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水工隧洞衬砌混凝土,受自身混凝土温度、收缩变形及地质水文等因素影响,容易产生裂缝,导致混凝土结构的稳定性下降。文中分析了输水隧洞裂缝产生原因,以及采用化学灌浆法对所产生裂缝进行的处理。还介绍了灌浆工艺及施工要点、主要材料及其性能和灌后效果检查,总结了裂缝处理施工经验。  相似文献   

2.
引水隧洞管片从生产到使用阶段均会产生裂缝,对于裂缝的修复直接关系到引水隧洞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能与耐久性。通过使用缩尺试验的研究方法,探究不同修复材料、不同混凝土结构、不同侵蚀环境下组合体系的抗劣化性能。研究结果表明,使用R型材料修复时,PFC50与C60混凝土管片抗氯离子渗透性能、抗硫酸盐侵蚀后的抗压性能,C50、PFC50、C60混凝土管片抗硫酸盐侵蚀后的抗折性能较好;使用E型材料修复时,C50混凝土管片抗氯离子渗透性能、抗硫酸盐侵蚀后的抗压性能较好;总体上,R型修复材料总体修复性能比E型修复材料较好,且加入聚丙烯纤维可以有效提高混凝土管片的抗氯离子、硫酸盐抗侵蚀性能。  相似文献   

3.
通过混凝土裂缝修复试验,混凝土表面防护试验及混凝土粘结试验等多种手段研究了基于微生物成因的混凝土缺陷修复的效果和适用范围,研究表明:利用微生物在新陈代谢过程中发生的矿化作用,诱导形成碳酸钙,可以对混凝土缺陷进行修复,适合修复宽度在200μm以下的裂缝。利用硅藻土作为载体,可以使微生物附着在混凝土表面生长,形成致密的防护层。在混凝土裂缝中涂抹菌液,可以粘结试块,提高其抗拉强度。  相似文献   

4.
水工混凝土结构应用广泛,混凝土裂缝的出现会导致混凝土结构的强度、安全性和耐久性显著降低。针对混凝土裂缝问题,首先阐述了混凝土裂缝的种类,并分析了混凝土裂缝问题形成的原因,最后总结了混凝土裂缝的控制技术及混凝土裂缝自愈合的影响因素、规律和条件,提出利用混凝土自愈合的性能来防控混凝土裂缝的措施。  相似文献   

5.
杨波  佟永强  田科宏 《人民长江》2012,43(16):65-66
水工隧洞衬砌混凝土属于薄壁钢筋混凝土结构,受自身混凝土温度、收缩变形及地质水文等因素影响,容易产生裂缝。分析了潘口水电站引水隧洞的裂缝产生机理,归纳了裂缝产生的规律,并采用斜孔化学灌浆法对所产生裂缝进行了处理。介绍了灌浆工艺及施工要点、主要材料及其性能和灌后效果检查,总结了裂缝处理施工经验,可供同类工程借鉴。  相似文献   

6.
杨树 《人民珠江》2011,32(3):52-55
归纳总结了钢筋混凝土现浇楼板裂缝的形式和特征。从混凝土材料本身、设计、施工等方面分析了钢筋混凝土现浇楼板产生裂缝的原因、影响裂缝开展的因素,并提出相应的控制措施,以及裂缝出现后常用的修补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7.
袁晓露 《人民长江》2015,46(3):45-47
众多研究表明,微生物诱导碳酸盐沉积技术可应用于改善混凝土材料内部结构,从而提高其物理性能。试验研究了镁盐对含微生物水泥净浆的抗压强度、吸水率、裂缝愈合等性能的影响,并采用X射线衍射技术对矿化产物进行成分分析。结果表明,营养液中镁盐的掺入使含微生物的普通硅酸盐水泥净浆和硫铝酸盐水泥净浆的抗压强度增加,吸水率下降,裂缝处形成一条连续、饱满的矿物填充带;矿化沉淀中除方解石型碳酸钙外,还形成了额外的菱镁矿型碳酸镁,从而促进了水泥净浆中微生物的矿化作用。  相似文献   

8.
混凝土面板作为面板堆石坝的主要防渗结构,其裂缝控制是影响大坝安全运行的关键。总结了我国部分面板堆石坝混凝土面板裂缝现状,从面板的混凝土设计、原材料及施工工艺等方面分析了裂缝产生的原因,总结了混凝土防裂技术进展。分别从裂缝走向、裂缝产生的部位、裂缝产生的面板分序和产生时间揭示了面板裂缝的特点和规律,总结了混凝土力学、抗冻设计指标、水胶比、用水量、原材料、坍落度、养护方式和垫层处理工艺等技术参数对其影响。分析了裂缝产生成因,包括:不均匀沉降和约束过大导致的结构性裂缝;收缩变形、水化温升和环境温差导致的温度裂缝,以及施工工艺不当造成混凝土质量波动和干缩裂缝等。从减少结构性裂缝、提升混凝土性能和强化保温保湿措施等方面总结了防裂技术进展。  相似文献   

9.
正基于多年的工作经验发现,混凝土建筑物的裂缝问题是影响建筑物质量的重要因素。影响缓凝土建筑物出现裂缝的因素有很多,技术因素、自然因素、混凝土材料本身的因素都会导致混凝土建筑出现裂缝。为了避免裂缝的建筑工作人员要从混凝土建筑物建设的全过程入手,从材料选择以及施工细节出发,分析裂缝出现的原因并寻求解决方案。本文主要基于现有的工作经验,着重阐述了混凝土建筑出现裂缝的三个原因,并从材料、工艺以及施工控制三个方面出发,阐述解决措施,希望能够给其他学者的研究提供有价值的参考。混凝土是建筑工程中最常用的混合性材料,由于混凝  相似文献   

10.
堆石坝混凝土面板裂缝成因及防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了面板堆石坝在施工期及蓄水时出现裂缝的原因,探讨了面板混凝土结构性裂缝和非结构性裂缝产生的机理、规律和主要影响因素,结合公伯峡水电站大坝面板裂缝处理经验,从材料、结构和施工技术等方面提出了防治堆石坝混凝土面板裂缝的措施.  相似文献   

11.
研究在高内水压力下,TBM开挖隧洞中管片衬砌能否承担内水压力作用且结构强度满足设计要求的问题,主要针对管片衬砌结构接缝对衬砌整体应力的影响。以某水电站长距离引水隧洞为例,采用有限元法建立三维模型,计算发现在内水压力作用下,管片分块衬砌受力规律不同于常规现浇混凝土衬砌,管片之间螺栓连接受力集中,接缝处产生了应力释放,使得管片其他部位应力降低,而且配筋量较同水头下整体现浇混凝土配筋量大大减少。  相似文献   

12.
拱坝混凝土浇筑仓层厚度是影响拱坝混凝土施工质量和进度的关键因素之一,混凝土浇筑仓层厚度高度的突破面临温控防裂、三大高差控制和体型控制等一系列挑战,但同时也可以为工程建设带来巨大的进度和经济效益。针对锦屏一级特高拱坝混凝土施工采用4.5m仓层厚度时的关键技术问题开展研究,研究成果工程应用效果显著,可为其它高拱坝筑坝时面临的类似问题提供技术借鉴。  相似文献   

13.
通过采用冲击回波法对设置有不同内部缺陷的混凝土试件进行试验研究,获得该方法检测混凝土内部缺陷的识别方法和缺陷范围测定方法。研究结果表明:采用冲击回波法测试混凝土内部缺陷时,横向尺寸与缺陷深度比值小于1∶4的缺陷及缺陷横向尺寸小于50mm,且与埋深比值大于1∶1时,缺陷不易被识别。探头移动过程中观察主频峰值的变化可以有效测定缺陷范围,但是缺陷深度的确定与实际试验条件有较大关系。  相似文献   

14.
考虑到经济产业结构调整和用水效率控制对社会水循环过程调控的重要性,以江苏沿海开发区域内的盐城市为研究区,根据其社会经济现状与发展计划、水资源开发利用战略与目标、节水型社会建设规划方案等实际情况,采用水资源利用驱动因素分析法和数学规划解析法相结合的手段,建立了纳入驱动因素分解效应量化值的非线性规划模型,计算了2010-2015年研究区基于用水总量控制的社会经济发展规模、产业结构比例及其用水效率的合理方案。最后,根据计算成果,分析了研究区产业结构、用水定额、经济水平与人口规模四个因素对区域用水总量变化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以双重介质渗流理论为基础,借鉴复合地基施工技术,选取冲积砂、河砂等作为试验填充材料,在粉砂、中砂地层中开展砂穴式入渗试验,研究了砂穴这一入渗方式的入渗效率。结果表明:分选好的多孔介质更适宜作为砂穴填料;河砂作为填料比冲积砂入渗效果更好;入渗效率受受水介质影响明显。在不同岩性中利用穴式入渗,入渗效率明显不同。中砂地层的入渗效率是粉砂地层的7.6倍,是粉砂地表入渗的48.1倍。在同一岩性中利用不同的入渗方式,其入渗效率有很大差距。在粉砂地层中利用穴式入渗,其入渗效率是粉砂地表的6.3倍。砂穴式入渗是一种可以加快入渗速率可操控性的技术方法,它将促进渗流理论转化为减轻雨洪灾害的技术形成生产力服务于城市(或者山区)洪涝减灾,提高水资源的有效利用水平,促进水循环体系自我恢复和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16.
节水条件下玛纳斯河流域绿洲变化及适宜规模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干旱区节水灌溉技术的大面积推广,有效的推动了绿洲化进程,使绿洲规模不断扩大。针对节水条件下流域尺度绿洲适度规模问题,以膜下滴灌技术的发源地玛纳斯河流域为例,利用1976-2015年五期卫星遥感影像,分析了节水条件下流域绿洲面积变化过程,基于水热平衡理论构建了绿洲适宜规模计算模型,确定了节水条件下流域绿洲适宜发展规模。结果表明:1976-2015年玛纳斯河流域绿洲总面积扩张388.3km~2,人工绿洲面积扩张3 873.3km~2,天然绿洲面积缩减3 485.0km~2;计算得出玛纳斯河流域绿洲适宜规模为4 025.9~4 499.8km~2,目前绿洲实际规模超出绿洲适宜规模的3.4倍,且绿洲稳定指数H0为0.46,表明绿洲处于亚稳定状态;为了进一步保证绿洲稳定性,玛纳斯河流域适宜耕地面积应为1 801.6~2 013.7km~2。研究结果说明,不合理的绿洲开发,威胁到整个绿洲的稳定,确定绿洲适宜规模,可以为绿洲的稳定和可持续发展提供基础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7.
京津冀地区适水发展问题与战略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阐述了适水发展理论的产生背景、内涵及对象与任务。适水发展是依靠科技进步,开发利用广义水资源、提高用水效率,根据水资源条件转变用水模式、优化用水结构和水资源配置,拓展水资源开发利用新空间,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从适水发展的角度,系统分析了京津冀发展面临的严峻的水资源问题,主要有水资源极度短缺、用水压力大、生态持续恶化和非常规资源资源利用程度低等问题,严重制约京津冀协同与可持续发展。针对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京津冀走适水发展道路的战略对策,实行水资源开发利用的多方面战略性转变,重塑京津冀适水型产业体系,构建适水型现代工业,发展适水型现代农业,建设适水型城市,实现京津冀地区社会-经济-生态健康永续发展。  相似文献   

18.
开展农业灌溉节水、节能研究既是支撑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必然要求,也是支撑国家节能减排承诺的具体实践。受农业节水、地下水位下降的影响,河北省井灌区灌溉用水和灌溉耗能之间关系复杂,分析了1980-2015年河北省井灌区灌溉用水、灌溉耗能、地下水位变化等规律,得出以下结论:(1)地下水埋深与提取单方水耗电量呈幂函数关系,地下水埋深越大,地下水位下降带来灌溉能耗的增加幅度越来越大;(2)由于地下水位下降,每度电可开采水量从1980年的8m~3减少到2015年的0.9m~3,相比1980年2015年灌溉水量减少了13亿m~3,但是灌溉能耗增加了131亿kW·h。(3)1997年后由于灌溉水量减少而降低的能耗不足以弥补地下水位下降增加的能耗,由此导致1998-2015年每公顷灌溉能耗额外损失为20 850kW·h。本研究对指导河北省农业灌溉水-能关系协调发展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19.
渗流问题是直接影响大坝改扩建后运行安全的关键问题,为此,利用三维渗流场的仿真研究,合理评价大坝改扩建设计渗控的合理性和有效性是十分必要的。采用无压渗流场仿真计算理论和有限元方法,在设计渗控措施下,对某水库加高加固后土坝的三维渗流问题进行仿真计算,并定性、定量分析了土坝坝区浸润线、水头分布、渗透坡降及渗漏量等渗流参数的数值规律。结果表明,混凝土预制块、复合土工膜、防渗帷幕等组成的坝体防渗体系,可以有效地截断通过土坝的渗流,但水库水位的抬高也增加了土坝连接部位的绕渗、渗透坡降等不利渗流的安全问题。  相似文献   

20.
通过水槽实验和理论分析,研究了水动力条件对水体自净作用的影响,发现水流流速是影响水体自净作用的主要因素之一,不同断面及水深条件下水体自净作用的差别不是特别明显。分别采用生化需氧量-溶解氧耦合模型和化学一级反应拟合并预测了水质随时间的变化关系。水流流速的增加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水体复氧能力,增强了水体的自净作用。当流速超过一个临界值使得底泥再悬浮发生时,水体自净作用在短时间内急剧降低。在引水工程中,合理控制和设计水力参数(流速流量、取水周期及间隔、增加消能水工建筑物)是控制水体水质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