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城市非建设用地规划主要内容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城市的快速扩张和城市居民对生态休闲的追求,城市非建设用地的地位越来越突出.如何编制科学合理的城市非建设用地规划以保护城市非建设用地,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为此一些快速城市化地区展开了积极的探索。文章认为城市非建设用地规划的理念应为”生态优先”和“精明增长”,主要内容为确定“图底关系”.用途管制、容量控制.确定各种增长边界、建立指标控制体系。  相似文献   

2.
反思与展望:浅议非城市建设用地规划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从认识、技术和管理三个层面对非城市建设用地规划进行反思,分析了非城市建设用地规划存在的不足,强调以统筹发展观为认识基点,从被动应对到主动策划,从宏观引导到规划控制,从技术导向到政策导向,探索新时期更为有效的非城市建设用地规划编制与实施模式。  相似文献   

3.
非城市建设用地控制规划的思考 --以厦门市为例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11  
分析厦门市非城市建设用地的基本情况,探讨影响非城市建设用地发展变化的内外部因素和本质原因,参照相关规划理论与实践,进行非城市建设用地类型的分析和确定,并提出了非建设用地规划控制体系中的强制性内容,对于如何管理利用好非城市建设用地提出了几点建议与思考.  相似文献   

4.
浅议非城市建设用地的城市规划管理问题——以深圳市为例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1  
张永刚 《规划师》1999,15(2):74-76
作者讨论了将城市规划区内的非城市建设用地纳入城市规划管理的必要性。以深圳市的具体情况为例,在分析了非城市建设用地缺少规划管理的各种问题之后,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关于“非城市建设用地”强制性管理的思考   总被引:20,自引:3,他引:20  
冯雨峰  陈玮 《城市规划》2003,27(8):68-71
城市发展与建设的前提条件的变化 ,往往造成在城市规划区内的“非城市建设用地”布置城市建设项目 ,若对此没有有力的控制与引导 ,将会破坏城市的生态环境 ,影响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本文将“非城市建设用地”分为“技术性”、“景观性”、“生态性”、“政策性”、“经济性”五种类型 ,并对其控制要求进行了初步的研究。  相似文献   

6.
本文对重庆都市区非建设用地中的绿地保护进行了分析探讨。通过分析重庆非城市建设用地的绿地情况,总结存在的问题,从保护的政策与策略、保护的技术方法、保护的法律保障三个层面提出了保护对策,以期重庆的非城市建设用地中的绿地得到有效保护。  相似文献   

7.
为了有效地进行城市非建设用地划分,引入生态功能分区的方法,并以松华坝水源保护区为例,对其进行生态功能分区,从而促进其发挥各自功能,从整体上平衡保护与发展之间的矛盾.  相似文献   

8.
生态敏感区是城市中非建设用地的典型类别,本文通过对铁岗-石岩水库水源保护区问题的分析,采用多学科综合方法,提出保护水源及促进区内居民合理发展的对策,为城市非建设用地的控制提供经验。  相似文献   

9.
中国当前非城市建设用地规划研究的进展与思考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非城市建设用地规划与城市增长管理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在总结中国多个城市非城市建设用地规划的实践进展的同时,从概念、目标、内容、方法以及实施等角度归纳当前关于非城市建设用地的相关研究成果.进而对当前非城市建设用地规划与研究的总体进展进行分析、评价,并深入思考研究的进一步发展方向与内容.  相似文献   

10.
陈智波  吴访  沈越 《规划师》2013,29(1):81-84
在我国工业化与城镇化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城市生态环境受到了严峻挑战,城市非建设用地作为城市规划区范围内主要的生态服务来源,其重要性日益凸显。防城港市红沙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在大力发展沿海工业的背景下,以城市非建设用地规划为重点,以生态保护、风貌保持和功能拓展为指导,通过统筹红沙片区的空间布局和功能结构,探索出城市非建设用地的规划模式,逐步落实片区发展内容,从而促进片区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1.
小议管理城市非建设用地的重要性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王琳 《规划师》2005,21(4):60-61
目前,城市土地开发呈无序蔓延状态,而采用控制城市建设用地的管理方法收效甚微。把城市建设用地与城市非建设用地的关系比作图底关系,采用“逆向思维”的方法,通过控制城市非建设用地进而达到管理城市土地的目的。  相似文献   

12.
程磊  朱查松  罗震东 《规划师》2009,25(4):63-66,94
在<城乡规划法>推行规划全覆盖和城乡统筹发展背景下,城市非建设用地保护备受关注,对城市非建设用地的规划研究得以开展.针对城市非建设用地保护中存在的非建设用地数量不断减少.功能异化、管理失控等问题,寻求用地保护与发展需求的结合,遵从生态优先理念,采用生态敏感性评价方法,平衡城市非建设用地的保护与发展方是解决问题之策.  相似文献   

13.
山地城市因其发展快速而其承载建设空间的土地地质条件构成复杂、生态环境敏感脆弱,更应注重建设与非建设用地的共轭发展,实现发展与保护的双赢。研究在分析影响城市空间结构的动力因素和阻力因素的基础上,运用GIS技术平台、最小累积阻力模型,以城市空间结构为导向,引导山地城市建设与非建设用地的共轭发展,实现城市建设用地红线与生态红线的"双线叠合",促进城市健康、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4.
为提高城市建设用地的合理规划与管理,对某市以及大部分城市的城市化进程中建设用地规划问题进行了分析,主要针对土地利用规划决策、建设用地规划的编制管理、审批管理以及实施管理等方面进行了探讨;同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措施,强调土地规划决策的权威性和执行力、增强建设用地规划编制时的预测准确性、严格建设用地规划的审批流程以及完善建设用地规划实施的监督机制。分析表明,只有做好城市建设用地的规划与管理才能保证建设用地资源的合理化配置。  相似文献   

15.
《规划师》1999,15(2):2
文章讨论了将城市规划区内的非城市建设用地纳入城市规划管理的必要性。以深圳市的具体情况为例,在分析了非城市建设用地缺少规划管理的各种问题之后,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16.
非建设用地的规划控制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现代城市规划多侧重于建设用地的性质、规模、发展方向、空间布局、建设时序等方面的规划与研究,但实际操作中,时常出现"建设用地规模被突破,城市发展方向被扭曲,建设时序被颠倒,大量非建设用地被侵占,城市可持续发展受到严重挑战"的被动局面,本文将建设用地和非建设用地比作"图、底"关系,希望通过建设用地与非建设用地的双重控制遏制建设用地的无序蔓延,实现城镇建设科学、健康、有序发展目的。  相似文献   

17.
非城市建设用地规划是控制城市蔓延、改善城市环境的重要手段。成都市中心城区非城市建设用地规划从2002年开始,历经10年、4个版本。对比4个版本规划,发现成都市面对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的矛盾,采用了控制生态用地总量、引导建设用地数量减少、优化空间形态、完善功能等措施不断深化完善规划,最终以立法的形式明确管控要求。成都市的探索表明,单纯强调生态保护的非城市建设用地规划较难实施,应在一定程度上回应经济发展的客观需求,非城市建设用地规划才能顺利推动并发挥实效。今后非城市建设用地规划应更加强化社会经济调控的公共政策属性。  相似文献   

18.
19.
基于非建设用地的城市用地规模及布局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采取先从划定非建设用地入手的规划方法,尽可能全面涵盖和明确城市非建设用地的范围,反推有限土地可以承栽的人口规模,这种方法取得了较为实际的理想效果.它除了应用在城市总体规划编制中,还丰富了城市规划理论,可供城市总规修编时参考.  相似文献   

20.
生态城市的建设是一个巨大的系统工程,它涉及城市经济、社会、技术等等方方面面的问题.文章从城市土地利用的角度来探讨城市生态问题.首先谈到目前的城市生态危机特别是在城市土地利用方面存在的生态隐患,倡导在城市建设过程中应该贯彻生态优先的指导思想.其次.从图底关系的角度指出城市建设区是由建设用地和非建设用地构成的整体,并概述二者之间的关系.然后,在现实问题的基础上分析目前规划体系在非建设性用地控制方面存在的缺陷及其原因,并指出推进非建设性用地规划所具有的必要性和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