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 毫秒
1.
《Planning》2013,(7)
基于1995—2010年日本对东盟的总投资、直接投资以及东盟内部相互投资等数据,实证分析日本对东盟直接投资对东盟内部投资的挤入挤出效应。结果显示:日本对东盟十国的直接投资对东盟内部投资形成了较为明显的挤出效应。日本向东盟投资集中在其优势产业,而向东盟投资的国家近年来也不断增加,并且东盟内部经济存在发展不平衡等问题都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日资的进入对东盟内部投资产生挤出效应。这对中国引资和国内投资政策调整具有一定的启示。  相似文献   

2.
《Planning》2016,(1)
通过构建回归模型,选取1990—2013年的数据对黑龙江省利用外商直接投资的资本效应、就业效应和贸易效应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黑龙江省外商直接投资对积累资本过程是挤入效应,促进了资本总量的增长;外商直接投资对就业产生了积极的影响,提高了就业质量;外商直接投资对黑龙江省对外贸易具有促进作用,促进了外贸总量的增加。为了进一步促进黑龙江省吸引外资,应进一步优化外商投资环境,拓宽外资来源国别,扩大投资领域,创新投资方式。  相似文献   

3.
《Planning》2018,(5):55-59
基于区域创新系统和非线性的"双重维度",采用2006-2015年的省际面板数据和门槛回归技术考察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逆向创新溢出效应。结果发现:近十年来,中国的对外直接投资明显地逆向推动了区域创新效率水平的提升,这种积极影响存在一定的滞后效应;对外直接投资的逆向创新溢出效应总体呈现出显著的"U"型非线性特征,且这种非线性效应具有明显的空间异质性;显著的逆向创新溢出效应主要发生在东部地区,西部地区还不太明显,中部地区甚至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吸收能力显著地正向调节对外直接投资的逆向创新溢出效应,只有当人力资本、金融支持和市场化等吸收能力水平达到一定条件时,才能最大限度地驱动对外直接投资的逆向创新溢出;在"走出去"过程中,不断注重加强对外直接投资与人力资本、金融支持和市场化进程等因素的深度融合,可能是新常态下广大中西部地区省份有效摆脱"走出去困境"的重要突破口。以上结论的发现,对新常态下中国更好地提升对外直接投资逆向创新效应具有一定的政策启示。  相似文献   

4.
《Planning》2013,(22):112-113
本文基于中国向东盟主要成员国的对外直接投资流量2002-2011年的面板数据,利用标准引力模型的研究框架,分析研究了中国向东盟主要国家的对外直接投资流量与其各方的经济总量、地理距离之间的相关性。并在此基础上引入了技术距离变量,试图从母国与被投资国技术差距角度探讨对外直接投资额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中国与东盟国家间的技术距离差距与中国对其国际直接投资额有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5.
《Planning》2014,(3)
通过应用内生经济增长理论,采用1985—2011年时间序列数据,对全国和东部、中部、西部地区的外商直接投资进行技术内生化分析,构建了四个计量经济学回归模型。研究结果表明,外商直接投资与我国技术进步之间存在较为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东部地区跨国公司的技术溢出效率更高,但外资企业主要是通过提高自身生产效率有效地促进了我国各地区的技术进步。外资对中国各地区的当地企业并没有产生明显技术溢出效应;相反,跨国公司对于中国东部地区本地企业技术创新有一定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6.
《Planning》2013,(5)
近些年来,非洲凭借其丰富的自然资源,逐渐凸显的经济发展潜力,成为中国企业海外投资的新热点。但随着近来非洲局势一系列的变化,使得中方企业遭受了巨大的人员和财产损失,导致中国企业,尤其是缺乏政府实际支持的中、小企业在非洲投资的难度加大。但这并不意味着对非投资的前景已变黯淡,相反,在中国面临人口红利减少,迫切需要转换经济增长模式,实现产业升级的挑战下,投资非洲变得更具有战略意义。而构建实施非洲投资战略的有效途径,必须从企业和政府两个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7.
《Planning》2013,(19)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是经济全球化发展的必然结果。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是否能够实现共赢是由双方贸易效应决定的。影响贸易效应的因素有很多,不同的因素对贸易效应产生的影响也不一样。本文以水果贸易为例,对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贸易效应进行实证研究。  相似文献   

8.
《Planning》2013,(3)
在韩国的海外直接投资中,对中国的直接投资获得了相对平稳快速的增长,韩国对中国直接投资经历了1995—1996年和2006—2008年两个高峰期。韩国的对中直接投资具有起步晚,规模小,增长快,范围广,市场渗透力强等特点。  相似文献   

9.
选取中国1981~2004年的经济、贸易与环境数据,通过分析贸易自由化与环境质量的相互关系,探讨中国贸易自由化与环境质量的演替轨迹.通过建立计量模型,来评定中国近些年来的环境政策;通过分析发现中国自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其环境质量也在不断下降.进出口贸易的不断发展加剧了中国环境质量的恶化程度,而外商直接投资(FDI)的引进则从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中国环境质量恶化的速度.  相似文献   

10.
《Planning》2014,(8)
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和新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的建立,新疆对外投资将对进出口贸易产生显著影响,研究新疆对外直接投资和进出口之间的关系对新疆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利用新疆2001—2012年相关数据,在对数据进行单位根检验的基础上,通过建立回归模型和误差修正模型实证分析显示:新疆对外直接投资无论是在短期还是长期对进出口贸易都具有促进作用,两者之间呈互补关系。并提出引导和鼓励新疆企业跨地区和跨行业发展;政府加大扶持力度;企业应合理规划投资,以促进新疆对外直接投资。  相似文献   

11.
《Planning》2015,(9)
选取2001—2013年上海市外商直接投资和进出口贸易的有关数据,以计量经济学为基础,建立相关模型,通过Eview5软件对其单位根、协整关系及格兰杰非因果关系进行检验,验证上海市外商直接投资与进出口贸易的关系。结果表明,外商直接投资是上海市出口的原因,两者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格兰杰检验结果显示外商直接投资是引起上海市进口的格兰杰原因,但是上海市进口和外商直接投资之间并没有长期均衡关系。  相似文献   

12.
《Planning》2019,(1)
通过计算一国与世界其他国家在经济制度方面的"平均制度距离",分析了这种距离对贸易发展的影响。同时,利用81个国家1995~2014年的跨国面板数据进行的实证检验证实了这种"平均制度距离"对一国的贸易发展有着显著的负向影响,即距离越小越有利于贸易的开展;进一步对影响机制的检验结果表明,制度距离的缩小主要是通过降低多边贸易成本、提高贸易自由度来实现对贸易发展的促进。此外,针对不同制度内涵的检验结果则显示,具体制度内涵上的相对差异对于贸易的影响也是不同的。  相似文献   

13.
《Planning》2015,(8)
我国对俄罗斯直接投资经历了高速增长期、迅速回落期和稳定增长期,对俄罗斯投资额增长较快,但投资规模不大,投资产业还不够合理。选取1996—2013年数据,利用ADF检验、协整检验、脉冲响应分析和方差分解的方法实证分析我国对俄罗斯直接投资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俄罗斯的经济规模、研发投入以及美元对人民币汇率为主要影响因素。提出进一步加强政府的宏观调控及对俄罗斯市场和投资环境的了解,扩大对俄罗斯高新技术产业的投资等促进我国对俄罗斯直接投资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Planning》2020,(7)
在当前中国转型升级的关键期,对外开放能否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能力提升、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值得关注。利用全国30个省级层面面板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用贸易开放和外商直接投资衡量对外开放,研究开放对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能力的影响。由于新兴产业创新能力和贸易开放可能存在逆向因果关系,贸易开放具有内生性,因此实证分析中引入了工具变量。结论认为贸易开放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能力具有制约作用,而外商直接投资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能力具有显著的推动作用并且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能力越高,这种提升作用越显著。扩大实际利用外资水平能够提升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5.
国机集团所属中国一拖集团有限公司(中国一拖)近日与中非发展基金有限公司签署协议,由双方共同出资2.5亿元人民币的中非重工投资有限公司正式创立.中国一拖控股55%。  相似文献   

16.
《Planning》2014,(5)
基于2006—2012年我国31个省市的面板数据,分析我国服务贸易发展的影响因素,特别是职工年均工资对于服务贸易的影响。结果显示:我国服务贸易额受人均收入、外商直接投资及货物贸易额等因素影响显著;回归结果表明:东部地区人均收入增加对服务贸易影响显著,而中部、西部地区并不显著;在对收入按高、中、低进行划分后,解释了收入增加在中西部地区不能显著刺激服务贸易发展的原因,即处于中低收入水平下的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尚处于农业阶段或农工业时期,人均收入的增加能够显著刺激对工业产品的需求而无法促进服务贸易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主要利用1986~2006年的经济数据,对外商直接投资企业对于我国进出口总额、进口额和出口额进行了分析,然后计算了外资企业贡献率和外资企业进出口增长拉动率,通过实证分析得出了外商直接投资企业对于我国进出口有着积极正向稳定影响的结论。  相似文献   

18.
《Planning》2013,(6)
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加入WTO后,随着汽车行业竞争力的不断增强,汽车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取得了巨大成绩并呈现出新的发展趋势。中国汽车业对外直接投资在规模、方式和地区上有了较大的扩展,呈现出对外直接投资仍处于初级阶段,投资地区主要集中在非洲、拉美、东南亚等发展中国家,投资主体呈现多元化趋势,投资绩效显著增加等特点。同时,从国内和国外两方面来看,中国汽车业对外直接投资将面临着新的国内外影响因素,从而使中国汽车业对外直接投资呈现规模扩大化、方式多样化、地区多元化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9.
《Planning》2014,(2)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幅度也不断的加大。现在全球的经济环境正适合对外投资,中国应该抓住机遇,这是提升中国国际经济水平的绝佳机遇。本文通过一些数据来阐述近些年来,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增长情况,然后结合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特点来加以详细的说明,最后对我国未来对外直接投资做出了展望。  相似文献   

20.
《Planning》2018,(3)
本文以中国装备制造业国内外研究现状为基础,根据国际竞争力基本理论,利用2008年~2013年中国31个省、市、自治区装备制造业内部七个部门的面板数据,通过Hausman检验和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系统地分析装备制造业中FDI的溢出效应。得出以下两点结论:FDI促进了中国装备制造业的发展;FDI在中国东、中、西部的地区影响存在差异,在东部影响最大,中部次之,西部最小。最后多角度分析FDI促进中国装备制造业增长的主要原因以及对我国装备制造业增长和地区差异的影响因素和影响程度,提出针对性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