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杨忠耀 《珠宝科技》1998,10(2):33-35
赏石要诀古今探杨忠耀我国石文化,从住石洞、用石器开始,到利用燧石取火以化腥骚,到用石珠做项链首饰,以奇石装饰宫殿、庙宇、庭院、花园、书房,以致独立欣赏,已有万余年的悠久历史。在赏石理论方面积累丰富,其中赏石审美要诀占重要地位。本文对我国赏石要诀做出初...  相似文献   

2.
赏石和艺术     
赏石和艺术杨忠耀中华奇石的美,博大精深,丰富多彩,被称之为“立体的画”和“无声的诗”,还包含着“美妙的音乐”、“神奇的书法”等,几乎涉及文化艺术的各个领域。笔者想就赏石与艺术的关系谈谈点滴认识。一、赏石与绘画1.在奇石画面上可以见到祖国的名山大川、花...  相似文献   

3.
东西方赏石文化面面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东方是东方,西方是西方”。这是一百多年前英国诗人吉卜林写下的诗句,对赏石文化来说,基本还是如此。东西方赏石文化的融合似乎还得待以时日,这自然与东西方赏石文化的交流刚刚起步有关。深受中华文化熏陶与影响的日本、韩国及东南亚诸国,近二十年来赏石也已蔚然成...  相似文献   

4.
杨忠耀 《珠宝科技》1999,11(3):31-34
众所周知,赏石审美有雅俗之分,但对赏石中雅俗的理解,至今尚无统一的认识,只能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有些奇石既无画面又无景观,而赏石有道者,却能“品”出它的“雅”味来。道理何在?答曰:“只能意会,不能言传”。于是给赏石论雅蒙上一层神秘的面纱。这到也不是玩石者故弄玄虚,因为确实有一些奇石很象朦胧诗或抽象画那样难以琢磨,有时虽然感到奇石之雅,但又说不出它雅在哪里。看来赏石雅俗的介定确实大有学问,雅俗的判定原则和真谛,如何实现雅俗共赏等问题有待石友们认真体悟。笔者在文中想就此揭开赏石雅俗的庐山真面貌。1.…  相似文献   

5.
中国赏石空间美学原理赏析杨忠耀4赏石空间美学的特征赏石审美不仅要看,要观察,而且要思维,要有想象力。尤其要发挥跳跃性思维,通过空间美学的流动性,使奇石画面的各部份景物产生情感或逻辑联系,而这一切又都要靠发挥赏石者的主动精神。只有全面认识赏石空间美学的...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在我国赏石界,不少有识之士希望建立一种通用的“赏石理论”,用来鉴评各种不同的欣赏石。基于这种良好的愿望,不少人提出了各种各样的赏石方法和赏石理论,其中有不少人本着实事求是的精神,通过认真探讨,提出了比较科学的  相似文献   

7.
观赏石大可到景观石,如安徽的黄山,湖南的武陵源,桂林的的七星岩等;小可到盆景,文房用石等。东晋书法家王羲之在《兰亭序》中说:"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只要是赏石,就可以呼唤起人们对美的期望与向往。赏石艺术品,是近年来在市场出现频率渐高的一种特殊艺术品,它既有别于一般的观赏石、也不同于普通的石质工艺品,可以说赏石艺术品是兼赏石与艺术品二者美而有之,因此在赏石市场上颇具人气,大有后来者居上而统领风骚之感。  相似文献   

8.
赏石题名艺术的研究杨忠耀常言道:“奇石易得,立意难求”。其实想找块好石头也并非容易。因此,又有人说:“觅奇石难,起名更难”。可见赏石题名是“石文化”研究的关键性课题。古今的石友们都为之煞费苦心,在已召开过的三次全国名人奇石展上,赏石题名也成了重要的讨...  相似文献   

9.
由南京市园林局、 南京市绿化委员会主编的《赏石艺术》一书,在有关专家、学者、作家、诗人等编委的共同努力下,2000年8月已正式出版,公开发行。 近年来我国出现观赏石热,出版了很多有关观赏石的书。观赏宝石是宝石学的一个分支,已得到国内外的认可。《赏石艺术》一书由政府部门组织、 由多学科的专家、 学者以及作家、 诗人联合编辑,这还是首次。该书由南京市市长王宏民题词:“弘扬赏石艺术,丰富文化知识”。 书中以彩照配诗词说明,别具情趣。内容以南京地区产的栖霞石、 云锦石、 筋纹石、 太湖石、 雨花石等观赏石为主,还包括国内外著名的观赏石品种,如高风亮节的“翠竹石”、 妙不可言的“眼睛石”、 “南极石”、“洋底石”、“陨石”等。书中共有照片280幅。书中还有赏石艺术的科普理论知识简介,是一本集知识性、 观赏性、 趣味性于一体的好书,是一本高质量、 高水平、 极具欣赏价值的新书。  相似文献   

10.
杨忠耀 《珠宝科技》1997,9(3):26-28
中国赏石空间美学原理赏析杨忠耀任何艺术欣赏与创作皆离不开空间美学,建筑结构要留有空间,都市景观要留存空间,国画空间传神,书法线条之间要计白当墨,才能显示出书法的神情美意,总之没有空间就没有视觉,没有空间也就没有美感。我国有人称观赏石为“立体的画”“无...  相似文献   

11.
2001年 7月 1日,南京雨花石研究所在南京夫子庙“尊经阁”三楼上举办了首次雨花石赏石会。   赏石会上,石友们带来了自己得意的雨花石参展,真是石中有画,画中有诗。美丽的雨花石琳琅满目,展室生辉,令观者美不胜收。《扬子晚报》的记者和摄影师也到现场采访。第二天在报上刊登了采访报道及部分彩照。   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一组为江泽民同志今年 5月登黄山时赋诗配景的雨花石:“迎客松”、“飞来峰”、“梦笔生花”、“日出东方”四块风景石。   江泽民总书记登黄山诗:   遥登天都倚客松,莲花始信两飞峰。   且持梦笔书…  相似文献   

12.
正2002年秋,在豫西绵延千里的熊耳山腹地——河南省嵩县黄庄乡,人们惊喜地发现了一种从不被外界知晓的新的天然岩石,其上分布有酷似竹子茎干和叶子的矿物斑晶集合体,基质部分则灰黑坚硬,时而其间夹杂白色矿物团块,它就是现在已经受到玩赏石收藏者喜爱的玩赏石新族——竹叶石。在被人们收藏的上佳品相的竹叶石中,粒度较大的白色长条型矿物近似定向排列,尤似咬定青山的竹林,意志坚定、神态清雅自若,粒度较小的条状、针状矿物则像簇簇竹叶,全无随风摇曳迹  相似文献   

13.
人石对话探秘杨忠耀杨忠耀中华赏石文化博大精深,历史源远流长。而中国赏石的古风精髓,在于人心与石之交流、对话,在于感悟[1]。台湾的石友还将赏石者分为石道五段:石道始段即始学者,初爱,心奇、趣浓,但论及石之优劣则感漠然,此属兴趣观;石道二段即经一般研习...  相似文献   

14.
奇石是具有观赏价值的天然石体,它具有丰富的美学内涵。在赏石审美中,可以返朴归真,以美启真,以美扬善。真善美三者融合,是古今中外美学标准的最高境界。在我国石文化发展的历史中,“丑石观”、“怪石论”的提出,在正确认识真善美的客观性、多样性和相对性方面,有重要推动作用。但至今,对贪石中真善美的界定,奇石鉴赏中如何坚持真善美统一的原则,以及奇石审美中真善美与假丑恶之间的转化关系和转化条件等,还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为了继承和弘扬这方面的历史遗产,不断普及提高石文化的水平,笔者谈点学习心得,不妥之处望  相似文献   

15.
云南是缅甸翡翠原石最重要的集散地之一,几百年来都聚焦着国内外翡翠商人的目光.最近举行的"2009中国(昆明)东盟赏石石材博览会暨珠宝文化节"让人们又一次感受到云南翡翠原石集散地的地理区位优势,感受到"玉出云南"的神奇魅力和灿烂前景.  相似文献   

16.
现代观赏石评价标准商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奎喜 《珠宝科技》1998,10(2):31-32
现代观赏石评价标准商讨金奎喜我国赏石历史悠久,古人赏石讲究“瘦、漏、透、皱”。后来人们又增加了“清、丑、顽、拙、奇、秀、险、幽”等评价标准。由于客观条件的限制,这些标准仅仅体现在对观赏石的外观形态要求上,没有涉及到对本质的评价,显然是欠科学的。例如矿...  相似文献   

17.
以推动人类文明进步发展的观念为先导,以详实的地质学、岩石学、石文化史料为切入点,介绍了我国观赏石文化的起源、发展及现状;阐述了赏石审美的本质、形式、石体标准、传统性、现代性等理论要点及其以小见大、以丑为美的审美理念。对赏石修身养性、以石陶情及赏石文化与道教情结的学术价值进行了评述;对从古至今的中华文化名人为赏石理论的创立、鉴赏、收藏和发展作出的不可磨灭的历史贡献进行了评价。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赏石刊物上刊登了许多文字石,引起了赏石爱好者的广泛关注。  相似文献   

19.
中华奇石的美,博大精深,丰富多彩,被称之为“立体的画”和“无声的诗”,石的天然形态,诱发了人类对大自然的追求。   中国赏石文化历史悠久,它起于远古,兴于秦汉,盛于唐宋清各朝。历代文人雅士多与赏石有不解之缘,他们或在诗词歌赋中赞颂,或在专著中描述,并收藏了大批珍贵的观赏石、宝石及矿物。我国的赏石资源丰富,赏石名称非常繁多杂乱,最欠说明力,最不严谨的当属按产地分类。而国际上通行的分类则有岩石艺术、宝石及矿物和水石艺术三个石类。在此笔者不多赘述,只对岩石艺术作一介绍。   岩石艺术,主要是搜集、欣赏“…  相似文献   

20.
赏石杂谈     
在我国历代,上自皇家贵族,下至士农商贾、黎民百姓,都不乏爱石成癖之人,且留下浩繁的咏石奇文妙诗和生动有趣的爱石故事,如东坡醉石、米芾拜石、板桥画石、乾隆搜石等。改革开放以来,人们有了更多的休闲时间,闲暇藏石、玩石的雅兴蔚为时尚。在城镇,在乡村,石头给人们增添了业余或退休生活的无穷乐趣。冰冷、坚硬、凹凸不平的石头因何博受人们爱之赏之,文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