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教育部《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指出:使各类课程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将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形成协同效应,构建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大格局。“电力拖动自动控制系统”作为电气专业核心课程,工程性和实践性较强,如何有机融入思政教学,是实现课程思政的关键。本文通过设计课程思政方案,分析了课程思政实施方法,完成了以专业知识学习为载体、教书育人为根本目的的思政课程建设任务。  相似文献   

2.
把立德树人作为教学中心环节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事业新趋势,如何在工科专业课程中润物无声地融入思政元素是一个需要探讨的问题。为了培养德才兼备的复合性人才,高校必须尽快建立适用于工科专业课程的思政建设方案。该文分析工科专业涉及到的科学、技术、工程的国界属性,充分挖掘基于工科专业课程的培养模式与思政元素,构建工科专业人才培养的课程思政教学体系。文章分析传道受业解惑三者在课程中的辩证关系,针对六项课程思政培养目标,将工科专业课解构为5个典型教学环节,在这个课程思政教学框架下,提出十类课程思政在专业课中的融入策略,以期为我国工科专业的人才全方位培养提供参考。并以电气工程专业的核心专业课《电力系统分析》为例,探讨所提出的工科专业课程思政建设方案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3.
<正>本文以《燃烧学》为例,提出了课程思政目标定位、专业知识思政元素挖掘、思政元素有机融入方法、考核及教学评价与反思的系统化建设方案,为理工科专业课程教学的课程思政建设提供参考。“双碳”目标下课程思政建设的意义课程思政是以构建全员全程全课程育人格局的形式,将课程与思想政治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的一种综合教育理念。  相似文献   

4.
正课程思政是高等教育理念的创新,是将思政教育与专业教育有机结合,通过挖掘专业课程中的思政德育元素,形成专业教学与立德树人同向同行的协同效应。本文以电子技术实验课程为例,结合具体课堂案例,从课程思政的目标、融合方式、思政元素、教学方法及实施路径等方面进行了探讨,对工科电类实验教学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5.
正为贯彻落实"三全育人"教育理念,推动课程思政在工科课程教学中的改革,本文以《电力系统分析》课程为依托探索了包含爱国主义、环保意识、职业素养和法律法规四个方面人文素养和工程素养的培养方法,对思政教育融入工科专业课程思政的方式进行了初步思考与设计,并提出了学生人文素养和工程素养的考核评价方式,为实现新时期高校德育工作提供有效辅助。  相似文献   

6.
<正>燃烧学实验课程在新工科建设背景下需要新的教学方法与之相适应,同时应加强工程背景和体现课程思政。本文针对实验课程注重实践的特点,结合教学实际,丰富了以学为主的教学方法,增加了工程背景知识和课程思政元素,不仅切实提高了学生成绩和能力,同时开阔了学生的工程视野,培养了其科学思维,锤炼了大国工匠精神。  相似文献   

7.
<正>课程思政是近年来教育部推进立德树人、实现全方位育才育人的根本遵循,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作为传统工科专业,更是有必要加大力气进行课程思政建设。电力电子技术是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针对课程授课周期长,课程思政融入效果检验难的问题,引入Netlogo多主体软件仿真平台,分析和挖掘课程思政影响因素,提出教学建议,从而实现有限课时下的课程思政教学效果显现。  相似文献   

8.
一流本科课程建设对专业课程的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以《电力电子技术》课程为例,基于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及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建立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价值观塑造三位一体的教学目标,挖掘知识点中所蕴含的思政元素,探讨专业课程教学和思政教育有机融合的有效途径,并将课程思政映射点梳理、规划与整合,从而实现一流课程建设与课程思政建设相结合,做到育人与育才相统一。  相似文献   

9.
<正>本文从教学目标、实践方法两个方面,以《自动控制原理》课程教学为案例,探讨了如何在信息工程领域的教学中导入课程思政,并探索出一条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将专业知识和思政教育有机融合,达到良好的教学育人效果。  相似文献   

10.
<正>针对课程思政如何全面覆盖电机学课程这一难点,本文选取了电机学中重要的章节—同步电机的教学内容,探讨将课程思政的教学目标和具体实施路径融入教学方案。同时以电力院校为背景,对电机学课程改革进行探索,以增强学生爱国热情,培养学生踏实勤奋的品质。  相似文献   

11.
<正>本文根据“电工学”课程思政建设应达成的目标和现阶段存在的主要问题,探讨如何切实推进“电工学”课程思政建设改革。随着新工科建设的不断推进,理工科类课程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被进一步强化,为开辟课程思政提供了广阔的空间。“电工学”课程作为高等院校工科学生的必修基础课程之一,是课程思政教育改革中非常具有代表性的课程。  相似文献   

12.
正课程思政是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举措。针对实验课程在高校受重视程度不够、思政教育投入不足等问题,本文以理工科专业的核心实验课程—《模拟电子技术》实验为例,分析了在实验课中融入思政教育的必要性和推进课程思政面临的主要困难,提出了课程思政的实施路径,为实验课程的课程思政实施提供了思路。  相似文献   

13.
<正>本文以贵州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的《工程流体力学》课程为例,介绍了将课程思政建设有机嵌入课程教学实现知识传授、学生能力提升和情感素养培育的教学设计,探讨了思政教育融入专业知识的教学过程和具体实施方案。  相似文献   

14.
"新工科"建设和课程思政要求高等院校的课程教学与时俱进。本文以《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课程为依托,通过概述课程的内容与结构设计,发掘汇编程序语言和接口电路若干知识点的思政元素与思政目标,阐述课程实施过程和自主评价单元的学习评价体系,探索新要求下该课程的教学设计。实践表明,教学效果良好,学生的学习水平和综合素质提升明显。  相似文献   

15.
为把课程育人理念贯穿到课堂教学全过程,发挥专业课教师在讲授专业课过程中育人的主体作用,结合《电气运行》课程的特点,推动"课程思政"建设,探讨"课程思政"的方法和技巧,涉及如何在课程实践中充分引导、渗透和启发等多个方面,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机融入课程体系,让教师们深刻体会到教学过程中的"教书"和"育人"的双重重要性。  相似文献   

16.
科技革命、产业变革和新经济发展,对高等工程教育产生深远影响,新工科建设的社会意义在于其超越传统工程领域,塑造未来工程人才的“新素养”。该文首先分析新工科背景下电气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的新需求;接着,针对当前课程思政教育存在的不足,以华中科技大学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对专业课程思政改革实践为例,提出建立包括家国情怀、责任担当、个人修养、科学精神、工程师精神和创新精神六维课程思政教学目标体系框架,体现“大思政”理念,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和工程特色;最后,文中给出全面构建课程思政教育体系的整体设计、可具体操作的建设思路、实施路径和效果,引导学生建立正确的价值观和工程观,以期对我国电气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提供有益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以"电力系统分析"课程为对象,根据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理念及课程思政内涵,探讨如何从教学内容、环节、手段等方面实施课程思政。提出了以学生能力效果为核心的评价方法,通过优化教学大纲,将思政理念融入课程教学全过程,将课后作业、专题研究与课堂思政相结合,建立一种思政教育与专业授课相融合的模式,为培养具有较高人文素质的电力专业人才及专业教学改革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18.
正本文结合国家课程思政相关要求和《变电运行》课程的特点,从思政元素挖掘、思政教育实施、思政教育效果观测等方面进行了探讨探索,以期为同类专业课程融入思政教育提供参考。《变电运行》是高职院校发电厂及电力系统专业的核心课程,也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如何实现《变电运行》课程思政,实现"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相结合"的目标,长沙电力职业技术学院进行了积极探索。  相似文献   

19.
正本文针对上海电力学院课程思政试点的需求,考虑高电压技术的专业基础课程特点,对《高电压技术》课程思政建设进行了初步探析,在今后的实施过程中还需进一步调整,从而将思政理论无痕地融入专业课学习中,达到立德树人的目的。  相似文献   

20.
课程思政教育是高校立德树人宗旨落实的关键举措。针对现有工科理论课程思政教育内容薄弱现状,本文以《数字电子技术》教学为例,有效地将当前时政与课程的知识内容紧密结合起来,使课程专业知识传授与课程思政教育实现了有机契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