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2 毫秒
1.
草莓多糖树脂法脱色工艺优化及其化学性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不同大孔树脂对草莓多糖脱色率、保留率和选择系数筛选效率最高的大孔树脂进行草莓多糖脱色参数优化,对草莓多糖的化学成分、单糖组成、分子量、光谱特性、抗氧化活性以及α-葡萄糖苷酶、α-淀粉酶的抑制作用进行研究。结果表明,NKA-9大孔树脂效率最高,其最优脱色参数为:样品初始浓度30 mg/mL,时间60 min,温度50 ℃,pH8.0。动态吸附试验表明当上样液体积和上样液流速分别为4.5 BV、3.0 BV/h时,草莓多糖脱色率、保留率和选择系数分别为91.24%±1.32%、78.86%±1.21%、8.24%±0.21%。NKA-9大孔树脂可有效吸附草莓多糖色素,但是脱色处理后草莓多糖抗氧化能力降低。草莓多糖是一种酸性杂多糖,主要由糖(78.23%±0.56%,w/w)、糖醛酸(8.56%±0.19%,w/w)、蛋白质(6.14%±0.63%,w/w)组成。草莓多糖由鼠李糖、阿拉伯糖、半乳糖、葡萄糖、果糖、半乳糖醛酸、葡萄糖醛酸组成,物质的量比为1.00:0.67:0.69:0.80:0.65:0.29:0.69。草莓多糖对α-葡萄糖苷酶和α-淀粉酶具有抑制活性,动力学分析结果表明草莓多糖对α-葡萄糖苷酶和α-淀粉酶的抑制类型分别为混合型抑制特征和非竞争性抑制类型,脱色处理后草莓多糖对酶抑制活性显著增强。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究芜菁水溶性成分多糖的最佳提取工艺及含量测定。方法通过正交实验设计来选择芜菁水溶性成分多糖的最佳水提工艺;以葡萄糖为对照品,使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其含量。结果水提的最佳提取工艺:回流时间为2 h,回流温度为90℃,回流次数为3次,料液比为1:30 g/mL。新疆芜菁多糖在0.02~0.10 mg/mL范围内呈良好线性关系,回归方程为Y=0.819X+0.0029, r=0.9995,平均回收率为98.3%,相对标准偏差为2.0%,并测得多糖总含量为8.99%。结论该提取方法方便、合理,满足多糖的分析方法要求;紫外-分光光度法简便易行,精密度、稳定性、重现性均良好。  相似文献   

3.
以黄皮疣柄牛肝菌Leccinellum crocipodium(Letellier.)Watliag为原料,采用水提醇沉法从黄皮疣柄牛肝菌子实体中提取得到水提粗多糖(LPS),再用碱提醇沉法从菌渣中提取得到碱提粗多糖(LPJ),研究两种黄皮疣柄牛肝菌粗多糖理化性质与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水提粗多糖LPS与碱提粗多糖LPJ得率分别为18.44%±1.30%与5.50%±0.69%。LPS呈海绵状,颜色呈浅咖色;LPJ呈蓬松粉末状,颜色呈黄褐色。LPS多糖含量、糖醛酸含量、硫酸根含量、总酚含量均显著高于LPJ(P<0.05)。LPS与LPJ抗氧化活性随着浓度的增加而逐渐增强。LPS、LPJ浓度为4 mg/mL时,DPPH自由基的清除率(87.55%±0.51%、54.31%±2.72%)、羟基自由基清除率(54.53%±1.61%、46.50%±0.64%)、ABTS阳离子自由基清除率(81.56%±4.43%、68.79%±1.23%)、还原力吸光度值(1.41±0.02、1.16±0.01)均达到最大值,而浓度为3 mg/mL时,超氧阴离子自由基清除率(89.16%±2.42%、85.94%±2.98%)达到最大值。说明LPS与LPJ具有较好的抗氧化能力,且LPS优于LPJ。  相似文献   

4.
用水、质量分数0.5%草酸铵溶液、0.05 mol/L HCl溶液、1 mol/L KOH溶液从苹果皮中提取得到4种果胶多糖,分别是水溶性果胶多糖(WSP)、盐溶性果胶多糖(CSP)、酸溶性果胶多糖(ASP)和碱溶性果胶多糖(BSP)。测定了它们的总糖、糖醛酸和蛋白含量以及相对分子质量、单糖组成及摩尔比和红外光谱;并初步研究了4种苹果皮果胶多糖对人结肠腺癌细胞系HT-29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结果显示:WSP、CSP、ASP和BSP的相对分子质量均大于4.0×105Da;气相色谱测定WSP、CSP、ASP和BSP的单糖组成及摩尔比,4种果胶多糖均含有半乳糖,而CSP所含的半乳糖醛酸含量最多,BSP不含半乳糖醛酸。WSP、CSP、ASP和BSP都能抑制人结肠腺癌细胞系HT-29细胞的增值,CSP的抑制活性最高(35.65%),BSP的抑制活性最低(10.30%),初步分析可能与苹果皮果胶多糖中半乳糖及半乳糖醛酸残基的含量相关。  相似文献   

5.
利用响应面法优化近江牡蛎(Ostrea rivularis)多糖多肽联产的酶解工艺条件。通过单因素实验,研究酶解时间、酶配比、料液比对水解度、多肽含量、酸性糖含量以及总糖含量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应用响应面试验建立数学模型,以多肽含量、酸性糖含量和总糖含量为响应值,进行三因素三水平的响应面分析。结果表明,酶解法联产制备近江牡蛎多糖多肽的最佳工艺为时间2.0 h,添加配比为3:1的alcalase和胰蛋白酶(总质量分数为0.8%),料液比1:3.6 g/mL。此条件下进行重复试验,得到近江牡蛎酶解液中多肽含量(251.70±5.73) mg·50 g-1,酸性糖含量(8.17±0.29) mg·50 g-1,总糖含量(380.66±15.14) mg·50 g-1。并按此工艺酶解近江牡蛎全脏器匀浆,得粗多糖21.29%±0.77%,含85.18%±1.00%总糖,20.02%±0.38%酸性糖以及10.84%±0.12%多肽;粗多肽得率为31.41%±0.47%,含84.03%±0.85%多肽,0.11%±0.01%酸性糖以及5.68%±0.15%总糖。与回归方程预测值相近,说明近江牡蛎多糖多肽联产工艺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6.
通过美拉德反应制备酪蛋白-果胶复合物,研究果胶对酪蛋白的结构和功能特性的影响。以接枝度和褐变指数为响应值,通过单因素实验结合响应面分析确定了制备酪蛋白-果胶复合物的优化工艺条件,以酪蛋白-果胶复合物为壁材制备亚麻籽油微胶囊。研究结果表明,酪蛋白与果胶质量比为3∶1、加热时间为1.5h、加热温度为90℃时,酪蛋白-果胶复合物具有较佳的接枝度,为37.06%±0.80%,褐变指数为1.05±0.014。蛋白质二级结构测定结果显示,与酪蛋白相比,美拉德反应制备的酪蛋白-果胶复合物的α-螺旋、β-折叠和β-转角含量分别下降26.39%、9.21%和2.23%,无规则卷曲含量提高12.43%。酪蛋白-果胶复合物较酪蛋白的功能特性(溶解性、乳化性、热稳定性和抗氧化活性)显著提高。以美拉德反应制备的酪蛋白-果胶复合物为壁材,经喷雾干燥制得亚麻籽油为芯材的微胶囊。研究结果表明,酪蛋白-果胶复合物与亚麻籽油的质量比为 1∶1 时,亚麻籽油包埋率达到最大(77.06%±0.98%),且微胶囊具有完整的球形结构、无破碎现象。相较于游离态亚麻籽油过氧化值[(14.7±0.51)meq/kg],微胶囊化后亚麻籽油经过25℃储存28d的过氧化值仅为(3.82±0.07) meq/kg。研究结果表明,美拉德反应制备的酪蛋白-果胶复合物显著提高了亚麻籽油的抗氧化性。研究结果旨在为基于美拉德反应改性的酪蛋白在食品微胶囊中的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7.
为探究陈香型六堡茶品质特点,对典型样本进行品质成分分析,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法(HS-SPME)结合GC-MS分析香气成分,对26种共有芳香物质进行主成分分析,以不同主成分特征值的方差贡献率为加权系数,结合主成分线性回归方程构建陈香六堡茶的香气质量综合评价函数,并利用所建函数计算样本得分排序进行香气质量评价。结果表明:陈香型六堡茶主要品质成分特征为:茶多酚含量13.05%±2.14%,氨基酸含量1.80%±0.13%,咖啡碱含量4.44%±0.36%,水浸出物含量38.00%±2.81%;"陈香"的主要特征性芳香物质为α-雪松醇、β-芳樟醇、二氢猕猴桃内酯、α-萜品醇和β-紫罗酮;对比感官与函数F=52.962F1+20.825F2+15.348F3+7.592F4的评价结果,两种方法对香气的评价结果基本一致,说明利用该综合评价函数来进行六堡茶香气的质量评价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8.
为了更有效地监控食品和医药行业中香菇多糖制品的质量,建立了一种香菇多糖中主要活性成分β-D-葡聚糖含量测定的新方法:香菇多糖样品经酸部分水解后用β-1,3-葡聚糖外切酶和β-葡糖苷酶进一步完全水解以测定总葡聚糖含量;另用淀粉葡萄糖苷酶水解样品中α-葡聚糖;根据HPLC测定的总葡聚糖与α-葡聚糖含量之差计得β-D-葡聚糖含量。分别用该方法和苯酚硫酸法及刚果红法测定已知含量的β-D-葡聚糖对照样品的结果表明:该方法最接近于对照品标示值,且重复性好,可用作为香菇多糖产品中β-D-葡聚糖含量测定的专属方法。  相似文献   

9.
为提高甜玉米芯总糖产量,对甜玉米芯进行果胶酶水解。采用单因素实验考察酶添加量、pH、温度以及时间对果胶水解度的影响,采用响应曲面法分析建立二次回归模型。结果表明,果胶水解的最佳条件为:酶添加量88 U/g,温度60 ℃,pH5.0,时间90 min,此时果胶水解度为43.82%±0.02%。分别取果胶酶处理前后甜玉米芯进行可溶性糖含量对比分析,果胶酶处理前可溶性糖含量为53.16%±0.02%,果胶酶处理后为62.89%±0.03%,可溶性糖含量提高了9.73%。  相似文献   

10.
目的:提取北五味子多糖,研究其体外抗氧化活性及对脂多糖(LPS)诱导的巨噬细胞线粒体膜电位的保护作用。方法:通过热水浸提法及四因素三水平正交分析法L9(34)提取北五味子多糖,对比北五味子多糖与维生素E聚乙二醇琥珀酸酯(VE-TPGS)的体外抗氧化活性,利用LPS构建巨噬细胞损伤模型,通过活性氧(ROS)、JC-1细胞染色实验研究北五味子多糖对ROS的抑制作用及对细胞线粒体膜电位的保护作用。结果:北五味子多糖提取工艺为:料液比1:40 g/mL,提取次数3次,提取时间3.0 h,提取温度为90 ℃,在此条件下多糖最高得率为10.72%,北五味子多糖总糖含量为84.28%±2.03%,葡萄糖含量为30.26%±1.12%;北五味子多糖清除DPPH自由基的IC50值为602.52 μg/mL,清除羟自由基的IC50值为34.24 μg/mL,北五味子多糖1600 μg/mL时,总抗氧化能力达到(0.28±0.01) mmol/mg。细胞实验表明北五味子多糖能够降低LPS诱导巨噬细胞的活性氧的水平,抑制细胞线粒体膜电位下降。结论:北五味子多糖在体外具有较强的抗氧化活性,能够抑制LPS诱导巨噬细胞中活性氧水平进而发挥其对线粒体膜电位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检测分离纯化的芜菁酸性多糖(Brassica rapaL.acidic polysaccharide,BRAP)的含量和纯度,并对其进行抗氧化能力检测和红外表征。方法 (1)经阴离子交换柱DEAE-650M、HW-55F色谱柱以及Sephacryl S-300色谱柱洗脱分离纯化芜菁多糖;(2)采取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及苯酚-硫酸法测定芜菁酸性多糖的含量;(3)经由测定芜菁酸性多糖羟基自由基(·OH)清除能力,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1,1-diphenyl-2-picrylhydrazyl,DPPH)自由基(·DPPH)清除能力、金属Cu2+还原能力来评价其抗氧化活性,并与VC抗氧化能力进行对比;(4)应用红外光谱分析芜菁酸性多糖的化学键或官能团信息,通过高效凝胶渗透色谱法对芜菁酸性多糖的均一性分析。结果 芜菁酸性多糖的含量为55.47%;芜菁酸性多糖对·DPPH和·OH有一定清除能力,对金属Cu2+也有还原能力,但均比VC弱,红外光谱分析显示,芜菁酸性多糖中有多羟基醛糖的特征吸收峰以及与抗氧化活性相关的羟基。高效凝胶渗透色谱图显示芜菁酸性多糖为高纯度多糖。结论 新疆芜菁中有含量较为丰富且纯度较高的酸性多糖组分,且该成分具有较好的抗氧化活性。  相似文献   

12.
在单因素实验结果上,采用响应面法(RSM)的Box-Behnken design(BBD)实验对新疆芜菁多糖的提取工艺进行优化,并利用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和还原力评价其体外抗氧化能力。结果表明:最优的提取条件为提取温度93℃,液料比为75 mL/g,提取时间4.3 h,提取次数3次,在该最优提取条件下进行验证实验,测得的新疆芜菁多糖得率为23.72%±0.33%。此外,体外抗氧化实验表明:新疆芜菁多糖的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和还原力具有量效依存关系,其在两种体系中的EC50值分别是8.55和2.25 mg/mL,表明新疆芜菁多糖具有较强的体外抗氧化能力,可以作为天然抗氧化剂应用于功能食品或者制药工业。  相似文献   

13.
目的借助单因素实验和响应面法优选芜菁中蛋白质的提取工艺,并评估芜菁蛋白质的抗氧化活性。方法采用超声辅助提取芜菁中蛋白质。通过单因素实验,选取实验因素与水平,分别研究了料液比、超声功率、超声提取时间、提取温度对蛋白提取量的影响。根据Box-Benhnken中心组合实验设计原理,采用3因素3水平的响应面分析法,对蛋白质的提取工艺进行优化,同时通过比较芜菁蛋白质与维生素C对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1,1-diphenyl-2-picrylhydrazyl,DPPH)自由基的清除能力,评估芜菁蛋白质抗氧化活性。结果优化后的芜菁蛋白提取工艺条件为:料液比1:18.88(m/V),超声功率120 W,超声提取时间6.12 min。当芜菁蛋白质溶液质量浓度为25 mg/mL时,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率为99.3%。在此条件下得出的芜菁的蛋白质含量为21.71 mg/g,与预测值相近。结论在最优条件下,芜菁中蛋白质的提取率得到了提高。其对DPPH的清除能力随其质量浓度的增大而增强;其清除能力弱于抗坏血酸。  相似文献   

14.
为了优化黄果枸杞黄酮提取工艺,比较三种黄果枸杞体外抗氧化活性,本文采用响应面试验设计,以"宁农杞5号"黄果枸杞为原料,优化黄果枸杞黄酮提取工艺,并对三种代表性黄果枸杞的黄酮提取物进行抗氧化活性测定与分析,同时以红果枸杞、黑果枸杞作为对照。结果表明:水浴温度是影响黄酮提取的主要因素,黄果枸杞黄酮提取的最佳参数为乙醇浓度70%、添加乙醇体积40倍、水浴温度70℃、水浴时间90 min,此时黄酮含量为(175.21±1.69)μg/g;体外抗氧化活性分析表明,三种黄果枸杞中"宁农杞5号"对ABTS和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最强,分别为27.71%±0.66%、15.3%±0.84%,高于红果枸杞(22.72%±0.50%、12.55%±1.20%),但不及黑果枸杞(33.33%±0.49%、81.61%±1.25%);通过相关性分析可知,总黄酮含量与ABTS清除率呈显著正相关,与DPPH清除率和FRAP值呈极显著正相关;总酚含量与ABTS清除率、DPPH清除率呈显著正相关。综合表明,黄酮类化合物是黄果枸杞表现抗氧化活性的主要成分。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响应面法优化新疆芜菁中总多酚的提取工艺。方法 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芜菁中总多酚的含量, 分别考察了乙醇浓度、料液比、超声时间、以及超声功率对芜菁总多酚得率的影响, 单因素的基础上进行了4因素3水平的设计, 以总多酚的得率为响应值, 分析数据, 优化新疆芜菁中总多酚的提取条件。结果 超声波提取新疆芜菁中总多酚的最佳工艺: 乙醇体积分数40%、固液比1: 30、时间30 min、功率 105 W时, 验证试验得出芜菁多酚的含量13.09 mg/g, 该值与预测值13.62 mg/g接近, 表明响应面法得到的工艺参数准确和可靠。结论 该方法提取时间短, 溶剂用量少, 提取效率高的优点, 可作为芜菁多酚提取工艺的一种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价芜菁多糖的急性毒性并研究芜菁酸性多糖BRAP-2(Brassica rapa L.acide polysaccharide-2)体内抗Lewis肺癌(Lewis lung cancer,LLC)活性。方法通过急行毒性实验、半数致死量(medianl ethal dose)测定和最大耐受量(maximal tolerable dose,MTD)实验来评价芜菁多糖的急性毒性;.采用CCK-8法检测Lewis肺癌细胞的生长曲线;通过计算Lewis肺癌小鼠肿瘤体积、抑瘤率及有效体质量来研究芜菁酸性多糖BRAP-2抗Lewis肺癌活性。结果芜菁多糖的MTD为28 g/kg·d,毒性作用低; LLC细胞在培养的前4d进入对数生长期,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模型组比,芜菁酸性多糖BRAP-2各剂量组和DDP组的瘤重均显著降低,抑瘤率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芜菁酸性多糖BRAP-2高、中、低剂量组和DDP组抑瘤率分别为51.45%、46.57%、19.53%和76.83%,造模前和造模给药后各实验小鼠体质质量发生不同程度的变化,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芜菁多糖毒性作用低;Lewis肺癌细胞培养的第4d可作为传代、冻存和制造LLC肺癌模型的最佳时间段;可推测芜菁酸性多糖BRAP-2体内具有较好的抑瘤活性,同时多糖类成分因具有提高机体免疫力和抗肿瘤,低毒、高效、安全、副作用小等特点临床上可作为优选的抗肿瘤药。  相似文献   

17.
以恰玛古多糖得率为指标,在超声提取及复合酶酶解单因素实验基础上,采用响应面法探究超声协同复合酶分步提取恰玛古多糖的最佳工艺条件。结果表明,超声协同复合酶分步提取恰玛古多糖的最佳提取工艺为:液料比33:1 mL/g,超声温度62℃,超声功率250 W,超声提取43 min后加入2.5%的复合酶(纤维素酶:木瓜蛋白酶:果胶酶=1:1:1,质量比),酶解pH5.4,酶解温度50℃,酶解时间52 min,在此条件下,恰玛古多糖得率为12.62%±0.18%。超声协同复合酶提取恰玛古多糖的得率较高,且工艺简便易行,适用于恰玛古多糖的提取。  相似文献   

18.
基于主成分与聚类分析探究西藏不同产地芜菁的品质。方法 以不同产地芜菁为原料, 对其基本营养及功能性成分和抗氧化能力进行测定; 采用相关性分析、主成分分析及聚类分析方法对芜菁品质进行综合评价。结果 分析表明12项指标可简化为5个主成分, 累计方差贡献率76.206%; 结合相关性分析, 从12项品质指标中筛选出5项核心品质指标, 即总酸、黄酮、维生素C、还原糖及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1,1-diphenyl-2-trinitrophenylhydrazine, 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 聚类分析结果显示15个产地芜菁可划分为3类, 各产地综合品质优劣排序为: LS>YD>DZ>SN>SG>LL>DQ>BR>SX>LW>BQ>BB>CY>MK>BS, 其中排序较相近的产地被聚为一类, 表明两种分析方法得出的结果较为一致。结论 该研究可为不同产地芜菁品质评价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HS-SPME)法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法提取芜菁牛肉丸的挥发性风味物质并进行分析和鉴定.结果 表明,煮制前芜菁牛肉丸检测出的风味物质有33种,煮制后芜菁牛肉丸检测出的风味物质有31种.与煮制前相比,芜菁牛肉丸挥发性风味物质中腈类物质变化明显,环丙乙腈、5-己腈含量增多,少了苯代丙腈,多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