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工程教育认证是以培养目标和毕业出口要求为导向的合格性评价。基于此,电气英语教学改进中应做到:课前设计课程层次分明;课上组织教学形式多样;课后多面考核,加强应用。由此把工程教育认证基于学习产出教育模式落到实处,以满足高校工科毕业生工程化、应用化、国际化的需求。  相似文献   

2.
<正>针对目前电气工程专业控制类课程教学过程中存在的短板和痛点,以“新工科”人才培养目标为向导,以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为推手,建立包括《自动控制原理》《现代控制理论》和《计算机控制基础》三门课程的控制理论课程群,将思政元素融入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对原有课程体系进行优化与整合,构建“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塑造价值”三位一体的教学目标,探索满足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要求的课程群教学新体系。  相似文献   

3.
随着"回归工程"教育理念的推行,工程教育认证为今后我国高等工程教育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工程热力学》是机械类、能源动力类专业的一门必修课程,针对该课程的特点及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本文从课堂教学、实验教学以及课外科技活动等方面提出了一些改进措施,以适应工程教育认证的要求,不断提升人才的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4.
正2013年6月我国加入《华盛顿协议》,标志着工程教育质量认证体系实现了国际实质等效,工程教育质量标准达到国际认可。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是全球化背景下我国高等工程教育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以学生为中心,以产出为导向,坚持持续改进。《电磁场理论基础》课程是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必修的专业基础课程,是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知识结构中重要组成部分,应以工程教育  相似文献   

5.
工程教育认证是保障工程教育质量、推动我国工程教育教学改革与国际接轨的关键举措。本文基于工程教育认证标准,分析了上海电力大学环境工程专业的电力特色,构建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探索从加强环境工程专业理论课程和实践课程建设、教师业务水平提升、工程实践能力提升、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提高等方面进行改革,持续提高环境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6.
在新工科背景下契合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标准,结合实验课程发展现状对电气照明技术实验课程进行教学改革,本文提出构建层次化的实验教学体系,利用智能化技术等教学资源,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创新实践意识,培养学生综合运用专业知识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实现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培养目标。  相似文献   

7.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作为一种高等工程教育质量保证机制受到了越来越多国家的青睐。美国作为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历史最悠久的国家,有很多经验值得借鉴。着重介绍了美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认证机构、认证标准及认证程序,论述了美国专业认证的特点及对我国专业认证的启示,希望对我国正在试点的工程教育认证制度的完善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8.
本文针对《工程电磁场》课程在"多媒体幻灯片+黑板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黑板板书不能数字化、课堂情景不能再现、学习效率低下等问题,提出了以下教学改革方式:通过紧密联系大学物理中的电磁学知识改变课程教授思维;通过采用互联黑板的板书数字化、课堂情景再现功能改革现有教学手段,建立了符合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标准的课程教学改革实践。  相似文献   

9.
正《工程电磁场》课程是本科阶段电气工程专业重要的专业基础课,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可培养学生正确的思维方式,为学生今后解决实际工程问题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新形势下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要求工科专业毕业生的培养目标和毕业出口达到行业认可的标准。  相似文献   

10.
依据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标准,结合兰州理工大学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讨控制类课程群体系构建与实践。围绕毕业要求能力达成,首先构建“控制理论与工程实践”课程群,明确各课程对毕业要求能力达成的支撑关系;进而制定更新课程群能力型课程目标;最后重组优化课程群教学内容,有机融合课程群所承载的知识、能力与素质,培养学生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综合能力和高级思维能力。实践证明,“控制理论与工程实践”课程群对自动化专业学生能力的提升收效显著,对其他工程类专业核心课程群的构建与实施有一定的示范与推广意义。  相似文献   

11.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是教育部为提高工程专业教学质量而推行的一项重要举措,课程体系改革是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准备阶段一项关键工作。文章全面分析了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意义,解读了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标准的内涵,制订了具体的专业培养目标,最后以认证标准为指导,系统地探讨了课程体系中课程设置、实践环节和毕业设计三方面的改革方案。  相似文献   

12.
随着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理念的普及,"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逐渐深入人心,在此背景下,本文以《供热工程》学情分析为研究对象,了解学生对课程的基本认知,对教材难度、学习难度的评价,对后续专业课支撑作用的评价,对课程授课模式的评价与期望,对供热工程知识的应用与评价等,帮助任课教师优化教学设计,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同时,提出了高效做好《供热工程》学情分析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3.
<正>本文阐述在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背景下实验教学中心发展定位、建设内容和建设成效,对实践教学改革、完善人才培养模式、提高学生实践创新能力有着重要的参考作用。工程教育认证是国际上通行的工程教育质量保障制度,对构建我国高等工程教育质量保障体系,推进高等工程教育改革,提高工程教育质量发挥着起重要作用。福州大学电气工程与自动化学院(以下简称"学院")抓住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这一契机,依据学校、学院发展定位,依托专业建设和学科特色,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以"电力系统分析"课程为对象,根据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理念及课程思政内涵,探讨如何从教学内容、环节、手段等方面实施课程思政。提出了以学生能力效果为核心的评价方法,通过优化教学大纲,将思政理念融入课程教学全过程,将课后作业、专题研究与课堂思政相结合,建立一种思政教育与专业授课相融合的模式,为培养具有较高人文素质的电力专业人才及专业教学改革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15.
随着智能电网、能源互联网、泛在物联网等大量新技术的涌现,电力行业对电气工程专业应用型和创新型技术人才的需求愈加旺盛.而工程教育认证正是面向企业和社会需求,以培养学生利用理论知识解决复杂工程问题能力为宗旨的一种国际通用的工程师资格认证.文中以南昌工程学院为例,以工程教育认证要求为导向,分别从实践教师团队建设、实践教学模式改进、实践教学体系优化以及多维度评价等多方面进行研究.从以学科为导向转为以行业需求为导向,实现从传统应试教育向具有工程问题解决能力的实践教育的转型,培养满足电力行业需求的复合型创新人才,从而提高电力行业人才队伍的生产力和创造力.  相似文献   

16.
<正>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实践课程是专业培养目标实现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背景下,对实践课程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针对目前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培养中存在的问题,为构建满足认证标准要求的实践课程体系,必须探索个性化教学系统和模式为先导的教学方法,建立以学生为中心的考核方式,推动实践课程教学环节改革。  相似文献   

17.
<正>本文从课堂教学环节、实验实践环节和课程考核评价机制三个方面,构建了“新工科”背景下面向工程能力培养的《电工电子技术》课程的教学新体系,对非电专业该课程体系改革进行了探索。随着新一代信息技术、“互联网+”的兴起,以及“中国制造2025”产业强国战略的出台,传统的工科人才培养模式已不能满足新经济、新业态发展对工科人才的需求。因此,教育部提出“新工科”建设理念,为高等工程教育发展指明方向;随后又提出了“以学生为中心、以成果为导向、坚持持续改进”的工程专业认证理念,为“新工科”人才培养和课程建设提供了  相似文献   

18.
<正>河南理工大学自动化专业于2012年进入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简称"卓越计划")。"卓越计划"的核心是培养学生以实践能力和创新设计能力为代表的工程能力,"卓越计划"项目的验收主要以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形式完成,因此,从学生的工程能力内涵出发,寻找工程能力培养的有效途径,着力提升工程能力培养力度势在必行。专业工程能力培养要以课程教学为载体,只有将培养标准融入到专业课程教学之中,才能保证培养目标的实现。《电力电子  相似文献   

19.
阐述了专业认证工作对于保障工程教育质量的重要性。分析了新版专业认证标准要求的本质。认识到专业认证是优化与完善人才培养体系的一个重要契机。就专业认证对于提升学生的职业能力、工程教育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如何持续改进工程教育过程等方面提出了几点看法,以促进我国高等工程教育更好、更快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国外关于高等工程教育课程的研究由来已久,主要集中在课程目标、课程内容选择和课程组织方式三个方面:工程教育应该致力于培养工程科学家还是工程师;课程内容选择上知识和能力到底孰轻孰重;课程组织上强调的是学科结构还是项目式学习。对于这些课程改革的研究将为处于工业化发展中的我国高等工程教育课程改革给予许多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