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阐述了基于IPv6的新一代路由信息协议RIPng的工作原理及设计思想,并在与基于IPv4的路由信息协议RIP-2作深入比较的基础上,分析了它们之间的区别,讨论了RIPng协议仍然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方向,给出软件设计方案的具体实现. 相似文献
2.
3.
使用Linux工作站担任两个网络之间的路由器,需要在计算机上安装两块网卡,这两块网卡上的设置必须符合所属子网的相关设置。要担任路由器的计算机使用两块网卡连接两个子网络A、B:3ffe:ffff:0:f100::/64和3ffe:ffff:0:f200::/64。两块网卡的地址要在相应的子网范围之内。 相似文献
4.
IPv6邻居发现协议的一致性测试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Neighbor Discovery(邻居发现,ND)协议是下一代互联网协议IPv6协议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本文简要介绍了邻居发现协议,提出了一种基于有限状态机和消息序列图相结合的协议一致性测试的形式化方法,实现了邻居发现协议一致性测试集的形式化,给论出了用测试例描述语言TTCN描述的测试例的实现,并对Windows2000下的IPv6邻居发现协议进行了一致性测试,给出了测试报告。 相似文献
5.
IPv6是下一代的IP版本,对这个新版本的需求主要是为了解决IPv6的地址空间被迅速耗尽的问题。本文通过IPv6与IPv4的对比研究,探讨IPv6的新特性。 相似文献
6.
IPv4协议与IPv6协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互联网络的发展,IPv4的不足之处逐渐显现出来,如地址空间危机、安全性差和服务质量不高等,IPv6协议是为解决IPv4协议的不足而提出来的。首先介绍了IPv6协议与IPv4协议的区别,然后介绍了从IPv4到IPv6的过渡策略。 相似文献
7.
本文简单描述了网际协议的两个版本IPv4和IPv6、阐述了IPv6技术的产生背景,提出了IPv4向IPv6转移的设想。 相似文献
8.
随着基于无线接入的IP业务应用需求不断增长,在下一代互联网中实现对移动性的支持变得越来越重要.本文介绍了在面向边缘网络接入应用的IPv6路由器原型系统中移动IPv6协议的具体实现.为了实现这一协议,文章分析了移动IPv6协议的特点,并借鉴虚拟网络(Virtual Networks)的思想提出了基于虚接口的设计和实现方岳,其主要优点是降低了协议开发的复杂度.该方法也可以用于实现其它的Internet高层协议. 相似文献
9.
LI Zhi-gang 《数字社区&智能家居》2008,(6)
本文简要介绍了IPv6数据包处理流程,重点阐述了嵌入式IPv6的核心协议:IPv6协议、ICMPv6协议和邻居发现协议的设计与实现。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IPv6/IPv4双协议栈以太网接入路由器及其接入方案具有用户认证、用户管理和详细的数据统计功能,能够同时提供IPv6和IPv4接入,与移动家乡代理服务器配合,可支持移动IP用户,能够满足未来商业化的、有线无线一体化的以太网接入的需求。 相似文献
11.
新一代网络中新的地址解析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阐述了在新一代的网络技术协议(IPV6)中,用于地址解析的关键技术——邻居发现协议的基本原理、重要概念、配置和验证,及其主要改进。 相似文献
12.
谢锡锋 《数字社区&智能家居》2008,(6):1216-1217
首先介绍了嵌入式IPv6协议的数据处理流程,接着重点阐述了IPv6的核心协议:IPv6协议,ICMPv6协议和邻居发现协议的设计,最后,介绍了嵌入式IPv6协议的移植方法。 相似文献
13.
XIE Xi-feng 《数字社区&智能家居》2008,(16)
首先介绍了嵌入式IPv6协议的数据处理流程,接着重点阐述了IPv6的核心协议:IPv6协议,ICMPv6协议和邻居发现协议的设计,最后,介绍了嵌入式IPv6协议的移植方法。 相似文献
14.
Signal propagation in the 60 GHz band significantly differs from that in the 2.4 and 5 GHz bands. In particular, the signals are often reflected in indoor settings in this band. Directional antennas can help limit the impact of reflection, but make the process of neighbor discovery complex. We consider this problem in this paper. We examine two approaches (a) direct discovery where each node explicitly discovers its neighbors, and (b) gossip-based discovery where nodes exchange information about their already discovered neighbors. We analyze the two approaches and validate our models via simulations. We examine the impact of system parameters such as varying beamwidth and node density. 相似文献
15.
移动IPv6原理及基于MIPL的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介绍了移动IPv6的基本原理和主要实现细节,并利用Linux和MIPL搭建了一个移动IPv6实验床,通过实验验证了移动IPv6的工作机制。 相似文献
16.
在认知Ad-hoc网络中,邻居发现是MAC协议、拓扑管理、路由协议运行的前提,对网络性能有重要影响。针对认知Ad-hoc网络中节点的可用信道集异构和缺乏全网公共控制信道的特点,提出了基于可用频谱相似性的快速邻居发现算法。与现有同步邻居算法要求节点在全网可用信道集上切换以进行邻居发现的机制不同,所提算法要求节点在各自的可用信道集上切换,以一定的概率λ发送包含节点信息的分组。由于认知Ad-hoc网络全网可用信道集一般很大,而对于每个节点来说可能仅有几个可用信道,因此所提算法大大减小了邻居发现的时间开销。仿真分析表明,与现有算法相比,所提算法的时间开销至少降低了47%。 相似文献
17.
Neeraj Mittal Srinivasan KrishnamurthyAuthor VitaeR. ChandrasekaranAuthor Vitae S. VenkatesanAuthor VitaeYanyan ZengAuthor Vitae 《Journal of Parallel and Distributed Computing》2009
A cognitive radio node is a radio device capable of operating over multiple channels. As a result, a network consisting of one or more cognitive radio nodes can adapt to varying channel availability in its geographical region by dynamically changing the channel (or channels) nodes are using for communication.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