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孔琳 《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11(2):38-39
以压气机叶片为例,就CG技术在CAD/CAM各环节的运用进行系统的分析、研究,进一步提高了压气机叶片的设计水平和制造精度。 相似文献
2.
目的建立液力变矩器的叶片模具CAD/CAM系统,方法模具由四部分组成,在工作站上应用UG软件开发了相应的人-机交互程序,实现了模具设计的多数化。结果实际加工表明,这种方法与手工制模相比,大大提高了叶片型面的尺寸精度及液力变矩器制造效率,降低了成本。结论此CAD/CAM系统是成功的,这种方法为叶片类零件及其模具的设计与加工开辟了广阔的前景。 相似文献
3.
关兰宏 《军民两用技术与产品》2015,(12)
随着科技在不断进步,基于信息网络和计算机技术快速发展中,CAD/CAM技术在机械制造业中得到广泛应用,在提高产品设计周期效率的同时,提高了市场竞争力。本文主要分析了CAD/CAM技术及其在粮食机械加工制造中的应用状况,促进工业产品不断更新换代并且提高了制造业的质量,最终实现了粮食机械生产行业的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4.
CAD/CAM一体化教学以CAD/CAM软件设计原理框图为基本,具体软件应用为重点,硬件平台介绍为提高,理论与应用结合,单个数控设备与整个DNC加工系统结合,使学生能组合系统,把握原理,熟练应用软件,以适应社会需求。 相似文献
5.
在课程内容体系、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进行了教学改革与实践,围绕应用型本科人才的培养目标,强化课程教学内容中案例教学和实践教学训练的比重,构建课程内容的多层次教学,建立课程网络辅助教学和多元化综合考核方式。经过教学改革和实践,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6.
提出在不同的教学环节中融入CAD/CAM技术,建构以CAD/CAM应用软件为载体的立体化教学模式,并通过建立不同形式的学习共同体,培养学生的CAD/CAM技术能力,提升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满足社会对应用型本科人才的要求。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CAD/CAPP/CAM集成的自动数控加工技术,并对其实施过程中的一些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8.
蔡南武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15(4):129-130
CAD/CAM设计对象主要有两大类:一类是机械、电气、电子、轻工和纺织产品;另一类是工程设计产品。该技术的应用克服了传统设计效率低下、设计种类较少等缺点,其应用范围在不断延伸。 相似文献
9.
朱小蓉 《江苏工业学院学报》2000,12(4):53-55
介绍了一种基于微机环境的车用发动机曲轴CAD/CAM集成系统的总体方案设计.着重讨论了零件基于特征参数化设计的设计思想、实现策略和关键技术,对建立微机CAD/CAM集成系统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0.
轴类零件的CAD/CAPP/CAM系统开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模块化思想,以Visua1 LISP和VF6.0等软件为工具,开发了基于面向对象程序设计方法的轴类零件CAD/CAPP/CAM软件,基本体现了CAD/CAPP/CAM系统集成的思想,其设计思路和实现手段对开发其它种类零件的CAD/CAPP/CAM系统同样具有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1.
首先介绍了纹织CAD/CAM技术在纹织生产过程中的意义,然后详细叙述了纹织CAD/CAM技术的内容:1.纹CAD/CAM系统的硬件接口;2.电脑意匠和纹板处理、3.软件的功能特点;4.自动纹板冲孔;5.电子提花与无纹板织造技术。最后介绍了运用纹织CAD系统进行产品设计的例子。 相似文献
12.
抖动技术在纺织品CAD/CAM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韩世红 《西北纺织工学院学报》1995,9(2):141-143
介绍了抖动的基本原理及抖动算法的实现框图,并对其在纺织品CAD/CAM中常遇到的过渡色如何用较少的颜色表示给出了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13.
首先介绍了纹织CAD/CAM技术在纹织生产过程中的意义,然后详细叙述了纹织CAD/CAM技术的内容:1.纹CAD/CAM系统的硬件接口;2.电脑意匠和纹板处理;3.软件的功能特点;4.自动纹板冲孔;5.电子提花与无纹板织造技术。最后介绍了运用纹织CAD系统进行产品设计的例子。 相似文献
14.
讨论了并行工程的特点,提出了利用基于特征的技术实现并行工程环境下CAD/CAPP/CAM集成的系统框架. 相似文献
15.
介绍了一种基于实体模型的CAD/CAM系统的Undo/Redo操作实现技术.它支持多层次嵌套的CAD/CAM建模环境.因而当用户在CAD/CAM系统环境中建模时,可以方便地对模型进行Undo/Redo编辑操作. 相似文献
16.
将EUCLID 软件系统应用于玻壳的生产,根据生产特点,研究了如何利用CAD 系统建立玻壳模具数据库,利用CAM 自动生成数据加工程序,以及利用CAE软件对模具内腔冷却系统及高温成型状态下温度场进行分析,从而预测出设计中潜在的缺陷,生产出符合工业要求的模具.实践证明,CAD/CAM系统实用而有效,而CAE系统软件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7.
18.
19.
本文概述了CAD/CAM技术的发展经历以及目前世界发达国家的发展水平,并论述了CAD/CAM技术在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及其未来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20.
通过信息技术实现复杂图案服饰与挂件计算机辅助设计(CAD)与激光自动切割(CAM)的接口转换.采用多种CAD图形输入方法,探讨了不同图形文件格式的转换技术,建立激光切割最佳工艺参数数据库,进行形状误差及精度分析.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