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 毫秒
1.
在“黄河建设”1957年10月号发表的“黄河中游黄土高原的暴雨与渗透的初步分析”一文暴雨部分中,根据天水11年自记雨量记录求出了下列暴雨强度公式:  相似文献   

2.
1977年8月1日晚至2日晨,在西起内蒙鄂托克旗、东至山西偏关,保德狭长地带下了一场特大暴雨(简称为“778”乌审旗暴雨)。暴雨的强中心,位于毛乌素沙漠南缘内蒙乌审旗呼吉尔特公社。经过反复调查,发现有几个地点在八至十小时内降雨深度高达1000至1400毫米。雨量之大创世界记  相似文献   

3.
黄河中游干旱特征初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昌高  王琦  王玲玲  王云璋 《人民黄河》2004,26(8):29-30,36
根据黄河中游夏半年各季干旱指数系列,分析了干旱发生频率及其变化特点。结果表明,黄河中游干旱发生概率较高,初夏和秋季发生干旱与否的比例大体是7:3,盛夏为6:4;1955年以来发生三季连续特旱的有1997年,而无三季连涝,只有两季连涝情况;干旱发生概率随年代递增,1986~2002年夏半年特旱、大旱出现概率是前期的3倍多,秋季干旱指数一直维持高值,基本没有秋汛。  相似文献   

4.
黄河中游河龙区间区域性暴雨特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利用泰森多边形法,借助于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筛选出黄河中游河龙区间1952—2006年243个区域性暴雨过程,按其日大于25 mm或大于50 mm降水范围分别超过2万、1万km2及持续日数情况,分为大面积暴雨、小面积暴雨、持续性大面积暴雨、持续性大雨、持续性大雨+暴雨5类区域性暴雨过程。分析了各类暴雨过程的发生季节和降水时空分布的定性、定量特征,综合讨论暴雨过程时空特征量的年际、年代际变化,探讨了气候回暖背景下出现的暴雨极值事件情况。  相似文献   

5.
黄河中游地处干旱地区,水资源比较贫乏。为满足工农业日益发展的需要,在充分利用地面径流的同时,必须十分重视地下水的开发利用。地下水一般具有水清、水温变化小、水量稳定等优点。本文主要讨论寒武、奥陶系石灰岩岩溶泉水和地下水的分布和排泄量。岩溶地下水作为一种水资源,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6.
选取2003—2013年黄河中游地区16场致洪暴雨过程,将其分为以副热带高压影响为主形成的暴雨过程和以西风带低压槽为主形成的暴雨过程,同时对暴雨过程中的物理量场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以副热带高压为主形成的暴雨过程物理量指标值明显大于以西风带低压槽为主形成的暴雨过程的;盛夏7—8月的暴雨物理量指标明显大于9月的;暴雨容易出现在物理量场的几个典型区域内,如高能舌区、等值线密集区、闭合高中心附近等。  相似文献   

7.
高治定  刘占松  王宝玉 《人民黄河》2002,24(9):32-33,36
运用明、清时期历史文献、水尺志桩和实测雨、洪等资料,结合现代水文学、天气学原理与经验,分析指出近500年来黄河中游 河口镇至三门峡区间产洪的降雨仍主要有区域性较短历时暴雨与持续连阴雨,暴雨地区分布特性、季节变化特性与现代基本一致,但较异常大的暴雨洪水过程比现今发生季节可能推迟一旬。另外,河三区间区域性暴雨也存在年限与多年周期变化。近20年来暴雨偏少的情况仍属历史正常情况。  相似文献   

8.
从黄河中游的古气候环境探讨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问题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关于黄土高原发育史,许多同志从不同的侧面作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得出了不同的结论。这里发表的戴英生同志的文章,以第四纪以来的气候变化为背景,从地学的观点对黄土高原的形成与发育进行了探讨,并对古代森林的兴衰提出了自己的看法。我们欢迎有关学科的同志对这一问题展开讨论。  相似文献   

9.
黄河凌汛在中游內蒙古自治区境来說,和下游一样,情况也很嚴重。境內600余公里的左右岸,均受着威脅,國家每年要投入大批的人力和物力來防御凌汛。今后防凌仍是較長时期的任务,進一步探尋更为經济有效的防凌办法,还是非常必要的。一、黄河中游的冰情 1.封河:各段封河流凌时間早晚不同,冰層薄厚不一。黄河由蘭州以下到渡口堂大致是北偏东走向,气溫由上至下逐渐降低,11、12兩月蘭州較渡口堂气溫平均高3~4℃,因此流凌和封冻日期上游均較下  相似文献   

10.
黄河中游第一批水土保持小流域综合治理试点,经过1980~1985年6年的治理,取得了显著成效:年治理进度平均达到4.21%;人均粮食达到自给或有余;产值与收入翻了一番;林草地增加,坡耕地减少,覆盖度增大,对控制水土流失、减少环境污染,发挥了一定的生态及社会效益。作者认为小流域综合治理试点的主要经验有:建设基本农田,解决粮食问题,才能还林还牧,促进治理进度;封山育林是加快恢复大地植被的费省效宏措施;管护必须并重;制定合理规划,做好前期工作,是顺利开展综合治理的基本保证。  相似文献   

11.
利用常规气象观测和NCEP/NCAR再分析资料,采取天气学诊断方法,对2012年7月26—27日黄河中游山陕区间的一次暴雨天气过程的物理量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欧亚中高纬度存在阻塞形势、西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偏北偏强的环流背景下,低层偏南风将孟加拉湾和南海的水汽输送到黄河流域中游地区,提供了此次暴雨产生的水汽条件;高层负涡度、辐散与低层正涡度、辐合相配合的动力结构,以及强垂直上升运动,是触发此次暴雨的动力机制;强降水主要发生在高能轴附近高能中心的左前方和K指数大值区内,热力对流对该次暴雨的形成起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
在总结黄河中游水土流失的影响因素和水土流失危害的基础上,以河龙区间、泾河、北洛河、渭河流域为例,分析了造林、种草、梯田和淤地坝防治水土流失的效果,结果表明在不同的区间应针对其水土流失的特点,采用不同的水土保持措施。  相似文献   

13.
黄河中游大面积日暴雨特性及其对洪水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相似文献   

14.
黄河中游地区,二选系上部和三选系下部红色砂页岩层分布有一定范围。山西、陕西两省的碛口、军渡和龙门舌头岭坝段,河南省小浪底坝段以及支流汾河流域五马坝址,沁河张峰坝址都位子这套红色地层上。在这套地层上,已建成的水库工程有汾河上文峪河水库,涺水河薛峰水库,尚未建成的有沁河张峰水库等(图1)。三十年来在以上各坝址作了大量的地质勘测试验研究工作。本文  相似文献   

15.
黄河中游土壤有机质与氮磷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对渭河、泾河、洛河、无定河、窟野河和皇甫川6条黄河支流进行广泛采样和室内分析的基础上,对土壤养分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后,研究了土壤有机质含量与全氮、全磷、矿质态氮含量之间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全氮与有机质含量标准化后的数据基本一致,全磷含量与有机质含量变化趋势也相接近;有机质含量与全氮、全磷含量分别呈直线相关。与矿质态氮含量呈二次性相关;有机质含量与全氮、全磷和矿质态氮含量的逐步回归相关模型中,仅有渭河流域四种养分含量全被引进且相关关系达到极显著,泾河、洛河和窟野河流域矿质态氮被剔出后相关性也达到极显著,皇甫川流域仅有全氮被引进。  相似文献   

16.
黄河中游干流骨干工程开发次序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技术经济比较、多目标决策评价等方法 ,对待建的黄河中游干流控制性骨干工程碛口、古贤两水利枢纽的开发次序进行了初步分析比较 ,得出了先期开发古贤工程的结论 .  相似文献   

17.
本文阐述了2013年黑龙江中游暴雨、洪水的发生时间及形成过程,分析了暴雨和洪水的特点、成因及特性,并与历史上的大洪水进行了对比分析,为今后的洪水分析与预报、防汛减灾等工作积累了经验,为科学决策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8.
黄河中游清涧河"2002·7"暴雨洪水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河中游清涧河2002年7月4日突降特大暴雨,陕西子长县城和其下游的清涧、延川两县城遭遇特大暴雨洪水袭击,人民生命财产遭受严重损失。通过对这次暴雨洪水及其灾害的调查,发现黄河上中游重要支流的防洪工作和水工作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建议:对中小流域的防洪工作给予足够重视;进一步加强和改善黄河水测报工作,提高山区性河流自动化测报水平,并重视基层水工作人员技术培训;不断完善地方防汛信息采集与服务的机制和手段;采取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防止水土流失;控制人口增长速度,合理控制人均资源消耗水平。  相似文献   

19.
李敏 《中国水利》2003,(17):35-36
黄河中游地区水土流失面积占总面积的71%,严重的水土流失使泥沙淤积下游河床,影响水资源的合理配置和有效利用,不仅恶化了生态环境,也制约了当地经济的发展.淤地坝的建成,有效地减少了入黄泥沙,提高了粮食产量,促进了水资源的利用,使生态环境得以改善,经济得到发展.通过对建坝技术、经济条件等多方面的分析论证,黄河中游地区尚可修建淤地坝16万多座,设想到2020年,累计建设淤地坝16.3万座,年减少入黄泥沙7亿t.  相似文献   

20.
根据黄河中游河龙区间、龙三区间、三花区间1956~2000年的实测月平均降水资料,利用降水不均匀系数、距平分析法、5年滑动平均法、线性倾向估计法及水文统计学方法等对降水特征及变化趋势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①黄河中游年均降水量为433~659mm,降水量时空分布不均匀,主要集中于6~9月,年降水量下游多于上游,年降水量Cv值为0.17~0.22,整体上降水量的年际变化上游大于下游;②1956~2000年年降水量整体处于下降趋势,其中秋季下降趋势最为显著,其次是春、冬季,夏季的变化相对较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