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固体电解质是发展高安全、高能量密度全固态锂电池的重要材料基础。由聚合物相与无机相复合形成的聚合物复合固体电解质,兼具聚合物轻质、柔性,以及无机材料高强度、高稳定性等优势,是最具应用潜力的固体电解质材料。目前,制约聚合物复合固体电解质实际应用的主要瓶颈问题为其室温离子电导率较低。综述了目前关于聚合物复合固体电解质离子传导机制的科学认识以及提升其离子电导率的方法,分析了先进表征工具在揭示聚合物复合固体电解质离子传导机制方面的应用潜力,并展望了聚合物复合固体电解质未来的发展方向和工作重点。 相似文献
3.
4.
固态储能器件由于其在安全性和潜在的高能量密度方面的优势,被认为是下一代能量存储设备。固态电解质作为固态储能器件的关键元件,具有高的安全系数,近年来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其中聚合物固态电解质由于其制备简便,价格低廉且界面相容性好等优点,成为固态电解质的重要组成部分。文中从聚合物的微观结构和聚合物固态电解质的宏观形态出发,分别概述了聚环氧乙烷(PEO)、聚碳酸酯(PC)、聚硅氧烷和其他聚合物基固态电解质的传输机理及在各领域的发展与应用,并对聚合物固态电解质未来的发展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5.
6.
7.
8.
作为一种高效的能源转换装置,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SOFC)因具有高效率、环境友好和燃料灵活等优点受到广泛关注.电解质作为SOFC的核心部分,其性能的好坏直接决定SOFC的性能.SOFC使用的传统电解质材料是部分氧化钇稳定的氧化锆(YSZ),但因其工作温度高(约1000℃),由此带来电极材料的选择、密封等诸多困难.因此,开发适用于中低温下的电解质对推进SOFC的商业化进程至关重要.单元素掺杂的氧化铈基电解质在中低温下的电导率高于同温度下YSZ的电导率.然而,CeO2基电解质也存在以下不足:在低氧分压下,部分Ce4+被还原为Ce3+而产生电子电导;在中低温度下,晶界电阻较大而使总电导率降低.影响CeO2基电解质电导率的因素较多,如粉体的制备方法、烧结体的微观形貌、掺杂剂的种类和浓度.其中,较为重要的影响因素是掺杂剂的种类及其浓度、粉体的制备方法.针对以上问题,研究人员普遍认为,相比于单掺杂CeO2,元素共掺或多掺(尤其掺杂稀土元素)更有利于改善电解质的离子电导率,并降低电子电导率.掺杂元素的种类通常包括:稀土元素和部分碱土金属元素.除元素掺杂外,不同碳酸盐复合的CeO2基电解质也引起了研究人员的兴趣.在制备方法上,采用微波烧结、多元醇法、静电纺丝等不同粉体制备方法可得到高离子电导率的电解质,此外,将电解质薄膜化或采用脉冲激光沉积(PLD)在CeO2电解质基底上沉积一层隔膜都可以降低电子电导,提高电导率.本文结合最近几年学者们对CeO2基电解质的研究状况,简述了元素掺杂、粉体的制备方法以及电解质薄膜对CeO2基电解质电性能的影响,并对其发展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9.
制备了一种以聚乙烯醇(Poly(vinyl alcohol),PVA)为基,掺杂物为钨硅酸(silicotungstic acid,STA,SiO2·12WO3·26H2O)和二氧化硅的新型有机/无机复合电解质膜.YIIR及XRD分析表明,STA和SiO2被掺杂进复合电解质中;TGA和DSC分析表明,此种复合电解质膜具有很好的热稳定性,能承受115℃的高温.将复合电解质膜应用于SO2传感器中,传感器电流响应信号与SO2气体浓度有较好的线性关系.这种新型的电解质应用于传感器中,能消除液体电解质传感器易漏液或干涸带来的弊端,具有很好的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10.
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SOFC)是20世纪80年代迅速发展起来的新型发电技术,能量转换效率可高达70%~80%,被称为21世纪最有前途的绿色能源.主要介绍了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所用钙钛矿结构电解质材料的研究进展,集中讨论了LaGaO3系、(Ba,Sr)CeO3系和PrGaO3系的结构特性、制备方法、电学性能和应用前景.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钙钛矿结构电解质材料的发展趋势是:对基质材料进行二元或多元掺杂以形成综合性能更优的复合氧化物;研究和开发与之相适宜的电极材料;进一步提高固体燃料电池的稳定性和能量转换效率. 相似文献
11.
N. I. Sorokin 《Inorganic Materials》2004,40(9):989-997
The effects of atomic structure, preparation conditions, and thermal history on the mechanisms of anion conduction in SnF2-based solid electrolytes are analyzed, and the potential electrochemical applications of such materials are outlined. 相似文献
12.
13.
14.
15.
M. Micoulaut 《Journal of Superconductivity》2002,15(6):627-634
There is growing evidence that electronic and molecular networks present some common universal properties, among which is the existence of a self-organized intermediate phase. In glasses, the latter is revealed by the reversibility window obtained from complex calorimetric measurements at the glass transition. Here we focus on amorphous networks and we show how this intermediate phase can be understood from a rigidity percolation analysis on size increasing clusters. This provides benchmarks and guidance for an electromechanical analogy with high temperature superconductors. 相似文献
16.
综述了固态锂离子电池用的玻璃及玻璃陶瓷固体电解质材料研究现状, 包括氧化物、硫化物及氧硫化物玻璃固体电解质材料和氧化物、硫化物玻璃陶瓷固体电解质材料的电化学性能, 并讨论了材料的结构和形貌对其电化学性能的影响, 以及全固态电池的性能, 最后对全固态锂离子电池的应用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7.
磷灰石类新型电解质材料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具有低活化能和高氧离子电导率的磷灰石类氧化物,作为中低温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中极具应用潜力的新型电解质材料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本文介绍了磷灰石类氧化物的基本性质与其结构的关系,概述了掺杂对材料性能的影响,并讨论了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及今后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8.
钡镁锰矿合成及在水溶液中电化学性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合成了一种二氧化锰电池正极材料.用改进的碱性条件下合成晶型良好的纳米δ-MnO2,合成出了含 Mg2+的钡镁锰矿(Todorokite),经 XRD、 TEM测试表明其为粒度均匀的纳米大隧道(3×3)MnO2,并在碱性和中性电液中对样品进行恒流放电,循环伏安等电化学性能测试,结果表明循环稳定性良好。 相似文献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