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本文从电锅炉替代燃煤锅炉入手展开关于电能替代应用及效益评价的研究,所提出的指标体系涵盖财务评价、社会评价、经济评价等内容,突出了电能替代改造项目的适应性和协调性,对电能替代改造项目的评价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2.
国内     
《节能与环保》2023,(3):6-7
<正>国家发展改革委等九部门:印发《关于统筹节能降碳和回收利用加快重点领域产品设备更新改造的指导意见》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联合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住房城乡建设部、商务部、人民银行、国务院国资委、市场监管总局、国家能源局等部门印发《关于统筹节能降碳和回收利用加快重点领域产品设备更新改造的指导意见》。指导意见明确了到2025年、2030年的工作目标,提出要以节能降碳为重要导向,坚持“聚焦重点、稳步推进,合理定标、分类指导,节约集约、畅通循环,市场导向、综合施策”的工作原则,协同推进产品设备更新改造和回收利用。指导意见首批聚焦锅炉、  相似文献   

3.
唐伟 《中国能源》2020,(2):35-38,47
20132019年电能替代得到大力实施,替代电量稳步增加,替代领域不断扩增,未来电能替代电量依然呈现增长趋势。本文首先对电能替代的实施现状及存在问题进行总结和梳理。其次,从技术、政策及市场等方面分析电能替代的发展趋势。最后,初步测算电能替代潜力,分不同情境给出电能替代量预测结果。  相似文献   

4.
  [目的]  电能替代是促进新能源消纳、提升能源利用效率、提高电能占终端能源消费比重等问题的有效解决措施,因此选择适合地区特点的电能替代技术并加以实施显得至关重要。  [方法]  通过研究电能替代技术,梳理各领域潜在的电能替代技术,提出了一种基于地区适用性、经济性和推广难度的评价体系,并应用改进的层次分析法(IAHP)确定各指标权重系数。  [结果]  针对南方某区域进行分析验证建立的模型,结果表明:模型分析结果与实际情况相符合,说明了本模型的正确性与合理性;其次,模型排除了人为干预因素以及提供了一个科学的方法论,能实际指导地区电能替代发展。  [结论]  通过实际算例分析,所建立的体系对电能替代技术实施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正实施电能替代,是推进能源消费革命、落实国家能源战略、促进能源清洁化发展的重要举措。近年来,国网湖南电力有限公司积极推进电能替代,在16个领域推广42种替代技术,累计实施居民电采暖、工业电锅炉、热泵、冶金电炉等电能替代项目2600多个,有效促进了节能减排,为环境保护作出积极贡献。湖南长沙普瑞温泉酒店中央空调设备间内,一台台崭新的机器正在有序运作。与其他传统中央空调相比,这里的设备外观更小巧,运转也更安静。酒店工程管理总监杨剑宏告诉记者,2016年运用国网湖南综合能源服务有限公司的技  相似文献   

6.
<正>截至2016年年底,国家电网公司累计推广实施电能替代项目4.1万个,替代电量达1 030亿千瓦时,首次突破1 000亿千瓦时大关。替代电量相当于在能源消费终端减少燃煤4 037万吨、减排二氧化碳7 190万吨、减排二氧化硫等污染物76万吨,电能替代的经济、环保、社会效益显著。2013年,国家电网公司实施"电能替代"战略,在终端能源消费环节使用电能替代散烧煤、燃油的能源消费方式。2016年,国家电网公司全面推进电能替代,加强与政府主管部门沟通汇报,国家八部委联合印发了《关于推进电能替代  相似文献   

7.
徐阿元 《能源评论》2013,(12):40-41
积极创新能源消费模式,扎实推进电能替代各项工作,不断提高电能占终端能源消费比重,对于推动社会节能减排,缓解城市雾霾困扰,促进我国能源可持续发展既有着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随着电能替代的不断推广和应用,对其应用效果的评价也成为十分重要的研究课题。采用成本效用分析方法,从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两方面建立了电能替代煤炭、石油、天然气等一次能源的综合评价模型,并通过实例计算综合分析了供暖领域中电能替代煤炭的方案。分析计算结果表明,只考虑经济效益时无法突出电能替代的优势,综合考虑环境效益后可以更加合理有效的判断电能替代的可行性。为了使电能替代技术能够更好的应用,除了补贴等政策措施外,还需要对其进一步的改进和优化。  相似文献   

9.
促进电能替代的使用可以减少环境压力、降低一次能源消耗,并改善新能源的消耗。使用基于层次分析法和灰色白化权函数的模型对电能替代进行评估。在建立电能替代效益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将灰色白化权函数用于评估电能替代。该模型解决了电能替代指标数据不足的缺点,简单明了并适用性强。  相似文献   

10.
随着配电网中的可再生能源渗透率快速增加和电能替代战略的实施,配电网的运行和控制面临更严峻的挑战,配电网的新能源接纳能力成为关键。文章提出了一种考虑典型电能替代的配电网新能源接纳能力分析方法。该方法在配电网接纳能力分析时,将常规负荷与电采暖负荷、电动汽车充电站和储能3种典型电能替代负荷进行综合考虑,建立了考虑典型电能替代负荷的配电网综合负荷等值模型。基于随机规划方法,建立了考虑典型电能替代负荷的配电网新能源接纳能力分析的随机优化模型,采用线性递减粒子群解算策略进行求解。采用IEEE-14节点算例进行了计算分析,仿真结果表明,文章所提出的方法在考虑典型电能替代的配电网新能源接纳能力分析时具有较好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11.
陈军 《节能与环保》2012,(10):54-56
节能减排在民航业发展过程中备受重视。2011年,民航局出台《关于加快推进节能减排工作的指导意见》,明确了全行业加快推进节能减排工作的指导思想、主要原则和工作目标。根据民航局2011年节能减排工作的部署,结合在首都机场、上海机场、广州白云机场试点的情况,2012年正式启动民航行业机场使用桥载设备替代飞机APU的推广工作。  相似文献   

12.
<正>近日,国务院印发《国务院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围绕转型升级任务迫切、融合创新特点明显、人民群众最关心的领域,提出11项行动、40项重点发展任务、7方面政策举措、25项具体措施。《指导意见》既是新常态下推动互联网与各行业各领域深度融合的行动纲领,也是引导未来10年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蓝图。国内最早于2012年提出"互联网+"理念,"互联网+"是把互联网的创新成果与经济社会各领域深度融合,  相似文献   

13.
结合高校生活热水供应系统来具体量化电能替代所带来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同时在此基础上,结合较成熟的评价方法,对高校生活热水供应系统电能替代的效益进行全面的量化评价.计算结果表明,考虑环境效益的计算模型更贴近实际,评价结果更合理,为进一步推广电能替代技术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4.
运用等效能值法,比较分析了产生相同能量的情况下各终端能源的排放物所需环境总价值。经计算表明,电能是最清洁最环保的能源,电能替代具有极高的环境效益。  相似文献   

15.
<正>电能替代是在终端能源消费环节使用电能替代散烧煤、燃油的能源消费方式,如电采暖、地能热泵、工业电锅炉(窑炉)、农业电排灌、电动汽车、靠港船舶使用岸电、机场桥载设备、电蓄能调峰等。电能具有清洁、安全、便捷等优势,实施电  相似文献   

16.
《节能与环保》2010,(6):7-7
国务院办公厅于2010年5月11日转发了环境保护部、发展改革委、科技部、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住房城乡建设部、交通运输部、商务部、能源局《关于推进大气污染联防联控工作改善区域空气质量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  相似文献   

17.
正国家发改委近日印发《关于发展煤电联营的指导意见》(下称《指导意见》),明确着重推广坑口煤电一体化、在中东部优化推进煤电联营、科学推进存量煤电联营、继续发展低热值煤发电一体化以及建立煤电长期战略合作机制等五大重点发展方向。与此同时,发改委提出五大政策支持。其中,在制定煤炭和电力发展规  相似文献   

18.
基于新疆新能源弃风弃电的现象,电网供求矛盾突出,能源消费结构中电能占比较低,新疆电力工作的重点转移至推动电能替代水平的发展。定量分析电能替代影响因素,对于正确实施电能替代政策,提高区域用电量预测能力有着重要意义。以新疆地区2005-2018年全社会用电量为例,基于多元线性回归(MDL)和神经网络(BP)构建简单组合预测模型和方差-协方差最优组合预测模型,对新疆地区全社会用电量进行预测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方差-协方差最优加权组合预测模型MDL-BP具有更好的预测精度,将该方法应用于新疆地区未来4年用电量预测,预测结果呈上升趋势,与新疆电能替代发展趋势相符。  相似文献   

19.
<正>为贯彻落实《中国制造2025》和《"十三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全面推进绿色制造,提升环保装备制造业水平,促进环保产业持续健康发展,工业和信息化部研究制定了《关于加快推进环保装备制造业发展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现就《指导意见》有关内容解读如下:问题1:《指导意见》是在什么样的背景下制定的?答:环保装备制造业是节能环保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为环境保护提供技术和物质基础的产业。发展环保装备制  相似文献   

20.
<正>3月13日,交通运输部网站刊发《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的指导意见》,明确指出加快推进新能源汽车在交通运输行业的推广应用,到2020年在城市公交、出租汽车和城市物流配送等领域的总量达到30万辆的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