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正一、江苏省低压管道灌溉发展历程低压管道灌溉是一种将输水渠道替换成管道进行农业灌溉的工程形式,通过压力管道系统,把水输送到田间沟、畦,灌溉农田。目前低压管道灌溉技术已成为农业节水灌溉发展的重点。低压管道灌溉技术在江苏省的研究和应用可以追溯到20世纪50年代。限于当时的材料和技术水平,主要采用的是三合土管、灰土管和瓦  相似文献   

2.
《水利天地》2011,(6):34-37
1、什么叫控制灌溉?水稻控制灌溉是指在秧苗本田移栽后的各个生育阶段,田面不再长时间保留水层,而是通过观测稻田土壤含水量多少判断灌溉与否的一种水稻节水灌溉新技术。控制灌溉技术既不属于充分灌溉,也不属于非充分灌溉范畴。  相似文献   

3.
在美国很多地方采用林区灌溉的方法来净化生活污水。如华盛顿、宾夕法尼亚、明尼苏达、密歇根和加利福尼亚。据调查,用污水灌溉森林可以全年进行,灌溉杨树效果最好。对道格拉斯松树、加拿大方杉树灌溉也得到较好的效果。枫树的大部分植株比不灌溉的增产20~181%。森林中的草本植物同样也可以促进净化污水:从180厘米深处提取符合饮用水质的滤液,一星期的灌溉定额为50毫米。林区的污水灌溉用喷灌是最好的办法,而用污水灌溉是因地区条件不同而有差别的;一星期的灌溉定额一般在20~100毫米。  相似文献   

4.
通过分析坦桑尼亚农业现状、坦外农业灌溉合作形势、中坦农业灌溉合作的初步工作和面临的问题,探讨了下一步中坦农业灌溉合作的工作重点,包括改变传统灌溉思想观念、开展大型灌区示范建设、建立全国灌溉数据监测系统、开展中坦灌溉领域南南合作、培养灌溉技术服务队伍等五个方面。  相似文献   

5.
一 江泽民总书记指出:“要把节水灌溉作为一项革命性措施来抓”近几年来,南通市的农业节水灌溉事业发展较快,目前已经建成和正在建设一批高标准的节水灌溉示范区 投资额达422.94万元的如皋市磨头镇大阳高标准节水灌溉示范区、投资额达301.05万元的如皋市搬经镇搬东节水增产增效灌溉示范区,以及投资额均在100万元以(?)的启东市和合镇节水灌溉示范区、海门市海门港节水灌溉示范区都已建成投入正常使用。如东县苴镇、掘港镇、岔南镇和启东市惠丰乡、汇龙镇等节水灌溉示范区都正在抓紧建设之中 同时以输水渠道硬质化  相似文献   

6.
低压管道输水灌溉是一项节水灌溉新技术。它具有输水速度快,造价较低,省工、省水、省电、省地等特点,是一项具有广阔推广前景的节水型灌溉农业技术。  相似文献   

7.
滴灌技术在生态农业节水灌溉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滴灌技术是一种农业生产中较为常用的灌溉技术。相比普通的灌溉技术,滴灌技术具有节约用水、控制杂草生长的特点。与其他灌溉方式相比,滴灌技术具有水资源利用率高、灌溉均匀、适应范围广等优点,所以被看作当前最为先进的灌溉技术之一。文章介绍了滴灌系统的分类以及滴灌技术应用所需要的设备,阐述了滴灌技术在农业灌溉当中的优势,并提出了几种提高滴灌技术灌溉效果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农业管道灌溉放水口门配水一般采取人工方式,配水流量大小调控随意或者不能调控。本研究把现代农业物联网组网技术、多种传感器监测技术、阀门测控等技术与传统电动阀门结合起来,构建了一款适合管道配水灌溉一体化智能阀门设备,为灌溉管道的分水口流量按需灌溉调节控制提供了手段,可实现区域作物生长环境监测与作物灌溉动态配水灌溉方式。通过多台一体化智能阀门组网,还可以实现大范围灌溉调节按需调节优化配水灌溉,可实现灌溉水资源的集约化管理,提高灌溉效率。  相似文献   

9.
孙长华 《治淮》2000,(5):8-9
利用地下水灌溉,是淮北北部地区提高抗旱能力、保障作物稳产高产的根本途径。目前,该地区利用地下水灌溉的主要方式是机井灌溉、小口井灌溉,近几年又发展低压管道灌溉。从目前实际来看,机井灌溉仍占主导地位。但是由于多种原因,很多机井不能充分发挥效益,本文为此提出一些见解和建议。 一、提高成井质量,延长机井寿命,保证出水量  相似文献   

10.
在水资源相对困乏的今天,节水型灌溉技术已经受到广大科技工作者和农民的普遍重视。近几年来,水田节水型灌溉技术发展迅猛,但旱田灌溉发展比较迟缓,笔者根据几年的实际工作、试验,就旱田灌溉做以下初步探讨。一、旱田灌溉的几种主要形式旱作物由于其特性不象永田那样需大量的水进行漫灌。因而决定了其灌溉方式也是多种多样的,但主要的也不外乎以下几种,即喷灌、滴灌、低压管道输水灌溉和渠道输水地面灌溉等。二、几种灌溉形式的特点(一)喷灌、滴灌的特点。这两种灌溉方式均为先进的灌水技术,具有灌溉效果好、省水节能等诸多优点。…  相似文献   

11.
一、灌溉模数变化规律 灌溉模数又称灌水率,是指灌区单位面积上所需的灌溉流量,有净灌溉模数和毛灌模数之分,它是根据灌溉制度确立的。利用它可以计算灌区渠首的引水流量和灌溉渠道的设计流量,制定灌区用水计划。 净灌溉模数是单位面积田间实际需水流量。对于一个灌区来讲,它应根据各种作物的每次灌水定额逐一进行计算。对于某一种作物,每次灌水所需的灌水模数为:  相似文献   

12.
科技信息     
温泉乡果树小管出流环沟灌溉法 果树小管出流环沟灌溉法,是在原有微灌设备基础上实施的一种节水、抗堵塞的局部灌溉方法。该方法施工、操作简单,适应性强,适于灌溉果树、蔬菜。经水利部等有关专  相似文献   

13.
灌溉工程增产效益分摊方法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序言 灌溉工程的经济效益是指灌溉和未灌溉相比较,所增加的农、林、牧业产品(包括主、副产品,以下简称农业产品)的产量或产值,灌溉前、后的农业产品的产量都可以根据设计灌区附近地区的调查统计资料分析得出。如果设想灌溉前、后的农业技术措施(包括肥料、种籽、植物保护、耕作条件及田间管理等)基本相同,那么灌溉后比灌溉  相似文献   

14.
河北省灌溉水源不足,水库建设多以防洪、灌溉为主,利用灌溉水量发电。这类电站具有自己的特点,只有认真地考虑这类电站的特点,才能获得较好的经济效果。一、利用灌溉水量发电的电站的特点(一)由于这类电站是随着灌溉季节放水流量发电的,故本身没有保证出力,其装机不能替代系统的工作容量,并入电网后只可提供季节性电能,或解决  相似文献   

15.
为了推广应用毛细节水灌溉技术,通过室内试验分析相关技术参数,并依托广西崇左市陇铎片高效节水灌溉工程,建立试验示范区,开展糖料蔗毛细节水灌溉技术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糖料蔗在毛细节水灌溉条件下,生育期各生长指标均优于滴灌和无灌溉,其中:株高比滴灌增加1.2 cm,比无灌溉增加30 cm;株茎比滴灌增加0.06cm,比无灌溉增加0.23 cm;每亩有效茎比滴灌增加17株,比无灌溉增加630株;每亩理论产量比滴灌增加0.3 t,比无灌溉增加2.5 t。另外,毛细节水灌溉比滴灌节水5%左右。由此可见,毛细节水灌溉是一种防堵性能好、灌溉均匀度高、具有节水增产的灌溉技术,适合在山丘区糖料蔗节水灌溉。  相似文献   

16.
灌溉试验是一项基础性工作,其成果有利于提高灌溉水利用率和水分生产率。缙云观测点作为浙江省灌溉试验网络重要的一个环节,近年来持续开展了喷微灌条件下的经济作物灌溉制度试验研究。研究结合2012年观测资料并对试验结果进行了分析,得出经济作物不同灌溉方式的灌溉制度,同时对比分析了各灌溉方式节水率、增产效益情况。  相似文献   

17.
在农业耕作区,自动采集气象、水质、水情、工情、墒情等农业生产信息,针对农作物的不同生育阶段、需水状况做出相应的灌溉决策方案,调度灌溉系统自动运行,实现精确灌溉,是我国现代化节水灌溉技术的主要发展方向,而实现这一技术的关键就在于灌溉控制系统的设计和实施。本文将结合工程实践,介绍一套运行高效的灌溉自动控制系统。 该灌溉自动控制系统的实施工程位于山东省临沂市罗庄区付庄办事处的南部。结合项目区的规划、农田及水源状况、管理要求特点等,通过采用先进的  相似文献   

18.
柳林县山地丘陵区地形梁峁起伏、沟壑纵横,经济林灌溉存在水势相对高差大、沿途水资源损耗大、灌水利用率低等问题。微润灌溉具有节水效率高、自动化程度高、无需外在动力、水肥一体化同步进行等特点,文章分析了微润灌溉技术在山地丘陵区经济林的灌溉模式。这一技术的应用,破解了当地灌溉难题,提高了山地经济林灌水利用效率低等技术问题。  相似文献   

19.
为有效解决节水灌溉中存在的灌水时间长、能耗过多、灌溉水温低等问题,提出了蓄流分离式灌溉技术理论,基于供水与灌溉不连续、不同步、相互独立的用水机制,将作物灌溉的需用水量通过供、输水方式输至田间蓄流灌水容器之中,作物灌溉用水在自重作用下自流灌溉,即一种供水"蓄"与作物自流灌溉的"流"之间彻底分离的灌溉方法。通过该技术在果树等稀植经济作物灌溉中的应用表明,该技术与常规灌溉(沟畦灌)相比,节水30%~50%,果树增产5%~20%;与高效节水灌溉技术相比,节能降耗75%以上,用水时间减少50%以上;与常规灌(沟畦灌)和高效节水灌溉技术相比,提升灌溉水温10%~35%。  相似文献   

20.
《治淮》2020,(9)
正一、背景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离不开水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农业节水灌溉是水资源节约与保护最重要的组成部分。通过新技术新设备对农业灌溉进行优化,不仅能够有效地降低资源浪费,更能提高水的利用率。现阶段我国节水灌溉发展程度一般,可通过加强对膜下滴灌、膜下软管灌溉技术、喷灌技术、加压滴灌技术、半自动灌溉技术等节水灌溉方式的科研力度和有效实施,减少水资源浪费,创造更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