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复杂断块油藏开采中后期剩余油分布规律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复杂断块油藏是现河与东辛油田的主要油藏类型,经过长期高速开发和多次调整,剩余油分布较为复杂。应用动静态综合分析法、沉积微相法和油藏数值模拟技术定性定量描述油藏剩余油分布,并分析了地质,油藏水驱油机理和开发等因素对剩余油分布的影响。研究成果应用于主力断块油藏综合调整挖潜,产量上升,综合含水下降,采收率提高4.2%。  相似文献   

2.
重新认识处于开发中后期油藏的沉积环境、沉积微相及其特征,对于查明剩余油分布和挖掘剩余油潜力、提高采收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综合岩心、测井、录井、地震及相关测试资料,对黄骅坳陷塘34断块沙一段下部沉积特征和沉积模式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该区沙一段下部为重力流水道沉积,包括水道中心、水道侧翼、水道岔道口以及水道间等4种微相。讨论了沉积微相与剩余油的关系:重力流水道正韵律储层上部、水道侧翼、分支水道以及分支水道岔道口剩余油富集。  相似文献   

3.
东辛油田营13块油藏为一非均质性较强的复杂断块油藏,断裂破碎,剩余油分布规律复杂。从构造特征、储量分布、原油物性等油藏地质特征分析入手,采用数值模拟等方法研究了剩余油分布规律。研究表明:营13块的剩余油分布在未动用区块、无井控制区块以及断层边角高部位。根据剩余油分布规律提出了开发调整对策,取得了显著的挖潜效果。  相似文献   

4.
胡状集油田剩余油分布规律及提高水驱开发效果方法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针对胡状集油田储层严重非均质的特点,将剩余油研究与储层微相研究紧密结合,总结了剩余油的分布特征及水淹层电测特征,通过地质工艺结合,选择与之相适应的工艺配套技术,以提高水驱波及体积,合理调整注水、产液结构,有效地遏制了油田的两大递减,实现了连续5a稳产,对严重非均质油藏的开发具有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双高期"油藏剩余油分布规律及挖潜对策   总被引:15,自引:5,他引:10  
温静 《特种油气藏》2004,11(4):50-53
利用物理模拟驱油机理实验、岩心观察油层水洗状况、微观驱油实验、示踪迹监测、碳氧比、中子寿命测试以及数值模拟结果,建立断块各小层砂体水淹模式图及剩余油饱和度等值图,从定性认识到定量分析,详细研究了该断块的水淹特征及剩余油分布规律,并探索出针对“双高期”老油田不同剩余油潜力区分布特点进行挖潜对策的综合调整模式,为同类油田开发调整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6.
由于任丘潜山油藏目前已进入中后期开阶段,老井产量低,含水率高,老井措施增油难度大。为了控水、增油和稳产,通过对油藏动态和静态资料的综合研究,结合测井资料剩余油解释和三维地震对潜山形态的精细描述,分析了潜山剩余油分布的控制因素,比较准确的预测出了受潜山几何形态控制的五种剩余油分布类型。  相似文献   

7.
欢26块经多年注水开发和多次平面、纵向调整,剩余油分布极为复杂.将多种研究方法组合进行剩余油分布规律研究,利用存水率法、物质平衡法、分流方程法、水驱特征曲线法等多种油藏工程方法,结合小层沉积相动态综合分析,定量或半定量地确定了欢26块剩余油丰度、剩余可采储量及分布规律,确定了主要剩余油富集区,为下步开发调整、提高采收率提供了较为可靠的数据基础.  相似文献   

8.
以实例介绍了流态剩余油测井技术在划分生产层水淹级别、评价剩余油分布状况、寻找窜槽位置等诸方面的应用。实践表明,该技术在指导油田调整挖潜措施、改善油田开发效果方面具有显著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按照剩余油分布尺度,可以将剩余油分为宏观剩余油和微观剩余油两大类.剩余油类型及其分布规律是油田后期开发调整的基础,对改善注水效果,提高油田采收率具有重要意义.综合沉积微相法、动态分析法、岩心分析法、数值模拟法等研究方法,对大庆长垣外围油田的剩余油类型、形成原因、分布规律等进行了研究,揭示了沉积微相和井网适应性,井网与裂...  相似文献   

10.
文中阐述了当前研究剩余油分布的方法:开发地质学方法、测井方法、地震方法、生产动态预测方法等,并讨论了各种方法的优点和局限性。由于地下油藏的复杂性和储层的非均质性,导致剩余油的空间分布十分复杂,因此综合运用多种方法研究剩余油分布规律是今后一段时期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1.
从辫状河沉积微相入手,通过砂体厚度分布的平面几何形态以及平面上沉积微相的组合特征确定储层成因类型;通过横向对比总结其分布模式及其对剩余油分布的影响;通过辫状河储层非均质特征的描述,分析聚驱效果,并取得了一定的认识.  相似文献   

12.
复杂断块油藏开采中后期剩余油分布规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复杂断块油藏是现河与东辛油田的主要油藏类型,经过长期高速开发和多次调整,剩余油分布较为复杂。应用动静态综合分析法、沉积微相法和油藏数值模拟技术定性定量描述油藏剩余油分布,并分析了地质,油藏水驱油机理和开发等因素对剩余油分布的影响。研究成果应用于主力断块油藏综合调整挖潜,产量上升,综合含水下降,采收率提高4.2%。  相似文献   

13.
针对双河油田非均质厚油层特高含水期的主要开发特征,从揭示厚油层层内结构、剩余油成因类型及分布规律入手,通过厚层层内三维定量化精细描述、精细数值模拟和全方位评价,认识非均质原油层特高含水期剩余油富集部位、类型及形成的控制因素。  相似文献   

14.
利用地质方法研究小断块油藏剩余油分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八面河油田北区小断块油藏断裂系统复杂,剩余油分布认识难度大的特点,提出利用断层分析法、构造形态分析法、测井二次解释法等地质方法研究剩余油分布。实际应用效果表明,在油田开发中后期,地质研究方法是剩余油分布研究的重要方法。  相似文献   

15.
双河油田厚油层发育,在目前特高食水期开发阶段厚油层内剩余油分布主要受井冈完善程度、地层纵向渗透性、砂你沉积特征、微构造及区域地层压力因素控制。剩余油在井网不完善井区、纵向中低渗透层、注采状况较差的分流河道沉积问及沉积末端、微构造高部位及局部注水压力平衡区相对富集。在完善井冈的基础上根据地层地质特征加强注来结构调整及注水合理调配,是汉河油田油层挖潜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6.
松辽盆地北部岩性油藏形成条件与分布规律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松辽盆地中浅层大型坳陷湖盆河流—三角洲、湖泊沉积体系的沉积地质背景决定了其具有形成大面积岩性油藏的地质条件。纵向上,由于各时期基准面升降造成可容空间在不同时期差别较大,因此发育的砂体类型也有一定的差别;同时由于储层埋藏深度以及与烃源岩的相对位置不同,各含油组合岩性油藏成藏条件与分布规律也存在一定的差异。平面上,岩性油藏的类型受构造部位和砂岩的发育程度控制。凹陷中三角洲外前缘相带主要形成岩性油藏,凹陷周边是各种隐蔽油气藏发育的主要地区。针对三角洲前缘相带砂泥岩薄互层岩性油藏的实际情况,以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为指导,对松辽盆地北部姚家组一段葡萄花油层展开了精细地质研究,认识到油气藏具有成带分布的特点,并划分出构造油气藏分布带、构造—岩性油气藏分布带和岩性油气藏分布带,为隐蔽油气藏勘探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17.
测井低对比度油层饱和度评价与分布研究及其应用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回顾"中国石油"测井解释技术的发展,阐述构造油藏中测井饱和度—电阻率及低阻油层分布规律,简要介绍了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岩心刻度测井"岩石物理研究与饱和度评价技术的发展,以及黏土附加导电、钻井液侵入油、水层的岩石物理与电测井响应等的研究。在吉林、长庆油田低渗透岩性油藏勘探中,近年来发现烃源岩排烃压力(距生油岩距离)控制含油饱和度(电阻增大率)的分布。简要介绍了复杂孔隙类型的低渗透砂岩油层的复杂电性质研究(与数值模拟方法)与测井饱和度评价研究进展,对低对比度油层识别、评价与低渗透砂岩油层的产能预测,以及对储量参数研究等的应用。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饶阳坳陷刘李庄油田雁107断块古近系沙四段裂缝型砾岩油藏的地层沉积、储层物性及裂缝特征的研究,认为雁107断块沙四段沉积期属于溶蚀垮塌扇沉积,多个断块高点控制了砾岩扇体的展布,砾岩扇体总体上具有自北东向南西方向伸展的趋势,总体上属于受断层分割的块状底水裂缝型油藏。根据雁107断块沙四段裂缝型砾岩油藏6个小层剩余油纵横向分布特征,认为雁107断块裂缝型砾岩油藏剩余油分布主要是受砾岩储层沉积旋回、裂缝发育及开采期注水方式的影响。提出了改变目前的注水方式是提高剩余油采收率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19.
特低渗透储层油水渗流特征研究   总被引:25,自引:13,他引:12  
通过室内实验,研究分析了特低渗透储层岩样启动压力梯度与渗透率的关系,利用建立的恒压法油水测定公式测定了油水相对渗透率曲线,描述了特低渗透储层样品的不同压力梯度对渗流特征的影响。这将为特低渗透储层开发提供理论实验依据,对合理开发特低渗透油田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以珠江口盆地陆丰凹陷内LFG13和LFG22两个老油田为例,从断层“屋檐”效应及砂体“内嵌”夹层的遮挡效应、高含水期的生产压差难以启动厚层块状砂体顶部低渗部位的流动、储层非均质性以及局部区域井网控制程度4个方面对块状砂岩油藏剩余油分布规律进行了研究,并从水驱后成“屋檐油”、生产压差难递进区、“包夹”型砂体组合上下包裹区以及井网未完善区4类剩余油富集区的动用阐述了块状砂岩油藏特高含水期剩余油挖潜的措施及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