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2009年,黑龙江省农垦系统粮食产量达330亿斤,扣除农垦内部54.8万农业从业人员自我消耗的30亿斤粮食外,可净调出300亿斤以上。按照国际上用水资源量计算的新概念——虚拟水计算,生产300亿斤粮食,大约等于为国家贡献了287.09亿立方米的水资源。  相似文献   

2.
青年农民孙继民是甘南县水稻科技示范户,去年他试种的水稻28亩总产3.84万斤,亩产高达1,371斤。在他影响带动下,今年美满村由过去8户发展到60多户,水稻种植面  相似文献   

3.
浅湿灌溉是将浅灌、湿润和晒田有机结合在一起的一种灌水方式。在旱育稀植的条件下,明显地表现了它省水、增产的特点。据黑龙江省东宁县三岔口灌区试验站试验,水稻每亩产量在800—1,100斤的需水量只有400—500立方。浅湿灌溉每立方米水生产2.2—2.7斤稻谷,为浅灌的129.4—135%,为串灌的140—172%。  相似文献   

4.
为探求水稻的高产省水灌溉方法,我们试验站从1980年开始进行了灌溉制度的试验研究。经过不断总结提高,“前深、中薄,后间歇”的灌溉技术,获得了增产省水效果。1984年又用18个小区,分别按“前深、中薄、后间歇”、“浅灌勤灌”和“浅、后干湿”三种灌溉方法,各自进行6次循环试验。按第一种方法灌溉的早稻平均亩产984.3斤,比按第二种方法增产206斤,比按第三种方法增产113.2斤。  相似文献   

5.
山东省枣庄市台儿庄区马兰乡自一九八四年以来,连续四年坚持自力更生为主,自筹水利资金搞小型水利建设,摸索出一套村级自筹水利资金的管理使用办法,促进了全乡的水利建设,大大改变了农业生产条件。从一九八二年到一九八六年底,全乡的水浇地面积由1.5万亩扩大为4.13万亩;排涝面积由2.5万亩扩大为4.4万亩;粮食亩产由805斤增加到1157斤;粮食总产由2239万斤增加到3573万斤;人均收益分配由243元增加到524元。马兰乡有45个村,23566人,耕地44944亩。其南临韩庄运河,东依峄城大沙河,西  相似文献   

6.
白河县是全省有名的穷县,人多地少,山大沟深,坡陡土薄。全县31个乡(镇),307个自然村,4.9万户,19.72万人,39.05万亩耕地,96%分布在山坡上,种植业生产水平很低,1985年粮食总产9600万斤,人均仅520斤。建国三十多年来,农民的温饱问题还没有很好解决,年年吃国家返销粮,少则几百万斤,多则上千万斤。客观形势逼着我们动脑筋、想办法,为农民寻找脱贫致富之路。县委、县政府在深入调查研究、统一思想认识的基础上,从1985年开始,发动群众发扬愚公移山精神,修田造地,大搞农田基本建设。现就这方面的  相似文献   

7.
湖北省黄冈地区已建成的水库有1.189座,总库容达50亿立米,有效库容32.5亿立米,可养鱼水面23.6万亩。1977年以前,全区水库成鱼产量平均每亩只有20来斤。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全地区把水库养鱼作为多种经营的重要项目来抓,切实加强领导,成鱼产量不断增长。1979年,成鱼产量达到726。64万斤,平均亩产31.23斤。1981年,成鱼总产增达806.89万斤,平均亩产34.19斤,上调鲜鱼271.22万斤。  相似文献   

8.
江苏省采取工程措施和技术措施相结合的方法,水库养鱼得到了健康发展,六年上了三个台阶。1986年和1980年相比,该省水库养鱼面积从27.1万亩增加到36.43万亩;成鱼总产从156万斤增加到744万斤,而且出现急转直上的好势头,1986年成鱼产量比1985年增长44%;渔业总  相似文献   

9.
河北省雄县昝岗镇地处黑龙港流域,农业用水与油田采油注水争水激烈。1980—1986年超采地下水1413.2万吨,致使地下水位每年平均下降12米。为节约用水,该镇18个村于1986年全部安装了低压管道,95%以上工程配套成龙。据测试,全镇每年可节水108.27万吨,节电19.5966万度。实行管灌后,每亩可节省垄沟占地5%左右。全镇每年可扩大种植面积859.5亩,增产粮食85.95万斤。管灌后还可省时省工,亩次灌水时间由3个多小时缩短到1小时20分,全镇可省工3.438万个。1988年建管道后与1982年相比,粮食总产由1042.9万斤提高到1890万斤,工副业总产值由370.8万元提高到4000万元,人均收入由130元提高到725元。  相似文献   

10.
河北省滦县1984年播种花生26.92万亩,其中用地膜覆盖6.5万亩,总产3380万斤,平均亩产520斤;没盖地膜的20.42万亩,总产4696万斤,平均亩产只229.9斤。这个县大面积地膜花生增产不是覆盖地膜一项措施,还有赖于适时补水。1983年冬和1984年春盖膜前,6.5万亩花生地全部浇了补墒水。伏旱严重  相似文献   

11.
运城地区夹马口扬水工程,是1960年建成的一座大型提黄灌溉工程,扬程70米,装机10台,9700千瓦,抽水流量9.5米~3/秒,设计灌溉面积40万亩。受益区主要是临猗县7个乡镇,近3万个农户。由于加强管理,工程效益得到了较好发挥,使灌区粮棉亩产量分别由建站初的150斤、30斤、(皮棉),提高到600斤、100斤,每年向国家提供商品小麦6000余万斤。在临猗县粮棉基地建设中起到了巨大的作用,曾多次受到上级表彰。  相似文献   

12.
梁智欣 《中华建设》2012,(8):292-293
1.工程概况广州港南沙港区粮食及通用码头工程浅圆仓工程,本项目属广州港集团投资建设的商业粮食项目,地处珠三角地理中心——南沙龙穴岛,本期规模45万吨(其中浅圆仓32万吨、立筒仓13万吨),为目前华南地区最大的粮食项目、广州市及广东省重点工程。本工程共32个内径为25m钢筋混凝土浅圆仓,筒仓檐口标高33.60m,仓顶平台结构面标高38.50m,按东西向4×8排列,平面尺寸226.5m×109m,占地面积约18400m,各仓独立布置,仓间距为3m和8m,单仓设计容量1万吨,总仓容量32万吨。2  相似文献   

13.
青山水库位于杭州市西郊,1960年建成受益,是一座以防洪为主,结合灌溉、养鱼、发电的综合利用工程。水库水面比较开阔,养鱼面积8000亩,水中浮游生物丰富,养鱼条件较好。水库从1961年开始养鱼,到1981年止,先后放养鱼种2500万尾,捕获鲜鱼1215万斤,平均亩产87斤,其中有4年亩产超过100斤,最高的一年亩产达到115.8斤。1981年,总产为75.256万斤,亩产94斤,收入30.1万多元,利润16.95万元。21年来共向国家投售鲜鱼1065万斤,占总产量的87%,支援了出口,供应了市场,使杭州市区和临安县山区人民经常能吃到青山水库的鲜鱼。杭州楼外楼菜馆的名菜“西湖醋鱼”,就是由青山水库供应的活草鱼。  相似文献   

14.
<正> 石津灌区兴建于1948年,是我省一处大型灌区,位于河北省中南部平原区。输水渠系由总干渠、分干渠和三级支渠构成,渠道总长共计700公里。主要灌溉区在滹沱河以南和滏阳河以西。骨干工程控制总面积4144方公里。有耕地面积435万亩,其中渠灌面积250万亩、井灌面积127万亩、旱地58万亩。石家庄、衡水、邢台三个地区和石家庄市的14个县市受益。灌区内有163个乡,人口约165万,粮食年产量18亿斤,棉花产量3亿多斤。  相似文献   

15.
《治淮》2021,(4)
正一、淮滨县2019年农业水价改革工作开展情况1.农业水价综合改革项目的基本情况淮滨县2019年度农业水价综合改革任务24万亩,涉及新里、三空桥、马集及邓湾四个乡镇58个行政村及6个国有农场,其中新建高标准农田22万亩,原实施千亿斤粮食工程项目2万亩。新建高标准农田项目22万亩工程内容包括:安装井灌计量设施渠灌1533套,投资306.6万元,中央及省级财政专项资金。原实施千亿斤粮食工程项目2万亩工程内容包括:安装井灌计量设施150套,投资30万元,县自筹资金。  相似文献   

16.
肇东县涝洲乡三星村农民李凤海,去年在承包的69亩地上种了39水稻。亩产1,025斤,总产4万斤,卖给国家3万斤。加上玉米收入,总产值达到15,600元,纯收入13,536元,人均收入1,231元。增产措施是:(1)早春及时翻地,市施农家肥5,000斤、化肥三料30斤和尿素20  相似文献   

17.
第一批项目新增粮食生产能力3.32亿斤在4月22日召开的吉林省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建设与管理工作会议上,记者了解到,第一批16个重点县项目工程效益显著,发展管灌、喷灌、微灌等高效节水灌溉面积45万亩,新增改善灌溉面积83万亩,新增粮食生产能力3.32亿斤  相似文献   

18.
山西省石楼县1958年建立了以川壩地为中心的基本农田制,经过一年苦战,粮食产量一步登天。全县原有耕地38万亩,退耕了瘠薄的坡地26万亩,通过沟壑川台化增种壩地3万余亩,粮食平均亩产由1957年的49斤,一跃而为1,004斤。总产增加了五倍,每人平均粮食由1957年的427斤提高到2,524斤。在吕梁山  相似文献   

19.
巴彦县洼兴镇长明村采取育壮秧、合理稀植、把好水层关等综合措施,千亩水稻,平均亩产1,012斤。全村向国家交售70万斤商品稻和12万斤稻种。总收入25.34万元。人均纯收入4 32元。大丰收带来了大变化:  相似文献   

20.
福建省有渍害田400万亩,分布广,面积大,产量低,一般年产400~700斤,低的只有300斤左右。土壤类型有黄、红、灰、沙底青泥田,青泥田,浅脚烂泥田,深脚烂泥田,冷水田,锈水田和白鲜土田等十几种,占全省稻田总面积的400%。解放后,经过各种方式的改造,目前还有200万亩急需治理。这是农村发展商品经济的一个关键性难题。为了攻克这个难题,近年来我们组织了攻关协作小组,选择了12个示范片,建立各类渍害田综合治理试验点。建阳县麻沙竹洲,顺昌县大干乡,明溪县胡坊区等试点都因地制宜地采取治理措施,取得较好效果。顺昌县大干乡乌鸦垅有65亩渍害田,挖建砌石深窄沟165米,碎石暗沟150米。经过2年排除地下水以后,田块明显干化,整个田下沉了10多厘米,改单季稻为双季稻,亩产提高356斤。这片田过去只能人工翻耕,不能用牛;改造后,已有40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