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以国内30个城市2014~2016年的逐日颗粒物浓度为依据,对首要颗粒物PM2.5及PM10的近几年波动情况及规律做了分析,将全国主要城市分为Ⅰ、Ⅱ、Ⅲ类,采用"平均不保证天数法"计算求得三类城市分别的颗粒物室外设计浓度。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求得各城市在满足国标PM2.5年平均一级限值的情况下所需的过滤器过低PM2.5过滤效率。结果表明,针对PM2.5及PM10浓度历年平均不保证5天的设计值中,设计值最高的为郑州市,为95.5μg/m~3,同时满足PM2.5和PM10国标年平均浓度限值35μg/m~3的有深圳、福州、拉萨,占比10%。不同类别的城市为满足国标PM2.5年平均一级限值所需的过滤器最低效率范围区间有较大差别。  相似文献   

2.
于2015年4—12月(除7,8月外,每月一周)实测了该幼儿园室内外PM2.5浓度,结果显示:室外PM2.5质量浓度中位值为60.6μg/m~3,室内PM2.5质量浓度中位值为32.5μg/m~3;室内外PM2.5浓度相关系数达0.74,检测期间平均约有52%的室外PM2.5通过建筑围护结构进入室内,室内55%的PM2.5变化由室外颗粒物源导致;实测期间,时均I/O值为0.69,变化范围为0.1~5.46;I/O值受室外PM2.5质量浓度的影响,随室外PM2.5质量浓度升高呈下降趋势,室外PM2.5浓度较高时,I/O值随换气次数减小而减小,室外PM2.5浓度较低时,I/O值随换气次数减小而增大;室外空气湿度与室内外PM2.5浓度正相关,室外风速与室内外PM2.5浓度负相关,而室外温度对室内外PM2.5浓度影响有限,但与I/O值正相关。  相似文献   

3.
论文依据相关标准,建议室内可吸入颗粒浓度PM2.5浓度限值为C≤35μg/m~3,最高限值为C≤75μg/m~3,给出了不同室外空气PM2.5浓度范围可选用的两级空气过滤器组合形式,并以实际工程为例给出了公共建筑在不同新风比的工况下,4种组合形式的空气过滤器对风机能耗增加的比例及占建筑总能耗的比例,可为工程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2017年西安市采暖期采用煤改气、煤改电措施后大气颗粒物(包括PM10和PM2.5)的污染状况进行研究分析。结果表明:改变采暖措施后,西安大气中颗粒物的浓度有所下降,其中PM10的浓度范围34.9~374μg/m^3,平均浓度为153.9μg/m^3。PM2.5的浓度范围20.2~307.5μg/m^3,平均浓度为99.1μg/m3,PM2.5占PM10的平均比例为64.4%。典型日的污染仍较为严重。在测试范围内,PM10和PM2.5的质量浓度日变化呈双峰分布特征,在凌晨2:00出现浓度极值,16:30以后可以看出颗粒物浓度有上升的趋势。总体来说,西安治霾仍然还有很长路要走。  相似文献   

5.
《Planning》2017,(5)
目的探讨兰州市医院儿科呼吸系统疾病日门诊量与空气污染的关系。方法收集2014年、2015年兰州市城关区和西固区监测点覆盖范围内的综合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及妇幼保健院等6家医疗机构的儿科呼吸系统疾病门诊量数据及兰州市空气污染物资料,采用两独立样本的秩和检验分析两城区空气质量及两城区与兰州市总体空气质量的比较。采用Poisson广义可加模型的时间序列分析,对兰州市医院儿科呼吸系统疾病日门诊量和空气污染进行分析,同时控制时间趋势、星期效应、气象因素等混杂因素的影响。结果兰州市城关区和西固区SO2日平均浓度分别为26.52和28.78μg/m~3,NO2日平均浓度分别为48.56和51.84μg/m~3,PM10日平均浓度分别为115.82和129.31μg/m~3,PM_(2.5)日平均浓度分别为51.34和62.86μg/m~3。两城区空气污染物的秩和检验结果显示:西固区SO_2、PM_(10)、PM_(2.5)的日平均浓度高于城关区此三种污染物的日平均浓度,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城关区和西固区的空气污染物浓度比兰州市总体的浓度高。广义可加模型分析结果发现SO_2、NO_2、PM_(10)及PM_(2.5)日平均浓度与儿科呼吸系统疾病日门诊量存在正相关关系。进行多污染物模型分析发现,多污染物模型的RR值相对单污染物模型基本没有升降。结论兰州市医院儿科呼吸系统疾病日门诊量与空气污染浓度呈正相关关系,且存在滞后效应。  相似文献   

6.
采用上海市城市环境气象中心2008~2012年连续观测的PM2.5小时资料,分析了上海市PM2.5的年际变化和年变化特征,并与典型城市霾与非霾时段PM2.5的浓度值进行了对比,并从污染物来源角度对2013年1月霾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2008~2011年,PM2.5的平均质量浓度呈逐年下降态势,从52.9±37.5μg/m3下降至34±26.9μg/m3,2010年、2011年和2012年上海PM2.5质量浓度基本相当。PM2.5平均质量浓度按月平均值高低可分为两个时段,较高时段为1月、2月、3月、11月和12月,其余月为较低时段,两时段特征明显,且其PM2.5平均质量浓度分别为46.4μg/m3和27.8μg/m3。风和降雨是影响PM2.5质量浓度的主要气象要素。不同城市霾与非霾时PM2.5质量浓度不同,可能原因是其组成成分不同导致。2013年1月霾的出现,黑碳可能对其有主要影响。  相似文献   

7.
本文分别对北京市3个家具和3个服装市场的室内甲醛和PM_(2.5)的质量浓度进行了为期一周的测试,测试结果表明:1)家具市场周平均甲醛浓度在0.09~0.19 mg/m~3内,其中地板区甲醛浓度较高,为0.178~0.195 mg/m~3;2)服装批发市场周平均甲醛浓度在0.06~0.25 mg/m~3内,其中鞋、箱包区甲醛浓度较高,为0.243~0.253 mg/m~3;3)家具和服装批发市场分别有53.3%和64.7%的楼层平均甲醛浓度超过了GB 9670—1996《商场(店)、书店卫生标准》的限值0.12 mg/m~3,且所有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4)当家具市场和服装批发市场室外PM_(2.5)浓度低于或略高于标准值45μg/m~3时,其室内PM_(2.5)浓度为56.21~61.36μg/m~3,均超过了标准值35μg/m~3,且高于室外浓度;5)场所室外PM_(2.5)浓度是室外标准值45μg/m~3的2.02~2.53倍时,室内PM_(2.5)低于室外浓度,且随着室外PM_(2.5)浓度的升高,室内PM_(2.5)浓度也会有不同程度的升高。  相似文献   

8.
在对民用建筑通风系统常用过滤器滤料性能测试基础上,建立了常规风机盘管加新风系统空调房间室内颗粒物浓度集总参数模型,讨论了回风过滤段和新风过滤段过滤器效率的设计选型方法。以西安市某空调系统为例,为满足室内PM2.5污染控制标准,基于室外PM2.5浓度"不保证10d"取值计算,结果表明,余压为50~80Pa的机组回风过滤器效率选用G3、G4型过滤器,余压为30~50Pa的机组回风过滤器效率选用初效G2、G3型过滤器,同时,室内设置等效过滤效率的空气净化器,新风选用初效G4加中效F7或F8两级过滤。  相似文献   

9.
打印机是办公建筑室内PM2.5的主要来源之一,本文在30m3的测试舱内模拟激光打印机的实际使用过程。首先对测试舱的密闭性和均匀性进行了验证,随后对打印机在待机状态和运行状态下的PM2.5释放量分别进行实验。待机状态下A打印机PM2.5的释放量为3.0~4.0μg/h,B打印机在6.0~7.5μg/h范围内,运行状态下A打印机的PM2.5释放量为0.30~0.35μg/页,B打印机为1.60~1.80μg/页。测试结果表明,打印机对室内PM2.5浓度有一定的贡献,而且不同性能打印机PM2.5的释放量有较大不同。  相似文献   

10.
选取校园教学、办公、宿舍等功能区进行颗粒物浓度的监测,计算PM2.5个体颗粒物暴露浓度及由颗粒物导致的疾病相对危险度,以对校园空气环境进行评价。结果表明校园各功能区颗粒物浓度受学校周边建筑施工及交通扬尘影响较大,同时人员密集区的人员活动造成的二次扬尘致使局部场所颗粒物浓度较高。交通扬尘颗粒物主要是粒径10μm及以上的大粒径颗粒,其余各监测地点主要是粒径5μm以下的颗粒物。通过时间加权的个体颗粒物浓度计算,PM2.5的个体颗粒物暴露浓度教师为128μg/m~3,学生为160μg/m~3,因细颗粒物导致呼吸系统疾病的相对危险度较大。  相似文献   

11.
为认识住宅室内PM2.5实际的通风净化状况,对北京地区15户住宅客厅和卧室的室内PM2.5浓度、空气净化器和机械新风系统的运行功率及外窗开关状态进行了连续测试记录。基于不同室外PM2.5污染等级下室内PM2.5质量浓度低于35μg/m~3的相对时长,提出了室内PM2.5净化时间达标率的概念,由此分析了室外PM2.5污染等级、房间通风净化方式等对室内PM2.5净化时间达标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现有以开窗率和净化开启率描述的通风净化策略并不理想;对于室外PM2.5污染等级为轻度至重度的情况,通过优化通风净化策略可改善室内PM2.5环境。  相似文献   

12.
本文根据北京市某实际工程2013~2014年供暖期的测试结果,选取2组对比实验,从空气源热泵结除霜过程、运行特性、供热特性等方面,揭示"雾霾"与"非雾霾"气象条件对机组结除霜特性的影响。第1组对比实验,环境温湿度均为-0.7℃和67.5%左右,而PM2.5浓度分别为343μg/m3和94μg/m3。第2组对比实验,环境温湿度均为-1.0℃和71.0%左右,而PM2.5浓度分别为257μg/m3和94μg/m3。研究结果表明:"雾霾"气象条件,有利于霜层形成,结霜速度快,结霜量多,机组吸、排气温差大,供热能力衰减早、衰减程度大,对机组结除霜特性影响更为严重。  相似文献   

13.
雾霾天气的频繁出现导致关窗并开启空气净化器成为住宅中常用的净化手段,而长时间关窗带来的危害往往被忽视。模拟了雾霾天气下住宅中全时开窗及短时开窗2种开窗方式与空气净化联合使用时对室内细颗粒物(PM2.5)和CO_2浓度的控制情况,结果表明:当室外雾霾在中度污染(室外PM2.5质量浓度200μg/m~3)以下时,可以采取全时开窗与空气净化联合策略控制室内污染物的浓度;当室外雾霾污染严重(室外PM2.5质量浓度300μg/m~3)时,可以采取短时开窗与空气净化联合策略将室内污染物浓度在大多数时间段内控制在限值以下。合理的开窗通风与空气净化联合控制策略为住宅中应对室外雾霾与室内多种污染物提供了一种途径。  相似文献   

14.
《Planning》2015,(4)
目的分析淄博市城区采暖期PM2.5质量浓度的区域分布,评估PM2.5污染水平,为环保决策和疾病预防提供技术依据。方法根据山东省环境信息与监控中心发布的城市空气质量数据,选取采暖期2013年11月—2014年3月的数据,基于GIS进行空间描述分析。结果淄博市城区采暖期PM2.5的平均质量浓度和最高质量浓度分别为126和525μg/m3,超标1.68倍和7倍;PM2.5作为首要污染物的构成达69.89%,且PM2.5作为首要污染物的构成均有随着环境空气质量的恶化而升高的趋势;周村区和张店区为PM2.5日均质量浓度和首要污染物构成的较高区域。结论淄博市城区采暖期PM2.5污染较为严重,周村区和张店区是重点关注区域,具有潜在的健康风险,应引起政府相关部门的重视。  相似文献   

15.
本文采用TSI AM-510型智能防爆粉尘检测仪和TSI Aero Trak TM 8220型激光粒子计数器对北京市西城区三个服装市场的室内、室外PM10的质量浓度和数量浓度进行了现场测试,并评价可吸入颗粒物的浓度水平和污染特征,分析室内外颗粒物之间的相关性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PM10是服装市场室外大气及室内环境的主要污染物。服装市场在室外颗粒物PM10质量浓度超标的情况下(0.15 mg/m~3),室内颗粒物PM10与标准相比的合格率为30%,在室外PM10质量浓度0.15 mg/m~3的情况下,室内PM10的合格率为92.2%。2服装市场室内外颗粒物浓度水平之间存在密切的相关性。室外颗粒物是室内颗粒污染的主要来源,室内颗粒物浓度随室外浓度变化而变化,且吸烟和人员活动是服装市场可吸入颗粒物的重要室内污染源。3对于颗粒物数量浓度比,室内室外PM1/PM10、PM2.5/PM10、PM1/PM2.5的比值都在0.99以上,表明可吸入颗粒物中的绝大部分都是粒径小于2.5μm的可吸入肺颗粒物,对人体健康具有更大危害。  相似文献   

16.
住宅新风系统使用行为直接影响室内空气质量、热舒适和建筑能耗。选取北京地区4户家庭,对其过渡季新风系统使用行为进行了实测。分析发现,使用新风系统能够明显改善室内空气质量。但住宅新风系统并非24 h开启,存在使用行为。提出了开启时长和开启概率的概念来定量评价使用行为,得出每日平均开启时长为16.5 h,平均开启概率为70.6%。室外PM2.5浓度是影响新风系统使用行为的关键因素,当室外PM2.5质量浓度大于125μg/m3时,新风系统开启概率基本趋近于100%;当其小于125μg/m3时,新风系统的使用是随机性行为。通过二元Logistic回归方法建模分析发现,影响不同类型家庭新风系统使用行为的最大环境因素不同:对于活跃型家庭是室内温度,对于非活跃型家庭是室外PM2.5浓度。  相似文献   

17.
为定量评估病房室内空气质量,保障设计及运行管理效果,采用IWL-6型六级撞击式空气微生物采集器对重庆市某综合医院3个内科空调病房进行现场采样,通过培养计数与镜检分析,获得了病房空气细菌气溶胶浓度及粒径分布,发现各科室均有一定的浮游细菌污染,病房空气细菌气溶胶浓度与温度、人员密度呈正相关,与相对湿度呈负相关,与科室类型无显著相关;夏季病房浮游细菌浓度高于冬季,儿科病房最高,浓度为2 865cfu·m~(-3)。细菌气溶胶粒径分布与季节相关,冬季主要分布在Ⅰ级~Ⅲ级,夏季主要在Ⅲ级~Ⅴ级。冬、夏季病房空气细菌气溶胶中值直径大于夏季,但均小于4.7μm。  相似文献   

18.
采用上海市城市环境气象中心2008~2012年连续观测的PM2.5小时资料,分析了上海市PM2.5的年际变化和年变化特征,并与典型城市霾与非霾时段PM2.5的浓度值进行了对比,并从污染物来源角度对2013年1月霾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2008~2011年,PM2.5的平均质量浓度呈逐年下降态势,从529±37.5μg/m3下降至34±26.9μg/m3,2010年、2011年和2012年上海PM2.5质量浓度基本相当。PM2.5平均质量浓度按月平均值高低可分为两个时段,较高时段为1月、2月、3月、11月和12月,其余月为较低时段,两时段特征明显,且其PM2.5平均质量浓度分别为464μg/m3和27.8μg/m3。风和降雨是影响PM2.5质量浓度的主要气象要素。不同城市霾与非霾时PM2.5质量浓度不同,可能原因是其组成成分不同导致。2013年1月霾的出现,黑碳可能对其有主要影响。  相似文献   

19.
博物馆名贵文物展柜内的空气环境通常采用恒温恒湿空调系统进行控制。空调系统细菌污染是文物长期保存的一大隐患。通过采集、培养、计数及鉴别等手段对空调系统及其末端污染物进行了测试分析。结果表明:机组内积尘平均含量为13.25g/m~2,系统内部细菌平均浓度为525.35cfu/m~3,末端细菌平均浓度为651.35cfu/m~3;优势菌种均为适应能力较强的革兰氏阳性菌;适当温度与较高相对湿度均能加快细菌滋生,相对湿度对细菌浓度的影响程度较大。  相似文献   

20.
在对我国建筑室内PM2.5污染现状的调查中发现,不同城市、不同建筑类型的室内均存在不同程度的PM2.5污染,室内PM2.5质量浓度最高超过500μg/m~3。有效的控制技术是降低室内PM2.5污染的重要途径,将室内PM2.5污染控制分为主动控制和被动控制,并对其方法进行了介绍。同时,对国内外PM2.5污染控制的相关标准规范进行了梳理。结合建筑室内PM2.5污染现状、控制技术与标准,提出了我国建筑室内PM2.5控制的下一步研究重点和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