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特高压交流线路并行时的电场分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显鑫  谢辉春 《电力建设》2012,33(12):11-16
特高压线路并行时的电场分布对环境保护、线路走廊、拆迁范围等有较大影响。研究了500~1 000 kV交流单、双回线路,在不同相序、高度、距离条件下的工频电场强度,得到了1 000 kV特高压交流并行线路的电场分布规律,以现行环保标准为依据,对相序排列提出了建议,指出了对应的线路间距,为交流特高压工程的建设和运行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2.
为求解同走廊同电压等级交流线路的并行间距,考虑架空线路并行时的电磁环境、风偏下的安全间隙及施工控制距离,得出多回交流线路并行间距的经验公式,并分析公式在理论和工程运用中的正确性和适用性。结果表明,并行间距由地面工频电场强度或电气安全距离控制,并可按经验公式确定。工程运用中,经验公式在各电压等级常规杆塔规划下均适用,在个别大档距下,需校核塔位异步布置时的电气安全距离,同塔双回路并行间距可借鉴此经验公式,110~330 kV电压等级线路并行间距可根据实际情况缩小。  相似文献   

3.
特高压直流线路与交流高压线路同走廊电磁环境研究旨在通过对交直流高压线路同走廊多种情况下的电 磁环境进行理论研究、数值计算、分析和归纳,得到交直流线路并行时的最小接近距离和走廊宽度,为工程设 计、建设和运行提供理论依据。实现输电线路与环境保护、土地资源之间的合理匹配。  相似文献   

4.
由于输电线路走廊资源的紧缺,特高压直流(ultra-high voltage direct current, UHVDC)线路平行架设,共用走廊的情况已不可避免。对于同走廊架设的特高压直流线路,在工程设计和建设中,如何控制线路电磁环境及电气间隙,在确保施工和运行安全可靠的前提下,减少线路走廊宽度,具有重大意义。本文通过分析采用JL1/G3A-1250/70导线的双回±800 kV直流线路并行时的影响因素,包括线路参数、杆塔布置方式、电磁环境、电气距离等,选取典型杆塔条件,计算在不同的并行方式下,线路所需最小水平距离。  相似文献   

5.
特高压交流输电线路电磁环境研究   总被引:34,自引:10,他引:24  
研究特高压交流输电电磁环境问题对我国特高压工程建设具有重要意义。采用逐次镜像法计算酒杯塔、紧凑型和同塔双回直线塔的1000 kV交流输电线路导线表面和线路下方距地面1 m水平线处的电场强度;计算了3种塔型下特高压交流输电线路的电晕损耗、无线电干扰、可听噪声、导线最低对地距离和走廊宽度;分析电晕损耗、无线电干扰和可听噪声随海拔变化的情况。结果表明通过选择合适的线路参数可满足特高压交流输电电磁环境指标要求,电晕损耗随海拔有近似指数增加的变化规律,无线电干扰随海拔有近似线性增加的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6.
同走廊架设多回交直流输电线路可节约土地资源,但多回交直流输电线路相互之间存在静电和电磁耦合。研究并行走廊内各回线路稳态感应有利于线路检修作业安全。通过电磁暂态计算程序建立湖州多回并行走廊内的6条超、特高压交直流输电线路计算模型,计算了特高压交流线路与超、特高压直流线路之间的耦合影响,分析了带电和停电检修作业时在交直流线路不同运行方式组合下各检修线路静电和电磁感应电压的幅值和分布。结果表明,湖州地区并行多回交直流线路之间稳态感应电压对目前规程规定的带电和停电检修作业方式和工具的影响可以不予考虑。  相似文献   

7.
超/特高压线路共用走廊架设时,由于导线数目多,电压等级不同,所以影响电场分布的因素较多,为了分析超/特高压输电线路共用走廊架设时线路下方的电场分布,基于等效电荷法建立了共用走廊时工频电场的计算模型,利用Matlab编制计算程序,仿真分析了共用走廊时输电线路下方距离地面1.5 m处的电场分布。重点讨论了超/特高压输电线路的相序排列、接近距离以及导线最小对地高度对整个输电走廊电场分布的影响。研究表明超/特高压共用走廊时导线的相序排列和导线最小对地高度对场强最大值有较大影响,高场强覆盖区域与接近距离成线性增长关系。结合电磁环境评估标准,提出了超/特高压共用走廊架设时建议采用的相序布置,接近距离和导线最小对地高度。  相似文献   

8.
姚元玺  陈鹏 《电力建设》2011,32(12):13-17
针对哈密-郑州±800 kV特高压直流工程需和其他2条特高压直流线路同走廊问题,对三回同走廊特高压直流输电线路的地面合成场强、无线电干扰及可听噪声进行了分析,得出同走廊电磁环境控制时的走廊范围和房屋拆迁范围,可为设计和运行单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40 mm、60 mm特重冰区1000 kV交流输电线路电气间隙值、电磁环境限值等方面进行分析,提出了1000 kV特高压交流输电线路导线相间距的计算方法,并得到结论。经研究,耐张塔相间距尺寸主要由电磁环境控制,而电磁环境主要由可听噪声控制;相间距(横向水平空间)对电磁环境的敏感度比对地距离(竖向垂直空间)大。所探讨的计算方法和计算结论可为特高压交流输电线路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1000kV交流单回紧凑型输电线路电磁环境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紧凑型输电线路可较大幅度提高自然输送功率,有效压缩输电线路走廊宽度,提高单位走廊利用率,是今后我国特高压输电技术发展的方向之一。为此,对特高压单回紧凑型输电线路导线等边倒三角布置的电磁环境进行了全面研究,综合考虑电气、导线次档距振荡两方面特性和线路经济性等因素,确定了7种较优的导线结构及其分裂间距。建议特高压紧凑型采用...  相似文献   

11.
对特高压交直流同走廊情况下的电磁环境进行了电气绝缘距离、线路导线间距离的计算,以内蒙古某1 000kV线路与另一条±800kV直流线路共用走廊为例进行计算与分析,得出混合电场满足控制值要求为:同塔双回1 000kV交流线路情况下,导线对地最小高度为21m和18m时,与±800kV直流线路间距62m;2条单回1 000kV交流线路情况下,导线对地最小高度为23m和18m时,2条单回1 000kV交流线路间距74m,与±800kV直流线路间距67m,实现了输电线路与环境保护、土地资源之间的合理匹配。  相似文献   

12.
向家坝—上海、锦屏—苏南两单回±800 kV直流线路规划沿线同走廊平行走线,在走廊狭窄地区,合理确定它们之间的平行接近距离,对减少房屋拆迁、充分利用走廊资源非常重要。文章根据±800 kV直流线路的电场分布规律,采用加权平均方法控制混合合成电场,并针对线路所经区域的不同分别进行讨论,确定了直流线路在导线取最小对地高度下的最小接近距离和房屋拆迁范围,讨论了增加导线高度对直流线路接近距离和房屋拆迁范围的影响。文中的研究可为合理选取导线高度和线路接近距离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以雷电发展的先导模型为研究基础,分析地面物体上行先导对雷电先导的诱导作用,并仿真计算现阶段特高压直流输电线路常用防雷方式的保护原理及范围,研究窄走廊非同塔多回特高压输电线路防雷装置的相互作用,提出线路间存在一定的防雷屏蔽作用及屏蔽范围的计算方式,并以典型雷击故障进行验证,最终提出适合于窄走廊的特高压直流输电线路基本防雷治理原则。  相似文献   

14.
UHV交流输电线路对调幅广播收音台防护间距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研究特高压交流输电线路对调幅广播收音台的防护间距,通过特高压交流试验基地的实测数据,得到了特高压交流输电线路的无线电干扰水平,为有源干扰的计算提供了强有力的数据支持。利用NEC电磁计算软件,建立了特高压输电线路的实体模型,计算了无源干扰随频率、入射角度以及防护间距的变化规律,得到了特高压交流线路3种典型塔型的无源干扰水平。最后通过比较有源干扰和无源干扰影响,给出了特高压交流架空输电线路对调幅广播收音台的防护间距计算值。  相似文献   

15.
特高压交流架空线路与油气管道的防护间距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特高压交流架空输电线路与各种埋地金属油气管道长距离共用走廊时将带来对管道的稳态干扰。为确保特高压交流输电线路不对管道及工作人员产生安全影响,首先讨论了高压输电线路对管道及工作人员的影响限值,然后通过多导体传输线理论推导了两者间稳态干扰的简化计算方法,最后依据推荐的限值开展了两者间防护间距的计算研究。研究表明,给出的两者间稳态干扰的简化计算方法操作简便计算速度快,得到的最小防护间距可供特高压输电线路与埋地金属油气管道共用走廊时设计参考之用。  相似文献   

16.
吴桂芳  余军  郭贤珊  鞠勇 《中国电力》2007,40(12):22-26
±800kV直流线路在一些地区将与1000kV交流线路同走廊架设,合理确定交直流线路之间的接近距离,对控制混合电场和充分利用走廊资源非常重要。忽略交直流电场之间的相互作用,研究了±800kV直流线路与1000kV交流线路同走廊架设时的电场分布规律;在特高压交直流线路电场限值的基础上,采用加权方法控制混合电场,确定了特高压交直流线路同走廊时允许的最小接近距离。结果表明,当±800kV线路和直流1000kV交流线路均分别采用经过非居民区和居民区所要求的导线最小对地高度时,考虑电场的影响,特高压交直流线路的最小接近距离分别为85 ̄100m和95 ̄115m。如果走廊宽度受到限制,可适当增加交直流线路的对地高度来缩小接近距离。  相似文献   

17.
陈锡祥  范峥 《电力建设》2013,34(7):68-72
输电线路走廊问题已成为制约电网建设的突出问题。在经济发达地区,可以考虑采用垂直排列F型塔减少走廊占用,降低工程实施难度。F型塔在三峡-上海±500 kV线路上有过成功应用,但是在特高压线路中属首次使用,由于电压等级、输送容量不同,导致电磁环境、导线截面、杆塔荷载均与原设计有较大不同。通过开展特高压直流线路垂直排列专题研究,确定了垂直排列的F型塔的导线布置型式、导线最小对地距离和走廊宽度等基本原则,并结合工程中的实际问题提出了优化方案。  相似文献   

18.
输电线路走廊问题已成为制约电网建设的突出问题。在经济发达地区,可以考虑采用垂直排列F型塔减少走廊占用,降低工程实施难度。F型塔在三峡—上海±500kV线路上有过成功应用,但是在特高压线路中属首次使用,由于电压等级、输送容量不同,导致电磁环境、导线截面、杆塔荷载均与原设计有较大不同。通过开展特高压直流线路垂直排列专题研究,确定了垂直排列的F型塔的导线布置型式、导线最小对地距离和走廊宽度等基本原则,并结合工程中的实际问题提出了优化方案。  相似文献   

19.
雷兴列  彭勇  肖宾  刘庭  刘凯  张准 《中国电力》2019,52(12):54-61
交流特高压复合横担结构与常规塔型存在较大差异,对带电作业安全距离、作业人员进出等电位方式以及电场防护要求造成较大影响,通过试验和仿真计算分析了交流特高压复合横担对带电作业安全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交流特高压复合横担线路带电作业最小安全距离、最小组合间隙距离分别为6.3 m、6.5 m,比常规塔型要求分别高0.3 m、0.4 m;交流特高压复合横担线路可采用沿复合横担进入等电位的方式;沿交流特高压复合横担进出等电位时,作业人员体表电场强度最大值出现在头部、肩膀区域,且比常规塔型线路情况高,带电作业过程中应对该区域加强防护。其研究成果可为交流特高压复合横担线路带电作业安全工作的开展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20.
周唯  吴子怡 《四川电力技术》2014,37(6):24-28+48
特高压直流输电线路导线选型及分裂形式研究是特高压直流输电技术的重要课题,它对线路的输送容量、传输性能、环境问题、线路走廊宽度、房屋拆迁范围、技术经济指标都有很大的影响。中国经济发达地区用电量日益增长,新建电网系统规划输送容量也随之增大,大截面导线在特高压线路中亟待广泛应用。通过对多种1 250 mm2大截面线型进行详细的技术经济比较分析,提出特高压直流输电线路导线的选型方案,希望能对中国电网工程设计起到一定的借鉴和帮助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