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再生水回用于景观水体的水质要求探讨   总被引:15,自引:2,他引:15  
再生水回用于景观水体易出现水华,相伴而来的还有卫生学和美学问题.控制氮磷浓度和水力停留时间是预防水华发生的有效措施.我国再生水回用的相关水质标准中对氮磷浓度值的规定偏高,对再生水水力停留时间的规定大于藻类生长的世代周期.对实际水体进行研究发现,这类标准中对氮磷浓度的上限要求并不能有效控制水华的发生.一些再生水回用量大的水体稀释能力差,长期使用会引起营养盐积累,因此建议制定再生水中氮磷浓度的标准时应考虑到这个因素.如果完全以再生水补充的水体,氨氮浓度宜降低到1 mg/L以下,总磷浓度宜降低到0.1 mg/L以下.  相似文献   

2.
随着永定河绿色生态发展带“四湖一线”工程的建成,再生水逐步应用于永定河河道景观水体.并将成为主要水源。因此做好再生水水质的控制对于永定河水环境具有决定性作用。总结归纳了北京市当前采用较多的改善再生水水质的经验和做法,结合日常对永定河“四湖”水质监测结果,提出了永定河景观水体水质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3.
再生水回用于北京景观水体引起的水质变化及其改善措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论述再生水水质特性及回补景观水体产生的问题,综述再生补给型景观水体水质维护措施。以北京潮白河为例,分析了再生水回用所产生的水质问题及其改善措施的效果。结果表明:再生水进入河道后,有机污染和叶绿素浓度上升,藻类大量繁殖,河道水体表现出明显的富营养化趋势;但水质改善工程措施可明显降低N、P等营养元素浓度,改善水质。  相似文献   

4.
再生水回用于景观水体的富营养化趋势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天津市三个利用再生水作为水源的景观水体的调查监测,发现以再生水为水源的景观水体存在较强的富营养化趋势。三个景观水体采用的再生水处理工艺相同,但后续处理措施不同,水体的含盐量不同。研究发现,采用循环净化系统的水体中叶绿素a浓度一般较低,但未采用循环净化系统的水体由于水体较浅、含盐量高等原因,没有出现藻类暴发的现象。研究结果表明,适当的后续补充处理措施及水体深度和外界环境条件对于保持以再生水为水源的景观水体水质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5.
针对景观水体的特点,以北京大兴滨河森林公园景观湖为研究对象,通过耦合EFDC水动力模型和WASP水质模型,建立适用于模拟景观水体富营养化的二维水动力—水质模型,并进行了模型的参数率定及适用性研究。研究结果可为景观水体的水质维护管理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6.
上海市景观水体水质调研及分析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汪松年 《中国水利》2004,(11):40-42
近年来,随着社会各界对水环境的重视,各类人造水景观在上海市不同区域应运而生,据不完全统计,目前上海市人造景观水域面积已经超过210万m2.景观水体的水质引起人们的关注.为此,上海市水务局水资源处、河道处、上海市水环境监测中心于2003年8月,对17处全市有代表性的人造水景观进行了系统的调查,并分别在25个断面上采集水样进行监测.现将调查情况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7.
太原城市污水回用于汾河水上公园景观水体工程方案包括水平潜流人工湿地系统工艺方案和太原市汾河水上公园景观水体水质保持总体工艺方案设计。主要介绍了设计思路、设计工艺流程、工程设计参数、设备配置情况和本工程的主要技术经济指标,并总结了设计特点。  相似文献   

8.
再生水景观水体色度和臭味控制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再生水景观水体的色度和臭味进行测定,分析DePAT(R)系统对其色度和臭味的处理效果.研究结果表明,DePAT(R)系统中旁滤单元对色度有较强的去除能力,但湖水中色度仍出现积累,这主要是由于藻类和悬浮物所引起的;DePAT(R)系统对臭味物质MIB、IPMP、TCA均具有很强的去除能力.  相似文献   

9.
再生水回用于水体的富营养化及其景观修复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随着北京、天津等中国大城市淡水资源的紧缺加剧,再生水已成为城市景观用水的重要的水源之一。以再生水为补水水源的城市水体比天然河流、湖泊更容易发生富营养化问题。因此,保障水体水质达到相应的功能要求,研究水质净化与维持的方法和技术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采用景观修复手段防治水体富营养化具有生态可持续性的优点,而且维护成本较低,并能创造充满野趣的生态景观,越来越得到人们的重视。本文探讨了人工湿地技术、水体系统优化设计、水生生物调控技术等景观修复措施的应用,从源头补水处理,景观水体系统合理设计,景观水质、效果控制和维护三个方面入手,改善再生水回用的富营养化状况,重塑自然生态的水体环境。  相似文献   

10.
以深圳某社区内人工快渗处理装置与人工景观水体系统为例,根据再生水换水控制实验和富营养化模型模拟结果,建立再生水水质、换水周期与景观水体富营养化风险的关系;结合再生水处理成本分析,建立该系统运行费用、占地面积与水体富营养化风险的关系曲线。该方法可为社区景观水体设计与维护中权衡再生水处理成本与景观水体富营养化风险的矛盾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1.
由于人类活动影响加剧,永定河呈现水量锐减以及水环境持续恶化的趋势,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在此背景下,永定河生态重建工程亟待开展,生态补水方式急需确定。为探究多水源生态补水方式对河流水质及河岸渗滤水质演变的影响,开展模拟试验,探究流速、温度和土壤渗滤对再生水补水水质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流速增加有利于污染物降解;与高温相比,低温条件下的污染物降解能力明显优于高温,表明低温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再生水补水水质的改善;河岸渗滤水某些水质指标有一定程度的好转,但由于河底沉积物的聚集吸附作用使得通过土壤的水体轻微富营养化。最终结果表明,流速对于再生水补水水质指标影响最大。  相似文献   

12.
在分析国内外再生水回灌地下水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基础上,以高碑店污水处理厂再生水回灌试验场为例,采用三维荧光光谱等分析方法,分析再生水进入含水层后污染物运移变化规律及水质变化情况,分析再生水回灌浅层地下水的可行性,以及回灌地层对于再生水水质中有机物和无机物的净化和去除作用。同时通过使用发光细菌,评价了再生水回灌地下水的污染风险,对城市再生水的综合无害化利用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3.
再生水是城市的“第二水源”,加强再生水配置利用对优化供水结构、增加水资源供给、缓解水量供需矛盾以及保障水生态安全具有重要意义。科学预测城市再生水需求是提高污水资源化利用水平的重要基础。在区域水资源需求分析基础上,充分考虑工业生产、城市杂用、河道补水、农林灌溉等4大领域的水量和水质需求特点,提出考虑水质与水价的分领域再生水需求预测技术框架。首先考虑水质影响,引入再生水可替代率指标,分析水资源需求总量中可由再生水供给的水量;其次,考虑自主定价模式下再生水价格对用户需求的影响,建立“补贴-价格-需求”模型,计算不同补贴情景下区域再生水的需求量;最后,应用于宿迁市中心城市。结果表明:在规划年2025和2030年的再生水利用率目标要求下,采用中等补贴情景能在有效推广再生水利用的同时兼顾政府财政压力,再生水需求量分别可达10 095×104和13 387×104 m3。本研究进一步拓展了城市再生水需求量预测的理论方法,也为宿迁市再生水利用配置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4.
在分析我国现行再生水水质标准基础上,确定了再生水水质关键指标筛选原则,筛选了再生水水质关键指标。根据近几年我国东、南、西、北部典型再生水厂出水水质情况,分析了现行水质标准关键指标的适应性,得出结论:适应性较强的指标有pH值、悬浮物、BOD5、COD、石油类、阴离子表面活性剂、铁、锰等;指标限值较宽松的有色度、浊度、溶解氧等;指标限值较严格的有氨氮、总氮、总磷、总大肠菌群、粪大肠菌群、总余氯等。在此基础上,结合生产实践、用户需求、安全供水、工艺发展趋势等因素,提出了规范现行水质标准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本文调查研究了深圳河主要支流采用再生水补水以后的效果。结果表明,再生水能够使河水透明度提高43%~150%,浊度下降28%~81%,色度下降23%~67%;再生水补充进入河流后,氨氮浓度最高达到13 mg/L,硝氮浓度最高达到18.5 mg/L,总磷浓度最高达到1.69 mg/L,再生水对蓝藻生长有一定抑制作用,绿藻通常成为优势藻种;再生水提高了河流环境激素类污染的生态风险,雌炔醇生态风险商范围在103~105,雌酮和雌三醇生态风险商范围在1~102;再生水汇入对河水中粪大肠杆菌的繁殖具有直接的抑制作用,其数量低于10 000个/L限值。河流进入厌氧状态后,粪大肠杆菌出现复活和再繁殖现象,影响了河流水环境的微生物安全性。本文研究成果对于再生水的选择和城市河流管理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6.
北京市再生水回灌必要性及关键问题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水资源短缺及水污染制约经济发展,影响了公众的健康。另一方面,北京市再生水资源十分丰富,如何合理安全利用再生水资源,是北京市重要的水资源战略举措。再生水通过人工回灌补给地下水增加供水资源、节省高质量的水资源、保护环境和具有经济方面的优越性。但是,将再生水补给地下水,这样的工程会遇到技术条件和卫生要求的双重挑战,所有的问题都必须在项目开展前仔细做好评估。笔者重点分析了北京市再生水回灌地下水的必要性及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17.
国家体育场再生水水质标准分析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郭汝艳  赵昕 《给水排水》2004,30(10):82-85
国家体育场再生水利用的方案拟为:收集体育场内部场地雨水,体育场屋面雨水,体育场周边雨水及部分生活优质杂排水,处理后回用于体育场内比赛场地和热身场地的浇洒,跑道的冲洗用水,建筑物内0层以下卫生间的冲厕用水,停车场的冲洗用水,室外道路的冲洗用水和绿化的浇洒用水,冷却塔冷却水补充水和消防用水。市政优质中水作为旱季的备用水源。综合各方面因素,拟定国家体育场再生水水质标准,并对其进行分析说明。  相似文献   

18.
为了探索改善新复垦区土壤环境的途径,寻求适宜该区春玉米生长的耕作方式,开展了传统耕作(CK)、秸秆深埋(BS)、地膜覆盖(FM)、地膜覆盖+秸秆深埋(FM+BS) 4种措施下的田间试验,对比研究了不同耕作方式下土壤水分、养分的动态变化及春玉米生长和产量状况,并采用多维综合隶属度分析法对各耕作方式进行评价。结果表明:FM+BS处理提高了0~60 cm土层土壤含水量,且优化了春玉米需水关键期土壤剖面水分分布。BS处理显著提高了土壤0~30cm土层有机质含量。同时,BS、FM及FM+BS处理的玉米产量均显著高于CK。灰色多维综合隶属度综合评价结果表明,CK、BS、FM及FM+BS处理的评价等级分别为较差、一般、较好、优良。因此,FM+BS处理在新复垦区具有明显的蓄水保墒增肥效果,并能初步改善农田土壤环境以获得春玉米高产稳产。本研究可为新复垦区春玉米生产适宜耕作方式的探索研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9.
探讨再生水资源的所有权、使用权问题,认为再生水资源是水资源的一种特殊形式,其所有权归国家所有,其使用权可以通过向水行政主管部门办理取水许可手续后获得,其用水过程应接受水行政主管部门的监督和指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