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本文结合目前上海正在开展的地下综合体建设项目,借鉴国内外相关城市地下综合体开发管理模式及成功因素,从项目建设阶段的管理模式和项目运营的组织以及资源保障体系角度分析了当前机制、风险和监管管理等方面的现状,并逐一作了分析,探讨建立适应未来地下综合体工程开发的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2.
近几年我国城市内涝问题比较突出,内涝灾害的经济损失也越来越大,部分城市还造成人民群众生命财产重大损失,城市内涝灾害已成为新的城市病。本文研究了城市除涝系统的构成体系,提出了城市内涝问题的防控措施和治理对策。  相似文献   

3.
我国城市在新建地下综合管廊时多从单一角度考虑解决地下管线布设和检修问题,与其他地下空间工程(如海绵城市、轨道交通等)衔接较少。这种重复开挖建设各种地下空间工程的过程,资源没有得到合理化利用,造成巨大的浪费和城市制约。以"地下市政综合体"概念,为新区集约型建设和通过建设手段解决城市病问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为全面细致地评估上海市长宁区的除涝能力,基于翔实的基础资料构建了苏州河水系精细化河网水动力模型,并对模型进行了率定和验证,采用该模型模拟分析了现状和规划两种工况下,长宁区的面平均最高水位的特征值和主要河道的最高水位.结果 表明,长宁区在现状工况下,除涝能力为10 ~ 20年一遇;在规划工况下,除涝能力达到20年一遇,但...  相似文献   

5.
章霞芳 《给水排水》2012,38(8):86-89
通过天津宝龙项目消防给水系统设计方案的介绍,探讨了对建筑面积不到50万m2的城市综合体1次火灾情况下设置1组泵房与2组泵房各自的系统特点,并从消火栓系统、自动喷水灭火系统、高区水泵接合器、消防转输水箱、经济性等方面对两种消防给水系统进行了比较分析,阐明了采用1组或2组泵房各自的利弊.  相似文献   

6.
为适应现代城市发展的功能需求,将有更多的城市综合体建筑成为城市新中心,实现城市与区域的一体化发展,它具有多功能、高效率,功能复杂而统一的特点。宁波滨江国际广场依托优越的地理位置,多样的业态配套,合理的规划设计成为一个新的城市地标。  相似文献   

7.
本文通过对基于生态城市目标的城市地下空间开发与规划水平综合评价体系的探讨,使之用以评价城市地下空间总体开发规划水平,并使其成为未来城市发展的指导依据。  相似文献   

8.
吴燕 《给水排水》2012,(Z2):189-191
根据大型城市综合体的特点,阐述在生活给水系统的设计过程中首先要区分不同性质的用水区域,其次确定各个给水系统的供水方式,并举实际案例说明高位水箱是超高层建筑最安全可靠的供水方式。介绍在消防系统的设计过程中确定大型城市综合体火灾次数的依据和方法,选择合理的共用消防供水方案和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9.
城市雨洪多功能调蓄技术   总被引:22,自引:2,他引:22  
在城市雨水排放系统中建造雨水多功能调蓄设施既可以减少雨水资源的流失,有效地利用城市雨水、削减洪峰流量、缓解城市水涝,又可以高效率地利用宝贵的土地资源,为城市创造优美的景观、改善城市生态环境。简略地论述这种设施在国外的应用情况,并以北京为例,讨论了多功能雨水调蓄措施在北京和我国其他城市的推广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10.
陈加帆 《给水排水》2013,(Z1):484-486
分析了城市综合体建筑的给水排水设计特点,并以位于上海虹桥开发区和龙华地区的两个城市综合体建筑为工程实例,探讨了各产权分区给水排水设备分别设置的问题,对于轨道交通穿越综合体引起的给水排水问题、大型下沉广场雨水回收利用的问题以及室外总体管道和监测井布置困难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1.
徐宗学  叶陈雷 《水利学报》2021,52(4):381-392
在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双重影响下,我国城市洪涝问题日趋严重。在对城市水循环规律深入研究的基础上,开发城市水文水动力模型模拟城市洪涝过程,是弄清城市洪涝致灾机理、减轻洪涝灾害和评估海绵城市减灾效果的重要工具。本文从我国城市洪涝现状和海绵城市建设出发,总结了城市洪涝模拟方法,对水文模型、水动力模型以及二者的耦合机理进行了较为深入的分析,并介绍了目前常用的城市洪涝模拟模型。在此基础上,梳理了当前与城市洪涝模拟相关的热点研究领域,并对其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2.
基于简化内涝模型的上海城区内涝危险性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城市的特征,基于SCS模型和GIS空间分析功能构建了一个简化的城市内涝模型(SUWM)。该模型主要由城市地形模型、城市降雨径流模型以及GIS空间分析模型构成。选取上海市中心城区对暴雨内涝进行模拟并进行危险性评价。结果显示:①不同概率的降水引发的内涝危险性不同。总体上,降雨量越大,形成的内涝积水越深,危险性也就越大;②相同概率的降水引发的内涝危险性在不同区域也不相同。总体上,杨浦、长宁和虹口区内涝危险性最高;徐汇、普陀和闸北区内涝危险性处于中等水平;静安区、黄浦区和卢湾区内涝危险性最低。  相似文献   

13.
以固原海绵城市建设核心示范区为研究区,采用考虑水文过程的二维水动力城市雨洪模型,通过模拟典型设计降雨过程下的海绵城市建设前后研究区的内涝积水情况,对固原海绵城市内涝削减效果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在2年一遇降雨条件下,研究区内9个重点内涝点得到明显改善,积水量峰值降低59.54%,积水面积峰值降低62.50%;当降雨重现期为30年一遇时,研究区内重点内涝点内涝有所缓解,内涝风险等级降低,积水量峰值降低60.37%,积水面积峰值降低69.88%。  相似文献   

14.
基于GIS和SWMM模型的城市暴雨积水模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海口市海甸岛片区为研究区域,对组成排水系统的排水管网、道路和河道水系等进行合理概化,构建了该片区排水管网水力模型,提出了基于GIS和SWMM的暴雨积水计算方法,采用3场实测暴雨进行模拟分析,所得内涝淹没位置与实际调研情况基本相符,表明本文所提出的方法具有良好的精度和可靠性;分别对重现期为1、2、5、10、20a设计暴雨情形下的管道节点溢流和积水深度进行模拟。结果表明:该模型较好地评估了该片区排水管网排水能力;另外对比了实测暴雨和设计暴雨的积水模拟结果,表明暴雨雨型对模拟结果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5.
针对日趋严峻的城市内涝问题,为了在海绵城市系统建设过程中提高地下调蓄设施的有效性和合理性,总结归纳了一种面向内涝防治的调蓄池布设方法。根据萍乡市西门内涝区现状积水情况及成因,在考虑其他海绵设施调蓄能力的基础上,借助水文水动力学模型(MIKE FLOOD)筛选出需要布设地下调蓄池的易涝区。根据调蓄池容量推理公式法,以水力高差为变量制定初步调蓄方案,通过模型计算易涝区积水情况确定调蓄规模预估范围。根据预估结果和模型试算法比选以脱过系数为控制因子制定的调蓄方案,以最大积水深不超过40 cm和交通影响时间不超过30 min为判断指标最终确定各易涝区的最优调蓄容量。结果表明,通过推理公式和水文水动力学模型相结合的方法可以较为准确、快捷地确定调蓄池容量,结合调蓄规模、选址地点和布设范围计算的池深也在水力高差估算范围内,进一步证明了调蓄池设计容量的合理性和可行性。研究成果可为城市洪涝管理和调蓄设施布局提供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16.
基于MIKE FLOOD平台,将MIKE URBAN和MIKE 21模型耦合,建立城市内涝模型,对湖南省新化县典型区域的排涝情景进行模拟,结果表明该模型适用于城市内涝风险评估管理.评价结果表明,新化县目前建成的城市管网仍存在部分不合理的管段,水量难以立即排入资江或花山渔场,使老城区的整体排水能力受限,部分区域达不到设计...  相似文献   

17.
深圳河右岸市区内涝成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国珍  佟晓蕾 《水利水电技术》2015,46(2):101-104,111
深圳河是深圳、香港界河,深圳侧沿岸分布有福田、罗湖等中心片区,人口密集、交通网错综交汇,内涝对日常生活、工作等造成严重影响。根据历史统计资料和城市内涝平面分布特点,分析了内涝与降雨关系、降雨与外江水位变化关系,同时结合城市地形、地貌、人类活动等因素,分析了内涝成因。结果表明,该片区内涝成因众多,是人为因素和自然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且与深圳河水位及外海天文潮存在一定关联。由于深圳暴雨较多,几乎每年都有暴雨遭遇天文大潮的情形,导致洪潮顶托,内涝加重。  相似文献   

18.
随着北京城市化的发展,不透水地面面积不断增加,导致汛期城市防洪排水体系排水能力与城市区域外排水量不匹配,造成城区局部严重内涝积滞水。究其原因,可以概括为极端天气、下垫面属性改变、设计缺陷以及河道未治理等。在此基础上,建议采取泵站提升等工程措施以及模型分析等非工程措施,旨在有针对性地进行防治。  相似文献   

19.
针对传统脆弱性研究存在的概念和研究框架缺乏共识、空间尺度精细化不足以及耦合自然-社会经济要素的动态模拟薄弱等局限性,梳理了城市暴雨内涝灾害脆弱性认知、测度方法、时空模拟3个维度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未来要不断完善城市暴雨内涝脆弱性的理论体系,加强大数据驱动下的内涝脆弱性定量测度方法和人类行为对脆弱性的适应性调控研究,实现城市暴雨内涝灾害脆弱性的多尺度、精细化动态模拟,满足城市防灾减灾和可持续发展建设的需求。  相似文献   

20.
利用水动力模型模拟各量级降雨情况下的城市内涝演变过程,以内涝演变过程数据作为K近邻算法机器学习模型的训练集进行模型训练,采用大气数值模式预报降雨驱动经过训练的K近邻算法机器学习模型进行城市内涝快速预报,并以陕西省秦汉新城3场实测降雨检验了模型的预报性能。结果表明:该模型可在17s内快速预测出城市内涝积水,预报内涝积水面积平均误差不超过8%,积水量及积水深度平均误差不超过15%;该模型预报性能较好,可增强城市防灾减灾能力,有效降低生命财产损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