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灌口镇滑坡位于都江堰市灌口镇灵岩村,属浅层土质滑坡。该滑坡是在降水入渗以及人类工程活动的影响下发生的,其稳定性直接关系到70多户300多人的生命财产安全。通过勘查、野外资料的收集及分析,解析其变形破坏特征和成因,并采用定性分析和定量评价的方法对该滑坡在不同工况下的稳定性进行了预测、评价。结果显示,滑坡的变形机制为推移式滑动破坏,在天然状态下处于基本稳定状态;在暴雨工况下,处于不稳定-欠稳定状态;在地震工况下,处于不稳定状态。建议采用"截排水沟+抗滑桩支挡"的方案进行防治。  相似文献   

2.
降雨作用下滑坡渐进破坏动态演化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强降雨作用通常是触发大型滑坡的主要诱因,为更好地研究降雨条件下滑坡的变形破坏机理,分析计算降雨入渗作用引起的暂态孔隙水压力、岩土容重变化及岩土抗剪强度对滑坡稳定性的影响,将模糊随机可靠性理论引入滑坡的稳定性分析中,探讨滑坡渐进破坏的时空演化特征.通过推导降雨作用下考虑基质吸力的滑带土条块安全余度的表达式,并在此基础上,同时考虑滑带土强度参数及功能函数的模糊随机性,分别计算条块的局部破坏概率、扩展破坏概率和渐进破坏概率,从而研究降雨作用下滑坡时空演化过程.以嵩县白河滑坡为例,计算结果表明:长期持续的强降雨入渗是其诱发的主要因素,其斜坡变形破坏模式属于孔隙水压力诱发的平推式地质模式.最后应用模糊随机可靠性理论分析了滑坡发生→发展→破坏的动态演化过程,结果可为支护设计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强降雨作用通常是触发大型滑坡的主要诱因,为更好地研究降雨条件下滑坡的变形破坏机理,分析计算降雨入渗作用引起的暂态孔隙水压力、岩土容重变化及岩土抗剪强度对滑坡稳定性的影响,将模糊随机可靠性理论引入滑坡的稳定性分析中去,探讨滑坡渐进破坏的时空演化特征。首先,推导了降雨作用下考虑基质吸力作用的滑带土条块安全余度的表达式,然后,在此基础上,同时考虑滑坡土强度参数及功能函数的模糊随机性,分别计算条块的局部破坏概率、渐进破坏概率和扩展破坏概率,从本质上研究降雨作用下滑坡时空演化过程。以河南嵩县白河滑坡为例,长期持续的强降雨入渗则是其诱发的主要因素,斜坡变形破坏模式属于孔隙水压力诱发的平推式地质模式,应用模糊模糊随机可靠性理论分析了滑坡发生→发展→破坏的动态演化过程,为支护设计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四川地区广泛分布有岩层倾角近水平的砂岩、泥岩地层,在开挖、地震、降雨等外部因素作用下,可能诱发平推式滑坡,这类典型滑坡有其特殊的成因和变形破坏特征。笔者以成都金堂县北环线某岩质路堑边坡工程为例,分析了该段滑坡变形破坏特征和形成机理,评价了不同工况下的稳定性,并结合软弱潜在滑面位置、施工作业条件等提出采用坡脚抗滑桩的处置措施。  相似文献   

5.
万州区金金子滑坡是三峡水库右岸涉水覆盖层滑坡,在降雨、人工活动等诱发因素影响下,局部发生了较大的变形破坏。该滑坡于1996年发现变形迹象,2003年库区大坝蓄水后仍存在变形,滑坡近20 a来变形持续,2016年滑坡体局部发生了变形破坏。在深入分析滑坡变形特征基础之上,充分利用现场监测数据,从地质因素和环境因素两方面对滑坡成因及变形破坏规律展开研究。通过地质调查发现,斜坡区大量松散崩坡积物堆积于下伏近水平粉砂泥岩上,斜坡形态呈阶梯状,其上冲沟发育,大片覆盖人工种植苗木。滑坡监测数据显示,位移变形曲线存在突变,突变后趋于平缓,在突变前期研究区内有明显的降雨过程。分析认为:滑坡整体仍存在持续变形,局部区域变形失稳后趋于平缓;阶梯状斜坡上覆的松散堆积体和下伏的软弱地层为滑坡变形的地质基础;降雨以及人类工程活动则为该滑坡的主要诱发因素。  相似文献   

6.
四川省南江县近年来由于降雨等因素,频频发生滑坡等地质灾害,给人民带来了巨大损失。降雨诱发土质滑坡有其自身的特点和发生机制。一般来说降雨诱发的土质滑坡沿基覆界面滑动,为浅表层滑坡。以南江县王正傍滑坡为土质滑坡典型研究对象,对其工程地质条件和变形破坏特征进行研究,论述了王正傍滑坡的成因机理,利用geo-studio数值模拟软件对其稳定性进行对比计算。研究成果可为滑坡的预警和治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金斌  冯瑞 《水利水电技术》2016,47(5):145-148
为研究某碎石土滑坡复活机制及主要诱发因素,通过工程地质分析、监测和数值计算,分析了其成因机制与发育规律,利用监测数据分析了滑坡位移与降雨量之间的对应关系,揭示了碎石土滑坡变形机制以及诱发因素,分析了降雨对碎石土滑坡稳定性的影响。得出以下结论:该滑坡是多期复合型滑坡,具有牵引破坏特征,且监测数据结果分析表明,滑坡变形与降雨具有较好的对应性,降雨是滑坡的主要诱发因素。运用研究结果对滑坡进行了稳定性分析,结果表明滑坡稳定性较好。  相似文献   

8.
鹦鸽嘴水库库区右岸滑坡是一个老滑坡,由于工程地质条件和环境的改变,滑坡复活并产生了新的变形。通过对滑坡变形特征和诱发因素的分析,选择了符合实际的物理力学参数,对滑坡体天然工况和地震工况下的稳定性进行了计算,结果表明:稳定安全系数小于1.30,建议采用削坡、挡护、截排地表水等综合工程措施治理。  相似文献   

9.
以会理县老营盘村滑坡为例,结合其工程地质条件和滑坡基本特征,详细分析了该滑坡的形成条件、诱发因素,对滑坡稳定性做出了评价,并运用FLAC3D软件对滑坡稳定性进行数值模拟。结果表明:该滑坡的变形失稳机制为蠕滑一拉裂,在天然工况、地震工况下处于稳定状态,在暴雨工况下处于欠稳定状态;FLAC3D数值模拟结果与滑坡实际变形相吻合,表明数值模拟结果与传递系数法计算结果一致。  相似文献   

10.
水库滑坡灾害是大型水库运行调度工作中备受关注的问题.为了科学指导汛期水库运行调度中的滑坡灾害风险防控,基于库水动力作用效应及类型分析,通过大型离心模型试验和数值模拟研究了库水下降诱发滑坡变形破坏机理,重点分析了库水持续性下降、不同间歇期下降、相同间歇期多阶段下降三种消落方式下的滑坡稳定性响应规律.研究表明:在库水下降末...  相似文献   

11.
该文从差动式调压室的基本方程出发,推求了差动式调压室理想设计时水位波动的计算公式。研究了调压室大井面积和阻抗孔面积的确定方法。利用这种方法可以方便的设计差动式调压室的尺寸,确定最高涌波水位和第二振幅,计算调压室水位的波动过程。  相似文献   

12.
燕山水库是南水北调中线反调节大型蓄水工程.坝区内有一条顺河向区域性隐伏断裂,它的稳定性对水库的兴建具有重要意义.地形地貌、新生界以来地层岩性的展布都直接受着地壳运动、地质构造的控制,同时也是地壳运动和构造活动特征及发展趋势的标志.作者在大量野外调查、钻探资料及室内镜下鉴定成果的基础上,分析了库区两岸发育的三级不对称堆积阶地及河漫滩,认为各地貌单元在分布高程上两岸一致,说明库区地壳近期相对稳定.另外,依据新生界地层岩性特征并结合热释光、C14法绝对年龄测试成果,认为库区顺河向断层自第四纪以来是稳定的.  相似文献   

13.
结合南水北调中线京石段应急供水工程(委托河北建设管理项目)金属结构、机电项目管理特点,重点介绍了金属结构及机电设备制造安装管理体系和设备制造、安装全过程质量监控措施,对特大型水利工程的金属结构、机电项目管理经验进行了探索和总结,对类似工程的管理起到参考和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4.
针对我国西部地区大比降卵砾石河流的比降和河床组成,采用1m宽水槽对大比降卵砾石河流的输沙率进行分析研究。分析结果表明:(1)水槽试验数据与现有推移质公式对比,比较有代表性的Meyer-peter(1948)、Engelund(1976)两个公式计算的输沙率偏大,与Ackres&White(1973)公式计算值较为接近。(2)根据Ackres&White(1973)的结构形式,补充大比降卵砾石河流泥沙起动条件,假设推移质运动强度与水流有效运动强度成幂次关系,得到大比降卵砾石河流输沙率公式形式。(3)通过水槽试验数据,拟合出适合大比降卵砾石河流的输沙率公式。  相似文献   

15.
近几年,城市沥涝灾害烦烦发生。已呈现出城市化程度愈高。沥涝对城市的影响越大的趋势。本文通过沥涝灾害成因的分析。按照“科学防治”、整个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一盘棋”和“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出发,对防御与治理沥涝灾害的途径与对策进行了探讨与研究。  相似文献   

16.
四川雅安小关子水电站尾水围堰 ,在GIS楼和尾水闸门附近及混凝土和破碎岩体的复杂介质条件下 ,根据尾水围堰拆除的主要特点 ,对拆除方案进行分析比较 ,并确定相应的控制爆破技术参数 ,采用严格的施工工艺 ,进行了成功的拆除。  相似文献   

17.
建立黄河下游一维非恒定流水动力学数学模型,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一维水质模型,采用有限体积法(TVD格式)离散基本方程,通过时间二阶之预测-校正二步格式对离散方程进行求解。该求解方法具有守恒性好、算法简单、通用性强,在预测一般洪水及溃坝洪水波演进方面有较好的实用性,并能对黄河下游突发性污染事件进行初步模拟。  相似文献   

18.
移民问题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建设以及正常运行成败的关键。现针对市场经济条件下丹江口库区开发性移民的特殊性,提出中线水源区开发性移民应处理好3大关系,并应坚持政府行为与市场机制相结合,推进水源区开发性移民可持续发展。最后,提出了相应几点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东江"05.6"暴雨洪水综合分析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谢振强 《水利科技与经济》2006,12(9):614-615,617
2005年6月,东江流域普降大暴雨,局部特大暴雨,造成河水暴涨,形成近20多年以来罕见的东江暴雨洪水。以东江干流主要控制站为切入点,分析了该场暴雨洪水的特性,分析了该地区暴雨洪水规律。  相似文献   

20.
薄壁抓斗法混凝土防渗墙技术在滨田水库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混凝土防渗墙技术已广泛用于病险水库土石坝的防渗加目,本文通过该技术在江西省鄱阳县滨田水库除险加固工程中的应用,介绍了薄壁液压抓斗法混凝土防渗墙的施工技术要点及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