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为优化真空低温油炸杂色蛤的工艺,以含油量、脆度、感官评分为考察指标,采用变异系数权重法确定3个指标的权重,并计算3个指标的综合评分,采用响应面试验对油炸温度、油炸时间、脱油频率进行工艺优化,并通过测定色泽、失重率、收缩率、含油量、含水量和感官评分指标对比传统油炸和真空低温油炸杂色蛤品质。结果表明:油炸时间13min、油炸温度90℃、脱油频率75Hz为较佳参数,此条件下杂色蛤的综合评分为90.92,与模型预测值拟合度较好。与传统油炸杂色蛤相比,真空低温油炸杂色蛤收缩率、含油量和含水量较低,外观饱满,色泽均匀,呈现亮金黄色,感官评分较高。  相似文献   

2.
该研究以新鲜整颗香菇为原料制备香菇脆,对低温真空油炸工艺进行优化,并探究了香菇品种对香菇脆产品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加工工艺对香菇脆的理化性质和微观结构影响显著。与先浸渍再冷冻工艺相比,先冷冻/解冻再浸渍工艺香菇脆的微观结构破坏程度更高,香菇脆的油脂含量从5.51%上升至8.75%,总糖含量从78.04%下降至72.75%。麦芽糖浆糖渍液中添加甘蔗汁后,香菇脆微观结构出现不规则的粗糙孔隙,总含糖量从72.21%降至59.05%,油脂含量稍有提升。超声辅助浸渍处理对香菇脆的总糖含量无影响,但有利于油脂的离心脱除,其油脂含量降至5.50%。综合考虑,使用麦芽糖浆和甘蔗汁混合糖液为糖渍液,冷冻/解冻、超声辅助浸渍为真空油炸香菇脆的最优生产工艺。另外,香菇品种对香菇脆的理化、感官、质构性质和微观结构均有影响。香菇尺寸对香菇脆的总糖含量和油脂含量并无显著影响,但小尺寸香菇脆含水量较低,感官性质、脆性和酥性均优于大、中尺寸香菇脆。0912型香菇脆的理化性质和感官评分最优,且香菇原料市场供应充足稳定,适合作为工业生产原料。  相似文献   

3.
本文以柿子为原料,开展油炸温度、油炸时间、脱油时间以及切片厚度4个单因素对低温真空油炸柿子品质影响,并根据Box-Behnken试验原理,以柿子脆片的脆度、色差为响应值对低温真空油炸柿子脆片加工工艺进行优化,进一步对最终产品理化成分、微生物指标和微观结构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油炸温度、油炸时间、脱油时间和切片厚度都影响柿子脆片的脆度和色差,经响应面优化试验分析并根据实际修正确定低温真空油炸柿子脆片的最佳工艺为:脱油时间5 min、油炸时间50 min、油炸温度80℃、切片厚度5.5 mm。该条件下柿子脆片脆度858.97 g、色差值ΔE 17.28、水分含量2.60%、含油率为22.53%、可滴定酸0.34 g/L、VC含量31.20 mg/100 g;柿子脆片产品色泽金黄、形状完整,脆片内部呈现蜂窝状多孔疏松结构,产品口感酥脆,微生物指标符合卫生要求。本研究可为柿子低温真空油炸脆片产品的开发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4.
以脆熟全红期灰枣为原料,探究真空低温油炸脆枣的最佳生产工艺。通过油炸时间、油炸温度、真空度和脱油时间4个单因素试验筛选工艺条件,以含油量和感官评分为考察指标,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通过响应面试验优化真空低温油炸脆枣的工艺条件。试验结果表明,最佳工艺条件为油炸时间40 min、油炸温度115℃、真空度0.08 MPa、脱油时间4 min。通过工艺优化条件油炸的脆枣,含油量为(16.23±0.18)% ,感官评分88.7,油炸脆枣具有烘焙的油脂香,同时极大程度保留了鲜枣果本身的清新酸感且无明显苦味。  相似文献   

5.
为实现粉葛的全质化利用,本文采用低温真空油炸工艺制备粉葛片。在单因素实验基础上通过正交试验优化了低温真空油炸粉葛片的制备工艺。结果表明,最优工艺为粉葛片厚度2 mm,油炸温度105℃,油炸时间35 min,漂烫时间3 min。在最优条件下粉葛片脆性值为989.35 g,脂肪含量为22.95%。此外,还比较了不同工艺制备的粉葛片品质。漂烫、冷冻处理后低温真空油炸粉葛片的脂肪含量较低,脆性值较高,而通过漂烫冷冻常规油炸所得粉葛片含水量(1.71%)和脆性值(597.54 g)最低,脂肪含量达62.24%。未漂烫粉葛片常规油炸后脂肪含量显著高于低温真空油炸所得粉葛片(P<0.05),而脆性值无显著性差异(P>0.05)。油炸粉葛片香气物质以氮氧化合物、硫化物和有机硫化物为主,但是不同油炸所得粉葛片香味有明显差异。经油炸后粉葛片表面蜂窝状结构消失,通过漂烫冷冻低温真空油炸的粉葛片表面有少许孔洞,而在未冷冻的葛根片表面形成一层凝胶层。  相似文献   

6.
以适于油炸加工的马铃薯品种‘大西洋’为原料,对真空低温油炸薯片工艺进行优化试验。采用四因素三水平正交试验分析法,得出最佳工艺条件为油炸温度100℃、时间90s、真空度为0.04~0.06MPa,在该最优条件下,所得油炸薯片产品的丙烯酰胺含量为0.64mg/kg,明显低于市售传统油炸薯片;且含油量(27%)降低了5%,但是脆度(469.725g)却与市售传统油炸薯片相当。  相似文献   

7.
真空低温油炸脆枣加工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8.
本文采用响应面试验设计方法研究低温真空油炸莲子的最佳工艺.对莲子进行低温真空油炸实验,测量油炸后莲子的硬度、含油量,研究了单因素对油炸莲子硬度和含油量的影响,采用Box-Behnken Design建立回归模型,分析真空度(0.085~0.095 MPa)、油炸温度(80~90℃)、油炸时间(15~25 min)对莲子...  相似文献   

9.
研发真空低温油炸豆腐泡,并通过响应面优化确定最佳真空低温油炸工艺:油炸时间7.5?min、油炸温度95?℃、真空度0.085?MPa,此条件下豆腐泡的水分质量分数为77.52%,脂肪质量分数为27.97%,感官评分高达94?分,通过全质构分析比较真空低温油炸豆腐泡与传统油炸豆腐泡口腔咀嚼性的差异:真空低温油炸豆腐泡的弹性和咀嚼性优于传统油炸豆腐泡;用扫描电镜从微观结构上分析二者的差异,传统油炸豆腐泡经高温油炸过后表面粗糙程度较大,且失水较多,孔径较大。因此该工艺优化结果可为豆腐及其他豆制品产业提供实验参考。  相似文献   

10.
真空油炸技术加工果蔬是近年来兴起的一项新型食品加工技术,该技术用于加工脆枣不仅可以较高地保持鲜枣的营养成分,而且可以保持枣果的完整形态,产品口感酥脆,风味天然。介绍了真空低温油炸脆枣的主要加工工艺。  相似文献   

11.
以下脚料小黄鱼鱼头和廉价的鸡肉为主要原料,肥猪肉、鸡蛋清和胡萝卜为辅料,研制风味鱼糕.采用正交试验对工艺配方进行优化,对鱼糕的持水性、色泽和质构也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此风味鱼糕的优化工艺为(均为质量比)小黄鱼鱼头20%、鸡肉20%、胡萝卜15%、水15%、鸡蛋清12%、肥猪肉10%、葱2%、姜2%、盐2%、蒜1.5%、...  相似文献   

12.
尹磊  谢晶  张宁  雷志芳  李志鹏 《食品科学》2015,36(22):227-231
为了探究不同贮藏温度条件下小黄鱼的货架期,研究冷藏(4 ℃)、微冻(-3 ℃)和冻藏(-18 ℃)3 种贮藏温度对小黄鱼品质变化的影响。从菌落总数、挥发性盐基氮值、K值、肌动球蛋白含量、总巯基含量等进行研究。综合微生物和各理化指标的实验结果,表明小黄鱼冷藏组、微冻组的货架期分别为8 d和20 d,冻藏组在实验终点(50 d)并未腐败变质。  相似文献   

13.
为提升冷冻大黄鱼的品质,以养殖大黄鱼为研究对象,在无包装空气自然循环冻结(UAF-0)、真空薄膜包装空气自然循环冻结(PAF-1)基础上,探讨了真空薄膜包装蓄冷剂自然循环冻结(PLF-1)、无包装蓄冷剂自然循环冻结(ULF-0)等冻结条件下大黄鱼的冻结速率及理化等指标的变化。结果表明,虽然PLF-1方式下最大冰晶生成带与ULF-0相比延长了44 min,但大黄鱼肌原纤维组织微结构比较清晰,肌肉组织损伤及色差变化较小,硬度、弹性、咀嚼性、恢复性分别仅下降6.8%、1.2%、1.2%、1.9%,pH值变化不显著(P>0.05),盐溶性蛋白下降不显著( P >0.05),TVB-N上升最慢。综合比较4种冻结方式,其品质按优劣为:PLF-1>ULF-0>PAF-1>UAF-0。  相似文献   

14.
Excess consumption of fat, a main component in fried food, is a key dietary contributor to coronary heart disease and perhaps some types of cancer. Although consumers are interested in healthier snacks, they are not willing to sacrifice organoleptic properties. Vacuum frying might be an alternative for the production of nutritious, healthy, palatable, and novel snacks. The objective of this review is to discuss the effect of atmospheric deep-fat frying on the main microstructural components and quality parameters of fried food, to understand how quality can be improved by lowering the operating pressure and, therefore, the processing temperature.  相似文献   

15.
白姑鱼和小黄鱼肉中挥发性风味物质的鉴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晶晶  王锡昌  施文正 《食品科学》2019,40(14):206-213
采用新型固相萃取整体捕集剂(Mono-Trap)结合气相色谱-质谱-嗅闻技术对白姑鱼和小黄鱼肉的挥发性风味物质进行鉴定,分别得到42 种和49 种挥发性成分。进一步通过芳香萃取物稀释分析法分别从白姑鱼和小黄鱼肉挥发物中筛选出12 种和6 种挥发物,其中9 种挥发物经质谱和线性保留指数鉴定。进一步结合校准频率(modified frequency,MF)法,各筛选出2 种鱼肉中排名前10的气味物质。白姑鱼中香气稀释(flavor dilution,FD)因子最高为40的化合物为三甲胺、2-辛烯-1-醇、壬醛及金属味未知化合物。结合MF排名,得到三甲胺和2-辛烯-1-醇对白姑鱼贡献较大;小黄鱼中FD因子最高为40的化合物为己醛和2-辛烯-1-醇,但结合MF排名,对其气味贡献较大的是三甲胺和未知烧烤味化合物。6-甲基-5-庚烯-2-酮为2 种鱼中均鉴定出的一种带金属味或血腥味成分,根据MF排名,该化合物对白姑鱼影响更大。2,3-戊二酮、1-戊烯-3-醇为小黄鱼中MF较靠前的物质,结合三甲胺和未知烧烤味化合物以及白姑鱼中未鉴定到的二甲基二硫醚,这些挥发物可能是造成其与白姑鱼气味感知差异的原因。  相似文献   

16.
为了探究腌制处理对养殖大黄鱼品质的影响,采用饱和食盐水湿法腌制养殖大黄鱼,以pH、TVB-N、K值、菌落总数、TBA为指标测定养殖大黄鱼鲜度变化,以硬度、黏聚性、弹性为指标测定养殖大黄鱼品质变化,以肌原纤维蛋白含量、Ca2+-ATPase、肌原纤维蛋白持水性、巯基、表面疏水性、羰基、蛋白质热稳定性为指标测定养殖大黄鱼肌原纤维蛋白理化特性变化,以未处理样品作为空白对照,分析腌制处理对养殖大黄鱼肌原纤维蛋白质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养殖大黄鱼经腌制处理,菌落总数由(4.48±0.38)lg cfu/g下降至(3.97±0.21)lg cfu/g,pH由7.06±0.15下降至6.95±0.17,硬度由(5.09±0.02)N下降至(4.95±0.05)N,粘聚性由0.54±0.03下降至0.45±0.071,弹性由(2.71±0.08)N下降至(2.18±0.07)N;TVB-N含量由(5.12±0.72)mg/100 g上升至(6.69±0.40)mg/100 g,K值由2.99%±0.33%上升至4.11%±0.20%,TBA由(0.25±0.04)mg/100 g上升至(0.57±0.02)mg/100 g;肌原纤维蛋白热稳定性降低,持水性由(6.97±0.13)g/g pro下降至(6.08±0.22)g/g pro,表面疏水性由(8403.10±20.92)μg下降至(7727.13±103.12)μg,羰基含量由(4.58±0.05)nmol/mg下降至(4.39±0.09)nmol/mg,Ca2+-ATPase由(1.20±0.07)μmol/min/mg pro下降至(0.50±0.04)μmol/min/mg pro;肌原纤维蛋白浓度由(513.989±31.31)ppm上升至(1069.70±21.18)ppm,巯基含量由(591.00±12.59)μg/g pro上升至(614.82±7.27)μg/g pro。结论:腌制处理降低了养殖大黄鱼鲜度和组织结构,对肌原纤维蛋白间的空间结构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17.
目的:以小黄鱼内脏精炼鱼油为原料,通过脂肪酶选择性水解法富集二十碳五烯酸(eicosapentaenoic acid,EPA)甘油酯和二十二碳六烯酸(docosahexaenoic acid,DHA)甘油酯。方法:采用气相色谱峰面积外标法定量测定EPA和DHA甘油酯总含量。通过单因素和响应面试验,考察反应时间、pH值、反应温度、加酶量等因素对富集效果的影响。结果:确定最佳工艺条件为反应时间4 h、pH 8.0、反应温度30 ℃、加酶量1.0%,在此条件下,EPA和DHA甘油酯总含量为21.65%,且4 个因素对EPA和DHA甘油酯富集的影响依次增强。结论:富集后鱼油理化指标和感官评价均优于精炼鱼油,EPA和DHA甘油酯总含量是富集前的1.74 倍,获得了天然的EPA和DHA甘油酯。  相似文献   

18.
优化胰蛋白酶(PTN 6.0S)酶解小黄鱼制备免疫肽的制备条件。MTT法检测酶解产物对小鼠脾细胞的增殖程度,并以脾细胞增殖指数(SI)为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及响应曲面法优化酶解条件。结果显示:在温度41.66℃、时间18.24h、底物质量浓度6g/100mL、酶与底物的质量比(酶底比)3.13‰条件下,模拟得出多肽产物的SI值为0.387。验证实验发现,在温度42℃、时间18.2h、底物质量浓度6g/100mL、酶底比3‰条件下,SI值为0.369±0.003,略低于模拟值,所得条件较为理想。  相似文献   

19.
为有效提取大黄鱼鱼卵油,本研究在不同酶提取大黄鱼鱼卵油的基础上,筛选出碱性蛋白酶为最佳提取蛋白酶后,考察不同单因素对碱性蛋白酶法提取大黄鱼鱼卵油的影响,并采用响应面法对酶法提取大黄鱼鱼卵油工艺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酶法提取大黄鱼鱼卵油的最佳工艺为温度58.9℃、时间2.1 h、pH12.0,在此条件下大黄鱼鱼卵油提取率高达86.29%±0.04%。研究结果为大黄鱼鱼卵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