效率高的优点,可广泛应用于水驱砂岩油田的注采关系评价和油层动用状况研究。通过喇萨杏油田11个水驱区块的应用,水驱控制程度统计精度达到98.6%,极好地满足了油田需要。  相似文献   

11.
水平井中心管采油技术先导性试验及效果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大港油田底水油藏水平井目前含水普遍偏高、没有控水技术手段及油井开发综合效益差的现状,研究开发了中心管采油技术。通过中心管管径、长度及盲筛比的优化设计,有效地调整和改善了水平井井段产液剖面,达到了降水增油的目的。大港油田在2008—2009年共试验实施7口井,平均单井产油量由5.13 t.d^-1提高到8.31 t.d^-1,累计增油3 304 t,综合含水率由94.37%降至91.02%,下降3.35个百分点。中心管采油技术为底水油藏水平井稳油控水开采,探索出了一条新的技术途径。  相似文献   

12.
塔河油田12 区块油藏水体来源及出水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塔河油田12 区块奥陶系油藏储层非均质性强烈、油水关系复杂,油井出水是导致产量下降的主要原因。见水井水体来源主要包括漏失液及酸压残留液、缝洞单元底部驱替残留水和酸压沟通的缝洞单元下部水体。漏失液产出一般呈含水下降型,对生产影响不大。底部残留水和下部水体的产出因水体能量、油水界面高度和储层垂向渗透性的差异而不同。对具有不同水体来源及出水特征的井采取相应的稳油控水措施,可以有效提高油藏最终采出程度。  相似文献   

13.
塔河油田碳酸盐岩缝洞型油藏堵水效果地质影响因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塔河油田主力油藏是受多期岩溶作用叠加改造、多期油气充注形成的碳酸盐岩缝洞型油藏,储集体非均质性极强,油水关系复杂,堵水效果整体较差。通过对塔河油田碳酸盐岩缝洞型油藏堵水效果地质影响因素分析后认为,油井储集体类型和油水分布模式是影响堵水效果最关键的地质因素。由于大型溶洞特别是高角度裂缝的存在,碳酸盐岩缝洞型油藏剩余油分布复杂,且分别易造成工艺上封堵难度大和堵死的现象,堵水效果较差。而裂缝-孔洞型储集体类似砂岩油藏,储层呈"似均质"状,堵水效果相对较好。与储集体类型相对应的似均质型油水关系模式以及表现出来的缓升型、台阶式上升型的含水率上升类型的油井,堵水效果好;同时致密段的存在提高了堵水效果。  相似文献   

14.
非均质油藏中高含水期稳油控水措施及效果   总被引:11,自引:3,他引:8  
桥口油田属典型的非均质复杂断块油藏,针对其他质特征及在多层合注合采条件下层间干扰严重、剩余油主要集中在渗透率较低油层的开发特点,开展了稳油控水的前期研究,确定了“纵向上开发层系转移”的治理思路,并采取了高含水油共挤灰堵水、注水井高压增注和高压分注为主的治理措施。通过实践证明有明显的稳油控水效果。  相似文献   

15.
井下静态油水分离器是国外近年发展起来的一种采油系统,本介绍了其结构原理、工业试验效果,并结合我国石油工业实际,论述了这项技术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6.
油层改造措施在“稳油控水”中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通过油井压裂、注水井压裂酸化、化学堵水等工艺措施的效果分析,以及大庆油田今后油井压裂增油效果的预测,表明油层改造措施将在“稳油控水”工程中继续发挥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7.
利用生产测井资料确定水驱油藏产层剩余油饱和度方法   总被引:23,自引:11,他引:12  
利用常规电阻率测井资料和放射性测井资料确定油田注水开发期剩余油饱和度都有一定的局限性.本文提出并较系统地阐述了利用生产测井资料确定产层剩余油饱和度的理论和方法,同时提出一种利用岩心分析的油水相对渗透率和生产动态资料确定剩余油饱和度的产水率解释模型的实用方法.油田实例分析表明,与其它确定剩余油饱和度测井方法相比较,该方法具有不受地层水矿化度影响、结果代表范围大、实用性强等特点,更适合于确定水驱油藏产层剩余油分布及对其进行动态监测.  相似文献   

18.
注水井层段细分在“稳油控水”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注水井层段三种类型细分前后注水压力,层段吸水量,吸水有效厚度和周围油井产量,含水、压力及出油厚度的变化分析,总结出层段细分在“稳油控水”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为了解决大港滩海地区联合站外输原油油水界面混浊,原油含水超标,乳化严重的问题,室内对5种不同类型的破乳剂对滩海油田原油的破乳能力进行分析研究,筛选出2种类型的破乳剂进行复配后对复配破乳剂类型、加药浓度、温度等因素进行研究.最终筛选复配出BH-2型破乳剂在60℃加药浓度为100 mg/L的条件下,原油脱水速度快,油水界面...  相似文献   

20.
高含水原油旋流预脱水及污水除油试验与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为处理含水率≥ 90 %的高含水原油 ,将两级液 液旋流器串接 ,在东辛采油厂辛二接转站进行了旋流预脱水和污水除油一体化现场试验。通过改进旋流器结构和优化试验参数 ,在处理量为 4~ 6m3/h的小型改进装置上初步达到了预期目标。随后开展了一体化工艺的工程应用及配套研究 ,通过在辛二接转站一期和二期示范工程的实施 ,最终实现了中石油集团公司提出的技术攻关目标 :两级旋流器处理后的原油含水率≤ 30 % ;污水含油≤ 30mg/L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