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邹兵 《城市规划》2006,30(1):47-54
从四个方面总结了珠江三角洲城镇群规划在实施机制方面的改进,分析了当前城镇群规划实施受到的外部环境因素制约:加快发展的压力、行政区经济格局、上下级政府事权不清、部门相互掣肘等,并指出城镇群规划在自身工作定位及与其它部门规划的关系,与现有规划体系的衔接,规划实施调控的对象、方式、手段与机制方面所面临的诸多难题。这些问题的存在决定了现阶段城镇群规划作用的有限性特点。最后提出了对当前开展城镇群规划工作的四点基本认识。  相似文献   

2.
国内日益兴起的"城镇群规划"热潮,正面临着几个方面的困境:"城镇群"相关概念在使用上的混乱局面、城镇群规划的实施体制及其自身的法律地位问题、城镇集群发展的模式存在一定的争议及我国城镇群发展所面临的"生态危机"。针对这些问题,应当系统梳理与城镇群有关的学术概念,明确城镇群的科学内涵,规范城镇群规划的性质、任务、内容,以提高规划的质量,发挥规划的作用;协调建设部等多个部门在区域规划层面上的职能分工,解决城镇群规划编制工作上的重复与矛盾;深入研究城镇群规划与现有城市规划的相互关系,明确城镇群规划的法律地位,营造城镇群规划工作的制度环境;树立关于城镇群发展的"辩证认识观",防止盲目地走向一个极端;明确城镇群"可持续发展"的指导思想,深入研究城镇群的区域生态环境保护问题。  相似文献   

3.
城镇密集地区与城镇群规划——实践与认知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基于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近年的规划实践和笔者参与这些工作过程中的思考,首先分析了中国城镇密集地区的类型、形成机制,以及在规划实践中对这些地区的认识,将中国的城镇群划大致划分成五种类型,即珠三角、长三角、京津冀、以省会为中心的城镇群、中小城市城镇密集发展形成的城镇群地区等.随后对城镇群和城镇群规划问题做一些探讨.认为城镇群规划关注的主要问题仍然是两个方面.一是促进职能提升,使城镇群成为引领区域发展的极核和发动机,保持健康的发展速度;二是促进模式转变,降低城镇群发展的资源环境影响,推动城乡、区域、社会、文化与经济协调发展,城市安全和区域安全是城镇群规划的重要出发点.城镇群规划必须把握的技术方法要点是一定处理好规划编制与实施的政府事权关系.空间类型和结构分区.区域意义的城市、角色、地位识别战略性节点地区识别.区域与城际交通系统.独特的自然和人文资源保护,并发挥规划师对战略问题认识的独特优势.  相似文献   

4.
该从城镇群概念及城镇群生态环境规划的必要性入手,探讨了城镇群生态环境规划的有关问题,包括城镇群生态环境规划的内容、规划程序、规划目标、规划实施对策等。并以温州苍南北部城镇群生态环境规划为例,说明了城镇群生态环境规划的相关问题。  相似文献   

5.
在城镇密集地区开展城镇群规划,是区域社会经济水平发展到一定阶段提出的客观要求,是经济发达地区实施跨世纪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必然趋势,也是城市规划设计和管理部门面临的一项新任务和新课题。开展城镇群规划不仅是一个理论问题,更是一个实践问题。就其涉及的地域范围和规划内容而言,已远远超出城市单个职能部门和乡镇政府所能控制的范围。要保证城镇群规划的顺利实施,必须在城镇群规划涉及的最高行政区划层面上,建立相应的机构,协调、监督、考核规划实施的全过程,落实涉及与各项规划内容相应的规划实施主体,制定各项政策导向和措…  相似文献   

6.
珠江三角洲城镇群发展规划与大气环境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晓云  汪光焘  陈鲜艳  房小怡 《城市规划》2005,29(12):29-32,I0001
城市建设发展,即城市化进程会明显改变城市大气环境。因此,在编制城镇群协调发展规划时必须考虑与环境的协调。文章以一套新建的评估方法,模拟研究珠江三角洲地区城镇群协调发展规划与大气环境相互关系,定量给出不同时段和新近编制的2020年珠江三角洲城镇群发展规划方案对大气环境和空气质量的影响结果。模拟计算结果及分析表明,本研究有助于根据城镇规划对大气环境的影响情况,在城市规划中借助现代化科学技术手段进行分析研究,及时对规划内容提出调整意见,以实现城镇群可持续协调发展的目标。  相似文献   

7.
在前不久召开的大珠江三角洲城镇规划前景与规划管理研讨会上,珠三角城镇群规划编制组副组长王富海作了《从目标规划走向行动规划——珠三角城镇群协调发展规划主要思路》的专题汇报,阐述了规划的主要思路。  相似文献   

8.
《规划师》2009,25(2)
"第二届大珠三角城镇群规划与管理论坛暨广东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五十周年院庆论坛"在广州举行2008年12月13日,"第二届大珠三角城镇群规划与管理论坛暨广东  相似文献   

9.
城市建设发展,即城市化进程会明显改变城市大气环境。因此.在编制城镇群协调发展规划时必须考虑与环境的协调。文章以一套新建的评估方法.模拟研宄珠江三角洲地区城镇群协调发展规划与大气环境相互关系,定量给出不同时段和新近编制的2020年珠江三角洲城镇群发展规划方案对大气环境和空气质量的影响结果。模拟计算结果及分析表明,本研究有助于根据城镇规划对大气环境的影响情况,在城市规划中借助现代化科学技术手段进行分析研究,及时时规划内容提出调整意见,以实现城镇群可持续协调发展的目标。  相似文献   

10.
由住房与城乡建设部负责的"京津冀城镇群规划"结束,来自北京、天津、河北三地的政府负责人日前在这份规划意见上签字,同意建议协调性工作机制来指导三地经济  相似文献   

11.
龙岩撤地设市以来,城市发展步入了快车道,本文试就龙岩中心城市目前已经进入聚集阶段从规划的角度作一些思考和探索,权作抛砖引玉。  相似文献   

12.
边缘城市是美国郊区化的产物,产业园区是我国拉动经济和拓展城市空间最重要的载体,两者都是新形势下城市发展演进过程中最引人注目的现象。通过对美国边缘城市的现象观察及其与我国产业园区的比较研究,从城市、区域、网络三视角,提出产城融合化、功能复合化、环境品质化、城镇体系化、数字智慧化等基于边缘城市理论的产业园区规划策略,并以中国-泰国崇左产业园规划进行了实证研究,将边缘城市理论运用于城乡规划实践。同时,立足"边缘城市=边缘+城市"解构,提出边缘城市的核心在于"城市"——立足职住平衡的城市功能中心化;活力在于"边缘"——立足网络协同的多中心城市区域形态格局建构,并指出边缘城市依托规模互借协同效应,促进城市形态沿单中心-多中心-城市群演替、空间结构沿等级化-(扁平化)网络化-一体化演化,已成为城市区域走向多中心网络一体化协同发展的新兴生长点或战略性支点。  相似文献   

13.
万敏  刘丽丽  赵军 《华中建筑》2011,29(7):124-128
旅游资源缺失型城市在全国城市中至少占51.3%。通过分析旅游活动中城市所具有的游客集散与信息中心、旅游接待与服务基地、旅游商品生产与销售中心、旅游形象传播重要窗口等4方面功能作用,提出城市旅游集聚区对旅游资源缺失型城市发展城市旅游所具有的强化城市在旅游中的核心地位、利于产业密切交互、利于提高旅游服务质量、利于行业管理、体现空间创新等5方面的优势。最后结合西峡城市旅游集聚区案例,探讨了其解决城市旅游资源缺失的规划设计措施。  相似文献   

14.
冒亚龙 《华中建筑》2006,24(8):97-99
正确预测城市空间结构的变化趋势并加以合理的引导,是城市规划的重要课题。该文对城市空间结构形成与演变的主要机理进行了科学分析,认为聚集经济是城市空间结构形成与演变的内在动力,技术是城市空间结构与形态变异一个最活跃的因素。知识经济和信息技术必将带来城市聚集效应总量、内容和分布的变化,以及产业结构的重整,使得城市空间结构朝着“大分散、小集中的环形树状网络结构”模式嬗变,以重庆为例,阐述了这种演变趋势,对于把握未来城市空间形态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毕波  吴晓雷 《规划师》2006,22(12):60-62
楼宇经济空间是楼宇经济发展的集聚功能区域,是以现代服务业为产业核心,吸引其他相关产业集聚所形成的具有定空间集聚规模、较强竞争力、能够产生较高经济效益的功能空间。楼宇经济空旬作为城市重要的节点空间,具有依托性、集聚性、高效益、高效率、高端性等特点,在空间布局上主要受城市规划与空间扩展、经济活力与设施配套、交通条件、景观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应通过强化集聚策略、专业化和特色化策略等,引导楼宇经济空间合理发展。  相似文献   

16.
长株潭城市群交通规划整合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城市群交通规划特点的分析,探讨了城市群形态以及交通需求对城市群交通的影响。以长株潭城市群交通规划整合为研究基础,通过对长株潭城市群交通现状、城市群形态(包括空间结构形态和社会经济形态)、出行需求特征等的分析,探讨城市群发展中面临的问题及解决方法,提出了城市群交通规划的整合方法及其优化原则。  相似文献   

17.
通过统计长三角江浙沪皖26城市彼此间互联网用户对其他城市搜索的"百度指数",模拟测度城市间以民众关注度为主的信息流强度.基于此构建"长三角"地区的城市网络模型,结合企业组织视角的城市网络对比分析其结构特征,并在分析结果的基础上,解析和探讨《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发展规划 (2016--2020)》中"一核五圈"的空间格局,得出以下规划启示:首先,相比企业组织的城市网络,信息流视角下的城市网络结构与城市行政等级结构的关联性更低;其次,城市群的外部范围、内部组织等虽有清晰的界限划定,其各城市的实际功能联系却是紧密交织并不断拓展的,将逐渐演化为动态、开放的网络体系;再次,"长三角城市群"规划范围内部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仍存在,需针对不同外围后发城市提供相应对策支持,加强其与核心城市的互动联系,从而进一步提升城市群的整体竞争力.研究提出,随着网络大数据的广泛应用,基于信息流的城市网络研究将更加全面和准确,可为宏观层面的城市区域规划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引导城市与城市群以更加开放的思维做规划、谋发展.  相似文献   

18.
在城市发展进程中,我国一些大城市中心城区的人口、产业用地等要素向郊区转移,城市发展进入郊区化阶段。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及城市租金的上涨,城市郊区出现以大片办公建筑为主的产业园区。文章以南京软件产业集聚区为例,分析对比国内外城市郊区化背景下产业园的规划案例,指出在规划设计中应注意的问题并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9.
新时期文化消费场景已经嵌入居民日常生活,在 “公园城市”建设的背景下,文化消费空间与城市公园的关系 值得关注。利用空间计量模型,以成都主城为例,分析文化消 费空间集聚的影响因素,探索各类城市公园在文化消费空间集 聚中的作用。结果表明:商业、交通和公园等因素会对其空间 集聚产生显著影响,其中,城市公园是其空间集聚的重要因 素,不同类型公园的影响程度存在空间分异。在城市北部,处 于城市更新中的社区公园呈现出对文化消费空间的不稳定影 响;在城市南部,新建的综合公园更能吸引文化消费空间。结 果所揭示的文化消费空间与城市公园之间的共生关系是城市建 设趋向多元的表现,反映了人们的文化休闲活动对城市绿地景 观的空间倾向性,对公园城市的规划建设具有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20.
Guwahati, which enjoyed a strategic position throughout history due to its geographical location along the mighty Brahmaputra River and its defensive topography, has an ancient tradition of urbanisation. The city saw its periods of growth and decline from being an important cultural, religious, economic and political centre to mere a war site. It was rebuilt during the colonial period and within a century, grew from a swampy settlement of 12,000 people (1911) into a vast urban agglomeration of nearly 1.26 million population (2011). Today, while this ancient “City of Eastern Light” has regained its importance as an urban centre, intense growth has led to physical, social and environmental vulnerabilities regardless of numerous planned efforts engaged in city building including adoption of city Master Plans since 1960s. Despite this, Guwahati has been the focus of little research in terms of its morphology depicting both, historic planning paradigms and modern urban visioning to reflect the city's ongoing story. Based on secondary data, this city profile, narrates the growth and morphological evolution of Guwahati from mythology to modern period. It then critically examines the city in its present form and concludes that a convergence between emergence and planning may be a necessary renaissance for Guwahati as it seeks to transform itself into one of the most admired, smart and sustainable cities in India. The theoretical narration is supported with strong visual atlas which provides an empirical strength to this profil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