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本文阐述了热电联产的特点和形式以及目前我国热电联产的发展现状,分析了我国热电联产的发展潜力。  相似文献   

2.
综述了现有热电联产机组的控制方法,对传统PID控制、现代控制和先进控制方式在热电联产电厂中的应用进行全面的阐述,并对我国热电联产电厂控制策略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3.
作者总结数十年来我国热电联产建设的经验,在肯定我国热电产成绩基础上,提出以往电联产建设上存在问题和改进意识,并结合国家最近文件精神,提出我国热电联产应坚持节能与环保并举,向多样化,高效化,小型化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4.
分布式能源系统可实现多类型能源互补供能、能量梯级利用,具有高效、环保、经济、可靠和灵活等特点。该文建立以经济性为导向的冷-热-电联产系统(CCHP)混合整数非线性优化配置模型,可对冷-热-电联产系统的原动机容量和太阳能集热器面积进行协同优化。选取北京地区某居住建筑为研究对象,利用传统热电联产系统、CCHP系统、耦合太阳能光热系统的CCHP系统分别对其进行冷、热、电能量供应,基于以电定热(FEL)和以热定电(FTL)两种运行策略对联产系统进行优化配置,并从经济性和能效性方面对3种系统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基于FEL策略优化得到耦合太阳能光热系统的CCHP系统在经济性和能效性方面更具优势。  相似文献   

5.
上海市某热电厂三联供系统运行效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阐述了上海某热电公司运用热电冷联产系统的系统形式、热电公司供给现状,分析该公司全年用能规律、运行策略及联产系统不同季节下热电比,对比两种不同系统形式(热电冷联产系统与分产系统)下的能耗及环境性能并提出优化系统运行的运行策略。结果表明:该热电公司在产生相同的蒸汽量的条件下,热电冷联产系统用煤量少于分产系统,全年整体节煤率约3.94%。热电冷联产系统环境收益比分产系统显著,运行期间减少污染物NOx0.1 t、SO27.1 t。优化运行策略后,夏季、过渡季相对于改进前系统节煤率分别为23%、11%。  相似文献   

6.
往复式内燃燃气电站(简称燃气电站)属大型清洁高效发电领域。目前燃气发电效率约为30%,而通过热电联产,能源利用率可达70%以上。由于热电联产具有节能减排、低碳绿色等优点,因此我国燃气热电联产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文章就燃气电站余热利用系统设计进行初步探讨,以期为其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张家驹 《工厂动力》1999,(1):23-25,18
《节约能源法》规定,国家鼓励发展热电联产、“六五”、“七五”我国要提出将热电联产作为一项重要节约措施,且直接投资近百亿建设热电厂,但热电机组的比重不是发展是下降了。因为电力系统建设热电厂的速度只有6%,远远低于火电建设的速度。为了真正的发展热电联产,必须解决以下三个问题。电力系统建设大机组的比重必须体现出发展热电联产;发展高温热水供热;改变目前热源、热网多头分管的弊病。  相似文献   

8.
《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第39条明确提示:国家鼓励发展下列通用技术:推广热电联产,集中供热,提高热电机组的利用率,发展热电梯级利用技术,热、电、冷技术和热、电煤气三联供技术,提高热能综合利用率。为贯彻"节约能源法",国家领导部门委托中国电机工程学会热电专委会组织编制发展热电联欢会的新文件,于2000年8月原国家计委,原国家经贸委、建设部、国家环保总局联合以急计基础[2000]1268号:《关于发展热电联产的规定》批准执行。其后我国热电联产的发展走上了快事道。  相似文献   

9.
本文主要介绍美国数据中心的耗能特性与分布式能源热电联产系统的优势,再通过实际案例分析分布式能源热电联产系统在数据中心应用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为我国数据中心供能方式提出一种新的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10.
热电肥联产大型鸡场废弃物沼气工程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着重介绍了热电肥联产大型养鸡场沼气工程的技术要点,并以杭州能源环境工程有限公司为例,介绍了热电肥联产工艺模式和水解除砂、生物脱硫等关键技术,以期为我国规模化养鸡场沼气工程的设计和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在热电联产机组中集成机械式热泵可以实现热电解耦,并影响机组的能耗特性。以某350MW热电联产机组为例,建立了供热机组变工况计算模型以及机械式热泵供热计算模型,比较了热电联产机组采用抽汽供热和压缩式热泵供热时最低电负荷率及煤耗量的差别,同时研究了热泵性能系数、电负荷率、热负荷率对机组能耗特性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在基准工况下,压缩式热泵供热较热电联产节能,且其机组的电负荷可调节范围更大。压缩式热泵供热相比抽汽供热减少的煤耗量随着热泵实际性能系数αCOP1、热负荷率增大而增大,随着电负荷率增大而减少,αCOP1为6.119,热负荷率为2.5,电负荷率为0.8时,节煤率为2.60%。  相似文献   

12.
本文重点分析了世界主要国家与地区的空调能效标准与政策,并与我国的空调能效标准和政策进行对比分析,最后提出应对世界各国空调能效标准壁垒的思路和建议。  相似文献   

13.
为降低集中空调机组不断增长的能耗及其所引发的环境问题,我国制订了单元式空调机和冷水机组能源效率标准.我国标准将空调产品的能效水平分为5个等级,等级5为能效限定值、等级1能效最高、等级2为节能评价值.与美国标准对比,发现我国标准在国际上处于较低水平.以中、美两国标准来衡量我国集中空调机组产品的能效水平,发现多数集中空调机组能达到我国标准的限定值要求,但离美国标准和我国标准的节能评价值要求仍然有较大差距.  相似文献   

14.
本文总结了我国空调热泵的能效标准,阐述了季节能效比SEER、综合部分负荷值IPLV和热泵热水机组全年能源消耗效率APF之间的关系,分析我国能效(分级)标准发展历程。其中,空调与热泵的能效标准,风冷从单一工况的制冷能效比EER或性能系数COP,发展到SEER和供热季节性能系数HSPF;水冷从单一工况COP,发展到综合部分负荷系数IPLV。提出低环境温度空气源热泵IPLV(H)的3级能效划分建议值。同时,指出能效标准的共性与问题,如理论工作还有待加强,评价指标不统一,部分能效标准缺失,能效标准未能及时与产品标准相对应等,并对今后能效标准的研究思路和方向给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东南亚地区房间空调器能效标准及其发展趋势的分析,发现东南亚地区房间空调器的测试标准和能效标准正处于升级阶段。各国能效测试标准主要参考国际标准ISO 16358-1:2013,并且根据各自地域气候条件相应调整与修订能效标准。研究结果有利于我国房间空调器出口产品平台的开发和模块化设计,提高产品开发效率。  相似文献   

16.
对中国与东盟主要国家的家用电冰箱的定义、测试标准、最低能源性能标准和能效标识进行对比分析。这些国家制定的电冰箱能效标准和标识的测试基础基本相同,能效标识可分为中国采用的欧盟样式和东盟主要国家采用的澳大利亚样式两大类。从技术、经济、文化等角度分析发现,中国和东盟国家家用电冰箱能效标准和标识已具备一致化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7.
对中国和东盟部分国家的家用空调器的定义、测试标准、能效标准和标识进行了比较和分析,发现尽管各国对家用空调器制冷量范围的划分有所不同,但它们采用的测试标准基本相同,中国的最低能源性能标准高于东盟国家的,能效标识可分为中国采用的欧盟样式和多数东盟国家采用的澳大利亚样式两大类。中国和东盟国家家用空调器能效标准已具备一致化的可行性;但就能效标识而言,应促进中国与东盟国家能效标识项目的相互了解,为将来可能出现的一致化契机作准备。  相似文献   

18.
为完善我国音视频产品能效测试标准的不足,通过调研和追踪发达国家的能效法律法规与标准,制定音视频产品能效检测方法和榆测标准,提出我国应对国外音视频产品能效技术壁垒方法,可起到指导出口企业提升音视频产品能效水平、提高出口音视频产品竞争力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介绍了溴化锂吸收式冷水机组能效标准出台的背景,对标准的重要内容进行了解析说明,并对能效标准实施后的趋势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20.
节能减排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任务,研发和推广高能效比的空调器可有效提高能源利用率。新出台的国家能效标准规定,从2009年开始,我国家用分体壁挂式空调器的能效比最低标准将从原来的2.6提高到3.2,提高空调器的能效水平成为当前空调行业的焦点。本文通过采用高效压缩机、提高换热器效率、翅片的高效化、高效换热技术如亲水膜、内缧纹铜管、提高室内外风扇的性能、合理选取制冷剂的分路数、毛细管长度和充灌量的优化匹配等措施,提高空调器的能效比从而实现节能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