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Planning》2013,(17):292-293
在描述了1996年2012年新疆三次产业演变过程的基础上,通过三次产业产业结构、就业结构,分析了新疆产业结构现状,并结合产业结构相关理论提出了新疆应稳定第一产业的发展优势,继续发挥第二产业的主导作用,积极开拓第三产业的发展空间,从而使产业结构得到进一步优化,促进经济增长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Planning》2013,(21)
近些年来,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可谓是突飞猛进,而就业结构与产业升级二者之间是相互影响和相互制约的,并且在推动国民经济的发展方面,就业结构与产业升级都发挥出了巨大的作用。产业结构的调整,需要人力资源的支持,人力资源的质量和数量这两个构成就业结构的重要方面,是促进产业结构进行调整、功能转换和产业升级的主要影响因素,而产业升级又能进一步促进就业结构的调整。由此可见,就业结构与产业升级二者之间的关系是协调互动的。基于此,本文将对就业结构与产业升级之间的协调互动进行简要的探讨。  相似文献   

3.
从休闲产业的发展情况出发,就休闲产业发展对城市产业结构调整、就业结构调整、消费结构调整、投资结构调整四个方面的推动作用展开了论述,并指出大力发展休闲产业是城市发展的大势所趋。  相似文献   

4.
《Planning》2015,(4)
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直接关系到一个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发展,是经济快速健康发展的重要基础,是影响现代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基于分析新疆产业结构的历史变革及发展状况,并采用灰色关联分析法分析了新疆三次产业及其内部结构的关联度。结果表明,近年来新疆第一产业比重过高,第三产业发展相对滞后,对区域经济贡献率不高。在一、二次产业内部也存在结构不合理问题。  相似文献   

5.
王静 《四川建筑》2010,30(6):11-12,14
促进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的协调,是实现区域产业结构优化和充分就业的根本途径。以石嘴山市展开研究,在对其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协调性进行实证分析的基础上,提出资源型城市产业与就业结构协调发展的思路与对策。  相似文献   

6.
《Planning》2013,(3)
基于对天津市2005—2011年产业就业结构、行业就业人员比例的分析论证,天津市近年来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就业结构也从传统的就业格局转变为"三、二、一"的新格局,已趋于合理和优化。目前,第三产业优于第二产业;建筑业、住宿和餐饮业,房地产业,金融业这四个行业具有很大的就业发展潜力;应重点予以政策扶持,以大幅提高其增加值。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租赁和商务行业具有一定就业发展潜力和空间,应顺应天津市未来产业结构调整高端化的趋势,也应予以政策扶植。而教育、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这两个就业支柱行业尽管就业潜力有限,但应巩固、维持其目前的就业规模。  相似文献   

7.
《Planning》2014,(2)
通过对芜湖市产业结构现状进行分析,得出芜湖市正处于工业化进程第一阶段,产业结构呈"二、三、一"状况的结论。仍存在第一产业产品结构不合理,劳动生产率较低;第二产业"大"而不"强",产业发展不平衡;第三产业发展缓慢等问题。提出大力发展现代农业,积极打造知名农产品品牌;通过科技创新实现工业升级,培育大型工业龙头企业;加快第三产业发展步伐,做优做强生产性服务业等对策建议,以推动芜湖市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  相似文献   

8.
分析了我国产业结构的现状和存在的主要问题 ,提出要从农业集约化经营、运用高新技术和现代科技成果改造和发展第二产业 ,大力发展第三产业 ,提高第三产业水平等方面实现我国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升级  相似文献   

9.
《Planning》2019,(11)
2018年海南省开始建立自由贸易试验区,借此对外贸易也将实现快速发展。为了充分发挥对外贸易对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促进作用,对海南省对外贸易与产业结构的互动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进口和出口均对三次产业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第三产业的发展对进口和出口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进口和出口是影响第一产业、第三产业波动的重要因素,并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工程教育与产业发展相互支撑、紧密联系,培养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工程人才是工程教育的使命,也是产业发展需要。以美国工程教育发展历程和产业结构发展视角,融入美国工程教育范式的演变,概括出从1783年到1990年,即美国工程教育技术范式初级阶段到科学范式的过程中,美国从农业大国转变成以第三产业为主的信息化大国,工程教育与产业结构的关系经历了回应、适应、带动三个阶段,并推导出1990年至今,即第四次产业革命下,回归范式的工程教育理应引领产业结构发展。  相似文献   

11.
随着改革开放的发展,河北省产业就业结构不断优化,经济得到了较快进步。然而,相比京津及其他一些沿海省份,河北经济增长仍相对缓慢,产业结构仍有很多问题。2011年5月18日,京津冀区域合作高端会议在廊坊举行,掀起了进一步利用京津冀一体化,促进河北产业结构调整与加快经济复苏与发展的新高潮。  相似文献   

12.
《Planning》2017,(8)
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顺利实施的关键之一是实现区域产业结构的有效对接、调整和优化。差别的产业税收负担及结构是影响区域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因素。通过对2003—2014年京津冀产业税收负担对产业结构调整效应的研究,分析区域产业税收负担的产业结构调整效应,并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统一区域税收优惠政策,进行合理倾斜;营造公平税收环境,建立健全税收协作体系;扩大对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新技术产业的税收优惠。  相似文献   

13.
《Planning》2015,(8)
长江中游城市群作为我国批复的第一个跨区域城市群,其核心城市的产业发展不尽相同,产业结构变迁和就业结构存在不协调的问题。通过产业结构效益偏离度来分析长江中游城市群四个核心城市——武汉、长沙、南昌和合肥的产业结构变迁对劳动力就业的影响。结果表明,四大核心城市第一产业的劳动生产率偏低,劳动力过剩,第二、三产业的劳动生产率偏高,劳动力不足。因此,这四个城市应大力优化和调整产业结构,使其向合理化和高级化发展,促进劳动力在三次产业间转移,努力扩大就业规模。  相似文献   

14.
基于产业结构升级的城市转型——国际经验与启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国城市处于产业结构调整的加速期,积极有效、稳定的城市转型是现实需要。分析了美国纽约和匹兹堡的产业调整过程,一些经验如重视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生产服务业注重市场与政府协作、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与产业关联关心教育科技及其与产业联系,协调人与自然关系等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15.
《Planning》2013,(3)
改革开放以来,新疆就业结构得到显著优化,劳动生产率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经济发展有效拉动了就业。但与内地工业发达省份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第一产业存在大量富余劳动力,第二产业吸纳劳动力就业的能力不强,第三产业的就业比重、产业规模和层次仍然偏低。因此,新疆应鼓励发展中小企业,有效缓解就业压力;加快发展工业;重点发展劳动密集型第三产业,扩大就业空间;发挥地缘优势,促进劳动力境外输出;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加快推进农村劳动力转移。  相似文献   

16.
《Planning》2013,(7)
资源型城市由于产业结构单一、人才结构单一、城市文化的记忆特征、产业进出机制不健全及环境问题等原因极易导致城市陷入"矿竭城衰"的发展宿命,通过分析影响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障碍性因素,以及实现产业结构调整的必要性和可能性,认为一方面实现产业结构调整可以突破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障碍;另一方面资源型城市也具备了产业结构调整的基础和条件,所以调整产业结构是实现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7.
《Planning》2013,(1)
目前,黑龙江省产业结构形态处于工业化进程初期,三次产业内部结构失衡。促进产业结构调整的税收政策存在现行的税收政策不利于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促进科技进步的税收政策不健全、对第三产业的扶持力度不够、个别税种开征不足及已开征税种存在"空税"现象等问题。中央应赋予黑龙江省更多的税收制定权和管理权,完善促进农业发展的税收政策,加快实施鼓励技术进步和自主创新的税收优惠政策,对服务业实行差别税率,大力实施促进产业可持续发展和资源有效利用的税收政策。  相似文献   

18.
《Planning》2013,(3):210-211
配第——克拉克定理和库兹涅茨法则从理论层面上阐释了劳动力在产业间转移的规律,这证明中国在产业结构发展演变的特定时期出现结构性失业问题有其客观必然性。中国统计年鉴的数据直观地揭示了中国国内三次产业的比重和国内就业人员按产业分类的构成。产业结构偏离度是指各产业增加值的比重与相应的劳动力比重的差异程度,用各产业增加值比重与就业比重相比再减去1就得出产业的结构偏离度。产业结构偏离度可以体现出产业增加值结构与产业就业结构之间的不对称程度,由此我们可以判断产业结构是否合理。  相似文献   

19.
一、产业发展与布局 (一)产业发展重点 统筹区域及城乡产业的协调发展,积极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和增长方式转变,以产业结构调整为重点,把结构调整作为关系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关键,大力发展以驻地经济和总部经济为代表的省会经济,巩固提高第一产业,做大做强第二产业,繁荣提升第三产业,加快构筑富有竞争力的产业体系.  相似文献   

20.
吴冰 《建造师》2010,(8):237-238
改革开放以来,河南经济取得了一定程度的发展。但作为一个农业大省、人口大省,河南省的产业结构水平并不高,第三产业的发展依然是弱项。同时省内各城市的发展也极不平衡。在产业转移这一宏观环境下,中西部地区面临承接全球和东部地区产业转移的新机遇。河南省在承接东部产业转移过程中,经济得到了进一步发展,但发展依旧缓慢。再进一步的产业转移中,河南省要结合自身优势劣势,采取相关对策。加快推动河南经济快速发展和展业结构的优化调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