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富血小板血浆(PRP)对人真皮成纤维细胞(hDFbs)在体外培养条件下增殖能力的影响,探讨PRP促进皮肤、黏膜伤口愈合的机制.方法:PRP和hDFbs来源于健康成年人,两次离心法制备PRP,倒置相差显微镜观察0、12.5%、25.0%、50.0%和100.0%PRP浓度作用下 hDFbs的增殖;免疫细胞化学检测50.0%浓度不同剂量PRP作用下细胞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PDGF)的表达;荧光染色技术观察PRP作用下hDFbs在纯钛材料表面的生长;流式细胞术检测PRP培养后不同时间hDFbs细胞周期;CCK-8法检测不同浓度PRP培养条件下细胞增殖活力.结果:倒置相差显微镜下见PRP各浓度组细胞数量均多于对照组,细胞数量增加、折光性增强;免疫细胞化学检测,30 μL PRP组PDGF表达量最高且细胞密度最大,但10 μL PRP组累积吸光度值(IOD)高于20 μL PRP组(836.27±21.15 vs 794.35±30.26,P<0.05);荧光染色技术观察,PRP组材料表面hDFbs细胞密集,数量较对照组高;细胞周期检测,PRP促进细胞进入S期进行DNA复制,PRP作用后第2天PRP组S期细胞百分比高于空白组(34.41% vs 22.00%,P<0.05),第8天PRP组G0/G1期细胞百分比高于空白组(95.07% vs 89.70%,P<0.05);CCK-8测定细胞增殖活性,100.0%PRP组吸光度A450值高于12.5%PRP组(34.41% vs 22.00%,P<0.05).结论:高浓度的PRP虽然表现较强的促细胞增殖作用,但并不存在浓度、剂量依赖性,适宜浓度的PRP可促进hDFbs的增殖.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增强子结合蛋白C/EBPα在白血病裸鼠体内的肿瘤抑制作用.方法 将30只BALB/c裸鼠随机分转染组(10只)、空载组(10只)、对照组(10只),建立皮下瘤模型,并将30只BALB/c裸鼠如上分组建立白血病模型,将C/EBPα稳定表达细胞株pEGFP-C/EBPα-K562、空载细胞株pEGFP-K562及白血病细胞株K562分别经皮下和尾静脉注射到相应组裸鼠体内,形成皮下瘤和血液病模型.观测皮下肿瘤的变化,应用TUNEL检测细胞的凋亡,瑞特-吉姆萨染色观察血液病模型裸鼠外周血和骨髓中白血病细胞增殖能力,RT-PCR检测增殖相关基因的表达.结果 皮下瘤模型中pEGFP-C/EBPα-K562组肿瘤质量及最大直径为(24±0.1)g和(11±2)mm,空载组和对照组分别为(5.1±0.3)g、(19±3)mm和(5.7±0.4)g、(23±3)mm(均P<0.05),TUNEL检测发现pEGFP-C/EBPα-K562组肿瘤细胞凋亡明显增加(P<0.05);血液病模型鼠外周血可见白血病细胞,pEGFP-C/EBPα-K562组白血病细胞增殖能力明显低于空载组和对照组,可见明显细胞分化现象,RT-PCR检测发现p53基因上调和c-myc基因下调.结论 增强子结合蛋白C/EBPα在白血病小鼠体内具有促进肿瘤细胞凋亡和抑制白血病细胞增殖的能力,并能促进白血病细胞分化.C/EBPα的白血病抑制作用可能是通过对相应基因的调控来实现.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放射性125I 粒子植入对裸鼠人乳腺癌细胞种植瘤的抗肿瘤作用,阐明其抗肿瘤机制.方法:将120只人乳腺癌细胞MCF-7移植瘤模型的裸鼠,随机分为3组:放射性125I粒子植入组、空粒子植入组和无粒子植入组,每组40只,按照巴黎系统原则植入粒子.采用RT-PCR和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肿瘤组织中Fas mRNA和蛋白的表达以及caspase-3和caspase-8酶的活性,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结果:人乳腺癌细胞MCF-7放射性125I 植入组与空粒子组及无粒子植入组比较,肿瘤组织体积明显缩小(P<0.05),Fas mRNA、Fas蛋白、caspase-3及caspase-8表达均明显增高(P<0.05),其中caspase-3和caspase-8表达均大于0.6.流式细胞术显示,放射性125I粒子植入组G0/G1期细胞显著增多(P<0.05),而S期细胞明显降低(P<0.05).结论:放射性125I 粒子植入人乳腺癌肿瘤内可以杀伤肿瘤细胞,抑制肿瘤细胞生长周期,促进肿瘤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4.
李雯霞  刘建英  万斌 《稀土》2007,28(5):77-82
将糖尿病SD大鼠随机分为低剂量(0.01mg/kg LaCl3)、中剂量(0.05mg/kg LaCl3)、高剂量 (0.25mg/kg LaCl3)组及对照组,治疗后8周测随机血糖、空腹血清胰岛素及C肽,并行HE染色、TUNEL染色及透射电镜观察.结果表明,低剂量LaCl3可通过抑制葡萄糖介导的胰岛B细胞凋亡,促进胰岛B细胞再生,修复及保护胰岛B细胞功能.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在裸鼠结肠癌肝转移模型中,富含脯氨酸的蛋白酪氨酸激酶2(proline-rich tyrosine kinase 2,Pyk2)对人结肠癌细胞肝转移能力和超微结构的影响.方法:利用正义及反义cDNA技术,在人结肠癌细胞系SW480基础上,构建Pyk2高表达的细胞系SW480-Pyk2+及低表达的细胞系SW480-Pyk2-作为实验组,并以转染空载体的细胞系SW480-vector和原细胞系SW480作为对照组.4组共32只4周龄的Babl/c nu/nu雄性裸鼠,用脾注射保留脾脏法构建裸鼠肝转移瘤模型.6周后处死裸鼠,用Western blot检测瘤细胞中Pyk2蛋白的表达,计数肝转移瘤数目,电子显微镜下观察肝转移瘤细胞的超微结构.结果:6周后裸鼠肝转移模型建立成功,Western blot显示SW480-Pyk2+组的蛋白表达量明显高于空载体组(SW480-vector)和SW480组,SW480-Pyk2-组的蛋白表达量明显低于SW480组和SW480-vector组;肝转移瘤计数显示SW480-Pyk2+组明显少于SW480-vector组及SW480组,SW480-Pyk2-组明显多于SW480-vector组及SW480组(P<0.05),而SW480-vector组与SW480组之间无明显差异;电子显微镜下观察发现,SW480-Pyk2+组细胞连接发育较成熟,有形成腺腔趋势,微绒毛较多,细胞器较多,粗面内质网较多,细胞异型性较轻;而SW480-Pyk2-组细胞连接发育不良,细胞器少,微绒毛短小而稀疏,细胞核异形明显,有核沟.结论:Pyk2能减少结肠癌肝转移灶的数量,改善细胞的异型性和细胞连接发育,并可能通过此机制抑制肿瘤转移.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炎症牙髓中巨噬细胞炎性蛋白1α(MIP-1α)的表达,揭示MIP-1α在牙髓炎发生及发展中的可能作用.方法:选择正常牙髓组织及炎症牙髓组织各4例,采用HE染色观察正常牙髓组织及牙髓炎牙髓组织形态学改变,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方法检测正常牙髓组织及牙髓炎牙髓组织中MIP-1α的表达.结果:正常牙髓组织镜下可见成纤维细胞、胶原纤维、毛细血管及组织细胞;炎症牙髓组织可见血管扩张充血,淋巴细胞、浆细胞、巨噬细胞和中性粒细胞浸润,受损区可见毛细血管增生和胶原纤维的形成.正常牙髓组织中MIP- 1α mRNA表达率为0;而炎症牙髓组织中MIP-1α mRNA表达率为100%,各例相对表达量分别为1.07、1.11、1.21和0.96.经确切概率法分析,炎症牙髓与正常牙髓组织中MIP-1α mRNA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MIP-1α在正常牙髓组织中无表达,而在炎症牙髓组织中有表达,MIP-1α参与了牙髓的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7.
[目的]运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研究阳离子A(CA)对HSP70在内毒素(ET)损伤大鼠肝脏中表达的影响.[方法]48只SD大鼠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和CA+ET组.每组各24只.对照组大鼠分别经尾静脉注射ET 5 mr/kg(BW),CA+ET组尾静脉注射1 g/kg(BW)CA溶液,之后2 min内尾静脉注射ET 5 mg/kg BW.2组分别在3、4、8、12 h采集肝脏作为检测样本,应用HE染色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技术进行检测.[结果]肝细胞病理变化在ET攻击后3和4 h时明显增多.4 h达到峰值,而在8和12 h时逐渐下降.CA+ET保护组肝细胞的细胞病变较ET组同时间段有所减轻;2组HSP70的积分光密度在3、8、12 h差异极显著(P<0.01),4 h差异显著(P<0.05),且对照组HSP70积分先密度随时间的延长而下降,而CA+ET组HSP70的积分光密度在3、4、8 h这3个时间点呈下降趋势,在12 h小幅度上升.[结论]CA能显著上调HSP70在肝脏的表达,从而对由ET诱导的肝损伤产生保护效应.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用绿色荧光蛋白(GFP)标记的乳腺癌细胞MDA-MB-231建立可量化评估的自发性肺转移和实验性肺转移动物模型,为研究乳腺癌的转移机制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慢病毒载体介导的病毒包装体系,获得稳定表达GFP的细胞系MDA-MB-231-GFP,通过皮下注射方式将细胞接种于Balb/C裸鼠皮下,建立自发性肺转移模型,通过尾静脉注射方式将细胞接种到重症联合免疫缺陷(SCID)小鼠体内,建立实验性肺转移模型,分别于8周和5周后处死小鼠,取肺组织于体视显微镜下观察.结果:自发性肺转移小鼠接种细胞8周后,原位形成直径约为15 mm的肿瘤块;处死小鼠后肺部大体标本未见结节状转移灶,但488 nm激发光下见转移灶呈绿色点状分布.实验性肺转移小鼠接种细胞5周后处死小鼠,肺部形成的转移灶肉眼不可见,但在488 nm激发光波长下同样呈现绿色点状分布.肺转移灶易于观察和统计.结论:成功建立了可以量化的MDA-MB-231细胞肺转移动物模型.  相似文献   

9.
引导骨再生术(guided bone regeneration,GBR)是利用膜的屏障作用促使成骨性细胞优先向骨缺损区迁移、生长,进而实现骨再生和修复目的的手术.富血小板纤维蛋白(platelet rich fibrin,PRF)为自体全血离心产物,富含生长因子并可通过局部缓慢释放生长因子促进组织愈合和骨再生.有研究表明:在GBR中引入生长因子可显著地加速细胞生长和分化.本文作者采用GBR联合PRF 修复根尖周囊肿骨缺损1 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体外细胞培养实验,观察分析壳聚糖微球/磷酸钙骨水泥、β-磷酸三钙(β-tricalcium phosphate,β-TCP)/磷酸钙骨水泥、含钾磷酸钙骨水泥浆料固化过程对成骨细胞的影响以及固化后10 d细胞的生物活性变化.方法:首先以兔的骨髓为组织来源,采用密度梯度分离法和贴壁分离法分离培养原代兔骨髓基质细胞(rabbit marrow stromal cell,rMSC),通过流式细胞分析和分选得到成分比较单一的兔骨髓基质细胞,经过体外诱导得到兔成骨细胞,用茜素红染色法验证其成骨功能.将rMSC分别与上述3种骨水泥同化块及其浆料复合培养,空白对照组是直接在24孔板上接种细胞,每组4个样本.在复合培养的第1、4、7、10天,通过酸性磷酸酶(acid phosphatase assay,APA)和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ALP)活性测定,检测细胞的增殖和分化能力;吖啶橙(acridine or-ange,AO)染色后荧光显微镜观察,对细胞进行计数并分析.环境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细胞在材料表面的生长、黏附状况.各组结果进行双因素方差分析,用LSD法进行组问比较.结果:3种骨水泥浆料在同化过程中均对rMSC有较大影响,细胞的增殖活性(复合培养第10天APA活性浆料组吸光度平均值分别为0.049,0.050,0.049;固化块组分别为0.898,0.867,0.909;P<0.001)和分化能力(复合培养第10天ALP活性浆料组平均值分别为0.775,0.782.0.798 U/g protein;固化块组分别为49.288,49.631,49.744 U/g protein;P<0.001)均明显低于固化块组,细胞数目也明显减少(复合培养第10天细胞数目每视野平均为3.7,3.7,3.7个;固化块组分别为91.1,89.7,93.7个,P<0.001),且这种影响是不可恢复的;rMSC在3种骨水泥的同化块上能较好地黏附,细胞数目、增殖和分化能力基本不受影响.结论:可注射性磷酸钙骨水泥浆料固化过程对成骨细胞有较大的影响,用成骨细胞复合浆料前需对细胞采取保护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