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4 毫秒
1.
针对添加剂废水中含有少量乳链菌肽及高含量Cl-的特点,采用“光催化氧化-上流式厌氧污泥床-A/O”组合工艺对废水进行处理.经过5个月的调试,在系统进水COD为12 680 mg·L-1、BOD5为5 213 mg·L-1、NH3-N的质量浓度为121 mg·L-1的情况下,出水COD为97 mg· L-1、BOD5为27 mg· L-1、NH3-N的质量浓度为13 mg·L-1,去除率分别为99.2%、99.5%和89.3%,排水水质达到了GB 8978- 1996规定的第2类污染物最高允许排放一级标准.  相似文献   

2.
试验将活性污泥法和接触氧化法结合使用,组合成为复合式A2/O2工艺(厌氧/好氧/厌氧/好氧)对中药类制药废水进行了中试研究,以考察该系统的处理效果.结果表明,废水经过调节池的水解酸化作用后,进入两级A2/O2(厌氧/好氧)设备,最后得到了良好的处理效果.进水的COD为119~1440mg·L-1,出水的COD降到15.9~71.6mg·L-1,去除率在60.0%~92.7%之间,平均去除率为78.O%;进水的氨氮质量浓度为2.25~50.3 mg·L-1,出水中的氨氮质量浓度在1.38~27.6 mg·L-1,氨氮的去除率在41.5%~88.4%之间;总氮的出水质量浓度为1.46~27.75 mg·L-1,去除率最高达到了87.7%.各项指标均达到了国家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 8978-1996).  相似文献   

3.
张娜  王琳 《水处理技术》2012,38(2):65-68
山东省东阿县污水处理厂一期工程采用厌氧-缺氧-淹没式生物膜法(A2/O)工艺处理城镇污水。COD平均去除率为93.8%,出水平均COD为22.7 mg.L-1;NH3-N和PO43--P平均去除率为97.6%和76.0%,出水平均质量浓度为0.87、0.78 mg.L-1,出水满足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8918-2002)一级A标准。研究还发现厌氧池中存在厌氧氨氧化反硝化协同反应,NH3-N、NO3--N平均去除量分别为2.43、4.11 mg.L-1。  相似文献   

4.
以腈纶废水为研究对象,考察了水力停留时间、溶解氧、硝化液回流量等因素对组合填料膜A/O工艺处理腈纶废水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停留时间为14h、溶解氧质量浓度为3.5 mg·L-1、硝化液体积回流比为200%时,COD去除率达到60%以上,TOC去除率达到60%以上,BOD5去除率可达90%以上,特征污染物DMAC(二甲基...  相似文献   

5.
试验采用A/O/O生物膜系统对锦纶废水进行处理,考察了硝化液回流比、水力停留时间、DO和进水COD及TN浓度对系统处理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当进水COD和TN分别为480-525mg/L和24-26mg/L,硝化液田流比3,单个反应器HRT为3.9h,好氧池Ⅰ和Ⅱ内DO均为3.0mg/L左右时,系统COD和TN去除率分别迭95%和70%,出水氨氮低于1.5mg/L,满足GB8978-96污水综合排放一级标准。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采用A/O+混凝工艺处理焦化废水的运行实例,并对运行结果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该工艺能有效去除废水中的主要污染物,在进水COD、BOD5和SS、NH3-N、酚类、油类质量浓度分别为2 976、935、310、211、715、323 mg·L-1时,对应出水质量浓度分别可达到119、21、54、21、0.4、8 mg·L-1,去除率分别可达到96%、97.8%、82.6%、90.1%、99.9%、97.5%.出水水质稳定,且出水达到了设计的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7.
根据化肥工业废水氨氮含量高、波动大等特点,设计了初曝池-兼气池-好氧池(O/A/O)组合工艺。利用模拟废水考察了水力停留时间(HRT)、溶氧(DO)浓度、硝化液回流比和污泥回流比对除氮效果的影响。在模拟废水实验参数基础上,得出实际运行参数为:污泥回流比100%,硝化液回流比400%,缺氧池DO0.5mg·L~(-1),好氧池DO 3mg·L~(-1)。采用O/A/O组合工艺对化肥工业产生的COD在100~1 100mg·L~(-1)、氨氮在20~130mg·L~(-1)范围波动的实际废水进行处理,出水COD均值为35.5mg·L~(-1),出水氨氮均值为1mg·L~(-1),达到《综合污水排放标准》(GB 8978-1996)的一级标准。该技术具有较好的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采用间歇运行的一体化膜生物反应器(MBR)处理农村生活污水,对此工艺的技术可行性进行分析.试验结果表明,出水COD平均值为46 mg·L-1,平均去除率为68.3%,出水NH4+-N质量浓度平均值为323 mg· L-1,平均去除率为65.3%,出水TN质量浓度平均值为712 mg·L-1,平均去除率为65.8%,所测各指标均满足北京市水污染物排放标准( DB11/307-2005)中一级B的排放标准,中试系统未设置严格的厌氧区,反硝化效果不明显,出水TN以NH4+-N和NOx-N为主.试验对膜通量变化和膜污染情况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经过反冲洗后的膜组件,膜通量可以维持在35 L·m2·h-1以上,跨膜压力可保证在0.02 MPa以下.  相似文献   

9.
利用缺氧-好氧法(A/O)+外置膜生物反应器(MBR)对乳品废水进行试验,MBR与A/O工艺结合,强化脱氮,利用气液混合泵曝气代替鼓风曝气.结果表明,气液混合泵充氧效率高、能耗低.进水COD和NH3-N、TN、TP 质量浓度平均分别为994 mg·L-1和38.7、76.3、8.8 mg·L-1时,出水COD和NH3-N、TN、TP质量浓度平均分别为17.8mg· L-1和6.9、16、1.27 mg· L-1,去除率分别为98.2%和82%、78.9%、85.7%.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短程硝化反硝化工艺的研究,开发了好氧/厌氧/好氧/缺氧(O1/A1/O2/A2)生物脱氮新工艺并用于焦化废水的处理。考察了NH4+-N、COD、TN对反应器运行效果影响。结果表明,当进水COD平均为3 012.9 mg/L,NH4+-N、TN、挥发酚、总氰平均质量浓度分别为590.5、608.4、361.8、34.5 mg/L;出水COD平均为81.7 mg/L,出水NH4+-N、TN、挥发酚、总氰的平均质量浓度分别为0.1、9.9、0.1、0.1 mg/L,出水指标达到国家污水综合排放一级标准,A/O工艺处理这种焦化废水TN偏高,而用O1/A1/O2/A2工艺可以解决这一问题,实现了TN脱除。考察了温度、DO、pH对短程硝化影响。结果表明,在DO质量浓度为1.0~1.5 mg/L、温度在30~35℃、pH 7.5~8.0,系统能够进行稳定短程硝化反硝化。  相似文献   

11.
UV/O3氧化工艺处理水中六氯苯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UV、O3及UV/O3,高级氧化法对水中六氯苯(HCB)的降解效果及机理进行了研究,并对结果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UV本身对HCB的去除贡献不大,HCB可被O3、UV/O3快速降解,即UV〈03〈UV/O3;在pH=3,HCB=0.2mg/L,反应40rain时,UV/O3对HCB的去除可达50%左右,酸性条件下有利于降解反应的进行;无论是O3单独作用还是UV/O3,联令作用,HCB的降解基本上满足准一级反应动力学规律,如果体系的pH值基本保持恒定,这种规律就更为明显。根据离子色谱(IC)、GC对六氯苯降解中间产物进行了测定,探讨了O3、UV/O3,降解六氯苯的途径和机理。  相似文献   

12.
房伟 《水处理技术》2006,32(7):76-78
本文介绍了A/O生化系统的工艺概况及应用,出水SS偏高与DO的调控不力是生化系统运行中的主要问题,针对运行中出现的进水污染负荷较高、系统设计上的缺陷、A段生物填料的造型等方面的问题进行了改进或改造,出水达标排放,取得了较好的环境效果与经济效果。  相似文献   

13.
三氯乙烯O3/H2O2化学氧化过程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根据自由基机理导出了有机物在O3/H2O2氧化过程的反应动力学模型,实验了三氯乙烯在O3/H2O2氧化过程的降解,并与它在O3氧化过程中的降解进行了比较,实验结果与理论模型相吻合。  相似文献   

14.
O_3/H_2O_2工艺在水处理中的研究与应用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O3/H2O2工艺的反应机理及O3/H2O2比例、pH、共存物对高级氧化反应的影响进行了总结,阐述了该工艺的研究现状及工艺改进。尽管O3/H2O2氧化工艺虽具有高效、无污染等优点,但由于实际废水复杂多变,其应用效能尚需生产性验证。目前O3/H2O2工艺尚停留在研发阶段,未来的发展趋势是强化其在复杂污染物体系的氧化性能,开发自由基的引发剂和促进剂,扩展工艺的适用范围。  相似文献   

15.
王长进  施庆乐  金江 《陶瓷学报》2010,31(2):253-256
膜乳化法是获得高质量单分散稳定乳状液的一种简单有效方法,以氧化铝陶瓷微滤膜为乳化媒介,大豆油为分散相,含有乳化剂的去离子水为连续相,直接制备O/W乳液.比较了膜乳化法与机械搅拌法的乳化效果;考察了乳化剂浓度、膜两侧压差和磁力搅拌转速对乳化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乳化剂浓度2%、膜面压差0.12MPa、搅拌转速450r/min为最佳乳化条件.  相似文献   

16.
费建平 《大氮肥》2015,38(1):51-55
在详细分析废水水质的基础上,采用A/O软性纤维填料生物膜法作为废水处理的适宜工艺,阐述工艺原理及流程,介绍污泥驯化过程,以及装置调试运行和考核标定结果。  相似文献   

17.
UV/草酸铁/H2O2法处理染料废水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UV/草酸铁/H2O2法处理染料废水,考察了体系中K2C2O4浓度、FeSO4浓度、H2O2浓度、pH值及反应温度对吡啰红染料废水色度去除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UV/草酸铁/H2O2法能有效地使染料水溶液迅速脱色,草酸铁的加入能提高脱色速率,H 2O2/FeSO4/K2C2O4的摩尔比为100:7:1时,吡啰红脱色效果最好;另外,通过测定降解过程中吸光度、电导率、pH值的变化,揭示了降解产物中无机粒子的变化规律及某些可能的产物类型。  相似文献   

18.
河南某合成氨生产企业,其生产废水氨氮浓度高,生化效果差,本研究在预处理和生化阶段分别采用MAP和A/O工艺对其进行处理。工程实践表明,该工艺具有很好的处理效果,且工艺技术可靠、运行稳定、维护管理方便。经该工艺处理后,COD、NH3-N、SS的去除率分别为82.06%、92.94%、72.22%,处理出水达到合成氨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3458-2001)的一级排放标准。同时,出水回用于生产后可取得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9.
制备纳米BaSO4的W/O微乳液体系组成及稳定性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王敏  王玉军  朱慎林 《化工学报》2003,54(10):1450-1454
以Triton X-100/正己醇/环己烷/水制成W/O微乳反胶团体系,通过测定体系的电导率和观察液晶相的出现确定相点绘制了各体系的拟三元相图,研究了温度、盐浓度和油相组分对W/O微乳液体系稳定性的影响.实验发现助表面活性剂与表面活性剂的配比对微乳液的稳定性有显著影响.随着温度的升高,W/O微乳液稳定区域减小,可通过升高温度对微乳液进行破乳;与以纯环己烷为油相的体系相比,油相中含有少量正己烷的体系具有更优异的性质.所得结果为利用该W/O微乳液体系制备纳米颗粒提供了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20.
利用改进的Othmer釜测量了0.1013MPa下的n-PrOH-H2O/CaCl2和i-PrOH-H2O/OaCl2体系恒定盐摩尔分率下VLE数据。测定结果用优先溶剂化法、Furler方程及本文提出的Furler方程改进式进行了关联。其中Furler方程改进式关联结果较好,汽相组成平均偏差为0.01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