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UCG-IGCC发电尾气中含有大量的CO_2和N_2,可将发电尾气注入煤层中,利用CO_2对CH_4的竞争性吸附优势和N_2的分压来强化煤层气的开采,采出的煤层气也可利用IGCC发电机就地转化为便于输送的电力。最后提出了UCG-IGCC发电尾气强化煤层气开采及利用的一种工艺流程及该技术的优点。  相似文献   

2.
世界煤层气开发利用现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随着世界能源与环境问题日益引起人们的注意,煤层气的开发利用在世界各国迅速展开。美国1994年的煤层气产量已达215亿m^3,中国、澳大利亚和波兰等国也积极用地面和井下抽放方式开发煤层气。煤层气的利用已包括民用燃料、工业锅炉燃料以及瓦斯发电、生产化工产品和瓦斯汽车。本文将全面介绍世界主要产煤国家的煤层气资源分布、煤层气开采利用现状,讨论煤层气开采技术的特点,分析了煤层气开发过程中遇到的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3.
煤层气发电技术现状及我国煤层气发电存在的问题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煤层气发电是煤层气资源利用的最佳途径之一,发电设备主要包括内燃机、燃气轮机、蒸汽轮机,结合联合循环、热电联产等,它们有各自的优点和适用范围。本文首先介绍了几种煤层气发电技术及设备,对各种煤层气发电方式的优缺点进行了对比分析;其次,简单介绍了世界各国的煤层气发电项目开展情况;最后,对我国在煤层气发电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4.
根据国内外煤矿区煤层气利用技术发展趋势,不同浓度煤层气均能实现有效利用,目前对多种煤层气利用途径综合评价和对比分析研究不足,不同政策因素对煤层气利用带来的经济影响仍需深入探讨。构建了煤矿区煤层气利用途径技术-经济-环境多指标评价体系,建立了模块化输入输出模型。在对中高浓度煤层气发电、中高浓度煤层气提浓制LNG、中高浓度煤层气提浓制CNG、低浓度煤层气发电、极低浓度煤层气供热、低浓度和极低浓度煤层气混配发电等6项典型煤矿区煤层气利用途径工艺分析基础上,展开不同浓度煤层气利用途径技术、经济和环境指标评价,并分析不同补贴力度对煤层气利用经济效益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澳大利亚煤矿区煤层气开发利用现状及中澳合作前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澳大利亚煤炭和煤层气储量丰富,煤层气开发利用居于领先地位,本文主要介绍了澳大利亚煤层气储量、开发利用技术和项目开发现状,以及中澳两国在煤层气领域的合作前景。  相似文献   

6.
李中军 《中州煤炭》2018,(6):152-156
煤矿低浓度煤层气及乏风瓦斯对空排放造成巨大的能源浪费,并造成显著的温室效应趋势,是煤矿最主要的温室气体排放源。按国家煤层气利用的发展规划,在“十三五”阶段将会有煤层气利用技术的广泛推广应用。针对煤层气利用技术,如煤层气深冷液化提纯技术、低浓度煤层气内燃机发电技术等,国内外已有较多科研院所及设备厂家开展了相关技术研究工作,探讨其合理高效利用的途径及实施方式。介绍了低浓度煤层气的主要技术利用途径,对各利用途径的优缺点及适用特点进行了剖析,并对各类技术途径的应用现状进行了阐述,对其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7.
我国煤矿区煤层气发电方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发电作为煤层气资源利用的最佳途径之一,受到了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文中首先介绍了我国煤层气资源的分布,对各种利用形式加以阐述,着重分析了煤层气发电系统的流程和各发电机组的优缺点,以及各种发电技术。  相似文献   

8.
煤层气利用技术研究现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煤层气的物理化学性质,从民用燃气、化工应用、瓦斯发电、矿井乏风利用、甲烷的液化诸方面简述了国内外煤层气的利用现状。我国煤层气资源丰富,但开发利用处于起步阶段,今后应加大煤层气开发工程技术,储存和提纯技术及煤层气利用技术的研究。  相似文献   

9.
中国煤层号开发利用现状及发展趋势   总被引:15,自引:4,他引:11  
总结了最近几年中国煤层气(瓦斯)的抽采及利用现状,阐述了中国目前煤层气抽采、利用技术及煤层气CDM项目的进展.针对现在正在研究的技术指出,未来中国煤层气进一步发展的方向是大力开发煤层气发电、低浓度瓦斯利用、VAM利用及煤层气液化.  相似文献   

10.
变压吸附技术在煤矿区煤层气利用中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煤矿区煤层气目前主要用于民用燃料、发电燃料和化工原料。本文提出采用变压吸附技术,将低浓度煤层气浓缩为高浓度煤层气,从而进一步加工处理生产压输天然气(CNG)和液化天然气(LNG)的技术方案。文章还以重庆松藻煤电公司为例,对这种煤层气利用新方案的经济性作了分析。  相似文献   

11.
国外煤层气技术考察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美国煤层气含量测定技术,煤层气井完井和压裂技术,煤层气发电技术和煤层气项目经济评估的考察。提出了加快开发我国煤层气勘探和开发建议。  相似文献   

12.
煤层气综合利用技术方案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朱超  黄盛初 《中国煤层气》1996,(1):23-26,33
煤层气可作为一种新的洁净能源取代煤炭和天然气。现我国煤层气抽取量的90%作为民用燃料,剩余的作为化工原料。本文重点论述了我国煤层气的民用、直接工业应用、发电和瓦斯汽车利用情况及今后发展规划。并简述我国天然气管道运输的概况,以及介绍几种煤层气的提纯技术。  相似文献   

13.
目前澳大利亚最大的煤层气电厂(该项目为1亿澳元)每天将528000m‘的煤层气转换成94MW电力,相当于每年减少温室气体CO。排放3.SMt。该电站建在距悉尼80km处的阿平(Appin)矿和塔(Tower)矿这两个长壁开采矿附近。这是世界上最初建设的煤层气发电电厂中的一个,它从两矿通风巷空气中和瓦斯抽放系统中捕集甲烷。阿平矿有54套发电设备,每年将92Mt煤层气转换为电力,塔矿有40套发电设备,能转换48Mt煤层气。该系统除了能发电创收外,还能为煤矿提供备用电力。煤层气发电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健康…  相似文献   

14.
我国煤层气利用技术现状与前景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黄盛初  朱超 《中国煤炭》1998,24(5):25-28
煤层气可作为一种新的洁净能源取代煤炭和天然气。1996年,我国煤层气抽放量达6.3亿m^3,利用量达4.8亿m^3,其中民用煤层气量约占利用总量的74%,其余用作锅炉和工业窑炉燃料,以及生产化工产品等。本文重点分析和介绍了我国煤层气民用、工业应用、煤层气发电、天然气汽车、管道输送以及煤层气提纯技术现状及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5.
基于能源结构发展趋势以及“双碳”战略背景下,开发利用煤层气资源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由于自身性质影响,低浓度煤层气资源利用率较低,且主要用于发电。其中,燃气内燃机组发电以其适应能力强、占地面积小、启动时间短、发电效率高等优势得到广泛应用。在发电过程中,安全输送利用系统是低浓度煤层气安全高效发电的前提,结合煤层气爆炸管道传输特性,需配置防逆流、阻火泄爆、抑爆、阻爆等多重安全装置,同时应注意其水封、监测及响应时间以满足相关需要。由于低浓度煤层气抽采的不稳定性,为确保内燃机组高效运行,引入PID算法以实现压力、浓度参数的动态调整,为低浓度煤层气电厂安全高效稳定运行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16.
对当前我国煤层气抽采利用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概述;根据抽采瓦斯浓度的不同,重点介绍了煤层气发电、蓄热氧化、物理萃取富集等各级低浓度煤层气主流利用技术的发展情况,并指出其中亟待解决的关键技术工艺难题及解决思路;分析强调了低浓度煤层气利用技术发展的重要性,并对其产业前景作出展望。  相似文献   

17.
昆士兰州是澳大利亚煤层气生产发展最快的一个州,也是煤层气利用前景最为广阔的一个州.本文简要分析、讨论了近些年澳大利亚昆士兰州煤层气的储量和产量增长情况,市场和投资利用前景,以及煤层气利用对昆士兰州的意义.同时,也认为我国应进一步加强对外交流与合作,加速和强化对煤层气的利用.  相似文献   

18.
在对煤层气抽采利用现状进行分析概括基础上,重点对低浓度煤层气现阶段主流采用的发电、蓄热氧化、提纯等技术进行介绍,指出急需解决的问题以及可以采取的解决思路;最后对低浓度煤层气利用的重要性及产业发展前景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19.
我国煤层气资源丰富,但利用率不足20%,针对这一情况,通过研究发现其原因在于:一方面我国煤层透气性差,抽采率及抽采浓度低,不利于煤层气利用;另一方面我国煤层气利用技术和途径单一。提高煤层气抽采率和抽采浓度,并采用包括民用、发电、浓缩和通风煤层气利用等各种技术手段,综合利用不同浓度的煤层气,可实现煤层气资源的高效利用,并缓解对环境的排放压力。  相似文献   

20.
安阳龙山地区煤层气储量丰富,对其进行抽采利用,既可充分开发利用资源,又可促进矿井安全生产.介绍了龙山煤矿煤层气资源现状及抽采利用情况.该矿利用低浓度煤层气发电,解决了低浓度煤层气长距离安全输送的技术难题.实践证明,煤层气发电具有显著的经济、社会效益和广阔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