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针对绿豆转录间隔区设计一套引物,通过温度优化、特异性和灵敏度试验,建立一种绿豆源DNA的实时荧光定量环介导等温扩增(LAMP)检测方法。结果显示,实时荧光定量LAMP检测方法在温度为61℃时,引物能够将绿豆、大豆、玉米、木薯和马铃薯DNA区分开,灵敏度可以达到0.1pg·uL~(-1)。实时荧光定量LAMP方法能够快速有效地对绿豆源成分进行检测,为绿豆制品真实性检测提供了一种快速准确的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2.
专利文摘     
《化学试剂》2008,30(5):393-394
检测阪崎肠杆菌的酶联免疫吸附测试方法及其中所用的抗体;半乳糖浓度的测定方法及半乳糖诊断试剂盒;氨基酸浓度的测定方法及氨基酸诊断试剂盒;新型酶促化学发光免疫检测系统;基于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的沙门氏菌基因快速诊断试剂盒;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的副溶血弧菌基因快速诊断试剂盒;使用动态表面生成和成像来检测生物和化学试剂的系统、方法和试剂;安氏隐孢子虫PCR检测试剂盒;基于聚二甲基硅氧烷的微型生物试剂分析检测芯片;含有经氧同位素标记的血红蛋白的生物体组织检测试剂及其制造方法;二步树脂法制备河豚毒素的方法及河豚毒素制剂。  相似文献   

3.
采用商品化的毛细管柱直接制备了PCR微流控芯片,与常规方法比较该方法制备的芯片成本低廉价格便宜,可在普通实验室制作,将该方法制备的PCR微流控芯片和微流控-热电极系统联用,对凤丹皮的扩增产物进行了初步研究。  相似文献   

4.
总结了最近10年微流控芯片上金属离子常用的检测方法,主要有光学检测、电化学检测、质谱检测和其他检测方法.提出了微流控芯片在金属离子检测中存在的问题,并对微流控芯片检测的发展和应用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5.
微流控芯片可以操控微纳尺度上流体,借助尺度效应的帮助进行检测,具有检测过程迅速、检测准确、试剂消耗量小等特点,常应用于高效筛选、分析化学、食品安全、环境检测等领域。伴随微流控技术的发展,聚合物材料逐渐取代传统的玻璃、硅等材料成为微流控芯片的主流基体材料。面向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材质的微流控芯片,开展了设计、数值模拟仿真、注塑模具设计及微流控芯片注塑成型的全过程研究,对未来微流控芯片的大规模注塑制备具有一定借鉴意义,最后也对未来微流控芯片与注塑加工工艺相结合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6.
随着化妆品成分和功能多样性的增加,检验化妆品安全性、功效性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微流控技术不仅能与生物传感器结合,实现化妆品快速检测,并且在皮肤芯片的构建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皮肤芯片是在微流控设备中制造的具有皮肤层级结构和附属结构的功能化的三维皮肤组织,其不仅是研发前沿的一种体外建模技术,并且能集成多种原位生物传感器进行后续检测,应用前景十分广阔。  相似文献   

7.
小麦是一种常见的致敏原,因此对致敏原小麦成分进行检测也变得十分重要。目前检测小麦致敏原的常用技术有酶联免疫吸附技术,抗原抗体法或PCR技术等。本项目建立了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LAMP))检测食品中小麦成分的方法,该方法快速、简便、灵敏度高,为食品的安全检测提供很大的方便。  相似文献   

8.
高小凤  孙悦  陈晓楷 《广东化工》2014,(4):93-94,76
目的:建立了微流控芯片毛细管电泳激光诱导荧光检测法检测白屈菜中血根碱的方法。方法:以pH=9.0的20 mmol/L硼砂-SDS为电泳缓冲溶液,荧光素钠为内标物,分离电压1.8 kV,在微流控芯片上检测白屈菜中的血根碱。分别考察了缓冲溶液浓度、pH、添加剂、分离电压对检测的影响。结果:SDS的加入可使血根碱的荧光增敏,80 s内可完成血根碱和荧光素钠的分离。血根碱的线性范围为99.6~99.7μg/L(r=0.9990)。结论:此方法灵敏、快速、准确,可用于检测白屈菜中的血根碱。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我市手足口病病毒种类进行初步筛查鉴定,建立逆转录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RT-LAMP)的研究平台,以评价LAMP技术在手足口病病毒毒检测方面是否具有优越性。通过采集临床确诊病人的咽拭子比较RT-PCR、RT-LAMP三种检测方法来确定对于手足口病病毒最有优势的检测方法。RT-PCR检出阳性率为70%,RT-LAMP的检出阳性率为65%。RTLAMP方法用于手足口病病毒的检测准确可行,简单快速,值得在基层医院推广。  相似文献   

10.
以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材料为研究对象,在微流控反应芯片内通过氧等离子体处理和聚乙烯亚胺-戊二醛交联法修饰PDMS微通道表面,实现了芯片内apoB 100的快速捕获和检测。设计了分立的集成了光纤传感器和"U"型PDMS微流控芯片的检测体系,根据催化反应前后颜色变化测定apoB 100浓度,消除了复杂的生物化学环境对光学检测的干扰。测试结果表明,由于微通道具有的较大的表面积/体积比,微流控免疫芯片把整个免疫反应及检测过程缩短至1h以内。该方法的检测限为1ng/mL,线性范围在1~20ng/mL。因此微流控免疫芯片-光纤传感器检测系统在临床应用和现场检测领域具有较大的发展潜力。  相似文献   

11.
孙淑丽  刘宝红  杨芃原  吴会灵 《化学世界》2012,53(4):243-247,252
微流控芯片微滴技术具有可形成粒径均匀可控的微滴,能实现试剂快速混合、反应通量高、样品组分间无交叉污染等优点。综述微流控芯片中微滴的形成方法及微滴技术在生物分析及化学领域的应用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2.
以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材料为研究对象,在微流控反应芯片内通过氧等离子体处理和聚乙烯亚胺-戊二醛交联法修饰PDMS微通道表面,实现了芯片内apoB 100的快速捕获和检测。设计了分立的集成了光纤传感器和"U"型PDMS微流控芯片的检测体系,根据催化反应前后颜色变化测定apoB 100浓度,消除了复杂的生物化学环境对光学检测的干扰。测试结果表明,由于微通道具有的较大的表面积/体积比,微流控免疫芯片把整个免疫反应及检测过程缩短至1h以内。该方法的检测限为1ng/mL,线性范围在1~20ng/mL。因此微流控免疫芯片-光纤传感器检测系统在临床应用和现场检测领域具有较大的发展潜力。  相似文献   

13.
在当今的全球一体化食品供应链中,确保食品质量和安全至关重要。微流控技术(Microfluidic Technology)作为近年来发展迅速的全新微量分析技术,其具有的连续化、微型化、智能化等独特优势推动了现场快速检测技术的发展,使样本消耗微量化以及多参数同步检测等检测需求成为可能。目前,微流控技术已在临床诊断、食品安全、环境科学、生物检测等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主要介绍了微流控芯片技术的研究进展,概括了近年来其在食品安全快速检测方面的应用,针对其不同的检测原理、结构及性能进行了讨论,并对其应用前景和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4.
环境问题尤其是空气污染,严重影响人们的生活。空气污染物的分析检测技术在环境监测管理以及个人家庭生活中发挥重要作用。微流控芯片具有微型化、低成本、易于集成及可即时检测等优势,在空气检测中发挥重要作用。本文介绍了微流控芯片的工作原理及优点等基本情况,着重讨论了微流控芯片在甲醛、含氮气体、挥发性有机物以及烟雾等有害气体检测方面的应用和发展前景,并提出了其在空气检测分析中存在的问题及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5.
聚合物微流控芯片微通道复制成型技术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阐述了复制成型技术在实现微流控芯片批量化生产过程中的重要意义。分析了微流控芯片对材料的要求,介绍了常用于制作微流控芯片的聚合物材料及其模塑性能。比较了目前常用的加工复制成型模具凸模微结构的加工方法。综述了热压成型、注射成型以及浇铸成型在微流控芯片微通道成型中的应用,并对其进行了比较分析,展望了未来微流控芯片复制成型技术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6.
通过将具有Pb2+响应性的聚(N-异丙基丙烯酰胺-共聚-苯并-18冠-6丙烯酰胺)智能微凝胶与H型微通道相结合,构建了一种能便捷、灵敏、可视化检测水溶液中Pb2+浓度的新型智能Pb2+检测微流控芯片。该微流控检测芯片主要由软光刻技术构建,并结合紫外光照聚合在H型微通道中原位构建智能微凝胶。基于该微凝胶的Pb2+响应性体积相变和H型微通道中的流体流动,该微流控检测芯片能将Pb2+浓度信号有效转换为易于检测读取的、可视化的H型微通道中指示液覆盖的指示柱数目的变化信号。通过光学显微镜便捷观察测量指示液覆盖的指示柱数目的变化,实现了对水溶液中痕量Pb2+浓度的超灵敏定量检测。该微流控检测芯片为水环境中的痕量Pb2+浓度的便捷、灵敏、可视化检测提供了新策略。  相似文献   

17.
微流控芯片电泳分析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璐萌  包建民  李优鑫 《应用化工》2013,(12):2263-2266
综述了近年来微流控芯片技术设计加工、检测、应用方面的研究进展。主要包括电泳芯片制作的新方法、检测手段的创新以及在DNA、氨基酸、蛋白质、生物标记物、食品等方面的应用近况,并对微流控芯片电泳分析的发展进行了总结和展望。  相似文献   

18.
简要叙述微流控芯片的定义及应用,介绍几种制作微流控芯片的方法,分析微流控芯片成型中的关键技术,如:压力、温度、时间等.综合国内外发展,结合当前微流控芯片的现状,提出微流控芯片在一些方面的尝试和探讨.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基于聚合物的微加工制造技术已经成为微细加工领域的研究热点,已广泛应用于制备芯片实验室和微流控芯片。以热压技术为基础,研究利用加热电阻丝制备微流控芯片微通道的快速加工技术,并最终实现了基于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材料的微通道快速加工,获得了电阻丝压印微通道的最优条件,在电流1. 8 A、时间5s、压力为44. 59 N条件下获得的微通道宽度变形率约为8. 5%,深度变形量约为8. 9%,可以在2 h左右制备完成PMMA微流控芯片。最后,利用该加工技术制作了十字型流动聚焦型微流控芯片,可稳定生成34~74 nL范围内的微液滴,实验结果显示利用本快速加工技术所获得的微通道圆润光滑、性能稳定、键合密封牢固。  相似文献   

20.
在使用微流控芯片的背景下,对自然界切换系统的研究及单个生物实体的研究代表了数字生物化学的重要内容。综述了以微流控芯片为特征的数字生物化学在以上2个领域的进展。提出微流控芯片技术促进了对切换系统的分析,且切换系统可提供"模数"信号转换的新手段,使其应用于微流控检测系统上;微流控分配技术可以分配和研究单个生物实体,对于细胞内生物过程的重建和研究很有意义,还可以进行单个生物实体之间相互作用的研究,考察分子群、细胞或生物体的内在异质性;该系统因更容易产生切换,故增强了对细胞和生物分子的灵敏度,且因"数字化"是通过定性的测定来提供定量信息,故其在耐用性、实验设计的灵活性和简便性方面比传统方法更具优势。该微流体数字化技术未来会被应用于更多新的生物化学测定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