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采用陶粒-沸石-活性炭组合填料曝气生物滤池,对受污地表水体的处理效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水力停留时间为6h,气水比为1:1,温度为16~24℃的条件下,陶粒-沸石-活性炭组合填料曝气生物滤池对受污地表水体的处理效果较好,出水高锰酸盐指数和氨氮浓度分别降至2mg/L左右和0.1mg/L以下,陶粒层高锰酸盐指数去除率和沸石层氨氮去除率分别稳定在50%和85%左右。  相似文献   

2.
在曝气生物滤池(BAF)中,微生物沿填料层高度有不同分布,参与氧化分解有机物的好氧异养菌和硝化菌之间存在着对生物膜表面空间、溶解氧以及营养盐的竞争,从而使得在生物滤池不同高度处对有机物和NH4-N的去除能力不同.为确定BAF在实际运行的最佳填料高度,本实验采用以竹球、悬浮填料以及陶粒为填料的曝气生物滤池处理高浓度含氮海水.实验结果表明,当流速为1 m/h、温度为18-28℃、气水比为1-3∶1以及pH为7.0-8.5时,以竹球、悬浮填料及陶粒为填料的曝气生物滤池的最佳填料高度为60 cm,出水完全达到养殖水水质要求.  相似文献   

3.
采用以陶粒为填料的上流式曝气生物滤池(UBAF)处理生活污水,研究了气水比和填料层高度对曝气生物滤池处理效果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当试验水温为11.5~22.4℃,进水CODCr浓度为280.59~319.22mg/L,NH4^+-N浓度为14.31~29.22mg/L时,随着气水比的增加,CODCr和氨氮的去除效能有所增加,气水比为5:1时,两者去除效能最佳,CODCr和氨氮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85.47%和98.08%。SS的去除效能随气水比的增加略有下降,但平均去除率均在80%以上。当气水比为1:1时,SS去除效能最佳,平均去除率为89.81%。最初的20cm的填料层对SS的去除尤为显著,降解CODCr的最佳填料层高度为20~60cm,硝化氨氮的最佳填料层高度为40~80cm,硝化菌的活跃层较异养菌的活跃层要高,反应器中出现微生物群落的演替。  相似文献   

4.
不同填料的曝气生物滤池的启动与挂膜对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两种不同填料(瓷粒和陶粒)的曝气生物滤池(BAF)启动与挂膜试验,研究了不同填料的BAF在挂膜过程中CODCr和氨氮去除效果随时间变化的特点,以及出水亚硝酸盐、硝酸盐的浓度变化,并对两种BAF中的生物膜进行剥离镜检。结果表明,常温下(20~25℃),两种BAF所需的启动挂膜时间有较大差异,陶粒BAF启动时间为10 d,瓷粒BAF启动时间为30 d。挂膜过程中,两种BAF的CODCr和氨氮去除率不是同步提高的,这是由于生物膜增长的过程中,好氧异氧菌的增殖速度较硝化菌快得多。陶粒BAF的CODCr去除率高于瓷粒BAF,硝化效果也好于瓷粒BAF。镜检可以发现两种BAF中存在着生物种类多样、生物相分布明显的生态系统。  相似文献   

5.
曝气生物滤池处理生活污水试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陶粒作为一级滤柱填料、片状活性碳作为二级滤柱填料的两级曝气生物滤池对模拟生活污水的处理进行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两级曝气生物滤池对ODD、NH3-N、色度和浊度的去除情况稳定,而且去除率很高,分别为85.08%、92.10%、87.12%和96.29%。  相似文献   

6.
3种填料曝气生物滤池处理效能及硝化特性对比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考察天然斜发沸石、页岩陶粒和石灰岩碎石曝气生物滤池的处理效能,利用模型试验对比分析3种填料滤池的氨氮及pH空间分布特征,探讨进水负荷及pH对3种滤池硝化效率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在较高的进水pH(pH>6.5)条件下,沸石BAF的氨氮去除能力优于石灰岩BAF和陶粒BAF.提高进水有机物负荷、氨氮负荷到一定程度将抑制曝气生物滤池的硝化效率,增加进水pH可有效提高3种填料BAF的氨氮去除率.沸石、陶粒和石灰岩曝气生物滤池均具有较好的有机物和悬浮物去除能力,沸石BAF和石灰岩BAF的硝化除氨效率优于陶粒BAF.石灰岩BAF能够很好地适应进水pH的变化,具有稳定的硝化效率,比较适于处理低pH和高氨氮负荷的污水.  相似文献   

7.
曝气生物滤池对CODCr去除效果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研究升流式二级曝气生物滤池工艺对生活污水中CODCr的去除效果,为其推广应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该工艺使用的一级填料为陶粒,二级填料为片状活性炭.采用改变滤速、各级曝气量等工艺参数,对比了CODCr在不同阶段的处理效果.结果 反应器在1~2m/h滤速下自然挂膜成功,在3~5m/h滤速时CODCr去处效果稳定.结论 在流速3m/h、曝气量25L/h时,CODQ处理效果稳定,总平均去除率近90%.当流速为4m/h、曝气量37.5L/h时,去除率为88.20%.滤速5m/h时,一级的曝气量由37.5L/h提高至50L/h,由于较大的上升水流与气流的共同扰动作用增大了滤层孔隙,致使反应器对CODn的去除率有所下降.并采用气、水联合反冲洗,除去老化的生物膜和截留的悬浮物.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升流式两级曝气生物滤池复合式接种挂膜启动的方法,为曝气生物滤池能够更快、更好地发挥生物氧化功能提供依据.方法利用两级曝气生物滤池串联的方式,用陶粒作为滤料,采用接种挂膜和自然挂膜相结合的方法对曝气生物滤池进行挂膜启动.挂膜启动分三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闷曝阶段(5d);第二阶段低流速运行阶段,流速为1m/h,气量251/h(4d);第三阶段流速为2m/h,气量25l/h(7d).结果历时16d,COD、NH4^+ -N的去除率分别稳定达到86.21%和70.24%,试验表明,此时曝气生物滤池挂膜启动成功;一级滤柱主要去除COD,二级滤柱主要去除NH4^+ -N.结论采用复合式接种挂膜的方法对曝气生物滤池进行启动,时间短,微生物附着好.  相似文献   

9.
为提高普通曝气生物滤池除磷效果,以水渣为主要原料开发了一种CaCO3型生物滤料,并以陶粒为参比滤料,通过改变水力停留时间考察CaCO3型生物滤料和陶粒两种填料的曝气生物滤池除磷特性.结果表明,与陶粒填料相比,CaCO3型生物滤料曝气生物滤池对磷具有较好的去除效果,在水温为20~25 ℃、COD负荷为3.55~3.62 kg·(m3·d)-1、氨氮负荷为0.76~0.78 kg·(m3·d)-1条件下,CaCO3型生物滤料曝气生物滤池在HRT为5,3和1 h时,磷去除率分别为65.20%~71.07%、40.49%~48.02%和26.10%~33.11%.CaCO3型生物滤料曝气生物滤池对磷的去除主要是通过生物诱导化学沉淀来实现,且磷酸钙盐沉淀对出水浊度几乎没有影响.  相似文献   

10.
生物吸附/曝气生物滤池处理城市污水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了生物吸附工艺和曝气生物滤池联合处理城市污水的试验结果,讨论了填料高度和反冲洗对曝气生物滤池运行效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按照接触沉淀池的结构参数对BAF反应器进行改造后,进行城市污水再生回用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当控制气水比为1.5∶1~2.5∶1、水力负荷为1.0~2.0 m3/(m2.h)时,接触沉淀-BAF反应器具有良好的接触沉淀性能,浊度平均去除率可达92%;反应器内存在同步硝化-反硝化过程,具有良好的脱氮性能,出水NH3—N≤5 mg/L,TN<15 mg/L.在进水水质控制良好的前提下,反应器出水水质均可达到国家标准中城市绿化、道路清扫及建筑施工等城市杂用水水质要求.  相似文献   

12.
针对我国南方低碳氮比生活污水,开展以BAF为硝化单元的A2N工艺小试研究,针对超越污泥携带NH4+导致出水超标及二沉池出水SS偏高时TP超标问题,进一步研究增加二级BAF单元的处理效果,形成A2N/BAF工艺.结果表明:A2N段对COD、NH4+-N、TP平均去除率分别为82.0%、70.9%、90.0%;当进水NH4+-N超过40.0 mg/L时,二沉池出水NH4+-N超过10.0 mg/L;二级BAF单元能够硝化二沉池出水NH4+-N及截留SS,最终出水COD、TP、NH4+-N、NO3--N、SS平均质量浓度分别为35、0.35、1.06、8.01、7 mg/L,稳定达到一级A标准.  相似文献   

13.
采用活性炭(GAC)吸附-曝气生物滤池(BAF)降解联合工艺处理高浓度含酚废水,对GAC吸附、再生,BAF降解,GAC—BAF联合工艺运行工况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联合工艺能有效降解含酚废水;GAC吸附容量与进水流量无关,吸附效果在原水进水pH=3.0、温度20±2℃下达到最佳;反冲进水碱性条件下对GAC解吸再生有利,反冲流量对再生有一定影响;BAF对含酚废水的容忍浓度为1100mg/L,GAC再生废水进入BAF之前需稀释至微生物适宜的pH值和苯酚浓度;GAC—BAF联合工艺中GAC柱进水流量的选择应确保BAF床有足够时间对已吸附饱和的另一平行GAC柱完成再生。该联合工艺将GAC吸附和BAF生物降解结合成连续运行的方式,使得苯酚废水处理过程不受GAC再生的影响,解决了传统GAC吸附和生物降解不适宜处理高浓度含酚废水的缺点。  相似文献   

14.
曝气生物滤池深度处理印染废水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曝气生物滤池(BAF)对经生化预处理后的印染废水进行中试规模的深度处理实验研究,考察了水力负荷、进水有机负荷和滤层高度对污水化学需氧量(COD)和总磷(TP)的去除效果。结果表明:当BAF进水水力负荷为2.5 m3/(m2·h),气水比为2∶1,进水COD和TP质量浓度分别为77.7~102 mg/L和0.872~0.957 mg/L范围变化时,COD和TP平均去除率分别达到了47.9%和46.0%,出水水质满足《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8918—2002)一级A标准。  相似文献   

15.
在通过传统工艺发酵的过程中,郫县豆瓣存在生物胺污染的潜在风险。本文以丹磺酰氯(dansyl chloride, Dns-Cl)为衍生剂,通过衍生剂浓度、衍生时间和温度、体系pH值和提取溶剂进行响应面法优化,确定了郫县豆瓣中生物胺(biogenic amines,BAs)柱前衍生?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RP-HPLC)的最优分析条件,并在该条件下对3个不同发酵年份的郫县豆瓣中的组胺、酪胺、尸胺、腐胺、苯乙胺、色胺、精胺和亚精胺8种BAs进行了实际样品分析。结果表明,衍生时间38 min、衍生温度41 ℃、体系pH=9、Dns-Cl质量浓度11 mg/mL为最优分析条件。在该条件下,方法检测郫县豆瓣中BAs的线性范围为1~500 mg/L,相关系数R2≥0.997 7,检出限0.1~0.6 mg/L,定量限0.4~2.0 mg/L,方法加标回收率为90.44%~109.29%,相对标准偏差(RSD)为1.02%~2.54%。综上所述,该方法灵敏度高、重现性好且结果准确可靠,可用于郫县豆瓣中BAs的检测。  相似文献   

16.
∶通过曝气生物滤池与前置反硝化曝气生物滤池的启动与挂膜试验,对比分析了两种不同运行方式BAF在挂膜过程中CODCr及NH4 -N去除率随时间变化的特点。结果表明,挂膜过程中,CODCr和NH4 -N去除率的提高不是同步的,生物膜增长过程中,好氧异养菌的增殖速度较快,硝化菌的增殖速度较慢。在试验进水CODCr和NH4 -N条件下,两种运行方式BAF有几乎相同CODCr去除规律,挂膜初期前置反硝化BAF的NH4 -N去除率小于BAF。挂膜启动成功后,两种运行方式BAF的CODCr,NH4 -N平均去除率分别能稳定在70%和90%以上;它们都有良好的去除有机物和硝化能力,但前置反硝化BAF脱氮能力高于BAF;它们的好氧段的生物膜内存在相同的生物相,前置反硝化BAF的缺氧段内存在反硝化作用的生物絮体。  相似文献   

17.
为解决曝气生物滤池(biological aerated filter,BAF)工艺不能有效除磷的问题,采用向缺氧-曝气生物滤池工艺(anoxic-biological aerated filter,A-BAF)缺氧段投加聚合氯化铝的方法以提高除磷效果.通过小试试验考察聚合氯化铝(poly aluminum chloride,PAC)对A-BAF工艺运行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投加PAC能有效提高A-BAF工艺的除磷效果,对有机物的去除、硝化和反硝化均无明显影响.在进水TP为3.5 mg/L、PAC投加量为100 mg/L的条件下,出水TP由2.57 mg/L降至0.34 mg/L;而出水COD、NH4+-N和TN质量浓度均在30、1和11 mg/L左右.同时,投加PAC有利于延长BAF滤柱的反冲洗周期,反冲洗周期由原来的4 d提高到10 d,剩余污泥的比阻也由未投加药剂时的210×1012m/kg降至125×1012m/kg.  相似文献   

18.
采用不同功能颜填料制备水性纳米建筑隔热涂料,以水性聚氨酯为成膜剂,以滑石粉、绢云母为填料,再以纳米金红石型二氧化钛和空心陶瓷微珠分别作为隔热功能颜填料,制备水性纳米建筑隔热涂料,研究功能颜填料对涂料隔热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绢云母具有较高的辐射隔热效果,空心微珠、纳米金红石型二氧化钛为高反射隔热填料;其中绢云母最佳用量(质量分数)为10%,当绢云母与空心玻璃微珠混合时,空心玻璃微珠最佳用量(质量分数)为5%;当绢云母与纳米金红石型二氧化钛混合时,纳米金红石型二氧化钛最佳用量(质量分数)为6%。纳米金红石型二氧化钛比空心玻璃微珠作为填料时隔热性能稍优,最优隔热率达到94%以上。从经济效益角度,建议用空心玻璃微珠作为填料制备聚氨酯涂料。  相似文献   

19.
曝气生物滤池(简称BAF)是一种新型高效的生物膜污水处理技术,核心在于供微生物栖息的载体-生物滤料.粉煤灰生物滤料是一种人工烧结的无机载体,应用于BAF具有启动快、挂膜时间短的特点,一般直接启动只需9 d就可达到正常处理要求;粉煤灰生物滤料在容积负荷较大变化的条件下,处理出水CODCr平均质量浓度为39.25 mg/L,已达到了国家城市杂用水水质标准;粉煤灰生物滤料在反冲洗后短时间内出水水质有所下降,但恢复期只要约1.5 h即可恢复到原有正常处理水平,说明其具有较好的耐冲洗能力,微生物在其上的附着性能强.  相似文献   

20.
采用光催化-膜耦合技术成功制备了负载TiO_2的Al_2O_3陶瓷膜,并将其应用于亚甲基蓝的降解实验。染料降解实验结果表明,降解率随着光照时间的增加而提高,当光照时间为40 min时,降解率达到63. 4%。溶液pH值影响实验表明:pH值为3,4,10时,亚甲基蓝的降解效果较好,降解效率分别达到83. 2%,81. 3%,78. 9%; pH值为5和9时,降解效果其次,分别为68. 6%和71. 9%; pH值为6和8时,降解效果最差。催化剂投加量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投加量为250 mg/L时,降解率最高,达到63. 4%。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