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科际联系教学是培养学生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的重要手段,本文以氮的固定为主题,研究氮氧化物、氨气、硝酸三个课题.在化学教学中,通过化学与语文古语、英语单词、历史小故事的联系加大课堂趣味性,与数学方法、物理公式、生物应用、地理环境的联系加深知识理解度,与哲学思想、美学观念的联系加强德育与美育,将多学科紧密联系应用于教学实践中... 相似文献
2.
3.
课程思政是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改革。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充分挖掘专业课蕴含的丰富思政元素,将思政教育和专业教学充分融合,实现各专业课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同向同行,达到协同育人的目的。无机化学作为化工、生物、医药等诸多专业的必修课,在其教学环节中进行思政教育可增强学生克服困难的信心,助其树立远大的理想和正确的人生观,培育学习兴趣以加强学生对专业知识的掌握。本文根据无机化学的内容和特点,从名人效应、学科发展、化工应用、哲学意蕴等四个方面挖掘了无机化学课程中蕴含的思政元素,教学实践中取得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4.
5.
元素化学属于描述性化学,内容庞杂,理论偏少,是教学中的难点.本文以铜族元素的教学为例,从案例构建、教学方法与产出评价这三个关键环节入手,探讨了如何将研究式教学法用于元素化学的教学. 相似文献
6.
7.
8.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重要指示,构建将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进行的新型育人模式,本文以我校化学师范专业《无机化学》课程中的“化学反应方向的判断”作为课程思政教学设计案例,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课程思政元素及教学活动的组织等方面探讨了课程思政在“化学反应方向的判断”课例中融合进行的教学案例设计方法及实施策略。 相似文献
9.
10.
11.
12.
13.
14.
15.
本文提出了联系教学法,并阐述联系教学法在化学教学中的实际应用:在进行重要概念、定律和基本原理等的教学的同时,适当联系概念、定律或原理的产生、发展及实际应用,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将化学知识置于学生的整个知识结构中,并使之系统化;联系前沿知识动态为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6.
17.
大单元教学是改变碎片化教学,实现知识目标和核心素养目标的载体,但在高中化学元素化合物大单元教学课堂实施中仍面临教学环节混乱、教学效果打折等困境。结合元素化合物知识的教学特点,以ADDIE模型为指导,将《钠及其化合物》依据分析、设计、开发、实施、评价5个阶段展开大单元教学设计,将整体化教学设计理论可视化、系统化,突破教材对大单元的限制,达成新课标倡导的情境性与实践性的核心素养教育,推动学生元素化合物学习方式的变革,避免化学教师大单元教学的盲目性,为元素化合物知识大单元教学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19.
20.
针对传统的化学教学中只重视结果不注重过程的弊端,采用实验探究教学方法对元素化合物进行创新性化学教学设计。其教学方法以学生活动为主,以实验导向和问题导向为线索,以实验方法、探究方法、归纳演绎方法为辅,培养学生以科学探究为主的多样化学习方式,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科学素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