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变频电机用纳米复合绝缘薄膜老化性能的评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马志昆 《绝缘材料》2009,42(6):51-53
对聚酰亚胺/纳米TiO2薄膜进行了热老化和电晕老化性能评估。利用热重点斜法评估了纯PI薄膜的耐热老化性能,用TGA、DSC等手段研究了聚酰亚胺/纳米TiO2复合材料薄膜的相对耐热性能。基于IEC60343标准建立了一套耐电晕老化试验系统,对不同纳米填充量的聚酰亚胺/纳米TiO2复合薄膜进行了耐电晕老化试验。结果表明,纳米TiO2的引入,改善了聚酰亚胺薄膜的耐电晕性能,提高了聚酰亚胺薄膜在变频绝缘的运行寿命,但是随着纳米TiO2填充量的进一步增加,薄膜的耐电晕寿命以及热性能下降。  相似文献   

2.
本文介绍了新型F级聚苯硫醚(PPS)薄膜的发展,性能,制造和用途。PPS薄膜同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薄膜相比,具有耐热,难燃,耐潮和耐水解的优点,同聚酰亚胺薄膜相比,具有成本低,原料丰富易得的优点,并且可以利用现有设备加工薄膜。  相似文献   

3.
聚酰亚胺薄膜具有优良的电气、机械及耐热性能,但它不能熔融,不能自身粘接,因此局限了它在绝缘结构上的使用.若在这种薄膜上涂覆一层聚全氟乙丙烯树脂(F-46),制成一种复合薄膜(下称HF薄膜),就综合了这两种材料的优越性.F-46显著地改善了聚酰亚胺的抗撕强度,提高了耐潮性能,耐弧和爬电性能以及抗化学稳定性,更主要的是使聚酰亚胺具有了粘接性能.这种复合薄膜用作导线绝缘,便使导线具有很多特点,可以在许多特殊场合使用.国外从六十年代中后期起便进行了复合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飞行汽车机翼用特种电缆的结构设计,包括导体和屏蔽层的结构设计、绝缘和护套挤出工艺设计,以及电缆成品特殊性能试验方法设计等。导体选用多股软铜线绞合,并另加铜箔丝作为加强元件;绝缘采用特殊制备的不同性能硅橡胶双层挤出,内层为阻燃高耐热硅橡胶,外层为阻燃高强度硅橡胶;屏蔽层由内外双层组成,内层为镀锡铜丝另加反弹丝和加强丝编织,外层为铝塑复合带绕包;护套采用特殊制备的不同性能硅橡胶双层挤出,内层为阻燃高耐热陶瓷化硅橡胶,外层为高强度高耐磨硅橡胶。采用该结构设计的电缆,不但提高了导体的抗扭转性和柔软性、提升了绝缘的耐超载性和阻燃性,也提高了屏蔽效能和电缆整体的抗扭转特性,耐扭转性能以及超载性能指标均符合飞行汽车供电系统的要求。  相似文献   

5.
<正> 氯磺化聚乙烯在我国尚属较新的一个胶种。它除具备氯丁橡胶的几乎全部优良性能外,尚具有比氯丁橡胶稳定的电性能和更好的耐热、耐臭氧、耐化学药品能力以及优秀的着色性和颜色稳定性。在电缆工业中,它主要用作护套,部分产品也用作绝缘。一般规定,其最高连续使用温度为85~90℃。目  相似文献   

6.
本文介绍聚胺——酰亚胺耐氟里昂硅钢片漆的研制合成路线,为满足高温快速固化加工条件,对溶剂的选择以及原材料配方筛选进行了讨论。聚胺——酰亚胺耐氟里昂硅钢片漆具有优异的耐氟性能和耐热性能,耐热指数为186.5℃。  相似文献   

7.
本文综述了国内外耐电晕聚酰亚胺薄膜的专利布局、无机纳米杂化薄膜耐电晕性能的影响因素,介绍了耐电晕聚酰亚胺薄膜在液氮温度下的应用现状,并对耐电晕聚酰亚胺未来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8.
论述了家用电器安全标准对塑料的耐热、耐燃和耐漏电痕迹性要求,深入探讨了耐热和耐燃性的本质及其考核方法,简要介绍了电绝缘系统UL认可程度和采用杜邦公司电绝缘系统的优点。  相似文献   

9.
继“聚苯硫醚薄膜”之后,本文是F-H级电工绝缘耐热薄膜系列综述中的第二篇,介绍聚酰亚胺改性薄膜的发展、性能、制造和用途。聚酰亚胺改性薄膜发展艰难,加工性改善不大,综合性能不如聚酰亚胺薄膜而成本降低不大是发展的最大障碍。  相似文献   

10.
聚酰亚胺/氧化硅/氧化铝纳米复合薄膜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张晶波  范勇  衷敬和  王芳 《绝缘材料》2005,38(1):9-11,14
通过正硅酸乙酯和甲基三乙氧基硅烷及异丙醇铝在聚酰胺酸的N,N-二甲基乙酰胺溶液中的溶胶凝胶反应,制备了具有一定SiO2和Al2O3质量百分含量的聚酰亚胺复合薄膜。并且分别利用原子力显微镜和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对薄膜进行界面形态和微观结构分析。并讨论了无机组分对薄膜的热性能和电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聚酰亚胺复合薄膜中的无机组分的分散性良好,与聚酰亚胺基体形成了很好的纳米复合体系,经试验研究证明了无机组分的引入大大提高了薄膜的耐局部放电学性能和耐热性能。  相似文献   

11.
聚酰亚胺薄膜结晶度及结晶取向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前言聚酰亚胺薄膜是一种杂环聚合物,它具有优异的物理机械性能和热稳定性,特别是耐高、低温和耐辐照性尤为突出,因此,在国防和工业部门得到广泛的应用,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对材料性能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目前,美国生产的kapton薄膜仍垄断世界市场,国内同类产品的各项性能与之相比,都还存在一定差距(见附表)。  相似文献   

12.
蒙脱土/聚酰亚胺复合薄膜的电击穿破坏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在聚酰亚胺基体中引入一定量MMT片层,可以改善薄膜的耐电老化性能,对薄膜电老化前后表面形貌及化学组成的研究结果表明:MMT片层均匀而充分的分散提高了MMT/PI薄膜的耐电弧性,这是聚酰亚胺薄膜电老化性能改善的原因。  相似文献   

13.
耐电晕特种绕组线的制造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主要介绍了两种耐电晕性好,绝缘厚度薄,机电性能优良,而且导热、耐热性都很高的新型绕组线。一种是耐电晕薄膜绕组线,另一种是耐电晕特种漆包绕组成,可适用于牵引电机、变频电机以及高压电机等。  相似文献   

14.
本文主要研究适合变频电机使用的改性聚酸亚胺的耐电晕性能,采用逐级升压击穿法评定耐电晕寿命。首先测试了由杜邦公司提供的FCR薄膜的耐电晕性能,所得结果与杜邦公司提供的数据吻合得很好;对杜邦KaptonCR薄膜和几种自制薄膜进行了耐电晕测试,并将两次测试结果作了对比和分析。证明所采用的测试方法是简便可靠的,CK6、CK2和B10—2型薄膜具有接近FCR膜的耐电晕性能。  相似文献   

15.
一种具有优越的耐热耐油水性能的氟塑料绝缘胶带在广州电器科学研究所研制成功并已开始试生产。 F84型氟塑料绝缘胶带适用于耐油、耐含有少量水的变压器油的特殊电机、电器、电缆等的绝缘包复,它具有良好的介电性,耐老化性,耐油、水介质性。试样经60℃4小时、150℃5小时固化后,在密封的透平机油中加热24小时(150℃),剥离强度保持不变,电性能符合要求;用  相似文献   

16.
本文主要介绍目前日本生产的五大类聚氨酯漆包线的主要特点及盐水针孔、直焊性、卷绕性、热老化、软化点、耐热冲击、耐药品耐溶剂性、耐磨性、热老化击穿电压等性能比较,阐述日本的聚氨酯漆包线的发展状况。  相似文献   

17.
几种绝缘结构和绝缘材料的高频耐电晕性能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几种绝缘材料和绝缘结构的电性能,利用高频脉冲绝缘测试仪器分析比较了其耐电晕性能。结果表明:杜邦耐电晕聚酰亚胺薄膜的耐电晕性能优于国产聚酰亚胺薄膜,耐电晕聚酰亚胺薄膜绝缘结构具有较好的耐电晕性能。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介绍了挠性聚酰亚胺薄膜覆铜箔板的研制及试制产品的性能,并针对所用的粘合剂类型对挠性板的剥离强度及耐焊性的影响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9.
聚酰胺酰亚胺单涂漆包线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聚酰胺酰亚胺漆膜具有耐热、耐刮、耐软化击穿等优点,但对铜导体的附着性不好。为此,常把它与聚酯亚胺漆膜结合使用在复合导线上,但这样又增加了漆膜的总厚度和工艺复杂性。介绍了单涂层聚酰胺酰亚胺铜漆包线的生产工艺,以及原材料的选择、生产流程的控制等,并通过介质损耗图来鉴别产品质量。通过与同类产品的对比,证明了单涂层聚酰胺酰亚胺铜漆包线在热性能、机械性能和化学性能上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20.
为表征变频电机用聚酰亚胺复合薄膜材料的耐电晕性能提供一个可靠、准确的试验方法,在参照国内外相关标准的基础上,对杜邦Kapton 100CR薄膜进行了耐电晕性能测试,分析了外施脉冲电源、电极、测试温度环境等因素对薄膜耐电晕测试结果的影响,并提出在测试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