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坐在澳门文化中心大剧院里听歌剧、看歌剧,第一个印象就是前奏曲,接着就应该是场景了。随着乐声徐徐而出的独幕歌剧《乡村骑士》的场景令人出神凝望。那是意大利西西里岛一个乡村一角的反映。当中是两层宽宽的石阶,石阶与石阶之间是一个广场或叫做教堂前地。舞台左边也有一道另外的短短石阶,是村民进教堂之必经。  相似文献   

2.
这是一张向皮埃尔·傅尼耶(1906—1986)诞辰100周年致敬的唱片,原版录音完成于1959年,当年DG把它分成三张LP发行。比起其它贝多芬大提琴奏鸣曲全集唱片,Original Masters(DG大师原版系列)这个小双张包括更多大提琴主题变奏曲目,是不可多得的文献.当然它的价值不止于此。法国大提琴家傅尼耶处事低调,但实力一向不容小视。  相似文献   

3.
这是历史上第1套贝多芬钢琴奏鸣曲全集,在EMI目录上也找得到,但是价格要高不少,而且没有单张独立发行,NAXOS此次的再版,除了价格大幅下调之外,在音质的转制上也提升不少,看来将会逐渐取代EMI版在市场上的地位。不过EMI在原录音制作上也是功不可没,即便是在当年的78转唱片上,只要保养得  相似文献   

4.
百老汇速写     
对许多纽约人而言,聆听the Manhattan Transfer乐队的演唱是一种莫大的享受,乐队成员的默契合作和高超的演唱技巧以及风格迥异的歌曲使乐队自1972年成立以来一直备受欢迎。在乐队的成员中,Janis Siegel是乐队创立成员之一,但从1982年开始,她就离开乐队单飞并发行了第一张专辑《Experiment  相似文献   

5.
贝多芬的三十二首钢琴奏鸣曲是音乐史上的正典之作,很多钢琴大师都录有全集,如舒纳贝尔(A.Schnabel)、巴克豪斯(W.Backhus)、纳特(Y.Nat)、肯普夫(W.Kempff)、阿劳、吉列尔斯、阿殊肯纳齐、巴伦勃依姆、古德(R.Goode)、科瓦塞维奇(S.Kovacevich)等。本集是肯普夫1964/1965年录制的珍贵版本(选自《贝多芬全集》第五辑DG CD 4537232),[第一段]  相似文献   

6.
“音乐的洪流从难以觉察的源头奔涌而来,显示出作曲家对小提琴技巧最深刻的了解和施展宏伟想象的绝对能力,这是任何艺术家都难以比拟的:而这一切都是为一把小提琴而写的!”  相似文献   

7.
8.
9.
如果,玛斯卡尼(Mascagni,1863-1945)不是以独幕歌剧《乡村骑士》应征并获一等奖,那么,当时25岁的农村音乐教师玛斯卡尼也许迄今只有意大利普通作曲家的名衔。时间,最能检验某项所谓评奖的公正性。100多年历史过去了,《乡村骑士》仍然常演不衰。以  相似文献   

10.
都说歌剧是欧洲尤其是意大利最值得骄傲的艺术。然而,曾经被我国尊为红色经典的革命题材电影《江姐》自从被搬上歌剧舞台后,歌剧艺术对于我国观众来说也变得并非那么遥不可及,尤其是其中有那么一个英姿飒爽的“江姐”的形象是如此的叫人难以忘怀。以一曲《公仆赞》闻名大江南北的万山红并不是第一次演江姐,在上世纪70年代末当她还只是个爱唱歌的女孩子时.就在舞台上演过一回歌剧《江姐》。  相似文献   

11.
“高歌一曲唱英雄,人生潇洒又从容。真诚执着不为名,雨后晴天飞彩虹。冰城天冷人心暖,龙江地寒蕴真情。雪雨风霜锁不住,花开原野万山红。”一首非凡的诗词已将主人公一万山红和她的中国歌剧演唱事业生动地展现在了世人的面前!万山红1959年出生于黑龙江省伊春市。声乐启蒙老师是她的母亲王雅茹,1978年以优异成绩考入中国歌剧舞剧院,后任独唱演员并师从表演艺术家李波,1981年考人中国音乐学院。师从翁若梅教授。  相似文献   

12.
这套全集在音乐爱好者心目中有很高的地位,它也是Decca的首次立体声贝多芬钢琴奏鸣曲全集录音(除第29钢琴奏鸣曲是1955年的单声道录音)。这套完成于1960年代的全集录音,是巴克豪斯晚年的巨作,在其中听不出这是一个年过八旬的老人在演奏,结构刚健,气势雄浑。和肯普夫在同期为DG录制的全集相比,巴克豪斯版更体现出维也纳学派风格的温暖宜人。原先的中价版已经断市多年,二手片在各大购物网站上也索价不菲。  相似文献   

13.
14.
吴代鸣 《视听技术》2008,(2):105-106
尼尔森·弗莱雷(Nelson Freire),一位不世出的巴西钢琴大师,有点像韩国寂寞高手朴健宇,中国乐迷对此公可能还比较陌生。就像当年人们不相信越南冒出了肖邦钢琴大赛金奖得主邓泰新一样,因为大伙更愿意相信巴西只盛产足球明星。好在,这位有着深厚艺术修养的音乐家为巴西填补了空缺。  相似文献   

15.
这是NAXOS录制的普洛科菲耶夫钢琴奏鸣曲全集的最后1卷,普氏的钢琴奏鸣曲的创作贯穿于他的整个音乐生涯,虽然这种贯穿是不均衡的。《C大调第5钢琴奏鸣曲》完成于1923年,是普洛科菲耶夫巴黎时期的代表作,明显的受到了斯特拉文斯基和六人团(LES SIX)的影响,抛弃了早期钢琴奏鸣曲中的花哨和不  相似文献   

16.
听听大提琴     
与不计其数的钢琴家和小提琴家相比,著名的大提琴家寥寥可数,女大提琴家更是少只有少,很多人想到的都只有已故的杜普蕾而已。然而本张唱片的主角就是一位女大提琴演奏家——来自日本的长谷川阳子。长谷川阳子1970年生于东京,9岁开始学习大提琴,从高中时代起就不断获得各类奖项,1992年以第一名的成绩毕业于赫尔辛基西贝柳斯音乐学院,是当代乐坛青年大提琴家中的佼佼者。无论是独奏抑或协奏曲,长谷川阳子都能演绎得精准而淋漓尽致。  相似文献   

17.
经得起时间的考验而代代相传,旋律优美而深入人心,这都是民歌本身所具有的、毫无争辩性的优势:不过,这些特质多少反应出的是其部分过去式的状态:近年来,在创作队伍实力渐乏、后备歌手储量不足的情况下,现在的民歌的“风光”程度已不能和20世纪50~80年代的巅峰时期相比,而且被文化指针与媒体  相似文献   

18.
肖邦除钢琴外,平生最青睐的其它乐器大概就是大提琴了,他为大提琴写了奏鸣曲和《前奏与华丽的波兰舞曲》,这两首作品都是现今大提琴家经常演奏的名曲。奏鸣曲中强烈的不安和苦涩表现出一种深邃的情感,《前奏与华丽的波兰舞曲》则展现了绚丽的室内乐技巧。  相似文献   

19.
最近不知是否看了一些“不该见”的东西,笔者突然患上了眼疾,进而动了一次眼部手术。术后须盖上纱布三天才能重见光明。在这连续三天(72小时)中,笔者首次体会到黑暗中的孤寂、无助与恐惧,个中滋味实在难以言语。正当惶恐中度日如年之际,笔者有幸听到了这张名为《神筝》的唱片。  相似文献   

20.
贝多芬(1770—1827)的《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作品61)是小提琴的经典名曲、最受人们喜爱的协奏曲之一,但这部作品在1806年12月23日的首演却并不成功。贝多芬当时已经很有名气了,就在这一年,他完成了《第4钢琴协奏曲》(作品58,两年后首演,贝多芬独奏)和《第4交响曲》(作品60,第二年由克莱门特指挥首演);至于《小提琴协奏曲》当初不成功的原因,主要是由于写得太匆忙,但也有几种“版本”的传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