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唐春华 《金属制品》2010,36(5):37-42
介绍实用型氯化钾镀锌工艺(包括吊镀和滚镀)的配方,工艺条件(pH 5~6,温度10~35℃),正确配制镀液方法和镀液维护管理,镀前处理和后处理工序,针对典型问题产生的原因给出相应的处理方法。为提高氯化钾镀锌溶液的稳定性和镀层的可靠性,氯化钾镀锌生产过程中应重点关注以下几个方面:电镀前后处理质量;控制溶液成分的含量;把握施镀的最佳工艺条件;切实优化光亮剂性能;强化槽液的科学管理;有效排除电镀故障。  相似文献   

2.
<正> 电镀锌低碳钢丝的生产是在直线连续运行过程中经过各种液槽完成全部工序,自进入工作状态开始,沿铁丝前进方向,铁丝表面将后槽液体带入前槽液中,造成槽液的浪费和影响某些槽液质量,尤其是铁丝在出镀槽时,铁丝表面常出现的镀液进入漂洗槽,使漂洗槽 ZnSO_4含量高,即造成镀液浪费并  相似文献   

3.
采用离子交换法净化电镀cu-Sn合金废水,将其中氰化物及铜离子分别以NaCN和Na_2Cu(CN)_3形式回收,可作为镀槽补充液使用。净化出水水质达到国家排放标准,能用于镀件的漂洗,形成无污染排放的闭路系统。  相似文献   

4.
钢帘线企业生产切割钢丝或提供电镀黄铜半成品钢丝时,遇到黄铜镀层厚度加厚的问题。分析影响镀层厚度的各个因素:电镀镀层面质量主要取决于电流密度、钢丝浸液长度和运行速度(沉积时间)。选用赫尔槽实验,改变镀液配方,镀铜溶液主要成分P2O74-质量浓度控制在210~230 g/L,Cu2+质量浓度控制在33~36 g/L,其比值控制在6.0~6.8,可确保电镀时最大允许电流密度为18.2 A/dm2,铜层厚度提高10%~25%,满足切割钢丝成品镀层要求,改变了常用的增加镀铜槽长度或降低走线速度的方法,节省投资,提高效率。  相似文献   

5.
<正> 根据日本线材制品协会主编的《线材制品读本》一书介绍先镀(铜)后拉拔的电镀作业,是采用肯摩法进行。这种方法是于1944年H.Kenmor在美国研制成功。其原理如右图。整个系统由拉丝机部份和电镀部份组成。镀槽由预处理槽和电渡槽组成。工作时钢丝成螺旅状。输送辊吊挂着螺旋状钢丝并靠此辊的旋转,使钢丝逐渐通过镀槽,完成  相似文献   

6.
不锈钢电镀液铁镍铬成分的化学分析方法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采用高氯酸氧化分解电镀不锈钢电解液中的各类有机添加剂和低价态干扰离子 ,用分光光度法测定电镀液中铁镍铬含量 ,测量方法简单、快捷、准确 ,镀液中其它组分以及铜杂质均对分析结果无明显影响 ,能满足工艺对镀液成分分析的要求 .  相似文献   

7.
电镀铜包铝丝及铝镁合金丝工艺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铜包铝丝、铜包铝镁合金丝的特点和用途,说明用电镀方法生产铜包铝丝、铜包铝镁合金丝的工艺过程及工艺特点,对电镀前的置换镀锌、预镀铜、加厚镀铜工艺进行详细论述,给出镀液、添加剂等的配制及维护方法。  相似文献   

8.
影响镀铜的几点因素。镀铜的电镀液比较简单,它是酸性电镀液,由硫酸铜、硫酸、硬度添加剂和蒸馏水组成。镀钢是凹版电镀的关键环节,应对它的组分的影响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9.
王天冲 《金属制品》2002,28(1):17-20
介绍热扩散法多丝电镀黄铜作业线的生产工艺 ,给出电镀电流的计算公式及镀层质量和镀层成分的计算方法及电流密度的正常范围 ,并举实例进行了计算。为防止镀液被污染 ,应保证电镀用材料的纯度 ,钢丝出口处的气吹嘴工作正常 ,接触槽液的工具不许混用 ,钢丝不能挂铅。对热扩散参数的设置提出了探讨性意见  相似文献   

10.
为了防止镀液中Sn2+的氧化,需在基础镀液中加入抗氧化剂。采用自然氧化法做分析试验:(1)测定苯酚、间苯二酚和对苯二酚3种不同抗氧化剂对镀液稳定性的影响;(2)测定添加不同质量浓度的对苯二酚对镀液的稳定性及镀层成分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在Pb-Sn-Cu三元合金电镀中采用质量浓度5g/L的对苯二酚作为抗氧化剂,镀液的稳定性适中,镀层质量良好。  相似文献   

11.
光亮添加剂在硫酸盐电镀锌钢丝生产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介绍采用硫锌-30或硫锌-40为光亮添加剂的硫酸盐电镀锌的生产工艺参数,镀液各组分的作用,镀液的维护,常见的故障处理和光亮添加剂在使用过程中的注意事项。给出光亮镀锌工艺参数:硫酸锌为450~550 g/L,硼酸为20~30 g/L,pH为3.0~5.0,镀液温度10~60℃,光亮剂为16~20 mL/L,阴极电流密度10~45 A/dm2。和传统硫酸盐单盐镀锌工艺相比,光亮电镀锌工艺具有成分简单、稳定易维护、沉积速度快、电耗低,镀层细致光亮,耐蚀能力强等优点,适合生产表面光洁度要求高的商品钢丝。  相似文献   

12.
采用φ5.50 mm C82DA盘条为原料,经过预处理干拉、热处理电镀、湿式拉拔工艺制备φ0.71 mm大规格胶管钢丝。干拉采用5道次拉拔,总压缩率约为70%;热处理电镀Dv值为50 mm·m/min,明火炉4个区的加热温度分别为1 060,1 040,1 020,980℃,单段水浴淬火长度300 cm;电镀采用先镀铜、后镀锌、再进行感应加热热扩散工艺,镀层附着量为4.0 g/kg,镀层中铜质量分数为67.0%;电镀钢丝经轧尖引模机穿模,由55 kW水箱拉丝机拉拔。结果表明,生产的φ0.71 mm胶管钢丝破断力为1 020~1 045 N,弯曲25~39次,扭转37~51次。  相似文献   

13.
Ultrasonic irradiation applied either above the surface of a chromic acid plating bath or through the plating bath itself during the process of chromium electroplating reduces the emissions of hazardous chromic acid mist The use of ultrasound is particularly effective at high current densities. The results suggest that sonication during the electroplating of chromium may provide a useful method of controlling chrome mist emission without the need for a chemical additive (mist suppressant). In conjunction with lip extraction this could lead to a more efficient process since the use of ultrasound has been shown to be of benefit in the electroplating process itself.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介绍了在氰化物电解液中添加TQ-861光亮抑雾剂电镀全光亮铜锡合金的工艺配方和规范,讨论了各项指标对镀层性能的影响;另外,还对镀层与镀液的有关性能作了测试。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以实验为根据给出了碱性中低温化学镀镍工艺;论述了碱锰电池外壳碱性化学镀镍磷合金镀液的性质,即镀液中主要组成、镀液pH值以及施镀温度对沉积速度的影响。该工艺有良好的光亮性和镀液稳定性,显示出供生产应用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6.
江辉  李云东 《珠宝科技》2002,14(1):61-62
本文介绍了一种制备玉雕工具的新方法。采用这种方法制备金刚石工具可以降低成本,同时提高工具质量。文中给出了新的电镀液配方和具体的工艺条件。  相似文献   

17.
谢文洲 《金属制品》2001,27(6):15-16
从内外因素两个方面分析了导致气保焊丝生锈的原因。指出加强粗拉前处理、镀前处理、控制好镀液浓度 ,并采取镀后防护等措施 (如焊丝表面涂敷防锈油 ) ,可有效提高焊丝防锈能力 ,防锈期可达一年以上 ,且对焊接无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