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世界工程教育的大背景下,我国的新工科建设不断深化。为使学生能够满足未来多元化发展的需求,对其工程素养和工程能力的培养十分重要。学科竞赛作为实践教学改革的重要环节,能够促进学生知识、能力、素质的协调发展。文章以新工科建设为背景,以学科竞赛为切入点,探索学生工程意识和工匠精神的培养过程。  相似文献   

2.
在新工科建设的背景下,对机械类专业人才的培养也提出了新的要求。《机械设计》作为机械类专业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它的实践课程的开展在目前的课程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本文主要针对当前《机械设计》实践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及为了适应新工科建设在教学内容、教学主体、教师队伍等方面进行了改革与探索,以培养能够适应和支撑新工科发展的创新型和应用型技术人才。  相似文献   

3.
全面开展“新工科”建设和服务地方区域经济发展是地方高校建设的两大主题。本文在以“新工科”建设为指导思想、当地汽车企业为合作对象的基础上,充分发挥辽沈地区在汽车产业方面的优势,对当前工科院校车辆工程专业发展当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剖析、探索,寻求专业发展的解决方法;探索并提出了面向新工科建设与区域经济发展的车辆工程专业建设理论与实践方法,培养服务于社会经济的车辆工程专业人才。  相似文献   

4.
课程建设是高校进行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的主要途径,新工科建设对工程专业技术人才培养规格要求方面明显提高,机械电子工程作为传统专业的升级版,在人才培养和课程建设方面改革势在必行。分析了新工科背景下机械电子工程专业课程建设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在新工科建设和工程教育认证背景下,对机械电子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理念和课程建设进行了改革实践,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培养专业素养高、创新与综合能力强的专业人才为目标,建立“知识+工程思维+创新能力”并重的专业人才培养教育理念,课程建设中坚持以“以学生为中心+产出导向”的教学理念,注重课程体系多学科交叉融合,构建从大一到大四不间断的多层级递进式创新实践教学体系,通过信息化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创新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同时对新工科专业课程思政路径进行了有益的探索。通过一系列人才培养和课程建设改革实践探索,提高了人才培养质量,促进了专业的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5.
在新工科建设背景下,为行业和国家培养农业机械领域拔尖科技人才成为当务之急.本文以河南农业大学机电学院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学科建设为例,通过对当下农机人才培养模式思考,开展探索了基于"新工科实验班"和"专业导师制"的全新培养模式,以提高学生实践、创新能力为培养目标.该实践不仅提高了农机专业本科生的创新能力,为新时代的新工...  相似文献   

6.
本文基于新工科人才培养模式,针对机械制造技术课程存在的部分教学内容、教学方式、课程实践和课程考核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机械制造技术课程改革新思路,包括重新提炼人才培养目标,更新部分陈旧的教学内容,进一步完善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教学方式和课程考核方法,将课堂教学和课程实践融为一体,积极探索新工科背景下课程建设的有效途径,不断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培养新工科高素质创新人才。  相似文献   

7.
为匹配国家战略发展的需要,提出新工科,以达到培养全新人才的目标。然而新工科的提出对于高校工业机器人技术的培养又有更高的要求,工业机器人应用技术是机电类专业的必修课程,对新工科背景下工业机器人应用技术教学改革探索。根据学院的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的方案,基于本课程进行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以及实践环节实行一系列的改革与探索。既提高教学效果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培养创新思维,学生的综合素质大幅度提升。  相似文献   

8.
加强学生实践创新能力是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重要的一项任务,也是落实新工科要求的具体做法。针对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存在的问题,提出培养学生实践创新能力路径:改革和完善人才培养方案;面向新工科,重构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充分利用虚拟仿真,丰富实践教学内容;依托校企合作资源,完善实验平台的功能;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推动高校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9.
科研育人是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手段,是高等教育改革创新发展的迫切要求,它突破了以往思想政治教育与科研分离的状况,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形成人才培养与科学研究的良性循环。然而,当前高技术含量材料产业的国际激烈日趋竞争,我国在新材料领域的多项“卡脖子”技术亟待突破,这无疑对新工科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新材料产业的建设离不开高素质复合型新工科人才的培养,而科研育人则是新工科人才核心素养培育的重要途径。该文基于国际科研激烈竞争与国家科技自立自强的背景,围绕如何实现学生思想价值引领、培养学生解决复杂问题的系统性思维和与社会相适应的创新实践能力开展教育教学改革与探索,构建材料专业“以能力为核心”的科研育人培养新模式,形成面向高校学生的分阶段、多层次、全过程的成长型科研协同育人培养体系,探索包含动态成长、导师指引、朋辈领航及载体融合的科研育人实践路径,为高素质复合型新工科人才的培养提供参考思路。  相似文献   

10.
互联网+工业4.0时代,应培养具备创新创业能力的应用型新工科人才,要求让传统工科专业更加多元和独特,以山西农业大学信息学院机电类专业为例,分析机类、电类学科与其他学科融合的特点。从学科课程体系建设、项目与实践、多学科融合平台3个角度阐述多学科融合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和探索,通过对课程进行改革与重组,构建出多学科融合环境,组织创新实践,搭建融合平台,从而形成多学科融合的新工科人才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11.
为了探索新工科人才培养模式的体制和机制,从老工科的形成开始,到新工科的定义,最后到新工科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清晰地阐明了什么是老工科,何为新工科等问题,并且针对新工科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做了一定的研究与实践。  相似文献   

12.
文章以陕西师范大学食品工程与营养科学学院为例,阐述了新工科背景下,在食品创新人才知识储备体系、技能实训平台搭建和新工科人才知识获取途径等方面的探索和实践,以期为创新创业创意食品本科人才的培养提供借鉴和指导.  相似文献   

13.
提升地方本科高校机械类专业人才的应用能力是新工科建设的重要内容。深入研究对新工科建设主要目标和建设路径,分析当前地方本科院校机械类专业人才培养现状,总结制约地方本科院校专业人才应用能力提升的主要原因,提出建议采用改革培养方案、加强实践教育、引进和培养双师型师资、推行双创教育等措施全方位提升机械类专业人才应用能力。  相似文献   

14.
在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建设要求背景下,文章以优势特色学科培养高水平人才为导向,从课程新内容、教学新模式、特色思政新元素与新渠道等,对传统的“电机学”课程进行探索与实践,建设了“一交、两融、三阶、四化”的线上、线下深度混合式一流本科课程,为培养高水平应用型人才提供支撑。  相似文献   

15.
近几年,地方普通本科院校都在探索新工科课程建设的新路径,为了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适应企业工位的需要,产教融合,一体化教学,课堂翻转法等都成为普通本科教学的手段。如何培养学生适应新经济发展需求,就要将旧工科落后的课程改造升级到新工科所对应衔接的课程。在“复旦共识”、“天大行动”、“北京指南”的基础上,根据《教育部办公厅关于推荐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的通知》(教高厅函(2017)33号)文件精神,好多大学在应用转型上将新工科的教学都基于工作化,教会学生理实一体的知识,让学生的学习之举直接服务于社会。汽车维修技术课程建设“理实一体化”的研究目的,在于构建合理的理实一体化教学体系,使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交错进行,合为一体。  相似文献   

16.
新工科建设要求注重多学科交叉融合,搭建创新实践教育平台,坚持产学研一体办学模式,积极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而传统的教育模式不能满足新工科建设的需求。因此,在新工科背景下,如何加强综合型创新人才的培育,提升创新人才的竞争力,是诸多高校都在关注的重点问题。本文结合新工科建设需求,在分析传统高校教育培养模式现状的基础上,结合北京理工大学生命学院实际情况,探讨了以科研项目为导向的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新模式。  相似文献   

17.
为适应新时代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需求,以南宁师范大学地理信息科学专业为例,总结了当前GIS应用型专业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专业定位与培养目标不明晰、课程设置与市场需求不匹配、师资能力与新工科不够适应、实践教学与行业需求相脱节和课程思政协同育人效果不佳等问题。以新工科理念为引领,面向自然资源领域改革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组建自然资源数字产业学院,以现代产业学院建设为抓手构建了产教融合的人才培养体系,立足自然资源行业优化专业培养目标,基于OBE理念优化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以科教融合、产教融合为途径构建立体化实践教学体系,结合不同的地理学专业课程特点,深化课程思政与专业教育有效融合,形成了新工科GIS应用型专业人才培养改革新模式,并进行了人才培养实践,GIS专业建设水平明显提升,产教融合协同育人体系有效运行,人才培养质量明显提升。  相似文献   

18.
结合新工科、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探索适合于机械原理课程特点的高阶教学模式,并结合课程中重要的知识点——运动副的分析与设计进行实践。实践证明:高阶教学模式能够培养学生的高阶思维,契合新工科、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背景下工科学生的培养要求;高阶教学模式,可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最终达到“教为不教”的教学目的。  相似文献   

19.
随着自动化、智能化技术的应用,工业机器人技术已经成为当今社会发展的趋势,为满足中国制造2025战略人才发展的需要,实现培养新人才的目标,满足人才培养要求,根据新工科发展的理念,结合应用型本科的实际情况,对课程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实践环节等方面进行一系列改革和探索,提高教学效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我国制造业发展速度极为迅猛,不断缩小和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智能装备产品同质化现象愈发明显,亟需创新改革产业技术。现如今,装备制造业步入了关键的变革阶段,也随之提升对专业人才的需求,人才缺口不断加大。高职教育和产业发展关系极为密切,产业发展可推动国民经济的发展,制造业作为第二产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据着极为重要的地位,其发展对于高职专业教育改革可起到显著的作用。本文主要对高职装备制造类专业人才培养的不足进行探究,并分析高职装备制造类新工科建设思路,同时提出新工科建设和产业协同发展策略,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