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研究四环素类抗生素在焦炭填料人工湿地中降解特征及其受植物的影响,构建有植物和无植物2个垂直上流人工湿地实验系统(CW1和CW2),研究对比系统对4种抗生素(TCs)在不同浓度下的去除,TCs在焦炭填料中的累积,以及在植物(根、茎、叶)中的分布,并通过物料衡算探讨4种TCs在湿地系统中的净化机制。结果表明:相同运行条件下,焦炭填料人工湿地对土霉素及四环素的去除率较高(分别为(91.6±2.6)%和(89.9±4.1)%),优于强力霉素和金霉素,植物的存在有利于四环素类抗生素的去除,有植物的CW1对土霉素、四环素、强力霉素和金霉素的平均去除率比无植物的CW2分别高10.5%、4.8%、15.8%及4.0%。研究显示,焦炭填料人工湿地对四环素类抗生素有较好的去除效果,可用于该类污水的处理。  相似文献   

2.
针对特定的滨江城市水环境问题,利用湿地植物风车草、草蒲、菱、金鱼藻、轮叶黑藻和亚洲苦草构建的湿地植物生态物理模型进行了含沙水体泥沙净化的实验研究。结果表明,湿地植物系统对不同悬浮泥沙含量的水体具有不同的净化效果,净化效果最好的湿地植物分别是钓鱼藻、黑藻、菱、菖蒲和风车草。随水体含沙量增加净化效果有所增强。不同粒径的悬浮泥沙在湿地植物群落中的沉降、吸附和过滤的效果不同,因而在湿地植物群落中的去除规律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3.
芦苇和香蒲人工湿地系统净化微污染河水效果比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试验研究了芦苇和香蒲两种植物,在人工湿地系统处理微污染河水中所起的作用,考察了芦苇和香蒲人工湿地系统对CODMn、总磷、总氮的去除效果。结果表明,香蒲人工湿地系统对CODMn、总磷、总氮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37.97%、73.46%、58.53%,而芦苇人工湿地系统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28.57%、66.73%、48.32%,香蒲人工湿地系统表现出较好的除污效果,说明采用香蒲的人工湿地系统要优于采用芦苇的人工湿地系统。  相似文献   

4.
试验将新型生物绳填料和漂浮植物联合组成生物膜-植物生态处理系统,采用水力停留时间HRT为24 h,水力负荷为0.75 m3/(m.2d),通过对模拟二级出水的净化,考察了其对COD、NH4+-N、TN、TP的处理效果,结果表明,兼有生物绳填料和凤眼莲的A和仅有凤眼莲的B人工湿地系统对COD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81.1%和29.6%;对NH4+-N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49.6%和8.4%;对TN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42.8%和9.7%;对TP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51.7%和7.65%。装置A出水各指标均可达到GB 8978-1996一级标准。植物对污水中氮磷的直接吸收作用不是系统处理污水的最主要去除机理,但它对水体中污染物的去除具有协同促进作用,提高了系统脱氮除磷的能力。  相似文献   

5.
为探讨湿地植物黄菖蒲对含盐再生水中氮磷污染物的去除效果,参照湿地系统结构,构建了CW1~CW5共5组植物、基质、灭菌剂不同组合的实验系统,分析了各系统对污染物的去除效果、黄菖蒲生物量、植物累积量等指标变化,研究了系统不同组成对污水中氮磷的去除差异及贡献率。结果表明植物与基质联合的CW2组对模拟含盐再生水的净化效果最好,其对水中TN、NH4+-N、TP的去除率分别达到56.52%、75.47%、64.53%,均优于其他4组。这可归因于基质的添加为氮磷吸附提供了接触位点,同时为黄菖蒲植株提供了适宜的生长环境,植物根系不断进行有氧呼吸进而促进植物生长,一方面加强了植物本身对氮磷污染物的吸收,另一方面生长状况良好的根系可为大量微生物提供附着载体,促进硝化-反硝化作用的进行。进一步研究发现,CW2组湿地系统中植物吸收去除的氮、磷分别占总输入的24.62%、22.62%,基质通过拦截、吸附等途径去除的氮、磷分别占总输入的13.33%和29%,植物吸收与基质去除均为主要的氮磷去除途径。  相似文献   

6.
研究水平潜流湿地和垂直潜流湿地两种不同的人工湿地系统,通过对进出水中COD、氨氮及总磷浓度的测定,分析各组湿地系统的净化效果及净化稳定性。结果表明,两种人工湿地系统对污水中COD、氨氮和总磷的去除效果都比较理想,水平潜流湿地对COD、氨氮和总磷的去除率分别达到81.8%、77.6%和80.5%,垂直潜流湿地对COD、氨氮和总磷的去除率分别达到85.4%、80.1%和83.9%;对比发现垂直潜流湿地比水平潜流湿地具有更好的污染物去除效果;潜流式人工湿地对污染物的净化稳定性较高,具有较强的抗冲击负荷的能力。  相似文献   

7.
研究了人工湿地系统中植物生长趋势和水体DO的变化,探讨了污染物的去除与湿地植物生长趋势和水体DO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垂直潜流人工湿地系统对石油类污染物的净化效果很好,且两两系统之间对石油类的去除效果没有显著差异(P>0.05)。石油类污染物去除率与DO相关性较强(r=0.986,P<0.05),与植物生长趋势相关性不显著;栽种植物的湿地系统脱氮除磷的能力均高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8.
构建小试系统研究了钢渣-灰岩人工湿地对生活污水中氮素的去除效果,分析了填料填铺方式和表层填料对湿地去除生活污水氮素效果的影响,并建立了钢渣-灰岩人工湿地转化氮素的数学模型.结果表明,当原水平均氨氮、TN的质量浓度分别为257.7和398.4 mg·L-1时,钢渣-灰岩垂直潜流人工湿地出流氨氮和TN的质量浓度可分别降至13.57和62.83 mg· L-1;大级配差的正反粒径混合填铺的填料结构和渗透性良好的表层填料更有利于钢渣-灰岩人工湿地降解氮素效果;钢渣-灰岩垂直潜流人工湿地处理系统对氮素的去除规律较好符合1级反应动力学方程.  相似文献   

9.
研究利用水稻、水雍菜构建经济植物型潮汐流人工湿地,用以处理经"厌氧-缺氧-跌水充氧生物接触氧化"装置处置后的农村生活污水尾水,探讨该组合工艺中潮汐流人工湿地的最佳运行参数,验证经济植物型潮汐流人工湿地深度净化生活污水的可行性,并考察植物吸收对湿地氮磷去除的贡献,为植物的选取提供参考。结果表明:在实验条件下,控制湿地停留时间为12 h,空床时间6h,湿地对氮磷具有较好的去除效果;在进水COD、NH_4~+-N、TN及TP平均浓度分别为67.2、10.7、25.6、1.94 mg/L的条件下,两种植物湿地出水NH_4~+-N、TN含量均达到了GB18918-2002一级A标准,TP含量均达到GB 18918-2002一级B标准;湿地系统收获水稻"常优1号"0.73kg/m~2、水雍菜28.83 kg/m~2,在深度净化污水的同时可获得一定的经济效益;水稻对湿地系统氮磷去除的贡献率分别3.9%和6.8%,水雍菜为18.6%、30.1%,水雍菜较水稻对N、P有更强的去除能力;筛选植物时,在发挥一定生态效应的基础上,应优先挑选生物量大,收获次数多,经济效益高的作物。  相似文献   

10.
水平潜流和组合人工湿地水处理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应用广泛的水平潜流人工湿地系统对有机物和悬浮物有较高的去除率,但是对营养盐的去除率是较低的,因此各种类型的湿地被组合起来以提高去除效果。文章总结了近年来国内外水平潜流湿地及组合人工湿地系统的研究现状和问题,探讨了污水在人工湿地系统中的净化机理及影响因素,并预测其研究与应用发展的趋势,为人工湿地污水净化技术的应用研究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11.
为了研究人工湿地系统对含油废水的净化效果,组建了4组人工湿地系统在野外环境中进行含油废水的处理实验,4组系统均选用沸石、蛭石、生物陶粒、果壳作为填料,其中3组系统分别种植芦苇、香蒲和海寿花,1组为对照组(未种植植物)。实验结果表明:人工湿地系统对含油废水具有较好的净化效果,对石油类污染物去除率(平均值)分别为菖蒲组(98.08%)芦苇组(97.29%)海寿花组(97.01%)对照组(96.16%),且菖蒲组中石油类污染物去除率与水温、p H(6.48~7.72)和DO(0.87~2.94 mg/L)均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菖蒲组对COD、TN和TP去除率(最高值)分别为80.49%、67.18%和47.81%。  相似文献   

12.
人工湿地氧状态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试验研究了人工湿地中水力停留时间、植物、填料和水力流态对净化效率和氧状态的影响。结果表明,湿地溶氧和净化效果受水力停留时间影响较大,最佳停留时间时溶解氧出现最低值;植物种类的不同将影响湿地供氧;填料孔隙率和表面性质的不同将直接影响其复氧效果;垂直流人工湿地独特的结构设计和水力流态使其更有利于湿地内部的供氧。  相似文献   

13.
首先对人工湿地相关概念及人工湿地植物、微生物、填料进行了阐述,着重介绍了多种人工湿地填料在除磷、除氮方面的净化效果,最后对人工湿地填料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4.
本研究通过水培实验和等温吸附实验分别考察了7种湿地植物和7种湿地填料对于印染达标尾水中低浓度锑及典型污染物的削减效果。通过动态实验考察不同湿地系统对各污染物的削减效果。结果表明,滴水观音和香蒲可作为印染达标尾水生态净化的优先考虑植物;无烟煤与沸石以质量比2∶1混合的填料在组合填料中具有较好的吸附效果;种植滴水观音的表面流湿地和种植香蒲的水平潜流湿地的组合湿地系统对印染达标尾水中低浓度锑具有较好的再削减能力。  相似文献   

15.
综述了人工湿地处理生活污水的净化机理及影响因素.人工湿地作为一种有效的生活污水生态处理系统,其作用机理包括吸附、沉淀、过滤、氧化还原、微生物分解、转化、植物吸收及其他各类生物作用.人工湿地结构、系统运行参数和环境因子都对人工湿地系统污污染物的净化效果产生重要影响.人工湿地对于生活污水中氮磷以及金属离子的净化机理将是今后研究重点.  相似文献   

16.
阐述了植物在人工湿地污水净化过程中的作用及其对净化效果的影响,提出了人工湿地植物研究中的一些问题。通过对人工湿地植物生理生态特性问题研究,筛选出优良植物品种,从而有利于充分发挥湿地植物功能,提高人工湿地污水处理能力。  相似文献   

17.
景观植物潜流湿地对富营养化景观水的净化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研究了风车草、美人蕉两种植物人工湿地在不同月份对富营养化景观水的净化效果。分析了水力负荷、温度变化对污染物去除效果的影响,考察了两种植物人工湿地微生物的硝化/反硝化作用强度。结果表明:两种植物人工湿地对富营养化景观水中的污染物均有较好的净化效果,风车草湿地去除效果优于美人蕉湿地。污染物的去除效率随水力负荷的增加而降低;在最佳水力负荷为0.113m3/(m2.d)的条件下,出水TN、TP和CODCr的质量浓度分别在2、0.1和15mg/L以下;富营养化的控制因子磷的去除效率基本不受温度影响。风车草湿地硝化作用强度略高于美人蕉湿地,反硝化作用强度略低。  相似文献   

18.
生物栅-复合人工湿地系统对黑臭河水的中试处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黑臭河水溶解氧极低、有机物污染重的特点,充分利用生物栅技术和人工湿地技术组合而成生物栅-复合人工湿地系统(BFG-IVCWs),来净化黑臭河水降低COD等污染物质。试验结果表明:软性填料槽对COD的去除率为30%~40%,人工湿地对COD的去除率保持在45%,梭鱼草及蜂巢石对COD去除效果明显。该系统运行期间TP去除率为58.13%~83.25%,对TN去除效果初期较好,达到58.14%。  相似文献   

19.
潜流式人工湿地在我国干旱区的试运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严弋  海热提 《水处理技术》2007,33(10):42-45
在我国干旱地区对潜流式人工湿地系统进行了15个月的现场考察,研究了在干旱地区特殊气候和环境的条件下潜流式人工湿地系统全年运行的特点和规律,并分析了在干旱地区水力停留时问和植物收割对于人工湿地污水净化效果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在气候条件恶劣,昼夜温差变化显著,季节性差异大的干旱地区,潜流式人工湿地依然可以正常运行,取得良好的出水效果。全年对COD、BOD,、氨氮和总磷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78.3%、61.1%、46.4%和66.2%;在干旱地区水温的降低和植物收割都会导致人工湿地系统对有机物和氨氮的去除能力下降,而对总磷的去除的影响不明显;改变水力停留时间(HRT)可以改变人工湿地系统的供氧状况,而增加水力停留时间使有机物,氨氮,总磷的去除率都表现出先增加后减少的变化趋势。  相似文献   

20.
采用氧化塘和人工湿地组成水平潜流人工湿地复合系统处理上海市崇明岛前卫村某河流高浊度富营养化水体.氧化塘内的生态纤维填料强化了微生物的种类和浓度,形成了藻菌共生体系;人工湿地内的基质陶粒比表面积大,易于微生物附着生长和吸附悬浮颗粒物.研究结果表明,COD、TN、TP、浊度、浮游植物的去除率较高,年平均去除率分别为50.5%、38.3%、51.5%、88.6%和31.6%,TDP、NH4+-N的去除率较差,去除率分别为15.4%和16.5%,处理效果呈现出季节性变化,夏季净化效果最好;在湿地植物选择上,香蒲的净化效果要优于灯芯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