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59 毫秒
1.
主要介绍了近年来国内外炼油催化裂化(FCC)装置的发展概况,阐述了我国FCC装置技术改造采用的高效雾化喷咀、高效旋风分离器和电动液压滑阀先进技术,以及90年代渣油FCC的发展。提出了我国FCC存在的差距和今后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2.
以CENTUM-XL与AA公司的工业气相色谱仪的通讯为例,从分散控制系统(DCS)和工业气相色谱仪(PGC)的软件及硬件配置方面入手,介绍了DCS与PGC进行数据通讯时,DCS有关设备与PGC相应设备的接线方式以及如何在DCS和PGC中准备通讯数据库。实施了DCS与PGC的数据通讯,节省了DCS硬件设备与投资。  相似文献   

3.
FCC石脑油催化脱硫技术美国和欧洲已经立法严格限制汽油的硫含量。在汽油总硫含量中,FCC汽油约占90%,因此降低汽油硫含量的任务就落在了FCCU上了。传统的脱硫方法是进料加氢预处理、石脑油脱硫和降低FCC汽油终馏点温度。加氢处理和脱硫的投资和操作费用...  相似文献   

4.
以CENTUM-XL与AA公司的工业气相色谱仪的通讯为例,从分散控制系统(DCS)和工业气相色谱仪(PGC)的软件及硬件配置方面入手,介绍了DCS与PGC进行数据通讯时,DCS有关设备与PGC相应设备的接线方式以及如何在DCS和PGC中准备通讯数据库。实施了DCS与PGC的数据通讯,节省了DCS硬件设备与投资。  相似文献   

5.
张涛  应礼明 《催化裂化》1997,16(2):9-16
根据FCC回炼油的性质,讨论了FCC回炼油催化裂化和加氢裂化的性能,指出回炼油不适于全回炼。又分析了FCCU外排回炼油和加氢裂化掺拣FCC回炼油的操作工况,产品质量和产品分布等。工业实验表明,催化裂化-加氢裂化组合工艺无论在技术上还是在经济效益上,都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6.
CO在负载CuCl的Cu(Ⅰ)Y型沸石分子筛吸附剂上的吸附分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实测了具有不同CuCl负载量(0-2.0mmol/gMS)的Cu(Ⅰ)Y型沸石在75℃、100℃和100kPa、200kPa下对CO、CO_2和N_2的(相对)吸附量和吸附分离因数,并提出了CO在该吸附剂上的吸附平衡模型。结果表明,负载1.2-1.8mmoLCuCl/gMS的Cu(Ⅰ)Y型沸石吸附剂较未负载CuCl的Cu(Ⅰ)Y型吸附剂对CO/CO_2和CO/N_2的吸附分离因数有较大的提高,可适用于工业废气中CO的TSA和PSA分离。  相似文献   

7.
于勤  贾玉清 《南炼科技》1998,5(8):36-38
合成八面沸石分子筛晶胞大小是分子筛组成的一种灵敏量度,裂化催化剂由于载体的存在,不可能直接采用元素分析方法测定分子筛的骨架组成。本文应用X-射线衍射法,测定了FCC和RFCC催化剂的晶胞参数,采用内标法消除系统误差,采用最小二乘法、计算法和单峰法测定了FCC和RFCC的晶胞参数。  相似文献   

8.
本文证明了莫尔法是测定CMC中NaCl含量的较好方法;研究了SY5093-86标准关于CMC中NaCl含量测定时,CMC加热溶解后的冷却时间和指示剂用量对试验结果的影响规律,并指出要提高测定精度和准确度,CMC加热溶解后的冷却时间应固定为30min,而且空白试验应采用不含NaCl的纯CMC,同时加入0.1g左右碳酸钙以代替蒸馏水,使空白试验与实际测定状况更加相符。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催化剂计算机辅助设计(CADCA)的主要内容及发展现状,分析了实现CADCA过程需要解决的问题并指出CADCA系统还需充实和完善。  相似文献   

10.
米秋占  于英姿 《焊管》2000,23(5):6-9
介绍了输气管道的硫化物应力腐蚀(SSC)的危害性,分析了SSC特征及产生的条件和机理,指出硫化物应力腐蚀的两大控制因素--材料韧性因素和介质因素。通过抗SSC性能试验,给出了SCC的评价方法和抗SSC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1.
称重模块是一种广泛应用的新型传感器,就其结构特点及其与称重终端组成称重系统在油漆行业方面的应用作了详述。  相似文献   

12.
阐述了亚磷酸二甲酯酯化工序的过程控制现状;分析了当前流行的基于秤重技术的秤重增量两位控制加秤重减量比值控制方案;讨论了秤重控制方案的不足之处并给出了基于质量流量测量技术的流量比值控制方案;进而引入三氯化磷、甲醇给料压力和酯化反应温度的串级控制,使得酯化工序的过程控制更加稳定安全,生产周期更长,产品收率更高,产品品质更优。对比分析了采用现有酯化工序流程的生产商甚至更加落后的酯化工序的生产商的改造途径,指明了类似流程的改进方向。  相似文献   

13.
王宁  丁冬梅 《润滑油》2020,35(1):50-59
动态检重工业生产应用广泛,特别是在精细化工、粮油、水泥、医药等行业中应用非常普遍,文章以PLC动态检重秤在润滑油200 L大桶灌装行业的应用为例,介绍了PLC技术、触摸屏技术、动态检重秤的系统组成、原理及应用经验。  相似文献   

14.
相控线阵声波辐射技术在反射声波测井中的应用探讨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采用有限元方法对相控线阵声波辐射技术在反射声波测井中的应用进行探讨,从信号的幅度、能量和损耗等角度考察了相控线阵声波辐射器的相位加权和幅度加权对在井孔中接收到的反射纵波的影响.结果表明使用相控线阵声波辐射器可以明显提高在井孔中接收到的有用信号的信噪比;应用相控辐射器的相位加权和幅度加权技术,即调节相控线阵声波辐射器的相邻阵元间激励信号的延迟时间和信号幅度,可使各个阵元辐射的声波信号在介质的传播过程中某个给定方向上的能量最大,从而使反射纵波信号得到明显增强.为相控线阵声波辐射技术在反射声波测井中的应用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5.
为了降低低产油井间歇产液对含水原油称重计量造成的误差,设计了一套带有微波加热源的含水原油称重计量装置,该装置可实现对井口来液进行高效、即时加热,减少油井间歇产液造成的原油挂壁、结蜡现象.通过室内实验发现,当控制单次称重的含水原油体积为20 L时,采用3个螺旋布置于称重装置底部总功率为3 kW的微波加热源,可以对不同含水...  相似文献   

16.
利用称重原理,通过在气井井口测量油管柱的重量,精确、连续地确定积液气井井筒液面的位置,为采气井采取有效的排液措施提供依据。通过两个算例的计算表明,该方法简单方便,可以快速确定井筒内部积液位置,从而为生产单位采取必要的排水采气措施提供了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17.
大型结构物的称重、顶升、平移、旋转是通过对多个液压千斤顶同步控制得以实现。大型结构物往往存在重量分布不均、支点跨距大、结构刚度不同等特点。在称重、顶升、平移过程中需要进行计算机同步控制,实现结构物的平稳顶升、下降、平移、旋转。大型结构物同步位移控制系统以工控机为核心,基于现场总线技术对压力传感器、位移传感器、液压比例控制系统等设备进行网络监控,与对多个支点同步协调控制和结构物精确称重的基础上,成功地完成了大型结构物的称重、顶升、平移、旋转多例工程。该系统已在工程中被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18.
针对传统的计量方式不能满足塔里木油田生产过程中各井的液量、气量变化大和难以在较宽的计量范围内实现精确计量要求的现状,研制了ZLW型称重式油井计量装置。介绍了ZLW型称重式油井计量装置的结构、原理、系统的组成和标定方法以及主要的计算公式。研制过程中采用了称重计量技术、高效旋流分离技术、计算机的防死机“看门狗”保护技术、多次沉降分离作用提高纯油计量精度技术和计量分离器的排液技术等几项关键技术,并对比分析了常规典型的油井计量装置和称重式油井计量装置的性能与特点。现场试验表明,该装置不仅可以实现在较宽的量程内有较高的计量精度,提高现场计量参数的准确性、可靠性和设备运行的安全性,而且消除了压力、温度、密度、粘度、含砂、含蜡和含气等因素对油井计量的影响,实现了在线监测与连续计量,具有广阔的推广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0.1mg感量的标准气体称量设备进行称量过程的不确定度来源进行探讨和量化,并使用标准方法进行称量结果不确定度的评估,得出使用0.1 mg感量质量比较仪进行标准气体称量时,单次称量的不确定度约为0.2mg。通过称样量的控制,最终获取的标准气体不确定度的原主要贡献源称量不确定度进一步降低,影响低于原料气纯度不确定度,甚至各组分摩尔质量的不确定度。使用0.1mg感量的标准气体称量设备进行标准气体称量时,标准气体的标准合成称量不确定度可低于0.02%以下。  相似文献   

20.
卢红义  邓长益 《焊管》1999,22(6):26-29
介绍了钢管在线称重系统的组成、工作原理、着重就在线钢管称重工艺中采用计算机进行信号采集、信号处理并参与现场管理的技术难点进行了剖析,体现了以计算机为核心的检测智能化和管理现代化,同时展望了该系统的推广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