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针对现有光栅信号细分技术对光栅输出原始信号波形质量要求较高的问题,本文利用运动过程中时间与空间的映射关系,建立一种利用时间基准测量空间的新方法.通过光栅栅距触发采样时间建立样本序列,在通过分析不同运动状态特性的基础上,研究采用组合预测算法,提出一种光栅信号自适应细分新方法,实验结果表明此算法能实现圆光栅栅距内100倍细分,细分误差为±0.56″,满足实验所需的实时性和细分精度的要求,实现光栅信号细分.此细分方法充分利用光栅本身的制造精度,与光栅输出信号正弦性无关,在精密测量领域具有重要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为了对超短期风电功率进行准确的预测,本文提出一种基于最小机会损失准则的超短期风电功率组合预测方法。即首先对风电功率时间序列进行EEMD分解,对分解得到的每个IMF分量采用不同优化准则建立组合预测模型进行预测;然后采用最小机会损失准则筛选预测精度最优的模型进行预测;最后对每个IMF分量的预测值进行组合叠加得到预测结果。实验结果表明,与EEMD+ELM、EEMD+BP、EEMD+RBF和EEMD+SVM等预测方法相比较,本文所提出的方法能有效提高超短期风电功率的预测精度。 相似文献
3.
鉴于传统的最优化组合预测模型确定权重的方法未考虑到数据中极端值的影响,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为了更好地提高组合预测的精度,提出了预测结果可容忍误差的相关概念.将其应用到每种单项预测结果及组合预测结果的效果分析中,提出了一类基于可容忍误差的最优化组合预测模型,从而确定组合预测中各单项预测方法的权重.以2016年1月4日至20... 相似文献
4.
5.
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示例的组合预测方法,强调知识方法和数学方法的结合,提出了一种算法和组合预测框架,并结合实验数据讨论了预测结果,分析了不同预测方法的不足。 相似文献
7.
8.
9.
10.
基于蚁群算法的电力负荷预测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提高负荷预测的精度,提出基于改进蚁群算法的电力负荷组合预测方法。该方法以回归分析、灰色模型、二次指数平滑值、龚帕兹模型、弹性系数法、逻辑斯谛模型法、二次移动平均模型为基础建立负荷组合预测模型,利用改进蚁群算法优化组合预测模型的权值,并与单个预测模型进行比较。预测结果表明,基于改进蚁群算法的电力负荷组合预测方法,运算速度快,预测精度高,相对误差小,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12.
13.
基于Metropolis判别准则的遗传算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针对遗传算法在应用过程中出现的过早收敛问题,引入Metropolis判别准则对复制算子加以改进,并从理论上对遗传算法的收敛性进行分析。仿真结果证明了该算法解决过早收敛问题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4.
建立在统计学习理论的VC维理论和结构风险最小化原理基础之上的支持向量机(SVM)在理论上保证了模型的最大泛化能力,因此将支持向量机理论应用于电力负荷预测可以获得很好的效果,但是传统SVM回归预测算法对于不同的样本均采用相同的参数,无法体现各样本的重要程度的区别,而且将支持向量机理论应用于实际中也存在对样本数据进行特征选择和对支持向量机模型参数进行选择的问题。因此提出了将遗传算法应用于短期的电力负荷预测中来对加权支持向量机模型进行特征选择和模型参数确定。 相似文献
15.
16.
两类新的基于T/S范数的模糊神经元模型及其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T范数和S范数提出了F1型和F2型两类神经元模型,并研究了它们的性质和应用(F1型灵敏性强而鲁棒性弱,而F2型神经元灵敏性弱而鲁棒性强);给出了一个基于F1型神经元的广义AND/OR运算为T/S范数簇的充分必要条件;首先提出了弱界三角范数的概念,并发现F2型的一个特例模型能实现弱界三角范数,经分析,F1型更适合用于工业控制系统,而F2型更适合用于面向用语言描述知识的医学和人文社会领域的计算机应用系统,该文把一个由特殊的F2型神经元组成的神经网络用于模糊推理,发现该推理方法是Zadeh的CRI法的推广,且能满足假言推理,通过权值的调整,该推理法能满足若干推理原则的要求。 相似文献
17.
提出一种改进的误码掩盖算法,即自适应地选择加权插值和区域匹配方法恢复丢失块.不同于以往只利用平滑性的误码掩盖算法,该算法利用平滑信息和纹理信息,在可用的相邻宏块中基于DCT系数计算能量函数总和,自动分析图像的平滑性和纹理性,然后自适应地选择加权插值或区域匹配的结果恢复丢失块.该算法已在H.264的参考软件JM86上进行实验.实验结果表明,与H.264中只采用加权插值或只采用区域匹配相比,该算法能取得较好的峰值信噪比(PSNR)和主观质量. 相似文献
18.
Some results connected to the generalized-simplex method and several of its main features are discussed. The duality information and pricing criteria of the classical simplex method will be incorporated in this new approach. An analogy between the generalized-simplex method and the hybrid techniques (that combine interior point methods with the classical simplex method) is presented. 相似文献
19.
基于MultiBoost分类组装技术,提出了一种用增量交叉验证技术求MultiBoost最小分类误差的算法,以使之在指定分类器数量T的范围内找出具有最小分类误差的舍戍分类器. 相似文献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