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高分子材料成型加工基础》作为高分子专业非常重要的专业课,学生普遍反映难以理解掌握。为改善教学效果、培养应用型人才、提高就业质量,作者引入比较教学法等方法进行教学改革,取得了良好的综合效果。 相似文献
3.
以建设民族高校和卓越人才计划为契机,结合新工科建设和地方经济发展需求,针对目前《功能高分子材料》教学内容繁多、概念抽象枯燥、教学手段单调乏味、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等课程教学效果问题,通过对《功能高分子材料》的课程内容、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不断改革,开展产学研合作教学。通过这些措施,改善了教学效果,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工程应用能力,对高分子材料工程卓越人才培养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4.
5.
6.
功能高分子材料是指相对于传统的高分子材料,而具有特殊的物理、化学性能或生物活性的高分子材料,比如反应活性、电活性、光活性、生物相容性等,是高分子科学领域发展的前沿方向,也是经济社会发展以及新技术革命的强大动力。《功能高分子材料》课程对于拓宽学生视野,了解高分子材料在生产实际、科学研究领域的应用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时也是学生进一步深入了解专业的窗口,对于学生将来就业或者继续深造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如何在课程教学环节通过教学内容的精选、先进教学方法的应用、以及合理的考核方式来提升课程的含金量,培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对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有更加深入的了解,也使该课程教学能够适应培养高分子专业优秀人才的需求。本文就目前在《功能高分子材料》教学过程中遇到的相关问题进行探讨,以期通过对各个环节的优化与改革,提升课程的教学效果,达成课程教学目标,满足社会对于毕业生能力的要求。 相似文献
7.
从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培养目标出发,阐述了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功能高分子材料》课程的现状和不足,提出了教学改革方案。强调课程的实用性及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突出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达到预期学习效果和培养目的,以满足社会对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的需求。 相似文献
8.
9.
功能高分子材料是指具有传递、转换或贮存物质、能量和信息作用的高分子及其复合材料,比如化学反应活性、光敏性、导电性、催化性、生物相容性、药理性、选择分离性、能量转换性和磁性等功能的高分子及其复合材料。目前,功能高分子材料在国防航天、电子工业、汽车工业、建筑行业等诸多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已经成为人类生产和生活中重要的一部分。基于此,主要就在功能高分子材料课程教学过程中如何精简教学内容、改善教学方法、课程思政元素的设计及合理的考核方式等方面进行了探索改革,从而适应人才培养方案的需求,培养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达成课堂教学目标,满足社会对本科生毕业的基本要求。 相似文献
10.
11.
12.
13.
高分子材料成型加工课程教学改革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仲恺农业工程学院毕业生就业领域,根据高分子材料成型加工课程的特点,在教学过程中调整课程结构,合理组织教学内容,改善教学方法,将高分子材料成型加工的工艺、设备、制品课程由独立讲授变为联合讲授,将相关内容串联起来,促进学生对专业知识的吸收。为培养学生独立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加强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结合,加强理论教学和科研的结合。 相似文献
14.
15.
16.
针对传统有机化学实验课的诸多缺点和不足,本文介绍了广东第二师范学院对有机化学实验教学改革的具体方法与试行情况,其中主要包括对实验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考核模式三方面的改革。通过改革,有效地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促进学生分析能力和创造能力的提高,提高了教育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7.
从金属材料专业腐蚀防护方向学生的自身特点出发,对高分子化学课程从教学内容整合,到理论知识教学等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改革。通过加强互动教学与培养学生主动性,课后作业与考核灵活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效果得到了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8.
从大工程观视野出发,考虑对目前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本科专业的专业课程体系进行重新构建。以《高分子材料成型加工工艺》为课程龙头,将关系密切的《高分子成型设备》课程并入其中,并将与成型相关的《高分子物理》、《高分子助剂》、《高分子材料》和《模具设计》内容进行穿插介绍,构建起新型的《高分子材料成型加工》课程体系,以适应社会对专业人才培养的需要。 相似文献
19.
功能高分子材料课程是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的专业选修课,其内容很多属于多学科交叉结合的边缘研究领域、具有前沿性、且内容繁多等特点,功能高分子材料课程教学研究内容鲜见报到,作者就功能高分子材料课程教学体会,对功能高分子材料课程教学改革进行了一些初步探索。 相似文献
20.
《高分子材料》课程教学要兼顾知识的"基础性、通用性"和"特色性"。对教学内容的选择上,除基础知识外要注重"不能通过背诵复制的知识";在实验与实践环节上,重视课内实验和课外实践的结合,内容由"单一型"向"综合型"转变,方法由"示范型"、"验证型"向"参与型"、"开发型"、"研究型"转变。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