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锅炉飞灰含碳量是衡量电站锅炉机组运行经济性的一项重要指标,实时检测飞灰含碳量将有利于控制和优化锅炉燃烧,提高锅炉燃烧控制水平,降低发电煤耗,降低发电成本,提高机组运行的经济性。  相似文献   

2.
基于信息融合技术的锅炉飞灰含碳量测控系统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降低飞灰含碳量对火力发电厂提高锅炉燃烧经济性具有重要意义,而飞灰含碳量难以在线测量.目前广泛采用微波飞灰测碳仪进行在线监测,但在实际中烟气密度和流速对仪器的测量精度有重要影响,使测量结果产生较大波动.设计了对烟气密度和流速的测量方法,并构造了基于多传感器信息融合技术的测量系统,利用BP神经网络对互补的信息进行有效融合,该方法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飞灰含碳量的测量精度,进而给出一种模糊自寻优的方法控制飞灰含碳量.  相似文献   

3.
本文分别提出了基于互信息变量选取、相关系数法、方差选择法等特征选择方法对影响飞灰含碳量的因素进行选择,并通过PLC和上位机组合的方式对选择得到的特征量进行实现和在线监控。首先,介绍了锅炉燃烧机理,机理分析得到影响飞灰含碳量软测量模型建立的辅助变量;然后,针对选取得到的辅助变量进行数据预处理,以处理之后的数据作为特征选择的原始数据;最后,对处理后的数据采用互信息法、相关系数法、方差选择法等方法对影响飞灰含碳量的因素进行特征选择,并通过上位机组态软件WinCC对飞灰含碳量的影响因素进行在线监控。结果表明:本文通过特征提取得到的特征量建立的动态模型相较于传统的飞灰含碳量模型具有更高的实用性和准确性,有着良好的预测精度与较高的预测速度,能够用于现场飞灰含碳量测量。  相似文献   

4.
在燃煤电厂中,由于各方面原因导致燃煤的不完全燃烧,使得锅炉的飞灰含碳量增加,不完全燃烧损失增大,进而使锅炉效率降低,发电煤耗上升,发电成本增加。本文通过深入研究飞灰含碳量的影响因素,制定了一系列的应对策略,不仅提升了锅炉的运行效率,还降低了燃煤的消耗,从而有效的节省了成本的投入,为锅炉高效运行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循环流化床锅炉的发展概况,分析了现阶段循环流化床锅炉运行中突出的飞灰含碳量高的问题。由于锅炉的不完全燃烧,使锅炉的飞灰含碳量增加,进而使锅炉效率降低、成本增加;据此,深入研究了飞灰含碳量高的影响因素,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可为锅炉高效运行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飞灰含碳量是衡量锅炉燃烧效率的一项重要指标,若能在正常运行中降低飞灰含碳量,则能大大提升锅炉效率并降低发电成本.本文主要介绍了对一台1000MW机组进行配煤掺烧、配风方式的改变调整实验,来验证不同配煤、配风方式组合和确定的煤粉细度下对飞灰含碳量的影响,从实验结果中得出一种较好的配煤掺烧、配风方式、煤粉细度的搭配,可将飞...  相似文献   

7.
基于氧量软测量的锅炉在线燃烧优化控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尾部烟气氧含量的准确测量对提高锅炉燃烧的经济性有重要意义.本文把软测量技术应用于尾部烟气氧含量的测量.主要通过机理分析建立了氧量软测量模型,仿真验证表明,建立的氧量软测量模型能够较好地反映实际氧量的变化.同时提出了一种基于锅炉负荷调整烟气氧含量设定值,再进行风煤比寻优的电站锅炉在线燃烧优化方案,达到了节煤降耗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基于烟气氧含量软测量的锅炉在线燃烧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尾部烟气氯含量的准确测量对提高锅炉燃烧的经济性有重要意义。本文把软测量技术应用于思部烟气氯含量的测量,主要通过机理分析建立了氯量软测量模型,仿真验证表明建立的氯量软测量模型能够较好的反映实际氯量的变化,同时提出了一种基于锅炉负荷调整烟气氯含量设定值,再进行风煤比寻优的电站锅炉在线燃烧优化方案,达到了节煤降耗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对电站锅炉运行参数进行优化以及合理控制各项损失对火电厂的节能降耗具有现实意义。采用VC++软件编程计算锅炉效率,通过论述锅炉运行中排烟温度、排烟氧量及飞灰含碳量对锅炉效率的影响,定量分析其影响程度,同时研究最主要的两个因素共同影响锅炉效率的程度。试验结果表明,单参数变化时,排烟温度对锅炉效率的影响最大;排烟氧量对锅炉效率的影响最小;与单参数相比,同时改变排烟温度和飞灰含碳量,对锅炉效率的影响最大。因此,锅炉运行中应在降低排烟温度的同时,稍微降低飞灰含碳量,例如通过适当向下调整燃烧器倾角等方法。以便提高锅炉效率,从而提高整个机组的经济性。  相似文献   

10.
局部LSSVM方法在飞灰含碳量软测量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电站锅炉飞灰含碳量的测量仪表往往精度较差且难以维护,因此对其实施软测量具有现实意义。作为一种新型的机器学习方法,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LSSVM)已被应用于工业过程软测量研究中,文章将该方法应用于火电锅炉飞灰含碳量建模并引入局部学习思想,利用某电站机组实测工况参数进行飞灰舍碳量建模仿真实验,结果表明局部学习方法相比全局学习具有更高的模型预测精度。  相似文献   

11.
针对飞灰含碳量测量困难的问题,提出了基于粒子群算法优化BP神经网络的飞灰含碳量测量方法。以飞灰含碳量影响因素为模型的输入,飞灰含碳量为模型的输出,建立飞灰含碳量预测模型,并将预测结果和传统BP神经网络预测结果相比较。实验结果表明,该测量方法具有较高的预测精度。  相似文献   

12.
基于聚类的超闭球CMAC混煤燃烧污染物析出软测量模型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针对CMAC神经网络的网络节点随输入维数的增大呈几何级数增加的问题,基于模糊聚类提出一种改进的超闭球CMAC神经网络算法,用于电站锅炉混煤燃烧污染物析出软测量模型的建立.以电站锅炉实际运行工况的煤质特性数据和炉内燃烧条件为输入参数,通过软测量实现大型电站锅炉混煤燃烧硫、氮污染物生成浓度的精确预估和在线测量,用于指导电厂运行人员进行锅炉燃烧调整,以控制污染物的超标排放.与超闭球CMAC算法比较,提出的改进算法可以大大降低高维神经网络节点数并提高神经网络软测量精度,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13.
飞灰含碳量偏高是目前CFB锅炉效率低下的主要因素之一,文章从燃烧最基本的原理出发,通过对CFB结构的改进,使锅炉燃烬度增加,大大降低了飞灰热损失,提高了锅炉效率。  相似文献   

14.
为满足节能环保的要求,京隆发电#1炉于2013年6月进行了低氮燃烧器改造,改造后锅炉在运行中迟滞性凸显,飞灰量大,飞灰含碳量增大。通过分析炉内颗粒物对炉内热辐射的作用,发现低氮燃烧器改造后会降低锅炉截面热负荷,使得飞灰量增多,飞灰颗粒增大,飞灰含碳量上升,炉内飞灰密度变大,炉内烟气反照率降低,吸收系数升高,辐射能力增强。从理论上分析了飞灰量大和飞灰含碳量增大的原因,解释了锅炉迟滞性凸显的原因。  相似文献   

15.
概述我国火电系统锅炉以湿式(水膜)除尘为主,要在湿式除尘进行飞灰可燃物连续取样比较困难。如果连续取样灰量较小,则很难排除湿度、温度、密度等几个主要因素的影响,以及所取的飞灰可燃物含量是否代表整个锅炉飞灰可燃物场的平均值,湖北省黄石火力发电厂与该省电力试验所合作研制的飞灰可燃物测量装置,采用国内有关厂家的经验,在探讨摸索中逐步完善,比较成功地用来连续监督锅炉运行指导燃烧,降低不完全燃烧损失,成为节约燃料降低煤耗,提高锅炉热效率的依据。  相似文献   

16.
在燃料价格不断上涨的今天,电厂燃用煤种都基本偏离了设计、校核煤种,其中大部分是劣质烟煤。针对非设计煤种对锅炉燃烧稳定性、经济运行产生的影响,通过燃烧调整试验,合理掺烧部分劣质烟煤,既能保证锅炉燃烧稳定性,避免锅炉严重结焦及环保指标超标,同时又降低了锅炉飞灰可燃物含量,提高了锅炉经济性。  相似文献   

17.
选用电厂常用煤种,在某电厂的660 MW超临界火电机组对冲火焰锅炉上进行热态试验。运用热态燃烧气氛即时测试技术,测量各混煤在不同负荷条件下的炉内烟气温度变化、飞灰及灰渣可燃物、污染物(SO_2、NO_x等)排放量及汽温特性情况,对比研究掺混对锅炉安全性和经济性的影响。通过燃烧调整,提出适于锅炉燃烧的混煤特性、掺混方式及锅炉安全经济的运行方式。  相似文献   

18.
火力发电厂总燃料量的精确测量是进行锅炉燃烧控制优化的关键难点问题。本文系统地提出了火力发电厂煤粉流量的测量技术,并结合实际应用经验提出各种测量方法的技术要点以及制约点,同时结合工程实践提出了煤粉流量测量技术的发展展望,为进一步研究实践煤粉流量的测量技术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9.
循环流化床燃烧技术是国际上20世纪80年代在锅炉领域得到成功应用的清洁煤燃烧技术。提高可靠性、经济性和文明生产程度贯穿了循环流化床燃烧技术的发展历史。本文针对循环流化床锅炉控制的特点进行了分析和阐述,并提出了控制方法。  相似文献   

20.
锅炉燃烧优化控制技术是保证其在最佳情况下运行,提高其经济效益的关键技术。为了实现其过程预测优化控制,利用人工神经网络(ANN)来建立锅炉燃烧优化控制的模型,基于过程测量数据可以反映对象的规律和特性,提出采用过程测量数据检验对象模型的构想。并且提出了一种双ANN结构的锅炉燃烧控制模型,经模型预测-实测对比,其最大误差不过2%,较好地解决了锅炉燃烧控制模型地构造、学习算法和误差校正等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