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通过对加压送风系统开关门状态等引起风量差异原因的分析,说明对消防前室加压和10层以下的楼梯间加压系统设置余压控制措施是必要的。提出对目前设计手册中泄压阀选用计算公式的修正。已完成的工程实例参考了香港地区加压系统余压控制的做法。结论是使用压差探测开关+电动旁通阀应用于消防前室加压系统及使用泄压阀应用于10层以下的楼梯间加...  相似文献   

2.
从风量、风管和风口的设计、防烟部位正压控制方式等角度,分析了加压送风系统设计中需要注意的几点问题:风量的确定需合理有据;楼梯间风管和风口的设计需考虑均匀送风要求,前室风口设计确保不同楼层前室风口开启时风机运行工况稳定;每个防烟部位独立设置加压送风支管和电动旁通泄压阀门,可实现防烟部位正压独立控制。  相似文献   

3.
介绍某单层地下室工程合用前室需加压送风时,对加压部位所需加压风量的分析和计算过程。  相似文献   

4.
本文阐述了正压送风系统,防烟楼梯间正压送风量及加压送风量的简明计算方法,防烟楼梯及前室的超压卸压问题,正压送风和排烟管道以及系统材料的选用原则。提出了防烟楼梯间和前室及合用前室采用机械加压送风,而当着火层、着火间及走道采用负压排烟时,其压力顺序应该为楼梯间正压>前室正压>走道压力,即防火楼梯间内维持正压值50Pa>前室内维持正压值25Pa>走道的正压值为8Pa的设计顺序。  相似文献   

5.
对剪刀梯及其合用前室(前室)的加压送风系统提出两个改善方案。针对防烟楼梯间在避难层进行转换的情况,指出其增加的前室应判断是否需要设单独的加压送风措施。对负担上、下两段防烟楼梯间的加压送风风机,其风量应为两段楼梯间各自加压送风量之和,且加压送风口尺寸按各自加压送风量计算。  相似文献   

6.
防排烟规范对消防楼梯间、前室及内走道的防排烟有严格的规定。常规的正压送风系统采用电动风量调节阀或直接采用百叶送风。事实上,由于不可控的缝隙渗透和系统的变流量特性等,消防楼梯间及前室进行风量控制或正压控制是不易实现的。本文提出了采用变风量系统来实现正压送风的准确控制,该系统于1996年成功应用于新加坡的一个高层宾馆建筑并正常运作至今。面对现今规范对消防排烟系统要求的日益严格和变风量系统的普及,希望本案例能为同行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论述了高层建筑设置防排烟系统的重要性,分析了不同形式前室加压送风口的特点,提出了风口形式不同时,楼梯间及前室分别设置加压送风系统所需的加压送风量的计算公式.  相似文献   

8.
高层建筑防烟楼梯间机械加压送风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分析了对高层建筑防烟楼梯间及其前室、消防电梯前室或二者合用前室进行机械加压送风的必要性,并在大量实际工程调研和资料分析的基础上,对不同的系统负担层数和送风部位给出了加压送风量;通过对不同计算公式的比较和对主要影响因素的分析,提出了加压送风量计算公式的选择,公式参数的确定及其他设计考虑要点。  相似文献   

9.
解释了加压楼梯间於冬季时其压力的变化可为负、或为正压.顶层及二层楼梯门会承受最大的压差,令楼梯间高度受较大的限制。提出了楼梯间不加压(设同风量均匀送风及均匀排风),只设前室加压,同时楼梯间最上部及最下部设自动对外开口的方案。它能容许更大的高度及较小的负压值。  相似文献   

10.
高层建筑加压送风系统正压值影响因素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分析了高层建筑机械加压送风余压的影响因素,包括风机选型不当、剪刀楼梯间送风口设置不合理、正压送风系统未设楼梯间压差调节装置、超过32层的高层建筑未分段设置送风系统、前室送风口的开启控制不合理、前室送风口关闭不严密、防烟楼梯间送风口选型不合理、送风竖井的有效截面积被占用、加压送风竖井表面粗糙、防烟楼梯间、前室防火门门的缝隙过大等方面,分析了产生上述现象的原因,可在消防系统施工和检测中注意避免和发现所涉及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虞杰 《浙江建筑》2000,(3):39-40
1 概述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高层建筑越来越多,防排烟设计已得到众多设计人员的重视,但对设置机械加压送风系统的消防楼梯间前室的风口方式存在着许多不同的观点,本文拟对前室设置一般常开百叶风口作一定量分析。 目前高层建筑前室正压送风系统的风口设置大致有以下四种方式,即:①前室送风口为电动风口,平时均严密关闭,发生火灾时,只开启着火层前室的风口。②前室送风口为电动风口,平时均严密关闭,发生火灾时,自动开启着火层及  相似文献   

12.
从技术应用角度,根据现行有关防火规范,探讨前室单独加压送风系统设计时的有关问题.根据常开型风口与常闭型风口系统的特点,指出压差法和风速法计算风量时应注意的问题,并分析加压送风口的适宜设计风速,提出个人观点,与同行共同探讨.  相似文献   

13.
根据目前现行规范及专业技术措施归纳总结有关机械加压送风系统超压的控制措施,从分析结果中选择余压阀控制方法和旁通调节阀控制方法两种技术措施进行详细的计算和选型,并在旁通调节阀控制措施中引入数学模型加以分析和论证。结论是当有建筑条件时采用设置余压阀方式进行超压控制,此方法简单、可靠;其余情况采用压差传感器配合电动旁通余压调节阀(开关型)进行超压控制。  相似文献   

14.
针对大型商业综合体安全疏散设计难点,运用对比分析和数值模拟方法,对大型商业综合体安全疏散走道的加压送风方式、送风量及安全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安全疏散走道可参考防烟楼梯间的防烟方式,采用对安全疏散走道送风而前室不送风的方式;加压送风量可综合考虑压差法、风速法和面积法计算确定;通过数值分析结果,当安全疏散走道内加压送风量为2.5×104 m3/h时,能够有效阻止烟气进入,可满足人员安全疏散要求;建议送风口沿疏散走道均匀布置。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超高层建筑前室加压系统设计进行分析,建议前室加压系统送风量应取连续三层最大送风量,并探讨了避难层前室的加压系统的设计。  相似文献   

16.
分析防烟楼梯间和合用前室同时加压送风系统的空气流动规律,给出了较为具体的计算防烟楼梯间和合用前室加压送风量的计算公式,并有计算实例。  相似文献   

17.
高层建筑加压送风系统试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介绍了哈尔滨市一座高层建筑楼梯间及其前室、合用前室的加压送风系统的试验情况。分析了几种不同试验工况下,楼梯间与前室、合用前宣的正压值、门洞风速、加压送风量等问题,并对机械加压送风的若干问题作了探讨。试验结果表明,目前国内在加压送风系统设计、验收、防排烟产品质量方面存在不少问题,必须认真对待。《高规》中有关加压送风的某些条文有待进一步充实和完善。  相似文献   

18.
分析防烟楼梯间和合用前室同时加压送风系统的空气流动规律,给出了较为具体的计算防烟楼梯间和合用前室加压送风量的计算公式,并有计算实例。  相似文献   

19.
1关于加压送风口的形式问题1.1高层建筑的楼梯间应每隔二至三层设一个加压送风口,可采用自垂百叶风口或常开式百叶风口在设计中,不少设计人员将楼梯间的送风口设计成电动送风阀,平时关闭,着火时只开启着火层及相邻层的送风阀,其余送风阀不动作。这种设计一方面电动送风阀的成本高,另一方面设电动送风阀进行单点送风,对于保持楼梯间全高度内风压的均衡性造成困难。而使用常开式送风阀可以实现多点送风,使楼梯间压力值达到均衡一致。1.2前室的加压送风口一般每层设一个,而送风口的形式,则有不同的选择1.2.1前室的加压送…  相似文献   

20.
肖昀 《住宅科技》2007,27(8):48-53
在建筑的防排烟系统中,前室的防烟对于保证人员的安全疏散和顺利的消防扑救相当重要。文章时前室防烟的理念做了阐述,明确前室机械加压送风系统在火灾时只应开启着火层的送风口、针对我国及上海市现行的建筑防排烟规范,文中通过实例时前室机械防烟系统不同的送风量计算方法进行了对比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