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48 毫秒
1.
为了延长烤制鱿鱼片的货架期,本文采用37 ℃加速破坏实验,分别研究空白组、添加山梨酸钾组、添加乳酸链球菌素(Nisin)组及添加ε-聚赖氨酸盐组的烤鱿鱼片样品在贮藏7 d中理化指标的变化,考察贮藏过程中烤制鱿鱼片的TVB-N含量、菌落总数、微观结构、pH、色泽的变化,并对其进行感官评价,探究不同防腐剂对烤制鱿鱼片贮藏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贮藏的第7 d,乳酸链球菌素处理的烤制鱿鱼片的TVB-N含量比山梨酸钾组、ε-聚赖氨酸盐组、空白组降低了2.35、8.123、9.612 mg·100 g?1;空白组和山梨酸钾处理组烤制鱿鱼的菌落总数在第5 d时超过标准,分别为4.59、4.48 lg CFU·mL?1,ε-聚赖氨酸盐处理组烤制鱿鱼片的菌落总数在第6 d时超过国家标准,含量为5.08 lg CFU·mL?1。乳酸链球菌素处理组烤制鱿鱼片的菌落总数在贮藏过程中没有超过国家标准。不同防腐剂处理的烤制鱿鱼的色泽、质构和感官评分差异显著(P<0.05)。与ε-聚赖氨酸盐和山梨酸钾相比,乳酸链球菌素能有效的抑制烤制鱿鱼TVB-N含量、菌落总数的上升,且能减缓烤制鱿鱼质构和色泽的变化,使烤制鱿鱼保持良好的感官性状,是更有利于烤制鱿鱼贮藏的防腐剂。  相似文献   

2.
复合保鲜剂协同超高压对鲈鱼贮藏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提高鲈鱼贮藏期间的品质,以4℃冷藏鲈鱼为对照,采用超高压技术(200 MPa,5 min)结合2种不同的复合保鲜剂(0.15%壳聚糖+0.50%ε-聚赖氨酸、0.15%壳聚糖+1.50%ε-聚赖氨酸)保鲜鲈鱼,以菌落总数、理化指标(挥发性盐基氮TVB-N、pH、色度、剪切力)为评价指标,测定鲈鱼在4℃冷藏12 d内的保鲜效果。结果表明:冷藏鲈鱼货架期为6 d,单独超高压组的冷藏鲈鱼货架期为9 d,超高压结合复合保鲜剂后可将冷藏鲈鱼货架期延长至12 d,经过复合保鲜剂处理的超高压各组,在12 d时,其剪切力显著高于单独使用超高压组和冷藏对照组(p 0.05),且菌落总数TVC、挥发性盐基氮TVB-N、pH和白度均显著低于单独使用超高压组和冷藏对照组(p 0.05)。其中0.15%壳聚糖与1.50%ε-聚赖氨酸复配后保鲜效果最佳,能明显抑制鲈鱼冷藏过程中的菌落总数,减缓蛋白质分解,有效地保持了冷藏鲈鱼的品质。  相似文献   

3.
试验选择ε-聚赖氨酸(ε-PL)为生物源抗菌剂,添加柚子皮微晶纤维为增强剂,研究复合海藻酸钠涂膜试验对冰鲜鸭的保鲜效果的影响。采用SEM对复合膜的微观结构进行分析,研究了复合涂膜对冰鲜鸭肉储藏过程中的p H、挥发性盐基氮(TVB-N)、水分流失率、微生物指标、色差变化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ε-PL的添加有效增强了复合膜的抑菌性能,柚子皮微晶纤维的添加使复合膜内部形成稳定有序的网状结构,改善ε-PL分散性和稳定性;与空白对照组及单一海藻酸钠涂膜相比,1%ε-聚赖氨酸/海藻酸钠有效控制了冰鲜鸭肉储藏过程中TVB-N含量的升高,显著降低鸭肉的菌落总数和大肠杆菌菌落数(p0.05),1%ε-聚赖氨酸/0.1%柚子皮微晶纤维/海藻酸钠可以显著改善冰鲜鸭肉的水分流失(p0.05),保持鸭肉的鲜红色泽。该研究为海藻酸钠抗菌复合涂膜应用于冰鲜鸭肉保鲜包装提供了新的参考。  相似文献   

4.
《食品与发酵工业》2019,(24):202-208
通过测定鱼片的pH、汁液流失率、质地、硫代巴比妥酸(TBA)、挥发性盐基氮(TVB-N)、菌落总数和感官品质的变化,研究ε-聚赖氨酸(ε-polylysine,ε-PL)与魔芋葡甘聚糖(konjac glucomannan,KGM)复配对海鲈鱼片在(4±1)℃下贮存12 d的感官品质和物理化学特性的综合影响。结果表明,对照组在第9天时菌落总数高达6.34 lg CFU/g,已超过二级鲜度标准,感官分值不可接受,而ε-聚赖氨酸与魔芋葡甘聚糖组(K+P)样品仍保持较好的感官品质,在12 d时,TBA值和TVB-N值分别为0.765 mg/kg和20.25 mg/100 g,同时,pH、汁液流失率、质地、菌落总数和感官品质均低于单一保鲜组和对照组。ε-聚赖氨酸与魔芋葡甘聚糖复合保鲜效果优于单一保鲜剂和对照组,能显著延长海鲈鱼保质期至9 d以上。该研究为今后水产品保鲜提供了新的方向,也为ε-聚赖氨酸与魔芋葡甘聚糖的应用提供了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5.
利用壳聚糖、ε-聚赖氨酸和卡拉胶进行复合涂膜,以感官评定、菌落总数、pH、TVB-N、TBA、质构特性、SDS-PAGE凝胶电泳为指标,探究(4±1) ℃条件下不同涂膜处理对中国对虾保鲜效果的影响。研究表明:涂膜组的保鲜效果明显优于空白组,且复合涂膜效果优于单独涂膜。涂膜处理能够抑制贮藏期间细菌的生长,延缓蛋白质和脂肪的氧化变质。与空白组相比,复合涂膜可以将中国对虾的货架期延长4 d。  相似文献   

6.
侯伟峰  谢晶 《食品科学》2012,33(8):308-312
为延长南美白对虾的货架期,选取ε-聚赖氨酸、壳聚糖及植酸对南美白对虾进行处理,并对各组虾体感官、pH值、挥发性盐基氮、菌落总数和三甲胺指标的测定。结果表明:在(4±1)℃的贮藏环境下,与不添加保鲜剂组相比,ε-聚赖氨酸、壳聚糖及植酸平均能明显延长南美白对虾货架期2~4d。质量分数0.08%的植酸溶液能够较好地保持虾体的感官品质,而ε-聚赖氨酸在减缓虾体菌落总数和三甲胺含量方面具有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鱼精蛋白结合壳聚糖对草鱼片的冷藏保鲜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鱼精蛋白-壳聚糖复合保鲜剂对草鱼贮藏保鲜的可行性,本研究采用3种不同复合比例处理草鱼,4 ℃冷藏期间定期测定其菌落总数、TVB-N、汁液流失率、pH、鲜度指标K值并进行感官评价,反应鱼肉品质变化情况。结果表明:复合处理组(CP1、CP2、CP3)贮藏期间感官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CK),但处理组对pH变化影响较小。各组感官评分值与菌落总数、TVB-N、汁液流失率、K值变化趋势均表现出极显著相关性(p<0.01),相关系数r在-0.887~-0.991之间。其中CP2处理组(1%壳聚糖+0.5%鱼精蛋白溶液)保鲜效果最佳,贮藏10 d各指标均在可接受范围,相比对照组至少延长保鲜期4 d以上。这表明壳聚糖-鱼精蛋白复合保鲜剂能在贮藏期间较好的保持草鱼品质,延长其货架期。  相似文献   

8.
采用自组装法制备丁香酚纳米微粒,选取明胶-壳聚糖纳米微粒、丁香酚溶液以及空白处理作为对照组,对冷鲜猪肉进行涂膜处理,探究其对冷鲜猪肉贮藏中p H、持水力、挥发性盐基氮(TVB-N)含量、硫代巴比妥酸(TBARS)值、菌落总数、红度及质构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丁香酚纳米微粒能有效抑制冷鲜猪肉的p H、TVB-N含量、TBARS值增长,其效果显著优于丁香酚处理组(p0.05);丁香酚纳米微粒处理组a值高于同期丁香酚与明胶-壳聚糖处理组;丁香酚纳米微粒有效延缓冷鲜猪肉的持水力、质构指标弹性、粘聚性的下降;菌落总数实验表明,丁香酚纳米微粒组贮藏期可延长至13 d,与对照组(6 d)有显著差异(p0.05)。由此可见,丁香酚纳米微粒对冷鲜猪肉保鲜具有较好的防腐抗菌、抗氧化作用。  相似文献   

9.
为比较各种生物保鲜剂对冷藏带鱼的保鲜效果,考察不同生物保鲜剂在水产品防腐保鲜的应用,将百里酚、Nisin、茶多酚、ε-聚赖氨酸配制成浓度为1 g/kg的保鲜液,乳酸菌发酵液稀释1倍得到乳酸菌发酵液保鲜液,浸渍带鱼10 min,4℃冷藏,以菌落总数、挥发性盐基氮(TVB-N)、pH和TBA值为检测指标,考察不同生物保鲜剂的防腐保鲜效果。结果表明,各种保鲜剂处理组的保鲜效果均优于对照组,其中ε-聚赖氨酸和乳酸菌发酵液处理组显示出较强的保鲜效果,相比于对照组和其他保鲜剂处理组,能够显著抑制带鱼冷藏过程中菌落总数、挥发性盐基氮和pH的增长(p<0.05)。茶多酚处理组显示出较强的抗氧化能力,延缓了带鱼冷藏过程中TBA值的升高。百里酚和Nisin处理组能够一定程度延缓了带鱼的腐败变质,但总体上,其保鲜效果弱于ε-聚赖氨酸和和乳酸菌发酵液处理组。综合评定微生物指标、理化和感官指标,ε-聚赖氨酸和和乳酸菌发酵液对带鱼冷藏的保鲜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0.
本研究基于同位素标记相对和绝对定量技术研究冰温-2 ℃和冷藏4 ℃条件下,藏香猪冷鲜肉蛋白质组变化及其与微生物指标(菌落总数)、理化品质(总挥发性盐基氮(total volatile base nitrogen,TVB-N)含量、弹性)、蛋白质二级结构(β-折叠和β-转角相对含量)变化的关系。结果表明:与4 ℃贮藏条件相比,-2 ℃贮藏条件下猪肉菌落总数、TVB-N含量、弹性以及蛋白质二级结构变化速率相对较低。蛋白质组学分析结果表明,在-2 ℃和4 ℃贮藏条件下,猪肉中共179 个蛋白发生了明显变化,其中,丰度显著差异蛋白143 个。-2 ℃下16 d/0 d和4 ℃下16 d/0 d相比较有丰度差异蛋白97 个,其中共有丰度差异蛋白61 个。这些差异蛋白主要涉及结构蛋白、代谢酶、应激蛋白和钙调节蛋白等。差异表达蛋白的表达量与菌落总数、理化品质(TVB-N含量、弹性)、蛋白质二级结构(β-折叠和β-转角相对含量)之间的相关性分析表明,肌球蛋白、原肌球蛋白、钙蛋白酶抑制蛋白表达量均与肉弹性、β-折叠相对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与菌落总数、TVB-N含量、β-转角相对含量呈显著或极显著负相关(P<0.05,P<0.01),相对于这3 类蛋白,热休克蛋白与肉理化品质、蛋白质二级结构呈现相反的相关关系。结论:冰温贮藏能有效抑制腐败微生物增殖和猪肉蛋白质降解,降低藏香猪冷鲜肉TVB-N含量和减少蛋白质二级结构变化,维持肉弹性,进而达到冷鲜肉贮藏保鲜效果。本研究为深入理解冰温保鲜的分子机制、合理设计冰温贮藏条件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1.
本研究将ε-聚赖氨酸(ε-poly-L-lysine,ε-PL)内化于聚乙烯醇膜,获得ε-PL/聚乙烯醇复合膜,通过对其力学、抑菌圈、液体生长曲线及对包裹生鲜鸭肉后品质等实验,分析复合膜抑菌及维持生鲜鸭肉品质特性。结果表明:ε-PL浓度低于4%,50℃烘干5h时,复合膜成型良好;3%ε-PL的复合膜断裂拉伸应变率和拉伸强度效果最佳;固体平板条件下,复合膜对肠球菌、大肠杆菌、枯草芽孢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均有抑制作用,最大抑菌圈直径分别达到26.78 mm、26.48 mm、32.93 mm和27.83 mm;液体体系中,20 h后可完全抑制这四株菌株生长,抑菌效果随抑菌剂浓度增加而显著提升(p<0.05);10℃贮藏时,与空白组相比,4%ε-PL的复合膜有效抑制了生鲜鸭肉储藏过程中TVB-N含量的升高,显著降低其菌落总数(p<0.05),延长货架期4d以上。综合来看,ε-PL/聚乙烯醇复合膜具有良好抑菌特性,应用于生鲜鸭肉贮藏具有良好的保鲜效果。  相似文献   

12.
对天然保鲜剂茶多酚、乳酸链球菌素(Nisin)、ε-聚赖氨酸(ε-PL)应用于冷鲜鸡肉保鲜进行了研究。通过单因素实验,以感官评价、TVB-N值、pH值和细菌总数为评价标准,分别得出三种保鲜剂的最佳抑菌浓度分别是0.20%、0.08%和0.04%,且每组单因素的贮藏时间均为8d。在此基础上对三者进行复合保鲜,通过正交实验,得到最佳保鲜工艺条件为:茶多酚浓度为0.20%、乳酸链球菌素(Nisin)浓度为0.07%、ε-聚赖氨酸(ε-PL)浓度为0.04%。在此保鲜条件下,冷鲜鸡肉贮藏时间可延长至12d。  相似文献   

13.
以砂蜜豆樱桃为试材,研究了不同浓度ε-聚赖氨酸(ε-PL)对樱桃冰温(-0.5±0.5)℃条件下保鲜效果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ε-聚赖氨酸处理可以有效降低樱桃腐烂率,保持较高果梗新鲜率和樱桃表面原有亮度,还能够有效抑制可溶性固形物(TSS)含量下降和丙二醛(MDA)含量的增加,提高樱桃过氧化氢酶(CAT)和过氧化物酶(POD)的活性;其中,500mg/Lε-聚赖氨酸处理的樱桃在冰温贮藏期间达到了最好的保鲜效果。贮藏70d时,500mg/Lε-聚赖氨酸处理将腐烂率有效控制为10.7%,而对照组腐烂率已达14.4%,有显著差异(p0.05)。  相似文献   

14.
《食品与发酵工业》2019,(22):196-201
以藏羊肉为研究对象,用体积分数0. 8%孜然精油+0. 35%花椒精油+0. 25%肉桂精油+98. 6%TW-80(体积分数0. 01%)的复配精油进行涂抹,并真空包装后于4℃条件下贮藏,测定贮藏期间藏羊肉p H、汁液流失率、挥发性盐基氮(total volatile base nitrogen,TVB-N)、菌落总数及感官指标的变化。结果显示,在贮藏期间,复配精油处理组肉样p H、汁液流失的增长速率均显著(P <0. 05)低于TW-80组和空白组;空白组在15 d时菌落总数和TVB-N分别为6. 57 lg CFU/g和16. 51 mg/100 g,而处理组在24 d时菌落总数和TVB-N分别为6. 21lg CFU/g和15. 27 mg/100 g,才接近腐败标准;同时处理组在贮藏期间色泽、气味、弹性、黏度及煮沸后汤汁的感官评分均高于TW-80组和空白组。在真空包装方式下复配精油处理藏羊肉贮藏期延长了9 d,为藏羊肉贮藏保鲜方法的深入研究提供有效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为探究复合生物保鲜剂对金线鱼鱼肉肠的保鲜作用,采用空白对照、0.09%壳聚糖+0.07%柠檬酸+0.025% ε-聚赖氨酸+0.09%竹醋液复合生物保鲜剂、0.1%山梨酸钾对照处理金线鱼鱼肉肠,贮藏在4 ℃条件下,以菌落总数、pH、白度、持水性、质地为评价指标。结果表明:在4 ℃贮藏条件下,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菌落总数升高,pH和质地总体呈现升高趋势,白度先升高后下降,持水性下降。复配组的菌落总数和pH显著(p<0.05)低于空白组,白度显著(p<0.05)高于空白组。  相似文献   

16.
复合保鲜剂对美国红鱼调理鱼片贮藏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提高美国红鱼调理鱼片的贮藏品质,本研究采用乳酸链球菌素(Nisin)、ε-聚赖氨酸盐酸盐及其复合保鲜剂处理鱼片,评价了保鲜剂对鱼片鲜度指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调理液浸渍处理可显著延缓调理鱼片的菌落总数、TVB-N值、TBA值、p H等鲜度指标的变化,但会造成调理鱼片的汁液流失率增加。施加乳酸链球菌素(Nisin)、ε-聚赖氨酸盐酸盐均能抑制调理鱼片内微生物的生长,显著延缓调理鱼片TVB-N值、TBA值的变化。经复合保鲜剂处理后,调理鱼片各项鲜度指标均有改善,在贮藏过程中,施加复合保鲜剂的调理鱼片的菌落总数低于同期单独施加一种保鲜剂的样品0.03~0.34 log CFU/g,且可有效延缓鱼体内蛋白质分解和脂肪氧化,减少调理鱼片的汁液流失,表明复合保鲜剂的保鲜性能更优,可有效延长调理鱼片的货架期。  相似文献   

17.
4种生物保鲜剂结合冰温贮藏对红鳍东方鲀的保鲜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延长红鳍东方鲀的货架期,选用海藻酸钠、柠檬酸、植酸以及百里酚作为保鲜剂,以汁液流失、挥发性盐基氮及菌落总数为指标,研究其不同浓度下的保鲜效果。结果表明,保鲜剂处理组均较空白组汁液流失大,均能显著(p0.05)抑制腐败菌的生长,减缓TVB-N值的变化。其中,1.5%的海藻酸钠及空白组在贮藏第10 d时,汁液流失率分别为0.37%、0.34%,菌落总数分别为4.74、5.13 lg(CFU/g),TVB-N值分别为7.61、13.98 mg/100 g。0.5%的柠檬酸、0.9%的植酸在贮藏第15 d时,汁液流失率为分别为1.26%、3.98%,菌落总数为4.96、6.88 lg(CFU/g),TVB-N值为12.60、12.46 mg/100 g。1.0%的百里酚,汁液流失较小,保鲜效果较好,在贮藏25 d时,汁液流失率分别为3.65%,TVB-N值分别为13.46 mg/100 g,菌落总数分别为4.33 lg(CFU/g)。结论:综合各指标,1.5%的海藻酸钠、0.5%浓度的柠檬酸以及1.0%百里酚汁液流失较小,保鲜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8.
为提高鲜切苹果品质、延长货架期,探究超声-ε-聚赖氨酸盐酸盐复合处理鲜切苹果的最优参数及其保鲜效果。采用Box-Behnken设计,以菌落增长数为响应值,通过响应面法确定超声-ε-聚赖氨酸盐酸盐复合处理鲜切苹果的最佳参数。根据菌落总数、霉菌和酵母、色差、VC含量结果,评价超声-ε-聚赖氨酸盐酸盐复合处理对鲜切苹果贮藏期间的保鲜作用。结果表明,超声-ε-聚赖氨酸盐酸盐复合处理鲜切苹果的最优参数为:超声时间为10 min、超声温度为40 ℃、ε-聚赖氨酸盐酸盐浓度为0.2 g/L,切分前与切分后处理实际测定值分别为1.59 lg CFU/g、1.71 lg CFU/g,与预测值相对误差分别为3.92%、5.59%,拟合度高,模型可靠。利用优化的条件处理的鲜切苹果在4 ℃贮藏期间,细菌、霉菌和酵母增长速度显著低于(P<0.05)对照,VC未受到明显破坏,切分前超声-ε-聚赖氨酸盐酸盐复合处理组色差上升速度低于对照组。响应面法优化的超声-ε-聚赖氨酸盐酸盐复合处理鲜切苹果是可行的,其中切分前超声处理效果较好,货架期比对照组延长4 d。  相似文献   

19.
针对白虾易黑变、发臭,滥用亚硫酸盐及贮藏期短等问题,以新鲜白虾为试材,研究纳他霉素、ε-聚赖氨酸及纳他霉素协同ε-聚赖氨酸复合保鲜剂浸泡处理10 min后,0℃低温贮藏期间白虾品质特性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0.02%纳他霉素+0.06%ε-聚赖氨酸复合保鲜剂处理能有效抑制白虾冷藏过程中黑变的发生,b*值上升率降低13.21%,显著延缓细菌总数和挥发性盐基氮的增加,有效维持白虾营养价值,延长贮藏期(3~4)d。单一保鲜剂可延长贮藏期(2~3)d,其中,ε-聚赖氨酸保鲜效果优于纳他霉素。  相似文献   

20.
为了研制新型食用抗菌包装材料,以海藻酸钠为基材、1%(质量分数)甘油为增塑剂、2%CaCl_2溶液为交联剂,ε-聚赖氨酸作为抗菌剂,制备具有抑菌性能的海藻酸钠复合膜。比较分析ε-聚赖氨酸添加量对ε-聚赖氨酸/海藻酸钠薄膜的物理特性及抗菌性能的影响。红外光谱(FT-IR)分析表明:海藻酸钠膜的羰基吸收峰由原来的1 640 cm~(-1)迁移到1 670 cm~(-1)。DSC分析表明复合膜的熔化温度由195.83℃上升为198.71℃。复合膜分子之间形成了强烈的相互作用,其力学性能明显改善。当ε-聚赖氨酸在膜基质的添加量为8%时,其拉伸强度和断裂伸长率分别达到最大值30.61 MPa和30.45%。复合膜的抑菌性能随ε-聚赖氨酸浓度的增大而改善,当ε-聚赖氨酸在膜基质的添加量为8%时,薄膜抗菌能力最为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