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李建忠 《无损检测》1997,19(4):114-114
1 NDT人员资格鉴定与认证不统一所带来的弊病 《无损检测》杂志1996年第8期刊载了ISO9712—92国际标准“无损检测——人员资格鉴定与认证”,这对于推动我国无损检测人员技术资格鉴定和认证具有重要的意义。正如编者按所说的,无损检测界全体人员都应重视这一问题,并对以该标准为指针取得共识。  相似文献   

2.
回顾无损检测学会成立以来,我国在开展无损检测(NDT)人员培训及资格认证方面所做的工作,包括提出规则、制订标准、编写培训教材、引进先进工业国家的有关文件标准、与德国无损检测学会签订证书互认协议、国内NDT人员培训和技术资格鉴定的协调、统一及标准化等;概述国内各工业部门开展这方面工作的现状及国内目前还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呼吁NDT人员资格认证必须进一步统一化、标准化和完善化。  相似文献   

3.
刘斌 《无损检测》2014,(6):80-83
分析了国内无损检测人员的资格鉴定及等级人员考核的工作体系情况。通过对美国无损检测学会(ASNT)Ⅲ级认证证书在国内持证人员的增长情况、方法分布和地域分布进行的统计,分析了该资格认证体系在国内的当前状况及发展前景,得出中国的ASNT NDTⅢ级认证人员与邻国相比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4.
金宇飞 《无损检测》2006,28(4):212-215
介绍GB/T 9445 2005《无损检测 人员资格鉴定与认证》标准的修订概况和主要内容,并与GB/T 9445 1988和GB/T 9445-1999标准进行比较,总结出了新版标准的特点。  相似文献   

5.
王森  修博宇 《无损检测》2021,(2):64-66,75
从范围、管理体系、资格鉴定和认证、延期和重新认证、人员和档案管理等方面,对ISO 9712-2012和TSG Z8001-2019进行了比较,指出了两个体系的相同和不同之处,便于企业有针对性地选择无损检测培训体系.  相似文献   

6.
《无损检测》2011,(12):105-105
2009年4月,欧洲无损检测联合会派员对中国机械工程学会无损检测分会认证机构进行了互认审核,9月欧洲资格认证工作组会议上批准中国无损检测学会正式加入欧洲无损检测人员资格认证体系,授权颁发与欧盟互认的无损检测人员资格证书。中国机械工程学会无损检测分会资格认证委员会兹定于2012年按照GB/T9445--2008(ISO9712—2005)标准举办三期超声、射线、磁粉、渗透无损检测人员3级资格考证班。  相似文献   

7.
《无损探伤》2005,29(1):47-47
为确保武器装备科研生产质量,全面提高无损检测人员的技术水平,2003年10月20日国防科工委在北京召开了国防科技工业无损检测人员资格鉴定与认证委员会成立会暨第一次工作会,成立国防科技工业无损检测人员资格鉴定与认证委员会(以下简称“鉴认委”),英文名称为Qualification and Certification Committee for NDT Personnel of Defense lndustry。  相似文献   

8.
《无损检测》2006,28(10):552-552
无损检测学会人员资格认证体系在各地培训和考试机构几年来的共同努力下不断完善和发展,为了适应新形势的需要,与国际同步发展,经无损检测人员资格认证委员会商议决定,2007年1月1日起学会系统将执行GB9445-2005《无损检测——人员资格鉴定与认证》。  相似文献   

9.
肖峰 《无损检测》2000,22(10):458-460,463
介绍美国无损检测学会制订的几种主要的无损检测人员资格鉴定和认证程序,着重分析雇主认证体系和中心认证体系的特点。  相似文献   

10.
依据API SPEC 5CT《套管和油管规范》和API SPEC 5L《管线管规范》标准对无损检测(NDT)人员资格的要求,对ISO 9712:2012《无损检测——人员资格鉴定与认证》标准和ISO11484:2009《钢材产品——雇主的无损检测人员资格制度》标准的异同进行了分析,分析认为,两个标准规定的无损检测方法、无损检测人员资格鉴定等级和对雇主职责的要求不同,但对无损检测人员的视力要求、无损检测人员的操作授权及资格证书有效期的规定是一致的。  相似文献   

11.
张京焘  王俊涛  李慧娟  吴东流 《无损检测》2010,(12):984-986,998
国际航空航天工业无损检测人员认证主要采用雇主认证体系,按照NAS 410/EN4179国际通行准则开展认证。NANDTB是国际准则中特许的认证机构,开展航空航天无损检测人员符合性认证。为满足需要,2006年中国航空航天无损检测认证部(NANDTB-CN)成立,经过几年发展,已建立完善体系并开展大量工作,并初步得到国内外航空航天业认可。采用NANDTB-CN符合性认证,可有效保证人员资格的国际认可,能够降低成本及潜在风险,有助于获得客户的信任和认可。  相似文献   

12.
中国无损检测与评价技术的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沈功田 《无损检测》2008,30(11):787-793
无损检测与评价技术在我国日常产品质量检验和大量在用工业和民用设备的检验中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综述了我国无损检测与评价技术发展的历史、人员的培训和认证体系及统计、学术会议和仪器展览情况、标准现状、仪器的生产和销售状况、人员教育现状、目前的主要研究和应用领域。从统计结果看,我国拥有近17万无损检测人员和2000多家无损检测机构,2007年无损检测仪器的销售额达10亿元人民币左右,大专院校每年培养近千名无损检测专业的大专、本科和研究生。我国不仅对常规无损检测设备、器材和服务有着巨大的需求,而且对先进的无损检测仪器、技术和服务也有大量的需求。我国已成为一个无损检测仪器、技术和服务的巨大市场。我国的无损检测工作者已经在许多技术和领域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开发和成功的应用。  相似文献   

13.
徐可北 《无损检测》2002,24(4):177-180
根据航空工业无损检测人员资格认证工作的实际情况和发展要求,从有效利用信息资源和提高行业管理水平的角度阐述了建立航空无损检测授证人员管理信息系统的必要性和紧迫性;确定了系统工作目标,进行了子系统功能划分及设计;在Windows操作环境下,选择以Mi-crosoft Access2000为支持数据库、以可视化的Visual Basic6.0语言作为编程工具,成功地设计、开发了授证人员管理信息系统。  相似文献   

14.
0Introduction Internationalcertificationplaysaveryimportantrole whencompaniesparticipateininternationalmarketcompe tition.AsChinaisgettingstrongerattheaspectsofpoli tics,economy,scienceandtechnology,theopportunities thatChineseweldingfabricationenterpri…  相似文献   

15.
基于目前业内对标准GB/T 9445-2015/ISO 9712:2012的日渐熟悉,重点对其引用的关于发证机构要求的标准GB/T 27024-2014/ISO 17024:2012进行深入研究,并就重点内容展开论述,旨在为同行了解国际无损检测人员资格认证通行方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民用航空事业的飞速发展促进了航空维修业的发展。随着航空器结构设计思想和维修方式的进步,无损检测在民用航空器维修中的作用越来越突显。简要介绍了民航无损检测的发展历程和现状,民用航空器无损检测的特点以及无损检测技术在提高航空器维修质量,保证飞行安全方面发挥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7.
中德在焊接人员培训体系与焊接企业认证体系的多年合作为中国焊接体系与国际接轨、获取国际焊接学会授权奠定了基础;CANB,ATBs获得国际授权后,根据国内的实际情况,不断调整培养模式,促进国际焊接培训体系在国内的推广实施,20年来累计为国内培养了25000多名国际资质焊接专业人员(不含ISO 9606焊工等)。CANBCC获得国际授权10年来累计认证企业近600家,提升了焊接企业核心竞争力,促进了焊接企业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8.
中国无损检测界与世界的交流和合作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耿荣生 《无损检测》2007,29(8):431-433
介绍中国机械工程学会无损检测分会为促进中国无损检测事业的发展所开展的国际学术交流、无损检测人员资格认证、互认和人员培训方面的国际交流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