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江苏水利》2012,(4):I0003-I0003
中水收集处理回用系统采用PLC可编程控制器实现中央控制,各个水池(中水调节水池、接触氧化池、生化沉淀池、中水储水池)的液位控制;提升泵、过滤泵、回供水增压泵、增氧机、过滤及反冲等设备的运行及切换,均通过可编程控制器根据液位、压力、时序等物理量,实现自控联动。  相似文献   

2.
天津大学游泳馆中水回用工程的调试与运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绍了规模500m3/d的生物接触氧化池—浸没式膜生物反应器处理洗浴废水的中水回用工程的设计参数、调试和运行情况,分析探讨了工程运行中出现的一些问题。检测数据表明,该工艺运行稳定可靠,出水稳定,出水CODCr<50mg/L、NH3—N<2mg/L、LAS<1mg/L,且无色无味、检测不到SS,符合《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城市杂用水水质》(GB/T18921—2002)要求。  相似文献   

3.
随着聊城市近几年来房地产市场的发展,住宅小区的规模不断扩大,这为住宅小区中水回用技术的推广应用提供了有利的条件。本文结合聊城市某水利居民小区中水回用项目的开展,阐述了推广城市住宅小区中水回用技术、促进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有效提高水资源利用率的必要性,分析了发展城市居民小区中水回用的技术可行性与经济可行性,并提出了有关建议。  相似文献   

4.
云兰 《山西水利》2007,23(4):30-31
结合山西水资源短缺的实际,阐述了中水回用技术在有效解决水资源短缺、促进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方面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同时就中水回用的前景预测和当前存在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有关思考和建议。  相似文献   

5.
综述了我国中水深度处理工艺的发展历程、相关工艺在国内电厂的主要研究与应用情况及其主要问题与控制策略。石灰混凝法是热电厂中水回用的第二代处理工艺,应用广泛;双膜法及全膜法具有更高的污染物去除效率,已成为目前热电厂中水回用的主流深度处理工艺。膜污染是膜法深度处理工艺的限制因素,膜污染形成机制与控制策略研究成为中水回用领域的研究热点和难点。随着水处理技术及设备的发展,一些新型的材料、技术和设备也逐渐推广应用于热电厂的中水深度处理;未来城市中水将成为热电厂的第一水源,膜法将成为中水深度处理与回用的最关键工艺,其预处理和深度处理工艺将实现多样化与高效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地下渗滤中水回用技术的工艺设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地下渗滤技术处理生活污水使之作为中水资源再生回用,可有效地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充分实现污水的就地收集、就地处理和就地利用。本文结合笔者从事科研设计的生产实践,着重介绍地下渗滤技术的工艺原理、工艺流程、工艺特点及工艺设计要点,并介绍了规模分别为50m3/d和300m3/d的两个示范工程的处理效果。  相似文献   

7.
王文斌 《中华建设》2011,(8):119-121
1.污水处理厂工艺流程说明由于朔黄铁路生活污水量不大,最终出水对水质要求较高,且最终出水作为中水回用,采用氧化沟处理工艺,采用下图所示的工艺流程:  相似文献   

8.
针对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混合处理,工业废水对处理系统冲击负荷大、污水生物处理系统运行不稳定,微絮凝—砂滤深度处理药剂消耗量大等城镇污水处理厂面临的实际难题,提出了“全程控制、整体优化、减排降耗”的污水处理厂优化运行和水质安全保障原则与技术路线.研究开发出包括废水生物抑制性监控技术、A2/O工艺稳定运行与强化脱氮技术、微絮凝—砂滤工艺优化和自动加药技术以及污水深度处理雾化曝气、臭氧氧化技术等在内的成套技术和关键设备.A2/O工艺优化运行与强化脱氮技术和微絮凝—砂滤深度处理工艺优化技术结合,在保障污水处理厂出水水质的同时降低了能耗和药耗,关键水质指标稳定达到景观用水标准,有力地支持了污水处理厂尾水景观利用,显著改善了水环境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