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通过对水轮发电机机座振动时效与热时效前后的残余应力检测试验的对比研究,结果两者的应力消除率相近,均为54%左右;说明对于机座等焊接构件的时效处理,用振动时效工艺取代传统的热时效工艺是可行的,对于企业降低成本及提高生产效率具有重要意义,能产生显著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2.
振动时效与热时效应力测试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机座及其它铸铁件进行振动时效和热时效处理,用X射线衍射法测量其时效效果,得出振动时效能消除残余应力的42%~62%,热时效能消除残余应力的50%~70%。  相似文献   

3.
八二年哈尔滨电机厂首次承制了一批出国中型电机,外商要求对电机机座进行消除应力处理,保证产品稳定尺寸精度。钢板焊接结构的构件由于焊接过程中焊接处产生极不均匀的温度场,温度应力与相变应力分布不均产生较大的焊接残余应力,而残余应力是一种不稳定的应力状态,随着温度和时间的变化,构件内某些局部的残余应力因时效的作用而变小,由于残余应力是一个自相平衡的内力,局部应力变小必然要引起构件总体内力的重新分布,从而就引起构件总体或局部发生相对变  相似文献   

4.
振动时效消除残余应力是采用机械方法调整残余应力的一种工艺,其中频谱谐波振动时效技术通过对工件进行频谱分析,优选出对消除工件残余应力效果最佳的5种不同振型的谐波频率进行时效处理,达到多维消除残余应力和提高尺寸精度稳定性的目的。本文应用频谱谐波技术对旋挖钻机的桅杆进行了振动时效处理,并采用盲孔应力释放法测试了工件振动时效前后的残余应力。结果表明,频谱谐波振动时效技术能够有效降低并均化桅杆的残余应力,可广泛用于大型焊接构件的消除残余应力处理。  相似文献   

5.
焊接残余应力的形成和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发现焊接残余应力对结构件的承载能力、加工精度、尺寸稳定性等有很大影响,因此消除残余应力势在必行。根据焊接残余应力的形成机制,提出了合理地降低及消除焊接残余应力的措施。降低和消除残余应力的方法可归结为两大类:一种就是通过热作用来消除,另一种是通过机械作用来消除。  相似文献   

6.
对频谱谐波时效工艺代替热时效工艺降低、均化工件残余应力,保证焊接结构件生产过程中尺寸的精度和应用中可靠性进行论证、试验,阐述了频谱谐波时效的定义及作用,给出判定振动消除应力效果有效原则。  相似文献   

7.
焊接残余应力是影响工程机械结构件疲劳强度、寿命及尺寸精度的重要因素,现结合生产实际分析了焊接残余应力产生的原因及危害,介绍了残余应力的控制方法,重点讨论了热处理法、振动时效法、超声波冲击法等消除残余应力的方法及优缺点,并简单阐述了残余应力检测的几种方法。  相似文献   

8.
金属工件在铸造、焊接、切削加工和使用过程中,由于受热冷、机械变形作用,在工件内部产生残余应力,致使工件处于不平稳状态,降低工件的尺寸稳定性和机械物理性能,使工件在服役过程中产生应力变形和失效,尺寸精度得不到保证。为了消除残余应力,过去通常采用热时效和自然时效。  相似文献   

9.
为了减少或消除铸件在铸造过程中所引起的残余应力,从而提高铸件在精加工后尺寸精度的稳定性,防止在使用中产生变形,一般的常规是采用自然时效和热时效处理。但是在近20年内,在国内外又出现一种对铸件进行时效处理的新工艺——振动时效处理。振动时效处理,是使铸件在低频共振条件下进行短时的振动,从而消除其残余应力,达到尺寸精度稳定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工件在铸造、焊接和切削加工和使用过程中,由于受热冷、机械变形作用,在工件内部产生残余应力,致使工件处于不平稳状态,降低工件的尺寸稳定性和机械物理性能,使工件在服役过程中产生应力变形和失效,尺寸精度得不到保证。为了消除残余应力,过去通常采用热时效和自然时效。自然时效虽不耗能,但周期太长,占地面积大,不适应大批量生产;热时效通过把工件加热到相应温度,在热状态下加速应力释放,其周期较自然时效大为缩短,应用广泛;但是退火炉造价高,使用费亦高,且占地  相似文献   

11.
一项旨在促进机械制造业技术升级、减少环境污染的新技术———振动时效技术VA全自动消除应力的专家系统 ,因其实现全自动控制、低能耗、高效率和无污染等特点 ,正被越来越多的用户所瞩目。金属工件在铸造、焊接、切削及变形处理等加工过程中 ,由于受热冷、机械变形等外部能量的作用 ,在工件内部产生残余应力 ,容易引起工件尺寸稳定性和机械物理性能的降低 ,进而致使工件影响整个机械系统功能的发挥。传统上通常采用热时效和自然时效等法消除应力。自然时效即把工件搁置一段时间以消除应力 ,这虽然不耗能 ,但周期长 ,占地面积大 ;热时效是…  相似文献   

12.
针对散索鞍鞍体焊接工艺及如何消除焊接残余应力以满足产品工艺要求进行了研究。根据该构件结构大、刚性大、质量重、焊缝残余应力分布不均匀的特点,着重对散索鞍鞍体焊接及振动时效的工艺制定,如何测量焊缝残余应力及消除焊缝残余应力进行阐述;通过分析、介绍散索鞍鞍体焊接工艺及振动时效工艺流程,总结消除散索鞍鞍体焊缝残余应力生产技术的应用成果,以达到进一步解决消除重大结构件焊接残余应力及完善振动时效工艺的目标。  相似文献   

13.
振动时效又称振动消除应力法,是将工件(铸件、锻件、焊接构件等)在其固有频率下进行数分钟至数十分钟的振动处理,消除和均化其残余应力,使尺寸精度获得稳定的一种方法。在水泥设备制造企业的生产中,磨机及其附件残余应力消除与否,对设备的使用寿命至关重要,受生产规模、生  相似文献   

14.
振动时效工艺在消除焊接残余应力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残余应力是影响焊接结构件强度及尺寸精度稳定性的关键因素之一,采用振动时效工艺是消除、均化残余应力的有效方法,该工艺有耗能小、效率高、适应性强、效果显著、无环境污染等特点。  相似文献   

15.
振动时效机理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通过分析、对比热时效和振动时效两种时效机理 ,揭示两者在调整宏观残余应力上的本质是类同的 ,都是通过塑性变形减少金属残余弹性应变从而达到宏观残余应力的释放 ,只是产生塑性变形所用手段不同。同时从两种时效时金属内部组织的不同变化 :热时效减少晶格畸变、振动时效使金属组织进一步细化 ,位错密度增加 ,揭示振动时效与热时效在工件尺寸稳定性方面的差异。最后得出结论 :在许多场合振动时效和热时效同样可行且振动时效的尺寸稳定性、抗疲劳强度极限更优于热时效  相似文献   

16.
介绍了频谱谐波时效技术在去应力处理效果和保持尺寸精度稳定性方面的作用,对风电球墨铸铁材料工件(样件)处理后,经对残余应力和工艺变形量测定表明,此技术可以替代以消除应力为目的热时效工艺,达到防止工件变形、开裂、提高工件尺寸精度和尺寸稳定性的目的。  相似文献   

17.
采用振动时效+超声冲击的处理工艺对装载机前车架的关键焊缝进行了消除焊接残余应力试验,得出经振动时效处理以后,焊缝处的残余应力可以降低30%~50%,而经超声冲击处理以后,焊缝中的残余应力可以100%消除,同时植入对疲劳有益的压应力,并且可以将焊趾与母材的过渡区域变得平滑,减小焊趾处的应力集中水平。在实际时,可以采用振动时效+超声波冲击的复合工艺来消除前车架中的焊接残余应力,即先用振动时效对前车架整体进行处理,整体消除焊接残余应力,然后再利用超声波冲击针对关键焊缝进行消应力处理。  相似文献   

18.
<正>旋挖钻机动臂用于连接其上车和钻桅三角架,是旋挖钻机作业时的主要承载结构件之一,承受着较大的振动和冲击载荷。动臂焊接完成后的焊接残余应力,直接影响其承载能力和疲劳寿命。本文通过试验对比方法,探讨采用施工作业方法消除焊接应力的效果。1.消除焊接残余应力方法(1)热处理为消除结构件焊接后的残余应力,通常采用热处理方法。但动臂结构尺寸较大,对热处  相似文献   

19.
金属工件在成型、加工、焊接、热处理中由于外力的局部施加或者温度不均匀都会在体内留下残余应力。尤其对如隧道式连续洗衣机组(洗衣龙)内筒这类型的大尺寸薄壁焊接件,残余应力影响较为突出。文中研究了按国家振动时效的工艺标准用振动时效的方法,降低或消除洗衣龙内筒焊接件残余应力。  相似文献   

20.
曲轴作为内燃机核心部件,质量的好坏将决定内燃机的性能的高低。而曲轴加工过程中产生的残余应力会直接影响到曲轴的质量。目前常用的曲轴消除残余应力的方式热时效方式的处理时间长、能耗高的缺点一直无法有效解决,特别有些曲轴还无法运用热时效的方式消除残余应力。而振动时效是消除工件残余应力的一种有效手段,避免了热时效的缺点。依据工件内部的残余应力和振动产生的动应力的叠加达到或超过材料屈服强度的"Wozney&Crawmer"准则,求出在激振器以轴弯曲振动固有频率激励下轴类零件产生弯曲振型的主共振,解决现有装置产生动应力达不到消减残余应力要求的难题,且轴两端变形量也有很大提高,同时轴的动应力分布更加均匀,从而能有效地消减轴类零件的残余应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