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基于DSP的自动印刷套色控制系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仲科  樊臻 《包装工程》2006,27(1):101-103
针对凹版印刷机的工作特点,提出一种新颖的凹版印刷机自动套色控制系统的控制与实现方法,并采用多个DSP子系统与一台上位机通过CAN总线连接实现该控制系统.该控制系统引进高效而可靠的DSP芯片TMS320lf 2407作为印刷套色控制芯片,比较起传统的单片机控制系统无论在性能上还是可靠性上都提高了一大步.  相似文献   

2.
凹版印刷机自动套色系统中预对版的实现   总被引:6,自引:5,他引:1  
针对凹版印刷机的工作特点,在采用多片80C196KC单片机与一台PC机实现的自动套色系统中,该文在不增加新设备的前提下提出了一种微机实现预对版功能的方法,避免了人工预对版中繁琐和误差大的缺点。在实际应用中证明,该功能不仅提高了凹版印刷机预对版的准确度,而且大大减少预对版过程中纸张、油墨及工时的浪费,带来较大的效益。进一步提高了国内凹版印刷机套色系统的自动化程度。  相似文献   

3.
自动套印控制系统的研究与设计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何静  张昌凡 《包装工程》2002,23(3):31-32,36
提出了一种凹版印刷机自动套印控制系统。该系统采用滑模变结构理论进行设计,通过永磁同步伺服电机进行套印控制。研究表明,该方法既能有效减少抖动现象,又具有较强的鲁棒性和快速性。  相似文献   

4.
李坤全  文睿 《包装工程》2017,38(3):119-123
目的提高凹版印刷机放卷系统张力控制的稳定性。方法结合模糊控制和自抗扰控制提出一种放卷张力控制方法。根据放卷系统的工作原理,分别建立料带张力、摆辊动力学、辊筒动力学的数学模型,进而得到放卷系统的非线性数学模型。为了提高控制系统的解耦性能、抗干扰性和内部鲁棒性,基于自抗扰控制的同时引入模糊控制,设计一种模糊自抗扰控制器,并进行相关仿真研究和分析。结果与PID控制器相比,该模糊自抗扰控制器较好地实现了系统解耦,而且具有更好的抗干扰性和内部鲁棒性。结论文中方法可以实现凹版印刷机放卷系统的恒张力控制。  相似文献   

5.
基于相邻交叉耦合的凹版印刷机多轴同步控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陈银环 《包装工程》2018,39(11):226-230
目的为了实现高速、高精度、高自动化的印刷过程,提高印刷产品的质量。方法以机组式凹版印刷套色系统系统为研究对象,分析无轴传动凹版印刷机结构,详细分析多轴同步控制的基本原理,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一种相邻交叉耦合控制方法,给出算法具体的控制模型。结果该控制方法不仅补偿了各轴自身的跟踪误差,也补偿了相邻两轴之间的同步误差。结论仿真和实验结果表明,该控制算法收敛速度快、稳定性高,很好地实现了凹版印刷机电子轴传动多电机的同步协调控制。  相似文献   

6.
力生 《广东包装》2008,(1):47-49
无轴凹版印刷集版辊传动和套色控制于一体,提高了凹版印刷的灵活性和操作性,提高了凹版印刷机的自动化水平,降低了凹版印刷机的机械成本;适应了当今印刷行业复杂工艺生产的要求,提高了印刷品质,节约了生产成本,适应了印刷行业市场的发展,实现了安全生产和环保生产。  相似文献   

7.
《广东包装》2007,(5):41-41,40
在2000年德鲁巴展会上,电子轴传动(ES)凹版印刷机第一次亮相,就吸引了全世界包装业人士的目光。与机械轴传动相比而言,电子轴传动凹版印刷机具有较高的工作效率,套准控制的反应更快,印刷色组料带长度缩短,设备操作环境更好等优势,迅速在全球市场上普及。松德2002年成功研发出第一台电子轴传动凹版印刷机到现在,已推出20多台电子轴传动凹版印刷机,  相似文献   

8.
《软包装商情》2009,(1):97-97
双收双放功能的电子轴传动凹版印刷机,传承了欣达印机电子轴印刷机高配量、高精度、高性能、低功耗的优点,是国内首家成功进入市场,适用于塑料薄膜材料一机两用的电子轴传动凹版印刷机。  相似文献   

9.
我国凹版印刷机的现状及发展方向   总被引:5,自引:5,他引:0  
介绍了在包装印刷领域应用非常广泛的国产凹版印刷机的生产和使用现状,与国外凹印机的差距,同时分析了国内凹印刷机生产厂家今后的努力方向和前景.  相似文献   

10.
《软包装商情》2008,(2):22-22
3月28号,博斯特(上海)有限公司召开了新型888凹版印刷机的正式发布会。由此揭开了888凹版印刷机的神秘面纱。  相似文献   

11.
基于测试的凹印机能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金琳  李艳  王仪明  刘宁  李建国  朱强  孙万杰 《包装工程》2014,35(19):119-124
目的为印刷机械的改进和节能减排提供基础数据。方法使用风量计量法对多家印刷厂不同型号凹印机的能耗相关参数进行测量和计算,并对测量数据进行差异分析。结果得出了不同加热方式的凹印机在正常印刷时各部分的能耗量,以及凹印机总的能源利用率。结论提出了一种以单位平方米印品实地印刷消耗的能源量作为评价凹印机能效的指标。通过对部分机型的热量使用效率,以及部分电机的工作状况及效率进行分析,找到了凹印机耗能的重点,以及影响凹印机能源消耗的可能因素,并对凹印机的节能方法进行了初步探究。  相似文献   

12.
凹印机PID算法实现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彭燕 《包装工程》2015,36(17):131-133,138
目的论述基于PLC工业控制器的多闭环回路的PID算法实现,改进印刷机上的PID控制过程。方法针对陕西北人机组式凹版印刷机的张力控制系统,采用PLC编程实现速度和张力调节器的算法;在经典PID和数字PID算法基础上,采用试凑法对PID控制器进行参数整定,并在凹版印刷机上进行验证实验。结果速度环实验表明:在500 r/min的情况下,电机很快达到设定值,当外部扰动出现时,大约经过6 s电机重新进入稳定状态;张力环实验表明:当卷径为92~800 mm时,所整定的PID参数能够满足4个阶段收卷的不同任务要求,正常运行时系统运行速度为100~200 m/min,且系统出现外部干扰时能够很快调节摆辊位置,使其恢复到垂直位置。结论多级PID控制方式和参数整定能满足当前国产凹印机的收卷需求,但当卷径不断变化超出800 mm时,或者印刷速度大于200 m/min时,整定好的PID参数会使系统性能变坏,仍不能满足高效高速凹印机的生产任务要求,需不断改进张力控制方案。  相似文献   

13.
目的为了提高凹版印刷电子装备的制造精度和一致性,提出一种将模糊控制与PID(Proportion-Integral-Differential)控制有机融合的多层套准系统控制策略。方法在2层套准系统模型基础上,结合多层套准系统的套印工艺,建立4层套准系统非线性耦合数学模型,有机结合模糊控制和PID控制设计4层套准系统模糊PID控制策略,并利用Simulink软件对所提出的控制策略进行仿真研究。结果仿真结果表明,提出的套准系统模糊PID控制策略很好地抑制了张力波动、速度干扰、料带性能变化引起的套准误差。结论提出的多层套准系统控制策略实现了高精度套准控制,具有比PID控制器更好的控制性能。  相似文献   

14.
针对当前凹版印刷设备存在的耗能大、尾气排放污染等问题,通过对凹版印刷机热风干燥系统节能、印刷有机废气(VOCs)综合治理和凹印企业主要热源余热循环利用等主要相关技术的探讨,提出了切实可行的节能减排方案.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将热力燃烧式氧化器与热水二段型溴化锂机组相结合,解决了热力燃烧式氧化器运行成本较高的问题.研究结果表明,从热风干燥系统、有机废气综合利用、主要热源余热循环利用3个方面入手实施的节能减排方案,可以降低凹版印刷工业运行能耗的20%~40%.  相似文献   

15.
A gravure offset printing system composed of a roll-to-roll web-providing apparatus, a cup-type encapsulated doctoring blade, a flat gravure plate, and CCDs for line-width measurement has been devised for printing the electrodes of flat panel display (FPD) devices. This system may be characterized as a small experimental system capable of carrying out printing tests prior to using a huge gravure offset printing system for mass production. The conceptual design of this gravure offset printing system is focused on conducting the reliability accelerating test and on mimicking the huge mass-production printing process required for FPD parts such as plasma display panel electrodes. Using the fabricated prototype, printing experiments were repeated semi-automatically 300 times. It was found that it requires several bursts of idle printing for stabilization, that the widths of the printed pattern continue increasing little by little, and that the deviation in the width of the printed pattern increases as the number of printings is repeated. These increasing rates could constitute an index of printing reliability.  相似文献   

16.
塑料凹印机干燥系统参数的优化研究   总被引:5,自引:5,他引:0  
黄颖为  冯培勇  刘奇龙 《包装工程》2006,27(4):127-128,145
在凹印工艺中,合适的干燥参数不但是印品成像质量的的保证.通过印品干燥过程特性及影响因素:热风温度、热风速度及油墨初含剂量的实验和理论研究,依据多项式回归分析,建立了印品对流干燥参数与溶剂残留量的数学模型,对实际生产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